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50MB ,
资源ID:72915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2915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近海资源的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近海资源的发展.docx

1、近海资源的发展第一章 近海资源的发展1.1 海洋资源 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总是广泛地受到人类的关注。然而,在最近的几十年里,随着科学家们对我们的星球地球的认识越来越丰富,点燃了人们探索的欲望,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勘探也愈加强烈。这是因为,世界的许多地方,常规的地表资源即将耗尽。人们迫切需要在覆盖地球表面70%的海洋中,探寻对人类生存发展起至关重要的新型经济能源和金属矿物资源。在这些资源里已经被人们开发利用的有以下这些:(a)石油和天然气;(b)金属矿物;(c)沉积物;(d)食物和蛋白质资源;(e)海洋热能和动能。在上述资源里,石油和天然气是最近40多年对人类最为重要的资源,它们现在占海

2、洋出产海底矿物总价值的90% (Geer 1982)。关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具体介绍将会在1.2节详细讨论。如图1.1所绘,是人们已知的海床资源遍布于从陆地到大洋中隆的各个地文区。(看第二章)有几位作家(比如Emery & Skinner 1997,Cronan 1980,Ross 1980,Kent 1980)已经有一些著作来记录海洋矿物资源的特性和自然属性。可能最早的被人们认识到的近海海底矿物资源就是固体锰了,它在1870被第一次发现,并且相关记录表明其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这些大洋也有丰富的铁、镍、铜和钴,但这些矿物在经济使用方面的回收和还原仍然是最低限度的。图1.1 现

3、已知或被认为可能存在的海底资源在地文区域的分布图(Wenk 1977)覆盖在海底表面和海滩上的沉积物也蕴藏着更多有待被开发利用的资源。在最近的一次冰河时期,约20000至40000年前,海平面比今天要低100多米。大陆架的许多地方变成干涸的土地,被腐蚀和沉积。沿岸泥沙因其持续地运动,使得沙粒呈不同的粒径和密度。比起较轻的石英、长石和沉积黏土,重型矿物有巨大的密度,而分布集中。如此“放置”的沉淀层已经形成,包括很重要的经济矿物如钶、铬、铂、钽、锡、金、银、锆、金刚石和许多稀有泥土(Evans & Adamchak 1969)。其中一些沉淀层的矿物被世界许多地方广泛运用。Rona(1977)在其作

4、品中描述了构造板块运动和深海沉积层的矿物资源的关系。大陆架沉积层上的牡蛎、石灰泥、砂和砾石也有分布广泛。像制造重型建筑结构和玻璃生产所使得砂和砾石在陆地上的供应量减小,所以海洋资源将需要被很好利用。纵深很大的沙分布在大陆架的各个地方,同时也可能在海岸三角洲发现沉积层上的砂砾。也能在地表沉积物中发现磷灰岩,这是工业用磷的主要原料。磷是一种重要的肥料,尽管目前世界上磷并不是稀缺矿物,但许多离海较远的国家也在努力寻找和开发磷灰岩。另一点值得重视的是目前在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矿物。如表1.1近似地显示出在一立方公里的海水中所蕴藏的大量矿物质成分。尽管这前五项的数量惊人的多,但除了氯化钠以外其他的都被海水

5、稀释了。然而, 提炼和生产海中的氯化钠、镁和溴是可能的,也是有价值的。 海洋可食用的主要是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然而,世界上大量最基础的食物在海洋中广泛存在,比如用显微镜才能看的生物(浮游植物群落)。尽管我们拥有如此类的大量的海洋资源,但目前并无实际途径将其转化为人类可用食物。然而这些微生物确是大多数海洋生物的食物,其中也有食物链中较高能级的鱼和无脊椎动物。人类捕获食用的是这些高能级的鱼类,并不是直接捕食低能级的鱼,但人类也有直接捕食一小部分的低能级的鱼类作为食物来源。剩下的不是死掉,就是腐烂掉或者在海底沉积,但可能它们会以不同形式体现价值,比如“硅藻土”举例来说这就是一种很有商业价值的硅质矿物

6、蕴藏在海中(看第二章)。1.2 近海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原油是由复杂的碳氢化合物和其它有机混合物组成的,主要来源于陆地和海中的生物,但是大多是来自于海洋浮游生物。石油的主要形式如下(Seibold & Berger,1982):(a) 有机物的汇聚沉淀定要通过热化学过程转化为石油,形成一条毯状的沉积层,有1000多米厚,温度在50-150摄氏度。如果温度太高,油就会爆裂气化成天然气。石油蕴藏的深度很少超过4公里。(b) 石油会通过沉积源石的渗水孔从储藏较丰富的地方向其它地方转移,这些渗水石头主要是沙岩和石灰岩晶体(参见图1.2a)。(c) 海底要储藏石油必须是要覆盖不渗水的厚石岩和蒸发岩,不然,

7、会有易爆发性的碳氢化合物泄露到地表,就好比特立尼达岛和伊拉克出现的沥青湖。(d) 一些石油和其它海底油化过程必须发生在正确的时间框架下,而每一个这样的过程的完成是连续发生的。图1.2 石油积聚储藏的先决条件 (Seibold & Berger 1982)图1.3 石油积聚的地质结构 (after Ross 1980)(a)地层存水弯;(b)结构存水弯;(c)背斜地层图 1.4 石油钻井在世界大洋的主要分布 (after McClelland 1974) 如图1.2b显示一个典型的储藏油气的近海地质结构,这些石油和天然气蕴藏在由结晶盐打通的沉积层中。图1.3显示出另外一种可能的能储藏石油的地质结

8、构(Ross,1980)。开采碳氢化合物需要精确的侦察和钻机勘探,而且还涉及到地质学和工程学的专业知识。 如图1.4显示了世界主要近海出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地区。近岸石油产业的发展,是从墨西哥湾开始的,那里的地质形态与图1.2a表现得非常相似。其它的主要地区包括加利福尼亚南海岸、北海、中东、印度尼西亚群岛、中国南海、奥大利亚东南与西北海岸区域和阿拉斯加北冰洋海岸。在1982年,已经有37个国家建立了近海产油设施,有56个国家实行钻头开采,而且又有80个国家积极参加对石油的地理调查和勘探工作。 现在已经估算出有世界上30%的碳氢化合物资源是在近海区域,而且还有90%的石油和天然气存储海底下没有被发现

9、(Halbcuty 1981)。表1.5显示出当今的近海地区是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产出区域,表中还显示其将来的发展情况(Geer 1982)。石油的生产率为每天一百万桶,还显示出天然气的产量也是相当的。世界岸陆和近海的总产量在2000年到了顶峰,但近岸产量还预期将增长到2020年。近岸产量增产从1981年的20%,到2000年的30%,还预期在2020年能达到65%。 由于近岸石油和天然气的产出对商业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起直接影响到近海资源勘探工作的进展。这种对海洋地质构造的搜索如同潮涌般迅猛发展起来,在其众多目的中,其中之一就是使得人们能在恶劣的海洋地质环境中设计出合适

10、的近海建筑来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当然,这些书本上提到的材料设备来设计出基础近海结构建筑物,是很大程度上源于地质构造问题的。1.3 海岸结构的类型1.3.1 出产的碳氢化合物 近岸海洋资源出产的碳氢化合物通常涉及到钻井平台的固定工作,它必须首先要满足多井钻井设备以及石油和天然气钻头等装备的固定工作,并必须要维持约30年。最早的海上平台的固定是用木头支架,这早在20世纪初期被运用于墨西哥湾和里海的不高于10至20米深的水中。在20世纪60年代,钢结构海上平台的出现,使得这种平台能建于墨西哥湾、波斯湾和尼日利亚近海岸的100米深的海洋中。在20世纪70年代,为了对抗北海地区恶劣的环境状况,重立式结构开

11、始发展起来了。在最近的十年里,钢塔平台结构已经能架在超过300米深的水中,新的平台结构理论也已经有了广泛的发展,能应用在更深的水中。以上所述是关于近海平台发展的简单回顾。 无论什么样的平台,生产钻头的原则是相似的。为了在各个地方获得稳定的流动石油,油井必须钻穿整个地区的海底储存石油的地层。从平台以一个角度用钻头钻出60个油井是可能的。如果他们从角度30度或打入油田3000米深的海床钻孔,那他们就能开发出横穿3公里的地区(Flemming 1977)。每一台钻井设备都涉及到钻油井如何钻100米或更深的洞的问题(通过钻头式、喷气式和驱动式),并用导管或套管伸进所打的洞中。使用引导管给洞内涂上灰浆,

12、然后再用较小的钻头伸入洞中钻出更深的结构。更多的较小直径的套管伸入其中给洞壁涂上灰浆,这种工程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钻头探到碳氢化合物的储藏地。 当所有的钻井都被钻好之后,开采石油的设备也被放置入洞中,包括一个复杂的控制阀门(像圣诞树),这些控制阀门放置在各个独立的井口中。每一个钻井在海床上都有一台自动的阀门,在遇到对钻井有危险的情况之时,这些阀门将自动关闭。在海上平台的甲板上,将开采出来的原油和天然气多样的混合物分离开来,装入桶中或传输入海岸输油管线中。这些设备的工作都很有效率,整个钻油平台的工作完全可以通过岸边的控制基地的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管理。图1.5 重要近海地区的石油出产 (Geer 19

13、82)1.3.2 高式平台 目前使用最多的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近海水上平台是桩支撑的钢结构平台。这种桩支撑的海上平台主要有两种形式:(a)套式或垫板式;(b)塔结构形式。 套式或垫板式平台是由带支撑脚的空间框架结构组成,这些框架是通过把桩打入海床底固定住的。这种平台的上层建筑的设计和结构是由鲍斯韦尔提出的(1984)。常用的结构的建筑程序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位置,在确定位置之后从垫台的一脚用打桩机把桩打入地表的油脉。在将桩打入设计的入土深度之后,将桩的上端削去,并架上预制的平台甲板,与桩端用焊接衔接上。台板的重量就由这些桩自身直接承载了。 如图1.6(Greer 1982)显示,在1947年期间美国

14、的垫式平台的发展过程,首次引进垫式结构平台的是墨西哥湾,而1981年建造了位于墨西哥湾的Cerveza海上平台。Lee(1982)回顾了主要三座近海平台的设计和建筑结构,它们是Hondo海上平台、Cognac海上平台和Cerveza海上平台。Geer(1982)预计从1947年第一座海上建筑物落成起一直到1982年,会建成超过1500座此类主要的海上平台。 塔式结构是套式结构在深水区应用的发展。塔式结构主要的特性包括:他们有着巨大的尺寸;使用群桩而不是单一的桩式;使用桩裙;支撑上层建筑的是沉台框架结构而不是直接用桩支撑的;最后是增大边脚使得整个结构能有一定的浮力。 其他的桩支撑的平台结构也是存

15、在的或者已经被提出,在这之中就有三足铁塔结构(海岸工程师 1980)。拉腿式结构、浮式和拉索塔式结构也是依靠桩基础;这些结构会在之后的1.3.4中介绍到。支撑海上平台的桩基的设计将在第七章中有详细的介绍。图 1.6 在美国的平台样板的发展史1.3.3 重力式平台结构 重力式结构依靠它们自身的重量来保持结构基础的稳定,抵御垂直面和水平面的周围环境影响所产生的荷载。这些结构平台通常支撑在与之相关的巨大的基础之上,并与未做任何处理的海底因素有关。重力式平台结构的发展源于北海,因为那片区域的土壤过于坚固或者泥土过紧。第一次出现这类结构是Ekofisk石油储藏桶,这是在1973年安装的。从那时候起,一直

16、到1986年,总共有17座重力式结构在北海上组装起来,在其中有三座是混凝土结构平台。图表1.7介绍了一种典型的混凝土重力平台结构,Statfjord B。整个蜂房是由24个单元机构组成,每个单元有20米的墙周长20米,厚1米;这些单元是用来储藏原油和柴油汽油的。 在图1.8(Eide & Andersen 1984)所描述的是一些北海上的工程实例设计样式。Tecnomare Maureen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设计样式,使用了三个基础承载而不是像其它几种类型那样单一的承载;这三个“瓶状”的脚有能储存大量的石油的功能。上述的这类海上平台是早些年间被Loanga的海岸油田Nigeria使用样式的一种发展

17、,它是由三个支柱底垫,以及它们支撑的铁框架所组成,这些支垫依靠住泥水分界线附近的岩石。 我们将在第五章详细的介绍重力式平台的基础设计。图 1.7 典型的重力式平台结构图 1.8 在北海组装的重力式平台的样例 (Eide & Andersen 1984)图 1.9 海浪谱图表现了海洋能量和不同近海钻油平台设计基础周期振动的关系 (Ehlers 1982)1.3.4 屈服结构 屈服结构理论是一个与上述结构相关的新理论,它是让结构体随着风、海浪和潮涌的运动一起产生相应的位移,而不是像套式、塔式和重力式结构那样去抵御它们。这个理论最早是Watt提出的(1978),屈服结构是移动幅度和约束力的协调;采用

18、增加应里或者用锚固系统拉住整个体系以减少位移,用增加锚拉力来增加结构稳定。 图1.9中的是固定结构和屈服结构的一个主要的区别(Ehlers 1982),它还显示了海洋能量和结构体自然周期的关系。固定结构的设计周期是低于自然波浪周期的,而屈服结构的设计周期要高于自然波浪周期。屈服结构理论提供了潜在的延伸平台技术,一直能到水深1000米以下。 现在已经发展出了两种主要的屈服结构,拉腿式平台结构和索塔式平台结构(图1.10)。拉腿式平台主要有两个建筑元素:一个类似半潜式的钻井装置但要比之大得多,还有在平台的四角上的垂直拉锚。这些锚是用高强拉直钢管制成,并且设计时一直保持绷紧状态。第一座这样的结构,建

19、于1984年的北海上的Hutton海上平台。拉腿式海上平台技术的发展演绎过程已经在Mercier(1982)的著作中有了详细的讨论。 拉索塔式结构是由一座细长的铁塔,用阵列放置的几根长锚索缆将塔身拉直。每根索缆的一端都需要与重块相连接,这些重块是在海床底上的,并给索缆一定的拉力使之能拉直。在遇到猛烈风暴气候之时,重块会逐渐抬起而引起塔身倾斜。第一座这种类型类型的塔台是墨西哥湾区域的密西西比河峡谷中的Lena拉索塔。表1.2归纳了这两种柔性结构的主要特征,也有Statfjord B重力式结构平台和Magnus桩式平台。从中明显可以看出随着水深的增加,油每天每桶油的价格也在增加。图 1.10 柔性

20、近海海上平台 (Ehlers 1982)1.3.5 自升式钻塔装置自升式钻塔装置主要是由一个平台驳船组成,并由三条或更多的支腿支撑着。这些支腿连接在同一个支柱底板上或者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看图6.1和图6.2;第参加六章的内容)。当驳船固定位置之后,支腿就放下直到海底,用起重机将驳船撑出水面,重量的支撑就直接转移到支腿上,由支腿支撑。这类装置是传统地作为临时的生产平台,尤其是为了节约资金用在油田边缘地带,且这类平台一般仅仅只使用几个月。在最近的几年里,一些自升式钻塔装置也使用得更久些,并用支腿在侧面支撑住平台。为了改进地基的安全稳定,要经常进行预荷载。要完成这任务就要抬起驳船至高出水面,然后在预

21、荷载桶内灌水,这样就能给整个基础一个高出正常荷载的预应力以至在面对风暴环境之时增加安全性。然而,如此的预荷载仅限于垂直的静力;但预荷载法不能运用到抵御垂直和水平周期外力的影响。而自升式钻塔的安全记录并不是很好,几年内就有好几起事故发生。第六章将讨论自升式钻塔平台的基础设计。1.3.6 北极环境下的近海结构建筑 Watt(1982)总结了与在北极地区勘探碳氢化合物有关的一些问题。在这其中潜在的困难是冰层对近海结构建筑的影响非常之大;低渗透性和高膨胀性的淤泥大量存在;海床的永久冻土可能变暖流失。 Geer(1982)列出了许多在北极海中勘探和开采原油的重大发展,如图1.11所描述的。在1964年,

22、第一座为能适应冰雪天气的海上平台,Alaska,在Cook港30米水深区域组建完成。在1973年,第一座勘探井在Canadian Beaufort海的一个人工小岛上开钻。在接下来的数年中,一座勘探井从浮冰海上平台开钻,与此同时在1978年第一座北极海上工程从一个冰上平台钻井完工。1981年,一种新型的人工岛沉箱式岛,组装完成。 自从1974年来,有大量的人工沙滩和砂砾岛屿在20米深的潜水区被建造起来。岛屿的类型从所谓的“保护型”海滩岛屿到“武装型”海滩岛屿,都使用沙袋、岩石块或者混凝土护垫做成斜坡等,把海岸保护起来。岛屿可能由于滑坡或地基不稳或结冰产生的巨大剪切力而被毁。另一个人们关心的问题是

23、周期性波浪荷载、结冰产生的振动荷载或者地震将孔隙水压入填满沙中的过程。沉箱式岛屿减少其填充所需的沙和砂砾的总体积,这是因为沉箱以环状放置在预先处理过的海底肩状阶地土层的顶部。沉箱内部空间进行回填为了能抵御冰块撞击所产生的剪切力。图1.12显示了一座北极地区可移动沉箱平台,它能够使用传统工艺上的人造沙和砂砾来对顶部区域进行替换。钢架沉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单元,它使用浮力确定位置并固定在海底肩状阶地土层之上。对沉箱式来说,只要移除沉箱环内部的沙,就能够将其转移到另一个区域。近些年来,一个新的北极岛屿钻井理论发展起来了,由美国设计日本建造的CIDS(混凝土岛屿钻探系统)出现了。首次建造的此类建筑是在1

24、984的Beaufort海上,它的具体建筑结构在Ono et al.(1985)上有详细的描述。CIDS是一种可移动岛屿,它也是一种混合结构,由铁架模块和混凝土模块两部分组成。当它要被移到另一个地基上时,上部的两个模块也能被撤换,其底部的喷射系统向下喷射海水和空气,用来提供简单的浮力,从海床上浮起来。图1.11 北极近海石油生产的巨大发展(Geer 1982)1.3.7 其它近海结构有许多其它类型的近海结构将一些地质学知识运用到设计中。水下生产系统(看图1.11)并不需要附近的固定式结构的支持。有个此类机构的例子,那就是位于北海的Fulmar油田中的框架式SALM系统(单锚拉腿泊船)。它是由一

25、座83米高的塔和一艘可转换的装油船(是一种存储石油的船体)组成,油船是由一个60米长的系泊手臂与主体联系起的。具体的维护工作是由工程师在干燥的环境中使用潜水钟来执行的。在近海工程(1986)这本书中,回顾全世界此类的生产系统。在对此类系统进行设计时,平台塔身的荷载能力和海床锚拉力的评估是非常有必要考虑的。水路两用结构主要被使用在以勘探为目的的工作中,但它们也会做为临时的生产设备而被使用。它们一般都被精心设计的锚、链和拉紧装置系统系泊在需要的位置上。依靠结构底部的锚固系统,它们能够存在于极限为400米深的海水中。地质学问题可能使此类结构与锚固系统的关系更加明显可见。 水下勘探交通工具(有人驾驶或

26、无人驾驶)的使用也需要考虑船只和海底的相互关系的影响,尽管主要的设计问题一般都将是水流压力影响结构自身的问题。另外,还有可能随着抢救工作的进行出现一些关于抵御浅埋物体的爆炸问题。图1.12 一座位于沙岛顶部的可移动钢结构沉箱平台(Watt 1982)1.3.8 深水中的石油生产最大水深处的产油设备建筑可以建造在大约300米的地方(在1986年时)。然而,未来的产油设备可能设计在超过2000米水深的海中。在Huslid et al.(1982)和Chateau(1982)的著作中已经讨论了此类关于深水区建造产油生产建筑的问题和理论。之前提到的两位作家,后者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关于多样系统在

27、钻井和生产时的能力总结,其列举在图1.13和1.14中。这些图片用图解法表现出每个可选方案的极限水深情况。图中星号表示目前所认识到的最大水深位置(在1982),虚线表示在更深的研究后所得出的可能是极限水深的位置。对钻井、完工和测试来说,浮力支持不能在超过1000米的水中操作,然而,动态地确定位置有能力在超过2000米的水深中进行操作。为了生产,仅仅只有一种由井头和工程设备组成的系统拉腿式海上平台,有可能在1000米深的地方进行工作。Chateau认为油井和生产支持设备的分开,有利于在更深的水中工作。他认为井头应该被安置在海底,并且生产设备系统应该装备在支撑体的表面,或者固定的水上的系泊位上,再

28、或者固定在一个动态的位置上。图1.13 在深水中的全钻井生产测试(Chateau 1982)图1.14 在深水中的油井和生产设备(Chateau 1982)1.4 近海建筑在设计时所需考虑的因素 在图1.15(Andresen et al. 1979)中所示,这是在勘探和生产石油和天然气时的一系列典型的事件过程。当一个区域发现了碳氢化合物之后,需要2至3年对该位址进行调查研究。设计一座近海水上平台,需要跨学科的共同努力,其包括海洋学、地质工程、结构工程、海岸土木工程和沿海军事建筑等。 图1.16总结了所需要涉及到的每个项目的工作规律和所碰到问题的范围。图1.15 从勘探到生产的一系列工程事件(

29、Andresen et al.1979)图1.16 关于近海水上平台设计工作(Graff 1981) Graff(1981)认为整个设计过程是由五个主要阶段组成的:(1) 可行性标准的确定。我们所需确定的包括:所需钻井的数目、打钻装备的类型、所需甲板的空间大小、运输石油或者天然气的方式(例如使用油轮、装卸桥或输油管线等)和储存石油的方式。(2) 环境标准的确定。在对设计中的海上平台进行分析时,需要考虑波浪、涌流、风和地震等这些外力因素施加于预想的平台上的评估。这些外力如图1.17所表示。(3) 基础设计。这需要研究这片区域的地质学历史、实验室和原位测试得出的海底泥土特性和适当的分析,用来确保基

30、础能够有足够的安全来抵御工程操作和自然环境所带给结构的附加荷载力。(4) 结构设计。此过程涉及到海上平台机构的结构分析和设计。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因为生产运作和环境影响所产生的外力,它们本身都依靠着结构的尺寸和数量。结构体必须进行分析,以便确保在建造和组装结构的时候能抵御那些外力的作用,也就是那些由生产操作和环境影响所产生的荷载。(5) 建筑和安装。许多近海水上平台是在海滨上建造的,然后搬运到海面的最终位置进行组装。这些组成部分都是预先做好的最大单元,这样能够最经济节约地将单元件从建造场地运送到目标位置上。运输可能涉及到使用巨型驳船,或者在重力式结构的情况下使用拖船。在组装结构和固定其基础之后

31、,甲板部分必须马上固定到预定位置。Watt(1978)认为这些步骤都必须是相当详细的,还必须确定一些特定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如铁塔塔身和重力式平台。理想的来说,我们应该执行一套完整的流体结构基础的分析过程,但是,尽管尖端的分析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和数据输入等都在目前这段时期里被当作日常的设计工具来方便地使用,其有效性和适用性还是让人缺乏信心的。图1.17 自然环境产生的外力对近海结构的影响(Selnes 1982)1.5 海岸地质工程问题 在大陆边缘的近海建筑设计工作,将涉及到许多地质学问题,这些问题将在图1.18(Focht &Kraft 1977)中描述出来。这些作家在

3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对海岸地质工程进行了广泛的回顾,而且还强调了按时间顺序进行认识和解决许多问题,这也表明在特殊的场合将会面对不可预期的困难。 在表1.3归纳了一些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近海地质工程极其重要的发展。在这张表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近20年来近海地质工程发展及其增长速率。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地质工程师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和认识十年二十年前所遇见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在六十年代后期七十年代初期第一次认识到在石灰质沙土上很难建造地基,但是仅从八十年代早期开始,科学家们就大力投入了此类问题的研究,与之一起的问题还有就是在世界各个地区的沉积层上如何建造海上平台的主体结构。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北Rankin天然气海上平台(Cottrill 1986)是促使科学家们去研究群桩在石灰岩地质构造上的性状。并且,关于桩在稳定和周期荷载下的性状问题尽管长期以来早已被人们认识到了,仍然有一些研究小组从事着研究工作并且不屈服目前所得出来的简单的结论。图1.18 沿海地质工程问题(Foch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