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6 ,大小:62.67KB ,
资源ID:72730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2730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必修2知识点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必修2知识点汇总.docx

1、历史必修2知识点汇总人教版历史必修2全套知识点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2表现耕作方式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石器锄耕石刀、石斧、耒耜刀耕火种南稻北粟商周农业少量青铜农具, 石、木、骨器为主排水、施肥除草、治虫稻、黍、稷、麦、菽(五谷)桑、麻等 意义:生活方式改变:迁徙-定居 奠定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4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植主畜辅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精耕细作的含义 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

2、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2精耕细作的体现: (1)耕作工具的进步: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开始使用和逐步推广) 西汉时的耦犁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改进和进一步推) 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犁评),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沿用(完善阶段) (2)耕作技术的进步:春秋时期的垄作法西汉时的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耕作制度的发展: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宋后,江南形成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

3、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水利工程:A、战国的都江堰 B、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 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 农业经营方式的演变:(1)商周时期: 集体劳作(千耦其耘) (2)春秋以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2 .形成:(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2)原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小农经济的

4、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分散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封闭性)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脆弱性)5.评价:积极: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局限:经营规模小,农民负担沉重,小农经济十分脆弱6.小农经济发展的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它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但是正由于小农经济牢固的存在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基本模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耕作方式:铁犁牛

5、耕 (3)耕作技术:精耕细作 (4)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概念:官营,是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 2.发达的原因:国家权力的支持 3.特点:由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素称发达,领先世界。 4.发展历程:夏商周 :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 :继续发展 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收归官办 5.重要成就 (1)高超的冶铸技术 冶铜:原始社会晚期:掌握冶铜技术 商周: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冶铁: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冶钢: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南北朝: 灌钢法;

6、(2)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新石器时代:烧制陶器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输出国外 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了五大瓷窑 明清:景德镇“瓷都”,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3)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朝:商朝时已有了织机 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西汉:长安东西织室;丝路(代表作:马王堆素纱单衣) 唐朝: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丝织品超过前代;缎为代表;出现苏杭织造局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民间手工业(1)家庭手工业:纺织为代表,农

7、户的副业;家庭消费、纳税、少量出售 (2)民营手工业:私人经营的作坊或工场:产品出售供民间消费 2.民间手工业发展的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发展,受到鼓励 秦 汉 : 发 展 魏晋南北朝 :遭摧残 隋 唐 : 恢复发展 两宋以后 :艰难发展 元 朝: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明中期以后: 部分行业民营超过官营,花楼机,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民间手工业艰难发展的原因:(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 (2)官营手工业的压制 (3)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丝绸:西汉始远销亚欧,称中国为“丝国”。运送产品的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瓷器:唐朝起,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8、,远达欧非。 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外销量更大。 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清代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2.官营手工业发达,享誉世界3.民营手工业经营艰难,后来居上 4.家庭手工业占相当大的比重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时:“商人”的出现2.春秋战国时: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 打破,商人地位提高,出现商品市场和大商人3.秦汉时期:重农抑商,商业艰难发展,商业受时间地点限制4.隋唐时期: 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的开通,都市

9、商业和农村集市商业发展起来,出现柜坊和飞钱5.宋元: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交子”,大都成为国际商业大都会6.明清:城镇商业繁荣,“商帮”出现(徽商和晋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化与发展 宋前:“市”“坊”严格分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按时开闭市; 宋朝开始:“市”“坊”界限被打破;无人管理;无时间限制,出现早市夜市;城乡“草市”普遍;2.城市的发展 (1)城市职能: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 (2)新兴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 (3)重心南移:繁荣的南方大都会,“扬一益二”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发展概况:历史时期概况

10、西汉开通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唐朝广州成为主要的贸易港口,设市舶使两宋与东南亚、南亚、非洲、阿拉伯半岛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明清中国对外贸易萎缩 2.主要形式朝贡贸易 (1)朝贡贸易的定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2)朝贡贸易的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3)朝贡贸易的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古代商业的发展过程:1.古代商业的兴起 -先秦2.古代商业的初步发展 -秦汉 3.古代商业的进一步发展-隋唐4.古代商业的繁荣 -宋元5.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历史朝代记忆口决: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 夏商周春

11、秋,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战国秦汉两。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晋南北朝隋,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唐宋元明清。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公有制 2.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1)所有制关系: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向国王缴纳贡赋。 (2)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3)劳动方式和产品分配: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获得他们的劳动成果。 (4)土地形状:西周时期道路和沟渠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 。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3.封建社会土地制度-封建地主私有制

12、(1)井田制瓦解即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的原因: 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发展 直接原因:各国变法导致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2)形成过程: 春秋时期,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使土地由国有逐渐向私有转变。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使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 (3)主要形式与特点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国家掌握一部分土地)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 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占有少量土地)二、“重农抑商”( 商周鼓励;战国首倡;西汉抑制;明清固守) 1.概念:主张发展农耕、限制和打击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2.目的:直接目的:保护小农经济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

13、治3.推行表现(1)商朝时期,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2)战国禁止弃农经商,首倡“重农抑商”。 (3)西汉严格控制民营商业,加征重税。 (4)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4.评价“重农抑商”(1)明清以前积极为主;促进农业发展,巩固统治 (2)明清时期消极为主。阻碍工商业、资义萌芽发展三、“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一)明朝的“海禁”1.原因: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危及明朝统治,太祖下令实行“海禁”。2.含义: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二)清朝的闭关锁国1.原因: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根本原因:保护自给自足的自然

14、经济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2.表现:清初:正常的海外贸易陷于停顿乾隆:开广州通商,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3.后果:(1)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阻碍了东西方之间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5课 开辟新航路一、东方的诱惑(原因和条件)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经济根源(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社会根源(主要原因):社会出现“寻金热” 商业原因(直接原因):传统商路受阻导致“商业危机” 宗教原因(推 动 力) :传播天主教 2.条件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

15、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主观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支持,且具备大规模远航的能力;2、新航路的开辟(经过)1.葡萄牙:(向东航行,使用本国航海家)迪亚士:(1487年)葡萄牙好望角达伽马:1497年)葡萄牙好望角印度2.西班牙:(向西航行,使用外国航海家)哥伦布(意):(1492年)西班牙美洲麦哲伦(葡):(1519-1522年)从西班牙经大西洋向西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一个中心:欧洲两个方向:向 西-向 东两条航线:西欧亚洲美洲西欧 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四个人物:哥伦布、麦哲伦 迪亚士、达伽马三、走向会合的世界1.对世界:“地理大发现”结束了相对孤立,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证明了地圆说

16、的正确2.对西欧: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亚非美殖民掠夺给殖民地造成极大的破坏和灾难冲击了殖民地落后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扩张1.荷兰兴起的条件:(1)地理优势:荷兰濒临大西洋,背靠欧洲大陆(2)经济条件:有悠久的经商传统,经济基础较好(3)政治前提:1581年摆脱西班牙统治,赢得了独立(4)制度优势:17世纪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5)航运发达:荷兰人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6)殖民机构:政府支持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参与殖民争夺2.殖民过程: (1)形式: 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

17、司) 参与殖民竞争 (2)表现:袭击葡、西船只,抢劫财富 探索新航路,开辟殖民地 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殖民地 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取马六甲海峡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尼,还一度占据台湾 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3.结果:17世纪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二、“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扩张 1. 条件(即殖民优势): (1)地理优势:得天独厚的的地理位置,便于英国发展工商外贸 (2)制度保障:17世纪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英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为殖民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4)武力保障:大力发展海军是其争霸的军事保障 (5)殖民机构: 通过垄断性

18、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扩张 2.过程(即殖民活动): 英西:1588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英荷: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夺得新尼德兰,荷丧失海上强国地位-进一步确立霸权地位 英法:在欧、亚、美 争霸,通过七年战争,英国夺得印度和北美大片土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 结果: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三、世界市场的拓展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2.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3.殖民扩张的方式:抢劫和掠夺财富种族灭绝贩卖黑人奴隶4.殖民扩张的影响: 对世界市场: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

19、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对殖民地:A、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破坏性) B、给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进步(建设性)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1、 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1)前提:政权: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2)条件: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必要性) 劳动力:圈地运动技术: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原料: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直接原因)2、 工业革命的进程棉纺织业的技术

20、革命2 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3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4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汽船、火车)5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二、从工场到工厂(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二)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三)经济结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四)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 (五)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形成 (六)社会意识:出现三大社会思潮 (七)社会结构: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八)促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世界贸易发展殖民扩张加强交通工具的进步2、表现:19世纪中后期,一

21、个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市场基本形成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成为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3、后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殖民地国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客观上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面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19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条件和成就)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经济前提: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

22、围内的确立科技条件: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市场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资本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殖民地的掠夺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电的广泛使用:1866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动机成功,美国爱迪生发明电灯等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煤油汽油柴油)内燃机相继问世新交通工具的创新:汽车和飞机化学工业的发展: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塑料、染料、药品、人造纤维等化学合成材料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传统工业的进步:炼钢技术进步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二、垄断组织的出现(影响)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也促进了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

23、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3.形成了垄断组织;4.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原因:生产力发展,贸易联系加强 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的进步 2.表现:世界贸易额增长 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3.形成:19C末20C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1.世界市场雏形阶段:(15C末16C初)新航路的开辟2.世界市场拓展阶段:(16C初18C末)荷兰、英国等国早期的殖民扩张3.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8C中19C中)第一次工业革命4.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C末20C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整体化趋势加

24、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发明来源:科学家潜心钻研,自然科学的发明同技术、生产真正结合,推动了生产力巨大发展2.范围不同: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3.开始部门不同:开始于重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4 .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石油化工工业等5.进程不同: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日本、德国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背景:A都有环境(政权保障)、市、技、劳、资等方面的前提条件 B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内容:都有许多科技创造发明 影响:生产力、社会结构、国际关系、 本质:都是生产

25、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变革2.不同点: 起止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开始部门:从棉纺织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主要标志: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使用生产部门:棉纺织业、 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电力、汽车飞机、电讯、石油化学、经济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经济组织: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社会关系: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际格局: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东西方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

26、方差距进一步拉大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解体的原因: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对自然经济造成猛烈冲击(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2.表现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传统手工业破产(沿海为主)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3.影响积极: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条件消极: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至90年代)1.原因:内忧外患2.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3.代表: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等4.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5.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建成南洋、北洋、福建

27、三支海军,成立海军衙门;举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培养人才。6.影响: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出现了新机器生产方式;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产生条件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使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 外商企业赢利的刺激 洋务运动的诱导2.概况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投资者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以轻工业为主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步

28、履维艰3、 产生的意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夹缝产生1、背景:(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外商企业刺激 (3)洋务运动诱导2、投资者: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3、分布: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4、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5、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以轻工业为主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后天畸形: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在夹缝中生存发展,步履维艰民族资本主义具有两面性:既有革命性又有

29、软弱性和妥协性。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发展1.原因:客观原因:列强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主要原因)主观原因: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收入而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直接原因)2.表现:民族资本总额增加;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到内地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三、19121919年(一战期间):短暂春天1.原因:内因辛亥革命的影响民国政府奖励实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外因: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2.表现:厂矿企业增多;投资总额增加面粉、纺织发展最快著名实业家较多3.影响: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壮大(五四运动)四、19271949年: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曲折发展1.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较快发展(1)原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