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77.97KB ,
资源ID:72709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2709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docx

1、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分析 第七组财政学期中作业组长:刁阳禄 20122103011组员:黄艳芬 20122103010 陆金梅 20122103169杨培莲20122103007 湛丽瑶20122103103李晓梅20122103096 杨艳萍20122103120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分析概要:本小组研究的话题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医疗体制的历史及其现状为背景,综合了不同国家不同媒体的观点以及相关的文献观点和医改的发展趋势预测,并进行相应的总结。在了解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客观的分析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医疗改革尚待研究的问题,我们相对较为全面的诠释了医疗改革这一话题

2、。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媒介评述成就问题内容页码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及其现状 11、医疗卫生体制的地位和作用 22、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程 23、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现状 4二、媒体的相关观点综述 51、新华网对于医改事业的相关观点 62、人民网对于医改事业的相关观点 73、外国媒体对于中国医改的相关观点 7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101、发展趋势 102、尚待解决的问题 10四、权威期刊对医改的研究 141、国际权威医学杂志对医改进行的分析和评价 142、权威期刊对医改的研究 17五、作业总结 201、作业心得 202、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21一、医疗卫

3、生体制改革的历史及其现状说明:本部分内容仅是为了详细说明医疗卫生体制的情况,便于接下来理解各学者对医疗卫生体制的不同分析及评价,因而本部分内容并非来自相应的期刊杂志,而是一些事实信息,只作为讨论的铺垫。1、 医疗卫生体制的地位和作用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管理能力,看党风政风建设,看社会和谐公平。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4、,大力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是摆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卫生系统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提出了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这个任务,涉及各方面的工作,其中卫生事业发展是重要的一环。2、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程一九五0年八月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确定“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国内地逐步建立起由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作医疗组成的福性医疗保障制度并实施到一九七八年,但卫

5、生资源分配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一九八五年四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一九九二年九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提出,“卫生事业是公益性的福利事业”,“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办成经济实体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九九四年,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启动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并经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九江市进行了试点。二000年二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医改。此次医改主要措

6、施包括:将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卫生行政部门转变职能,政事分开,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公立医疗机构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放开管制,规范运营,改革药品流通体制,实行医药分家等。二00二年十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会后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强调要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等。二00三年一月十六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要求从当年开始新农合试点。同年,中国出现SARS疫情,公共卫生体系暴露出的问题受到

7、关注。二00四年,卫生部公布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城市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人口占百分之四十四点八,农村为百分之七十九点一。民众“看病贵、看病难”等现实矛盾日渐突出,有专家对医改的指导思路提出质疑。二00五年七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媒体发布关于医改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医改总体上不成功,其症结是近二十年来医疗服务逐渐市场化、商品化。十一月,哈尔滨爆出“五百五十万元天价医疗费事件”。同年卫生部明确提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医改目标是构筑一个惠及“全民”的医疗保障平台并陆续在全国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二00六年九月,成立了有十一个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国家发改委主任和卫生部部长共同

8、出任组长。二00七年年初,医改协调小组委托六家研究机构对医改进行独立、平行研究并提出建议,后研究机构增加至九家。十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分别在南昌、天津召开医改座谈会,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讨论医改方案。同年召开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明确了医改的指导原则。二00八年十月十四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开始在网络上征求意见。二00八年四月六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制定发布,令人瞩目的新医改方案亮相;8月,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

9、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出台,这意味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工作正式启动。二0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6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完成。报告指出,新一轮医改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如期全面完成了三年医改各项任务;8月30日,卫生部、财政部等公布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3、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现状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归结起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65%的

10、城乡居民在寻求医疗服务时必须完全依赖自费,有65.7%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无论是公家出的社会的医保也好,商业保险也好,什么都没有,有25%的城乡居民因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医疗。由于没有医疗保险,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4.3%,但就诊率却只有13.4%;城乡居民两周患病未及时就诊的比例接近五成,达49%。卫生部部长高强在报告中也指出:2005年,医疗保险覆盖的城镇职工数为1.3亿,再加上5000万享受公费医疗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只有不到两亿的城镇居民有医疗保障。在农村地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人口达到1.7亿,不到8亿农民的四分之一,而且保障能力非常有限,每个人只有

11、30元钱。所以说,社会化医疗保障覆盖面窄,人人享有初级医疗保健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2)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保障的低覆盖率,首先也就损害了医疗体制的公平性。而这种公平性差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筹资公平性;二是城乡社会医疗保障的覆盖人口只占少数且范围不断缩小;三是卫生服务利用的文章编号:10092781(2007)09004902公平性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其报告中也指出:在公平性方面,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富裕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多数社会成员(包括相当多农村人口以及部分城市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出于经

12、济原因很难得到满足,贫困阶层则连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都享受不到。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报告,中国卫生系统的绩效被列为全球192个国家的第144位,卫生筹资的公平性被列为全球倒数第4位。(3)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国民总体健康水平改善速度减缓。医院业务收入迅速增加,医院硬件建设和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带给我们的是医疗卫生费用的过快增长。在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支出当中,用于医疗费用支出的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高居80%以上,造成疾病预防、公共卫生服务等环节则因资金、人才的缺乏而机构萎缩。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近8年来,全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这

13、与医院的利益驱导密切相关,也与政府医疗政策执行偏差相互关联,致使医疗机构重医疗轻预防,在诊断中过度用药、过度检查。综上所述,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面临的症结在于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费用上涨急剧三个方面。二、媒体的相关观点综述1、新华网对于医改事业的相关观点新华时评:新医改方案要在落实中见成效要实现医药卫生事业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离不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强化政府在发展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保障全体人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多层次、广覆盖,遍及城乡,并加大保障力度,形成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合理分担机制

14、。这要求大力加强农村和社区的建设和投入,全面调整改革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缓解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缺医少药状况和许多地方存在的看专家难、住大医院难。广大公立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是推进医改的重要力量。在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发布后,各地应结合实际尽快推出。要积极试点探索,改变公立医院“戴公立的帽子、走市场的路子”的现象,通过收支两条线等举措遏制趋利倾向,改革补偿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转变运行机制,治疗“以药养医”、“以械养医”痼疾,铲除“回扣”、“红包”的滋生土壤。面对世界性难题,我们已经有了“中国方案”。我们必须对实施的艰巨性、复杂行、渐进性有清醒的认识,有了“中国方案”并不等于一了百了,实践中每一个

15、关卡都是一场攻坚战。2、人民日报对于医改事业的相关观点时评:医改不是“速效针”对于公众来说,希望医改药到病除,根治“看病难、看病贵”,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上,医改不是“速效针”,而更像是调养气血的中药处方。要想除病,必先补虚弱之身,日积月累,方可扶正祛邪,强身健体。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有各的难处,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过于超前或者滞后,都会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例如,美国是全球最发达的国家,2008年用于医疗保险的费用达2.5万亿美元,占GDP的17%左右,人均医疗费支出达8000多美元,

16、居全球之冠。但是,花费如此之高,卫生绩效却不高。同时,不断增长的医疗开支,已经威胁到美国民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的基础。相比之下,中国人均GDP刚刚突破3000美元,2008年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约4%,年人均卫生费用仅为900多元。我国有13亿人口,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医改任务更加艰巨。如何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考验着中国的智慧。因此,新医改提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医改之难,还在于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

17、等诸多领域,而每个领域又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很多问题相互牵连,“剪不断,理还乱”。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统筹全局,循序渐进。同时,医改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医改的每一项决策都要慎之又慎。医改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有一个过程,需要有信心、耐心和韧性。倘若急于求成,只会事与愿违。3、外国媒体对于中国医改的相关观点外国媒体笔下的中国百姓“看病难” 视点1:德报载文指出,自从中国的医疗制度转变为按市场经济原则办事以来,对大部分居民来说,无论是看病还是买药都变得昂贵,因此对目前的医疗供应状况表示不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治病的费用感到失望。由于支付不起住院或治疗费而不治

18、身亡的人数有多少,这是个无法统计的数字。但卫生部的调查结果表明,仅仅去年就有1400万本来需要住院的病人住不起医院。自从中国的医疗制度完全转变为按市场经济原则办事以来,对大部分居民来说,无论是看病还是买药都变得昂贵。住院会使整个家庭负债累累。这种情况不仅仅适用于像治疗白血病这样一些慢性疾病。就许多中国人而言,治疗小病也支付不起。 形势变得如此严峻,关于因支付不起医疗费而自杀、本来可以避免的死亡案件和对医疗工作普遍不满的报道迫使中国政府进行新的思考。 国务院的研究机构不久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做出的评价是,中国的卫生体制改革完全失败了。在政府的研究报告中第一次阐明,现在的情况不如过去。无论是富人还

19、是穷人,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都对中国目前的医疗供应状况表示不满。 目前占80%的农村居民没有医疗保险保护,他们必须自己承担所有的看病费用。对农民来说,看病是一个大开支项目,许多农民支付不起医药费。如果一个家庭有人需要做手术住院并且借不到钱,那么这往往意味着只有死路一条。但在城市居民中也只有约半数有医疗保险,而且这部分居民也仅仅得到最低限度的医疗保障,因为他们的保险只适用于遇到紧急情况、做大手术或者工伤事故,并规定被保者也要出很大一部分钱。只有国家机关里的国家干部得到真正承担所有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障。 公众把医疗费用高的责任推给医院和医生。公众认为医院管理部门的贪钱和医生受贿对看病变得太贵负有责

20、任,而学者则指出了卫生事业中内在的缺陷。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刘继同(音)说;“必须改变整个制度。”根据他的学院的调查,目前有70%的居民生病时必须自己承担所有医疗费用。他的学院认为,卫生体制应该重新回到保障居民的基本供应的福利制度。 在物质供应得到保障之后,居民对医疗供应产生了忧虑。两年前暴发的非典危机进一步促进了这种忧虑。但卫生部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工业国家里,国家承担73%的卫生系统费用;在转型国家里,国家承担的费用还占70%;而在中国,国家只承担39.4%的费用。 (环球视野摘自2005年10月20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视点2:西报载文认为,作为社会服务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的医疗

21、卫生体系面临着严重的问题。但是,中国已经认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 不久前在北京闭幕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强化中国的社会服务,以“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的领导人已经认识到解决“经济发展迅速但社会发展缓慢无力”这一问题的迫切性。缓慢的社会发展必将对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作为社会服务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目前面临着严重的问题。贫困人群因无钱治病而在绝望中引发了一些社会治安问题,引起了中国的思考。 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3年,中国医院的收入增加了70%。但实际上治疗的病人却在逐年减少。只有25%的城镇居民和10%的农村居民拥有某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全中国约一

22、半的人口在生病时无力接受医疗救助。中国卫生部对116个农村地区进行的调查显示,因疾病死亡(主要是早产、低体重、生产时窒息、肺炎等)的5岁以下的农村儿童中,约一半的人没有到医院接受救治,其中28%的人是因为无力预先支付医药费而被医院拒绝收治。 实际上,中国的医疗卫生制度在历史上曾有过令人瞩目的成就。上世纪60年代,中国在医疗卫生方面比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出色得多,成为最早根除所有传染性疾病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当时,80%的中国农民都能享受到一种由地方财政资助的很初级却很有效的医疗卫生网络的服务,所谓的“赤脚医生”是这个网络的主力,他们大都是接受过初级医疗培训的农民。但在农村公社解体后,这个初级医疗

23、网络也消失了。 1980年,中国的医疗卫生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而现在只占1.7%。医疗总开支的75%被用在了城镇地区,而城镇人口还不到总人口的13。占13亿人口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得到了25%的医疗资源。 8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医疗服务价格在不断攀升,而农村收入的增长却陷入停滞或增长极为缓慢。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近年来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在逐渐拉大,2001年为2.9比1,2002年为3.1比1,200 3年和2004年达到3.2比1。中国医疗卫生制度20多年来对农村的遗忘造成农村医疗资源匾乏,收入微薄的中国农民成为医疗卫生方面被孤立和削弱的群体。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评

24、估,中国在医疗卫生机会平等方面位列190个国家中的倒数第四位。 (环球视野摘自2005年10月27日西班牙先锋报)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1、发展趋势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正处在十字路口。总体来说,20多年来的医疗体制改革是不成功的,这集中体现为医疗费用的超常快速增长、医疗费用负担不公平、低收入人群医疗可及性下降、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幅度有限等等。尽管人们对这些现象的存在没有多大争议,但对改革失败的原因却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两种意见最为典型:一种把矛头指向/市场化,从而把改革的方向定位为重新确立公立医疗服务提供者的主导地位,恢复并扩展公费医疗体制;另一种意见认为改革不成功的

25、原因恰恰在于市场化的不完善和国家职能的定位不清,因此改革的方向应该在进一步市场化的过程中重新定位国家的职能。很显然,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这一争论不仅具有深刻的学术意义,而且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走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切并不仅仅在中国发生。实际上,医疗体制改革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焦点也是国家与市场关系的调整。虽然各国的改革存在诸多差异,但两大共同趋势依然可辨:(1)医疗保障体系走向普遍覆盖;(2)医疗服务递送体系走向/管理型市场化(managedmarketization,或译为/有管理的市场化)。毫无疑问,系统了解全球性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家与市场关系调整的大趋势,对于中国医疗

26、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是有益的。实际上,中国其他领域的市场转型也是不断汲取世界各国的经验从而不断调整国家与市场关系的过程。2、尚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选择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下一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要点、主攻方向、重中之重,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公立医院集中了公共卫生资源的绝大部分,大于95%的资源都集中在这里,特别是大城市、大医院。现在各个地方还有一种倾向,就是公立医院在继续盲目扩张,购进昂贵的设备,这样就使得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重复浪费,特别是又引导了病患向大城市、大医院集中,使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多少年来都要解决,但是现在还没有达到解决问题满意的程度。存在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医

27、疗卫生的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虽然我们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从每万人医生数、床位数,与国际上相比,我们还是明显偏低的。特别是优质资源短缺,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2、是资源的配置不均衡,特别是城乡之间,城市与基层,特别突出的是基层农村医疗卫生资源薄弱,我们的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又是中心区。三、是医疗卫生体制机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由于存在着这些种种原因,使我们国家看病难的问题确实非常突出。在医改当中,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有效地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首先要制定和实施区域卫生医疗规划,由省级人民政府来制定和实施,

28、就是要优化医疗机构的布局,合理地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要逐步改变当前医疗卫生资源过度集中在城市这样一个不均衡的现象,把新增的医疗卫生资源重点投向农村、投向基层,要严格地控制城市大医院盲目扩张的趋势,同时要鼓励大型的医疗设备共建共享,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医。经过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使我们的医疗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使得基层农村不断增加新的资料资源,方便人民群众就近就医,要强化规划的约束性和实施的力度。四、是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上下联动,进一步强化三甲医院支持基层的工作目标。我们已经确定和实施了每一所城市的三甲医院支持两所县医院,并且努力使县医院达到二甲的标准。除了设

29、施以外,还有人才的问题,现在这项工作正在实施。三是继续开展好“万名医师支援基层”的工作,现在每年大体有两万名城市大医院的医生支援基层、支援县医院,今后要继续增加。另外,要开展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工作。现在我们实行的是五年制医学本科教育,之后实行三年制的规范化住院医师培养,然后才能作为医生。其中重点培养全科医生,主要是在基层,填补全科医生的空白。在医改当中还有一项是允许医生多点执业问题,现在正在试点。经过申请,医生可以到其他医院或者基层执业,这样也可以促进了优质资源的流动。我们制定的是吸引和鼓励人才到基层农村工作的政策,现在基层反映留不住人,为什么群众看病到大医院?因为乡镇卫生院、县医院的医疗水

30、平群众不信任,所以我们还要培养,还要有吸引,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加大力度吸引人才到基层去工作。这其中要大力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卫生部联系的点是陕西的子长县,子长县的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的力度比较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大了财政投入,实行内部的改革,取消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加成,降低了检查费用。内部推行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基层医疗门诊的人数翻了一番,住院人数增加了20%,门诊单次费用下降50%以上,住院费用降低了20%。陕西农村有一批县,包括神木、洛川,都加大了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他们提出的目标也非常好,90%的病人都在县域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就医,使群众更方便。这是按

31、照上下联动的要求,支援基层。现在支援基层的工作开展起来了,但是还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使得我们的三级医院有积极性,医务人员有积极性,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地方政府也要有积极性,要建立这样一个长效机制,使大医院支持基层能够长期地坚持下去,要做好。另一方面,深化公立医院自身的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刚才陈竺部长讲了,我们明年要推行一系列的便民措施,像预约挂号、“一卡通”、无假日门诊,北京25所三甲医院实行了无假日门诊,群众反映很好,有一些门诊量已经达到了日常的50%以上。据他们统计,如果是50所三甲医院都实行无假日门诊的话,等于我们增加了10所三甲医院的资源,当然医务人员会比较辛苦,要进行值班,我们要

32、鼓励三甲医院延长门诊时间、方便群众的政策,实行“一卡通”。优质护理的服务,我也去调研,他们的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病房,病人满意率都在95%以上,要更好地发挥我们护理的作用,进一步带动调整我们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结构。因为国际上比较合理的结构是护士的比例要大于医生的比例,1:2、1:3甚至有的是1:4,我们的结构不合理,我们只有1:1,护士要稍微多一点。另外检查结果的互认,优化诊疗流程,同时深化医院内部的改革,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好公立医院的优势,增强活力。卫生筹资结构不断优化。卫生筹资来源包括政府一般税收、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和居民自费等多种渠道。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达24345.91亿元人民币,同期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806.95元人民币,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见图5)。按可比价格计算,19782011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