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2.99KB ,
资源ID:72613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2613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docx

1、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篇一: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念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_教育现象_揭示_教育规律_的一门科学。 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_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_和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_普通教育学_ 。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_萌芽 、 _形成独立学科_ 和 _ 科学化发展 等三个阶段。 三、选择题 bcbcbcc 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 a学记 b论语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 2_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论语 b孟子

2、c学记 d师说 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_。 a斯宾塞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柏拉图 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_的大教学论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柏拉图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_,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a卢梭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 a.柏拉图的理想国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的概述 一、概念 1.教

3、育的本体功能:即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可看成教育的职能。育人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和首要功能。 二、填空题 1对于人类来说,遗传不是经验获得和智力发展的主要形式,人对经验和智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 后天的_ _教育_和_学习_ _的形式进行的。 2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 社会生产需要 和 人的发展需要 的辩证统一。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传递经验 的形式,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三、选择题 ba 1教育的本体功能是 。 a社会功能 b育人功能 c经济功能d政治功能 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书育人b管理学生 c教育学生 d教学

4、四、辨析题 1动物界也存在与人类本质上相同的教育现象。 错。这是“生物起源论”的观点,把人类教育等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从根本上否认教育的社会性。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五、简述题 1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简述教育的本体功能。 (1)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的进程人的培养 培养人是教育的最基本职能,也是教育的特质所在。通过教育,加速实现人的社会

5、化,使人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2)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社会遗传” 人类文明的传承,不是靠生物遗传实现的,而是靠教育 (3)经验和人才的选择科学筛选 选择和传承人类经验的精华是教育的基本职能;人才选拔时学校选择职能的又一方面。 六、论述题 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人口功能 第一,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第二,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 第三,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第四,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2)教育的经济功能 第一,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第二,教育可实现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第三,教育是经

6、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四,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3)教育的政治功能 第一,培养政治人才 第二,培养合格公民 第三,传播政治意识,培养那个主流政治价值观 (4)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具有文化传承、文化选择、文化交流与融合、文化更新与创造的功能 第三章 教育规律与原则 一、概念 1.教育规律:即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以及教育与其外部环境诸因素或自荐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教育原则:使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工作的根本性准则 二、填空题 1教育的一般规律,即教育的基本规律、普遍规律,指存在于教育领域之内为

7、一切教育共有的规律,这类规律有两条,即_教育与社会发展_和_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_。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_遗传_、_环境_、_教育_和_人的主观能动性_ 。 三、选择题ddc 1.教育的人性化是_的基本特征 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知识社会 2. 教育的国际化是_的基本特征 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知识社会 3. 教育的民主化是_的基本特征 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知识社会 四、辨析题 1. “一两遗传胜过两吨教育” 错。这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和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

8、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遗传素质固然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物质前提,但它仅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能否变为现实性,还要靠后天的环境、教育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错。这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着重要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性质。但是,环境仅仅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而不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发展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3.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会任意地使他们加以改变,或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或是乞、 小偷 错。

9、这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但是,教育并不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同时也离不开遗传、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五、论述题 1.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内因,教育是外因,教育只有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有效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第一,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根据顺序性和阶段性特点,要求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尊重不同年龄学生的阶段特征,注意各年龄阶段间的相互衔接,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

10、 第二,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或在个别方面是不均衡的,存在着发展的关键期。根据不均衡性特点,要求教育把握关键期,及时而教,促使其获得最佳发展 第三,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个别差异性。根据差异性特点,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促进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第四,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要求教育把握各个年龄阶段中比较稳定的共同特征;可变性则要求教育把握学生身心发展时代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第五,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人的身心发展是身体与心理、认知和情意等发面整体的、统一的发展。根据整体性特点,

11、要求教育必须重视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并不是迁就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要适当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前面,以教育促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整体上来看:一方面,教育发展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发展。 1、社会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 (1)国民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第二,科技发展制约着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变革和发展 第三,国民经济不平衡发展状况影响着教育发展 第四,教育优先发展是当代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社会

12、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 第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性质、目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第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3)文化发展制约着教育 第一,文化知识发展状况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水平 第二,文化模式制约着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第三,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传统与变革 (4)人口因素、地域环境对教育也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2、教育发展促进着社会发展 第一,教育可以通过劳动力再生产、劳动者劳动能力再生产、科学知识再生产等,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教育可以通过培养政治人才、培养合格公民、倡导主流政治价值观等,发挥教育的政治功能,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社会

13、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第三,教育可以通过文化传承、选择、交流、创新等,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存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四,教育可以通过改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发挥教育的人口功能,提高国民素质、优化人力智力资源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四章 教育规律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概念 1.教师专业化:教师职业达到一定的专业性职业标准,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 2.教育机智:对一种突发性教育情境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3.教育情境: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而创设的教学环境,包括学习活动、教学背景、教学氛围等 二、填空题 1. 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

14、括_教师_、_学生_和_教育影响_。 2.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民主平等_、_尊师爱生_、_教学相长_。 3. 学生是教育的_客体_,又是自我教育发展的_主体_。 4. 教育影响包括_教育内容_、教育方法_、_教育技术_和_教育情境_。 5. 广义的教育情境包括_物理环境_和_心理环境_两大范畴。 三、选择题 bcc 1. _是传统的“师道尊严”的体现 a学生中心论b教师中心论 c“主体主导”论 d“主体间性”论 2师生关系是通过 而形成的关系体系 a师生对话 b.师生交往c教与学的活动 d师生相互尊重 四、辨析题 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错。这是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观。新课程

15、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有知识拥有者转变为合作学习者;由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习者、研究者 五、简述题 1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与方法、个性特点等,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正视学生的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正视学生是整体的人、认知与情意发展的统一体,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思想先导 (3)热爱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这是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体现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

16、交往。这是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措施和途径 (5)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这是影响师生关系、做好育人工作的核心因素 第五章 教育目的 一、概念 1.教育方针:一个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最高行动指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2.教育目的: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二、填空题 1人的片面发展的社会根源是随生产力发展出现的_社会分工_。 2在确定教育目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_个人本位论_和_社会本位论_。 3确定教育目的反映出_社会发展_需要和_人的发展_需要之间的关系。 4教育目的

17、既是教育工作的_出发点_,又是教育工作的_归宿_。 5确立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_。 6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德育 、 智育 、 体育 、 美育 和 劳动技术教育 。 三、选择题 bda 1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_。 a孔德 b卢梭 c那托尔普 d涂尔干 2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_。 a卢梭 b孔德 c那托尔普 d杜威 3美育即_。 a审美教育 b艺术教育 c社会美教育 d自然美教育 四、简述题 1怎样理解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的两个不同主张? 个人本位论主张:(1)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2)教育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个人的本性,增进个人

18、价值;(3)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4)评价教育的价值应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社会本位论主张:(1)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2)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3)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4)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在处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关系的问题上,两种主张各执一端,割裂了个人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的关系,走向对立,因而都是不科学的。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统一起来,才是唯一科学的观点。 2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1)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19、(2)教育目的的确定要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篇二:教育学原理习题五】、谈谈你对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的认识。 (1)生理成熟期提前,青春期教育任务繁重,性教育话题敏感又迫切。我国中小学生起生理特征有了明显的变化,身体和身高有了明显的增加,性发育成熟,第二性特征提前;高中生的身高、体重接近成人标准,脑机能性机能发育成熟、性意识强烈。 (2)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低下,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所学的大多数学科失去学习兴趣不愿意学;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活力,学习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缺乏自制力和顽强动力;心智活动能力差,在学习中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为难情绪徒增,注意力分

20、散,学习缺乏系统性和长久性。 (3)价值多元,自我意识增强。传统社会中,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相对单一,但现在的社会是个多元社会,相同的价值观念存在不同的道德理解。理想的价值与日常生层次的价值取向并存;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并存;为人民服务与拜金主义价值并存;当代中小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责任教育迫在眉睫,自我意识强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但要积极有效的引导。学生政治价值观程稳定上升趋势,人生价值取向以物质利益为导向注重实际,注重自我与社会相结合。 2、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师生关系应当为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开放、平等和互助。在民主型模

21、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比较适中,学习成绩比较稳定。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尊师爱生。尊师爱生是指学生应当尊重教师,教师应当关爱学生,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爱。教师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2)民主平等。师生在教育教学中还要讲民主,这种民主不是表面上的你问我答,而是师生之间真正的对话关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争论质疑,允许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每一束思想火花。(3)教学相长。教相长是指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及教育的目的,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和教育智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只有了解教师和教育取向时,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更好地 获得知识,促进自身发展。教学相长是教

22、师与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下的相互促进关系,是在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两者良好关系的进一步延伸和升华。 (4)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包容,情感上的相互支持。 3、试述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基本策略。 (1) 教师自我了解和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 教师的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了解学生则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依据。因此,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严于解剖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据此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正如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其

23、次,教师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教师既要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关怀备至,又要对他们循循善诱,严格要求。教师只有在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和教育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师爱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师生关系是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师生关系则是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是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尊师和爱生是密不可分、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的。教师受到学生的尊重,就会产生光荣感,从而更加热爱学生和热爱教育事业,更加自励自勉,处处身教言教都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影响。而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又

24、会更加尊重和热爱教师并听从教师的教诲。 (3)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爱生的基础,而正确的教师观则是学生尊师的基础。教师不仅应有正确的学生观,而且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教师观。学生的教师观往往是教师的学生观的反映。学生尊敬教师,是向师性的反映,不能代表学生的教师观。学生的教师观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看成只是两个极端:尊师心理和轻师心理。师生双方都要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冷静、客观、全面地考察分析对方,才能树立比较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从而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4) 教师的民主作风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因素。 教师的民主作风对

25、生关系的影响极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平等与学生相处,教育教学中发扬民主作风,才能促进师生双方互相信任,把师生关系推向和蔼。要相信,师生之间是心相通、情相连的,学生的心灵永远向他们的教师敞开着。 4、简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同时,要求考虑各阶段教育的衔接。 (2)稳定性和可变性。要求教育工作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内容、方法等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要根据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文化特点,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方法,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 (3)不均衡性。要求教育工作:教师要把握其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教

26、育措施,使其获得最佳发展。 (4)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深入了解每个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整体性。要求教育工作: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篇三:教育学原理练习题】一、名词解释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学科。 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本质性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所研究的两大教育现象

27、是_社会现象_和_认识现象_。 2.教育学所揭示的两大教育规律是_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和 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_。 3.教育学的发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是_萌芽_、_独立形态_、_多样化_和_理论深化_。 4.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散见于_论语_之中。 5.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学记_。 6.西方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古罗马昆体良的 _论演说家的教育_。 7.在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_大教学论_被看作是第一本教育学。 8.在西方,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_普通教育学 _被看作是第一本教育学。 9.传统教育派

28、的代表人物是_赫尔巴特_。 10.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_杜威_。 11.前苏联_凯洛夫_等主编的教育学,是第一本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系统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 12.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论述教育基本原理的著作是_杨贤江_于1930年出版的新教育大纲。 13.教育科学的基础学科是_教育学_。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_赫尔巴特_撰写的_普通教育学_。 二、选择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a). a.教育规律b.德育规律c.管理规律d.教学规律 2.“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均出自(c). a.礼记b.中庸c.论语d.学记

29、3.“教学相长”、“及时而教”、“长善救失”、“不陵节而施”、“禁于未发”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均出自(d) a.礼记b.中庸c.论语d.学记 4.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d) a.幼儿教育规律b.成人学校教育规律c.高等学校教育规律d.普通学校教育规律 5.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是(c) a.大教学论b.教育论c.教育漫话d.爱弥儿 6.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a) a.爱弥儿b.普通教育学c.教育论d.教育漫话 7.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 a.人的教育b.教育论c.林哈德与葛笃德d.教育过程 8.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的教育代表作是() a.人的教育b.教育论c.林哈德与葛笃德d.教育过程 9.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a.人的教育b.教育论c.林哈德与葛笃德d.教育过程 10.被誉为当代“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是()a.教育目标分类学b.教育过程c.教学与发展d.教学过程最优化 1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代表作是() a.教育目标分类学b.教育过程c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