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0.76KB ,
资源ID:72503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2503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67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67单元.docx

1、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67单元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第五单元第17课诗词五首一、文学常识1饮酒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渊明(也有说字元亮)。饮酒共20首,是陶渊明归田后所作,都是诗人酒后偶然的题咏,借以寄兴抒怀,而非单独的饮酒。本文是第5首。体裁上属旧体诗。2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体裁上属五律。3登幽州台歌,选自陈子昂集。作者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中国唐代文学家。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体裁上属古体诗。4雁门太守行,选自李贺诗集。作者李贺,字长吉,世人称之为“诗鬼”。体裁上属于乐府旧题诗。5天净沙秋思,选自全

2、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体裁上属于小令(散曲)。“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天净沙),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元曲可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小令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能歌唱,有曲调,每个曲调一个名称,叫曲牌。曲牌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等。另有题目。这首小令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二、背诵默写1饮酒中表明作者志向,蕴涵深刻道理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饮酒中表现诗人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次北固山下表达诗

3、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中蕴涵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又孕育着新事物,有积极乐观精神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中的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仗工整。4登幽州台歌的佳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5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鳞开。描绘将士们在边境奋勇杀敌壮烈场面的句子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胭脂凝夜紫。表现将士忠君报国、誓与城共存亡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6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景,然后作者直

4、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的悲凉孤寂心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三、相关拓展1描写“春”的诗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曾志安绝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描写“夏”的诗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

5、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3描写“秋”的诗词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唐李商隐夜雨寄北)4描写“冬”的诗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忽

6、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 东沁园春-雪)四、主题1饮酒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2次北固山下表达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胸襟和旅途中思乡的情怀。3登幽州台歌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作者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4雁门太守行描绘了将士们在边境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5天净沙秋思

7、抒发了游子思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五、学习诗词中的修辞。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2归雁洛阳边。(引用)(报君黄金台上意。)3天街小雨润如酥。(比喻)(黑云压城城欲摧。)第18课陋室铭一、文学常识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字梦得。他政治上主张革新,曾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专政和藩镇割据。王叔文 革新失败后,他屡遭放贬。本文就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的时候写的。后经人推荐,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著有刘宾客集,也称刘梦得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二、背诵默写1本文紧扣“陋室不陋”立意。开篇“山不在高,有

8、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由此引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惟吾德馨。2结尾点题句是:何陋之有?3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5写主人生活环境清雅的骈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6表现陋室主人生活雅致的句子是:调素琴,阅金经。7表现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8作者运用典故,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安贫乐道,具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9“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原句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0“南阳诸葛庐,西蜀

9、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个是三国时蜀国著名的政治家诸葛亮,一个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11文中实写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写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三、注意字词读音馨苔痕鸿儒案牍诸葛 西蜀四、古今异义1谈笑有鸿儒古义:大,渊博。今义:2无案牍之劳形古义:身体。今义:形状五、一词多义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助词,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何陋之有?(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则:有仙则名(则:那么,就)至则无可用(则:却,但是)六、词类活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出名,著名。名词做动词。)水不在深,有

10、龙则灵。(灵:显灵,有灵验。形容词做动词。)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长到。方位词做动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使.扰乱;劳:使.劳累。形容词做动词,使动用法。)七、特殊句式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判断句,是,动词,表判断。与现代汉语中判断“是”相同。)译:这是简陋的居室,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它简陋了。)2何陋之有?(倒装,正确应为“有何陋?”)译:有什么简陋的呢?八、重点问题1本文立意有何特点?题目虽为“陋室铭”,但作者要表现的是“陋室不陋”,这是反向立意。2紧扣“惟吾德馨”,作者是怎样表现“陋室不陋”的?从三个方面来表现:居住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苔痕上阶绿,草

11、色入帘青”居住环境。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渲染了恬静的气氛。“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人物。这里作者也是用自己所交往的人物来衬托自己的德才兼备,高雅脱俗。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日常生活。3举“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什么作用?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隐含了自己的远大志向,表明虽然自己身居陋室,也要做一个像他们那样德才兼备的人。4本文的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课文简要分析。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表明“陋室不陋”,意在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和高洁傲岸的节操。5文章语言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除主旨句与末句外,全篇其余的都是骈句。(相邻的两句话字数相

12、等,意思相对,叫做骈句。骈句不仅讲究对偶,而且讲究声律。本文中的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押韵指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或相近的字。本文的韵脚为;名、灵、青、丁、经、形、亭,所押的韵是ing。)好处是:骈句对偶让文章具有音乐美,使人加深印象,同时也便于吟诵和记忆。九、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对偶,借代)3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反问)第19课爱莲说一、文字常识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书堂讲书,因书堂前有发源于莲花峰的小溪,于是他就用故乡营道濂溪给书堂命名为

13、“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继承了易经等传统思想,自成一派,后被他的弟子发展成为濂溪学派,他又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说”是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二、成语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现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三、背诵默写1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的名句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与红楼梦中“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文意相近,与古人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刚好相反。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香远益清。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比喻君子志洁

14、行廉,又有端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6在文中,作者用“菊”比喻隐逸者,用“牡丹”比喻富贵者,用“莲”比喻君子。四、重点字音字形甚蕃淤泥濯清涟亵玩隐逸噫鲜有闻五、古今异义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植:古:竖立今:种植六、一词多义1鲜鲜有闻:少。寡廉鲜耻:少。芳草鲜美:新鲜。屡见不鲜:新鲜。2独独爱菊:惟独,只。寡孤独:老而无子。无独有偶:单独,一个。3玩玩物丧志:玩弄,戏弄。玩世不恭:玩弄,戏弄。4者可爱者甚蕃(的东西)莲,花之君子者也(表判断)同予者何人(的)5而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连词,表转折)出淤泥而不染

15、,濯清涟而不妖:(连词,表转折)6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水陆草木之花,花之君子者也(结构助词,的。)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7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词,相当于“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相当于“与之”)七、词类活用不蔓不枝:蔓,生蔓。枝,长枝。名词做动词。香远益清:远,远播,形容词做动词。八、特殊句式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翻译时,分句中间要加“是”。)译: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倒装句,“菊之爱”应为“爱菊”)译:对于菊花的喜爱,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九、重点问题1作者笔下

16、的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请用原文回答,作者借莲花表现了君子怎样的品质?(1)从生长环境来看,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显示了一种高洁、质朴,就像君子不与恶浊的世界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一样让人钦佩。(2)从它的体态香气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寓含正直、芳香,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不趋炎附势,美名远扬。(3)从风度气质看,“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如此高洁、庄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2作者在文中写菊、牡丹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三种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写菊、牡丹的作用:写菊是正面衬托莲(正衬),写牡丹是反面衬托莲(反衬),

17、这样衬托出莲高尚可爱,从而突出作者对莲的的欣赏、钟爱之情。态度:对菊是惋惜,从“陶后鲜有闻”可以看出;对牡丹是鄙视,从“宜乎众矣”可以看;对莲是“欣赏、钟爱”,从“同予者何人”的反问中可以看出。3文中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第一段主要采用叙述、描写,第二段主要采用议论、抒情。4本文中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在莲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赞赏,表明自己对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第20课黔之驴一、文学常识黔之驴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18、。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他的寓言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实,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以寄寓哲理或表达政治见解。代表作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合起来组成三戒。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往往通过一定是故事,讲明一个道理,寓含讽喻劝戒的意义。它惯用拟人的手法,常用动植物或非生物作为主人公,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篇幅短小,语言简洁生动。二、成语: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黔驴之技:比喻本领有限。庞然大物: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三

19、、读音:黔好事者窥远遁噬狎跳踉慭 四、通假字:技止此耳(止,通“只”,不过。)五、一词多义1益:益习其声(渐渐);稍近益狎(更加)(精益求精、老当益壮、香远益清)2异:觉无异能(特殊的);父异焉(感到惊异);3觉:觉无异能(感觉,发觉);惊觉欠伸(醒);4计:计之曰(动词,盘算);百年大计(计划);5然:慭慭然(的样子)(庞然大物)然往来视之(然而)6因:虎因喜(因而);因跳踉大阚(于是);7以为:以为神(把当作);以为且噬己也(认为);8相:莫相知(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鸡犬相闻(表相互);9之:黔之驴(结构助词,的);放之山下;虎见之;稍出近之(代驴);蹄之(代词,指虎);计之(代词,指这

20、件事)六、词类(性)活用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名词用做状语,用船)2稍出近之(形容词用做动词,靠近)3驴不胜怒,踢之(名词用做动词,用蹄子踢)4尽其肉(形容词做动词,吃光)七、特殊句式1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省略句)译:黔(贵州)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驴)进黔。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省略句,“以之为神”)译:老虎看见了驴,发现它是个巨大的动物,把它当作神。八、重大问题1试简单概括故事情节。答:虎惧驴虎识驴虎戏驴虎吃驴2请概括一下虎和驴的形象。虎:小心谨慎、毫不轻敌、有勇有谋驴:外强中干、虚张声势、毫无自知3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从驴的角度,讽刺了那些装腔作势、外强

21、中干、徒有其表的人,并告诫人们要掌握真本领、真才干。从虎的角度,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事物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第六单元 第21课诗词五首一、文学常识(1)迢迢牵牛星选自南朝梁代萧统所编的文选收录的古诗十九首。本诗是一首古体诗(体裁)。(2)渡荆门送别作者是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人称他为“诗仙”。他的作品收录在李白全集。(3)春望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他著有杜工部集。他被人称为“诗圣”。他和李白合称为“李杜”。他的诗歌沉郁顿挫,有“诗史”之称。(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边塞诗(内容),选自岑嘉州诗集。作者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世称“岑嘉州

22、”。他和高适一起并称为“高岑”。(5)西江月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他是宋词继苏东坡之后,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二、理解性填空(1)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牛郎织女含情脉脉却不得团聚的句子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渡荆门送别中,照应诗题“送别”的句子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夜晚伫立船头看到的景象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3)春望中写诗人感伤国破家亡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最能体现诗人忧国之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被誉为“妙

23、手回春”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诗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表现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它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5)西江月描写夏夜山道的景物,渗透着诗人看到丰收景象而无比喜悦心情的诗句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三、诗歌主旨1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到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2渡荆门送别表达了诗人初离故乡,展望前程的喜悦开朗心情,充溢着远别壮游、心怀开阔的激情,3春望抒发了作者感时恨别、忧

24、国思家的感情。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5西江月刻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反映了作者因丰收而无比喜悦的心情和怡然自得的心态。 第 22课河中石兽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2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二、字词注音河干(gn) 圮(p)于河 棹(zho) 杮(fi) 啮(ni)沙 欤(y)三、古今异义一寺临河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一为与“湿”相对,一为做。阅十余岁:古义:经历;今义:阅

25、读。你辈不能究物理:古义:指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是非木杮: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但知其一:古义:只,仅仅;今义:表转折,但是,却。四、一词多义1之 闻之笔曰(代词,指到下游寻找石兽这件事)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代词,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代讲学家的议论) 其反击之力(助词,相当于“的”)2为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3其 其反激之力(代词,代指河水)如其言(代词,代指老河兵)4如 如是再啮(副词,像) 如其言(介词,按照)五、特殊句式1、倒装句:状语后置句:示石兽于水中。果得于数里之外。2、省略句:

26、(大家)以为顺流下矣; 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六、重点问题1主题解说:这则故事用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共推沉在河里的石兽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道理而主观臆断。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道理而主观臆断。3、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4、背诵全文。 第23课古文二

27、则一、文学常识1、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为道学之祖。2、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其经典著作庄子(亦称南华经)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散文特点:、善于通过寓言故事说理; 2、想象奇特,寓意深远;3、语言灵动而有气势,幽默、诙谐。3、列子: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4、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儿童辩日、歧路亡羊、九方皋(o)相马、纪昌学射、齐人攫(je)金、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二、字词注音郢(yng)人 垩()漫 斫(zhu)之 卒(c)适暴雨 舍(sh)琴三、一词多义1善 伯牙善鼓琴(擅长) 善哉(好,妙)2之 过惠子之墓(助词,的) 使匠石斫之(代词,白灰) 宋元君闻之(代词,指这件事) 自夫子之死(位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援琴而鼓之(代词,指琴)3而 听而斫之(表承接) 尽垩而鼻不伤(表转折,但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