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2.17KB ,
资源ID:72294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2294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轮复习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轮复习导学案.docx

1、届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轮复习导学案中国古代政治史【专题要点】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商周时期1.王位世袭制:我国从夏朝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启继,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商朝建立后,也采用世袭制,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两种世袭方式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国王统率大小官员,治理国家。商朝时期。中央设有参与商王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事的师等。3.内服和外服制度:管理内服(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商族以外的方国)的制度。特点: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方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二)秦汉时

2、期1.皇帝制度的建立(1)皇帝称号的由来:秦王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从上古“五帝”中取一个“帝”字,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从此,“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所沿用(2)皇帝制度的内容:第一,秦始皇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这些规定,意在强调皇帝与众不同,以增强皇帝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感。第二,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有皇帝任免(3)皇帝制度的特点:皇权至上,大权总揽;“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三公九卿制:三

3、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3.中外朝制度:西汉丞相集决策、司法、执行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加强皇权,汉武帝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人员为尚书令、侍中等,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4.扩大尚书台权力:东汉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使它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大权则由皇帝总揽(三)隋唐三省六部制1.形成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唐朝三省分工明确,相权一分为三。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

4、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2.职权和运行机制: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四)宋朝皇权的加强: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五)元朝政治制度的新发展: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官,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六)明朝加强皇权1.废丞相,权归六部。明朝废除中书省和

5、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历史上延续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2.内阁制度形成:(1)形成过程: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成祖时形成内阁制度,后来内阁地位提高,并拥有票拟权。(2)地位: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和决策机构,只备顾问,升降与职权由皇帝决定。(七)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1.康熙帝在宫内设立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集权于皇帝2.雍正帝设军机处:(1)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只跪奏笔录。(2)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

6、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度(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目的:巩固统治。(3)内容: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被封的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4)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7、”的等级序列;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周王权的集中2.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3)作用: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族权和政权相结合,带

8、有浓厚的原始社会的残余。(2)以宗法制为核心。(3)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紧密结合。(4)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二)秦朝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形成: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2.职权: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令、县长都有皇帝直接任命。秦朝通过实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三)两汉郡国并行的制度汉初郡国并行,封国有时对抗中央。京帝平定七国之乱,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并设置刺史坚强对地方监察,削弱了王国势力。(四)唐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唐朝中期设置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

9、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五)北宋地方权力的削弱北宋将军权和财权收归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六)元朝的行省制度元代设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地区设宣慰司。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行省制度的实行有效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七)明朝废行省,设三司 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1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权。2虽有法律,但人治高于法治3政治机构设置具有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4保留宗法制残

10、余,父权观念渗入政治制度中5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基础。6政治制度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四、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察举制:汉武帝实行,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世家大族垄断仕途3科举制:隋朝建立,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相连,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历朝沿用,影响深远【考纲要求】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2)分封制。(3)宗法制。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秦朝中央集权的形成:(1)秦朝的统一。(2)“始皇帝”。(3)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知道“始皇

11、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集权的发展。(2)君主专制的演进:尚书令;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中书省。(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废丞相、设内阁。(2)军机处。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本专题讲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史,是高考重点之一。从内容上看,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及影响;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宋初加

12、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内阁的设置和清朝设立军机处等是高考中重要的知识点。分封制的影响和宗法制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始皇帝”的由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三省六部制的职权、唐朝与明朝科举制的比较、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明朝内阁与近代西方“责任内阁”的区别等是复习中的难点【教法指引】1.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从以王位世袭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为特点的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到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贯穿于专题知识的始终。2.要抓住两对基本矛盾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属于中央集权制度范畴,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属于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表现。上述矛盾典型地体

13、现在秦汉、唐朝、北宋、元朝、明朝时期3.要注意对重要概念的讲解和训练。如宗法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内阁、军机处等。并能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加以评价和分析4.对本专题的重点概念加以纵横比较。如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隋唐与明科举制的比较、唐朝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制衡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比较等【典例精析】1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不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A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B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C诸侯国诸侯国嫡长子、嫡长孙 D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

14、孙 答案:A 解析: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周王室范围内,周王正妻所生之子为嫡子,其中只有嫡长子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所以A项的表述是不符合宗法制的宗旨的。2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汉武帝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B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和司法权 C元朝时设枢密院和宣政院,分别管理军事和宗教事务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答案:C 解析: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原来的“三公九卿”退居“外朝”,而不是被废除;宋朝时设立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和财权

15、;元朝时设枢密院和宣政院,分别管理军事和宗教事务;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为国家顾问,没有决策权3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所表见(表现)。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执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答案:A 解析: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考查的重要内容,属于容易试题。本题重点落脚于对明朝内阁制度的理解上。选项B与史实不符,明朝设置了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六部执行皇帝裁决

16、,二者地位不同,选项C也不正确。选项D的说法错误,也不正确。选项A反映了明朝加强皇权的史实,正确4629年唐太宗下了一道对地方官吏进行考核的诏令。你认为这道诏令的出台与执行不可能通过 A皇帝,中书省 B尚书省,吏部 C礼部,户部 D门下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唐代中央政令运行程序,从材料中可得相关信息,考核官吏政令出台与执行不可能通过哪个部门,答案C中出现了户部和礼部,他们的主要职能是与考察官吏无关。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17、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明中叶以后,内阁首辅的基本职权是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的基本职权是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4)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

18、? 解析:从秦朝、西汉、唐朝、宋朝到明清宰相的权力逐步被削弱;皇权逐步加强,直至强化到顶峰 答案:(1)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士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重用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国家大事,以削弱相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官职分割相权。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皇权加强;(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3)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4)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