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35.49KB ,
资源ID:720003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2000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简明手册》.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简明手册》.docx

1、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简明手册 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简明手册任务书 承担单位: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负责人:吴顺清起止年限:2012年8月-2013年8月国家文物局二一二年七月一、共同条款:本合同中,甲方为国家文物局,乙方为项目承担单位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合同各方参照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执行,并按照本任务书约定的内容执行:一、甲方根据办法中有关规定分 二 期拨付项目经费。合同生效后拨付 70 %,完成终稿后拨付 30 %,共计人民币 叁拾伍万 元(大写)。甲方将直接向乙方适时拨付补助经费。二、乙方有义务按要求编报项目报告和有关统计报表,上报甲方。逾期不报,甲方有权暂停拨款,

2、并依据办法调整或撤销项目。三、任务执行过程中,乙方如需调整任务,应根据办法中有关规定,报甲方审定后实施。未接到正式批准书以前,乙方须按任务书约定的任务履行义务,否则后果由执行调整方负责。四、乙方所需经费应按经费支出预算表规定的范围内支付。五、本项目执行中所生成的原始资料、会议纪要和各种成果归甲方和乙方共同所有。六、本合同一式四份,签字后生效,甲方、乙方各存二份。二、项目的目标、主要内容及预期成果目标和意义:馆藏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基础,是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祖先留给我们和后代子孙的珍贵文化遗产。如何科学、有效地

3、保护这些重要的馆藏文物,充分发挥其在教育、研究、展示、宣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社会各方面长期关注的问题。“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已摸清了可移动文物及保护修复工作的基本情况。2006年,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顺利结项,对全国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馆藏文物进行了分类调查和分级评估,对青铜器、铁质、陶瓷、纺织品、漆木器、纸质等主要材质文物的病害类型和腐蚀原因进行了科学评估,较全面地掌握了馆藏文物的腐蚀损失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受保护条件、保护设施、保护技术手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被调查的馆藏文物中,有50.66%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害,尤其是对环境因素作用敏感的纺织品、纸质、竹木漆器等

4、有机质地文物,中度以上病害发生率占半数以上,文物腐蚀损失状况相当严重并呈加重之趋势。2011年,国家文物局开展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专项(可移动文物)执行情况调研”工作,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研等方式,对人员队伍、保护机构、基础条件和项目执行情况等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随着现代科技广泛应用,带动了文物保护整体水平的提高。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抢救保护了大量珍贵文物,濒危珍贵文物的损毁状况开始得到初步遏制。为有效遏制馆藏文物腐蚀损失,切实提高馆藏文物保护水平,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国家文物局从规范管理和加强能力建设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人才队伍

5、机构建设,依托重点科研项目、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保护修复专项的实施,培养了一批馆藏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技术人员,目前保护修复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达到2000多人;加强多方合作,从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方面,扶持了17家行业重点科研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加强保护机构的专业化和集约化建设,截至2011年底,全国具有可移动文物保护设计甲级资质的单位45家、乙级资质单位39家;具有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一级资质的单位56家、二级资质单位68家;加强科学研究,组织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联合攻关,一系列馆藏文物保护的重点、难点和瓶颈问题得以解决,抢救保护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加强标准化建设,先后制定并颁布了26项可移动文物

6、保护技术相关标准,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积极开展文物中心库房建设和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建设。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简明手册将通过对石质、陶器、瓷器、铁质、青铜、书法绘画、壁画、漆木器、纺织品等不同材质馆藏文物的保护技术和工艺进行系统梳理,明确馆藏文物的保护理念和原则,制定和规范保护修复流程,针对不同文物不同类型病害提出相关的保护思路、技术方法、保护材料,收集各类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案例以供借鉴。通过强化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预防性保护理念,阐明影响馆藏文物保存的主要环境因素,介绍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监测技术和调控手段,以达到提升博物馆环境质量和风险预控能力的目的。该手册作为馆藏文物保护修复的工具书,将为完

7、整、准确地揭示馆藏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规范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流程,普及和推广先进的保护修复技术和成功经验,切实提高广大初级文物保护工作者实际工作能力,促进馆藏文物保护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将发挥积极作用。将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提供科学方法和技术支持方面的指导与借鉴,有利于我国文物保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我国馆藏文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序言第一章 总论一 馆藏文物及分类二 保护与修复三 理念与原则(一)发展历程(二)预防性保护四 内容与程序(一)保存现状评估(二)文物价值评估(三)保护技术的选择(四)保存环境条件选择第二章 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方法一 石质文物(一)石质文物基本信息 (

8、二)石质文物的病害与检测(三)石质文物常用保护修复技术与方法 1 石质文物的清洗技术与材料2 石质文物的加固技术与材料3 石质文物的修补技术与材料4 石质文物的封护技术与材料 (四)注意事项二 陶质文物(一)陶质文物基本信息1陶质文物及其分类2陶质文物的材质及工艺(二)陶质文物的病害与检测 1 陶质文物病害2 陶质文物病害原因(三)陶质文物常用保护修复技术与方法1陶质文物保护程序1.1照相1.2 绘图1.3 保存现状记录1.4 清理1.5 可溶盐处理1.6 霉害治理1.7 彩绘加固1.8 拼对1.9 粘接1.10 保护修复档案2陶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2.1清理2.1.1清理原则2.1.2清理对象

9、2.1.3清理器具与材料2.1.4清理实施2.1.5预加固2.1.6清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2 陶质彩绘文物脱盐2.2.1 陶质盐害状况调查2.2.2 陶质文物表面盐害腐蚀机理2.2.3 陶质文物的脱盐保护2.2.4脱盐效果评估 2.3 陶质文物加固2.3.1 加固概念2.3.2 加固对象2.3.3 加固原则2.3.4 加固剂种类及比较2.3.5 加固方法2.3.6 加固效果评估2.4 陶质文物的粘接2.4.1 粘接技术的三要素2.4.2陶质彩绘类文物粘接修复技术的要求2.5陶质彩绘类文物粘接工艺2.5.1 粘接方案的确定2.5.2 断面的处理2.5.3 配胶2.5.4 涂胶2.5.5 拼合,

10、加压,固化2.5.6补配与做旧2.5.7粘接后的保存及保养2.6彩绘陶质文物粘接中应注意的问题3陶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3.1文物基本信息3.2 方案设计及保护修复单位信息3.3 文物保存现状3.4 文物检测分析3.5 文物保护修复过程记录3.6 文物保护修复自评估与验收3.7 专家验收意见内容(四)注意事项三 瓷器文物(一)瓷器文物基本信息1瓷器概述1.1瓷器的产生与发展简史1.2瓷器的种类及其特点(工艺特点和材质、结构、性质)2 瓷器来源2.1 传世2.2 考古出土2.3 考古出水3瓷器价值的评估与基本分析3.1 考古学及美学分析 3.2 瓷器的断代(热释光、光释光)3.3 瓷胎的分析(XRF

11、、ICP、显微结构观察、颜色、白度、硬度)3.4 瓷釉的分析(XRF、ICP、显微结构观察、颜色、硬度)3.5 釉下彩和釉上彩的分析4 瓷器保护修复的原则和程序4.1 修复原则(考古修复、博物馆修复、艺术修复?)4.2 修复程序拍照、记录、建档清洗(除盐)拍照粘接拍照补配拍照作釉、上色拍照(二)瓷器文物的病害与检测1常见病害类型(按外观,按机理;对文物所造成的损害)1.1出土瓷器1.2出水瓷器1.3传世瓷器2病害检测(目前可用的检测技术/仪器,各种检测方法可检测的项目、以及能检测到的程度,如灵敏度等,检测出的结果如何进行分析能说明文物的什么问题)2.1污染物分析2.2可溶盐分析2.3原有修复材

12、料的分析3 病害图示(三)瓷器文物常用保护修复技术与方法1拍照的基本要求2记录的基本要求3清洗(除盐、拆解及除旧修复材料)3.1清洗工具3.2清洗材料及要求3.3清洗方法4 粘接4.1 粘接工具4.2粘接材料及要求4.3粘接方法5补配5.1补配工具5.2 补配材料及要求5.3 补配方法(保留工艺缺陷及历史信息)6 补色、补釉6.1补色、补釉工具6.2 补色、补釉材料及其要求6.3 补色、补釉方法7渗透加固 (四)注意事项1 虹彩光、工艺缺陷等信息的保留2 低温釉及釉上彩修复中的保护四 铁质文物(一)铁质文物基本信息1 常见金相组织结构2 古代常见材质类型3 金相组织分析方法(二)铁质文物的病害

13、与检测1 铁质文物的病害1.1病害分类1.2病害的标注2 腐蚀产物分析检测2.1腐蚀产物分析检测方法2.2腐蚀产物类型2.3材质与锈蚀产物2.4制作技术与腐蚀状况(三)铁质常用保护修复技术与方法1 清洗与除锈1.1概述 1.2常用方法 1.3清洗除锈处理步骤1.4操作要求与注意事项2 脱盐2.1概述2.2常用方法2.3脱盐终点判定2.4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2.5处理步骤2.6操作要求与注意事项3 缓蚀3.1选择原则3.2处理工艺3.3效果评价4 封护4.1一般程序4.2效果评价5 修复5.1加固5.2拼接5.3修复(四)注意事项五 青铜器文物(一)青铜器文物基本信息(二)青铜器文物的病害与检测1

14、主要病害2病害检测方法2.1目视、显微镜观察和测量2.2结构分析2.3取样分析(三)青铜器文物常用保护技术与方法1清理、除锈1.1物理方法1.2化学方法2修复2.1整形2.1.1主要工具、设备2.1.2工艺技术与方法2.2焊接及粘接2.2.1工具、材料2.2.2准备工作2.2.3焊接及粘接工艺技术与方法2.3补配2.3.1工具、材料2.3.2工艺技术与方法2.4作旧2.4.1工具、材料2.4.2技术方法3缓蚀处理3.1配方3.2步骤4表面封护处理4.1材料4.2处理工艺(四)注意事项六 书法、绘画文物(一)书法、绘画文物基本信息1画幅背景(如人物生平介绍)小传2画幅的流传2.1收藏单位、时间2

15、.2序号、收藏分类号、级别3画作年代与描述3.1尺寸说明(附图)3.2装裱形式:如立轴装裱3.3材质与状况描述 (二)书法、绘画的病害与检测1绘制过程所造成的病害1.1画心材料老化、黄化1.2颜料层剥离(附XRF检测分析表)2使用、保存所造成的病害(附原图和局部图)2.1灰尘污损2.2画心材料破损2.3画心材料横向断裂痕3不当装裱修复造成的病害3.1 补彩、补笔3.2 贴局条3.3补纸、背纸太厚3.4地杆过细,产生折痕3.5天杆上绳带过细、铜钉生锈 (三)书法、绘画文物常用保护修复技术与方法1去除旧有装裱材料(以下示例都需附图附说明)2画作检测(附相关检测表)2.1 材质吸水性2.2媒材溶解性

16、2.3 酸碱值测试3清洗画幅污渍与前人不当补彩4颜料加固5画心清洗6移除表面沾粘异物7表面加固浓度测试8表面固定9揭除旧有覆背纸、局条10绘制病害图11揭除旧有命纸12揭除不当局条、调整画心纸张厚薄13画心小托14揭除表面暂时性加固15画心隐补16画心全色17装裱材料准备17.1 托绫17.2 染绫:17.3覆背纸: 18装裱格式19镶接裱绫、挖镶20覆背 21覆背上墙、下墙 22砑光 23装杆23.1天地杆的选用: 23.2 轴头23.3 装天杆: 23.4 装地轴: 24粗卷材质的选择 (四)注意事项1检测(如何取样)2消毒(采用何种方法)3清洗(水洗和化学溶剂清洗的利弊)4加固(加固材料

17、的选择及配比)5修复(修复的原则及严谨性)6保存(如何维持一个理想的环境)附录附录一:书画修复方案设计示例附录二:常用的保护修复工具和材料附录三:常用文物检测设备及检测内容附录四:参考文献:国内文献、国外资料、网络资料七 壁画文物(一)壁画文物基本信息1壁画的材质及构造 2壁画材质和构造的分析(二)壁画文物的病害及检测 1馆藏壁画病害2已揭取壁画存在的问题2.1壁画表面修复方法不当 2.2缺少过渡层或过渡层选用不当2.3后背支撑材料的错误选用2.4保存和陈列环境的影响(三)壁画文物常用保护修复技术与方法1钙质土垢清理2霉斑清理3残留胶清洗4泥痕清洗5人为覆盖物清理 6鸟虫粪便清洗7壁画龟裂起甲

18、修复技术8壁画颜料层粉化修复技术9壁画颜料脱落修复技术10酥碱壁画修复技术 11破碎地仗层修复技术 12疏松地仗层加固技术13地仗层裂隙修复技术14人工切割缝修复技术15空鼓壁画修复技术 16失效支撑体去除技术17无过渡层失效木龙骨支撑体去除技术18馆藏壁画支撑体粘接技术19壁画过渡层制作技术20蜂窝铝板支撑体粘接技术(四)注意事项八 出土竹木漆器文物(一)出土竹木漆器文物基本信息1出土竹木漆器概述1.1定义1.2发展简史2 出土竹木漆器的分类2.1按质地分类2.2按属性分类2.3按功能分类3出土竹木漆器的组成材料3.1胎体3.2地仗层3.3漆膜3.4装饰材料4出土竹木漆器的制作工艺4.1木胎

19、漆器制作工艺4.2夹纻胎漆器制作工艺4.3装饰工艺(二)出土竹木漆器文物的病害与检测1出土竹木漆器的病害类型与识别1.1胎体病害1.2漆膜病害1.3彩绘病害1.4字迹病害2出土竹木漆器的病害调查及分析技术2.1病害调查方法2.2病害分析技术3出土竹木漆器的病害评估3.1病害分项评估3.2病害综合定级(三)出土竹木漆器文物常用保护修复技术与方法1出土竹木漆器的预处理1.1清洗1.2浸泡保养2出土竹木漆器的脱色2.1变色原因2.2脱色原理及要求2.3脱色基本操作3出土竹木漆器的脱水3.1脱水必要性3.2脱水基本要求3.3脱水常用技术及操作4出土竹木漆器的修复4.1修复工具设备4.2修复常用材料4.

20、3修复基本工艺流程4.4修复方法4.5干缩竹木漆器的修复(四)注意事项九 纺织品文物(一)纺织品文物基本信息1 纤维(常用的纺织纤维有哪些?如何鉴别纤维类别?)2 色彩(如何记录色彩?常见的染料及如何检测染料?常见的颜料及如何检测颜料?)3 组织结构(常见的组织结构有哪些?不同组织结构的图示)4 形制(常见的形制有哪些?如何对形制进行记录?)5 纺织品文物的分类5.1以外观形制及用途进行分类5.2 以原料进行分类5.3 以生产工艺进行分类5.4 按年代进行分类5.5 适合于纺织品保护及保管的常用分类方法5.6 纺织品保存状况的不同类型(二)纺织品文物的病害与检测1 病害种类(动物损害、微生物损

21、害、残缺、破裂、糟朽、污染、粘连、皱褶、晕色、褪色、水渍、印绘脱落、不当修复、饱水)2 病害评估(检测)3 病害图的绘制(三)纺织品文物常用保护修复技术与方法1 检测(纤维、染料/颜料、色彩记录、组织结构、污染物)2 消毒(物理方法、化学方法)3 揭展4 清洗(水洗、有机溶剂清洗)5 加固6 修复7 包装8 保管(四)注意事项1 检测的注意事项(如何取样?)2 消毒的注意事项(冷冻法的适用范围)3 清洗的注意事项(水洗和有机溶剂清洗的利弊)4 加固的注意事项(谨慎使用化学加固)5 修复的注意事项(修复的原则)6 保存的注意事项(如何维持一个理想的环境) 第三章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与控制一 馆

22、藏文物保存环境与预防性保护概念(一)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定义(二)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概念与内涵二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影响因素与质量要求(一)温度与相对湿度(二)可见光与紫外光(三)污染气体与颗粒物(四)有害生物与微生物(五)多种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六)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1 国内外现有环境质量标准2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建议指标三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检测(一)温湿度的监测(二)可见光与紫外光的监测(三)污染气体与颗粒物的监测与检测(四)有害生物与微生物的监测(五)无线传感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六)藏展材料评估筛选四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控(一)主动调控与被动调控(二)温湿度的调控(三)可见光与紫外光

23、的调控(四)污染气体与颗粒物的调控(五)文物消毒与虫霉防治第四章 附录 参考书目一 保护修复档案二 病害图三 保护修复案例参考书目后记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通过对各类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技术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完成30万字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简明手册专著。三、执行进度计划及阶段性目标年度执行进度计划及阶段性目标 主要工作内容 阶段性目标2012年08月至2012年08月1.收集资料2.讨论手册提纲3.将章节分配到责任人确定手册提纲2012年09月至2013年04月1.各章节内容编写2.对进度进行检查完成初稿2013年05月至2013年05月对初稿进行讨论修改完成讨论稿2013年06月至2013年07

24、月请专家审核,再次修改完成征求意见稿2013年08月至2013年08月最后修改校对完成终稿主要阶段性成果序号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考核指标承担人012012年08月至2012年08月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简明手册提纲报告1篇吴顺清、马清林、马涛、周铁、胡东波、潘路、汪自强、铁付德、方北松、周旸、吴来明022012年09月至2013年04月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简明手册初稿报告1篇032013年05月至2013年05月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简明手册讨论稿报告1篇042013年06月至2013年07月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简明手册征求意见稿报告1篇最终成果序号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考核指标05

25、2013年8月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简明手册专著1部30万字四、项目的承担单位、参加单位及主要人员承担单位: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参加单位: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项目负责人: 姓 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业务专长投入时间(%)工作单位吴顺清男63研究员有机质文物保护60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要成员:姓 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业务专长投入时间(%)工作单位马清林男48研究员铁质30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马 涛男50研究员石质文物60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周 铁男54研究员文物保护40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胡东波男49研究员瓷器10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潘 路男52研究员金属文物保护30国家博物馆汪自强男50研究员纸张、纺织品文物保护20中国丝绸博物馆铁付德男55研究员文物保护50国家博物馆方北松男46研究员文物保护30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周 旸女41研究员纺织品文物保护20中国丝绸博物馆吴来明男50研究员文物保护50上海博物馆五、经费来源与支出预算表单位:万元(保留两位小数)序号经费科目金额备注直 接 费 用人员费10.00设备费 相关业务费20.00其中:材料费 测试及化验费 会议费6.00差旅费7.50资料费2.00不含出版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