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98.48KB ,
资源ID:71914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1914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34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与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34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与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docx

1、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34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与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课练34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与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宋朝岳珂愧郯录卷九云:“自国家取士场屋,世以决科之学为先。世以决科之学为先,故凡编类条目,撮载纲要之书,稍可以便检阅(检阅指考场检查)者,今充栋汗牛矣。建阳书籍,方日辑月刊,时异而岁不同,以冀速售。” 这表明()A政制变迁与技术变革对文化生活的影响B活字印刷术在宋代的普及C宋代科举取士营私舞弊的问题非常严重D政府对出版业的严格管理解析:根据材料“自国家取士场屋,世以决科之学为先。世以决科之学为先,故凡编类条目,撮载纲要之书,稍可以便检阅(检阅指考

2、场检查)者,今充栋汗牛矣”,可知宋朝科举制推动形成对供科考检查书籍的社会需求,使此类书籍大量出版;根据材料“建阳书籍,方日辑月刊,时异而岁不同,以冀速售”,结合史实可知宋朝印刷术的应用推动供科考检查书籍顺应时世快速出版,说明科举制与印刷术对文化生活产生影响,故A项正确。答案:A21884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在中国宗教一书中提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1933年,日本侵占热河、察哈尔时,陈登原编写的高中本国史最早出现“四大发明”一目。当时把“四大发明”的概念引入历史教科书是为了()A强调西方传教士的论述B重塑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C印证

3、古代科技的影响力D证明社会环境推动科技发展解析:材料有两则内容,其中之一是传教士对古代中国文明的认可,而第二则是讲中国人对古代文化的宣扬,故A项错误;在民族危难之时,重提过去的文化科技成就有助于提高对本民族的认同和自信,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叙述古代科技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古代的科技的发展情况,故D项错误。答案:B3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下表中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概念解释A中外朝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削弱丞相的权势设置,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掌握重大问题的执行权。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B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体现了近代西方分

4、权与制衡的原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C齐民要术杰出北朝农学家贾思勰所著,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极为广泛,涉及林业、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和其他手工业等。D天下郡国利病书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代表作,书中寄托了他的政治改革理想,对近代的政治变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解析:两汉时期的内朝是内部的决策机构而非执行机构,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的三省六部制与西方近代的分权制衡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专制皇权加强的产物,而后者则是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北朝的贾思勰是古代中国著名的农学家,其代表作齐民要术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

5、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故C项正确;天下郡国利病书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顾炎武而非黄宗羲的著作,故D项错误。答案:C4(2018南通调研)右图是南宋会子铜版拓片,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这一铜版佐证了()A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B宋代的印刷技术先进C南宋时期朝贡贸易发达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解析: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于唐朝,与材料中“南宋”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表明印刷技术先进,故B项正确;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材料中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与材料中“南宋会子”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5汉代中医

6、著作汤液经法把方剂命名为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玄武汤、朱雀汤等,宋代官方主编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出现了藿香正气散、四君子汤等新的方剂名。这反映了中医()A理念发生变化B深受主流思想影响C具有迷信色彩 D主要关注人的品行解析:材料涉及中医方剂名的变化,未涉及理念的变化,故A项错误;据材料由“汉代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玄武汤、朱雀汤”到“宋代藿香正气散、四君子汤等新的方剂名”可知深受主流思想影响,故B项正确;迷信思想只能体现在汉代,不符合宋代,故C项错误;主要关注人的品行有一定表现,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B6(2018广州测试)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

7、”原理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此时期()A科学研究注重总结B科学研究重心南移C科技指导农业生产D科学研究有非实用的趋向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理论知识的逻辑性和创新性,故A项错误;仅凭借个例,不足以认定科研重心南移,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科技与农业的关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以盈补虚”“出入相补”“几何理论”“圆周率”,都具有一定的非实用倾向,故D项正确。答案:D7(2018佛山检测)周代的采诗官定期到民间收集歌谣。诗经是周王朝约五百年间社会面貌的形象反映,被称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中雅和风中有不少篇章是

8、贵族和平民的讽刺诗。这表明()A周朝统治者非常顺应民情B诗歌能够真实地再现社会面貌C平民对政治有一定发言权D诗经是周朝制定政策的依据解析:材料无法体现统治者非常顺应民情,故A项错误;诗歌是文学作品,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再现社会风貌,但并不能说其真实地再现社会面貌,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雅风中有不少篇章是贵族和平民的讽刺诗,可以看出当时平民对政治有一定的发言权,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诗经是周朝制定政策的依据,故D项错误。答案:C8(2018雅安诊断)17、18世纪中西文明有较大规模的交流,西方的宗教、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传播到中国,同时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制度也传到西方。这表明当时()A

9、中国文明处于优势地位B中国文明跟上时代发展潮流C文明交流具有对等特点D文明交流推动双方社会转型解析:材料说明了17、18世纪中西文明有较大规模的交流,但没有说明谁优谁劣,故A项错误;17世纪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已经有很大的差异,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已经兴起,东方资本主义萌芽非常弱小,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方向,故B项错误;当时文化交流均是自由往来,不分优劣,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因文明交流促进社会制度变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C9汉代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引用了一首被公认为中国最古老的诗歌,内容是“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首诗()A承续了诗经的写实风格B是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艺术再现C说明了汉代重视诗

10、歌的创作D反映了秦汉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解析: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这首诗是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狩猎)的艺术再现,故B项正确;汉代赋盛行,同时这首诗也不能说明汉代重视诗歌的创作,故C项错误;秦朝焚书坑儒,思想文化禁锢,汉代赋盛行,这首诗不能反映秦汉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B10自汉高祖至景帝的60多年间,赋体文学在创作上大体继续着楚辞的余绪,以骚体赋为主流。有文学史家称,汉初“只可算是辞的时代,而不是赋的时代”。汉初赋体文学形成此特点的原因主要是()A西汉初年经济凋敝B道家无为思想的制约C战国楚辞体的影响D政府文化政策的控制解析:根据文学与政治经济

11、的关系,汉初的文化形式与汉初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故A项正确;汉初的治国思想是黄老思想,而非道家思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楚辞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政策进行文化控制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11下图是汉字“日”“月”在甲骨文中的不同写法对照表。商代甲骨内容多为“卜辞”,文体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据此,我们可以判断()A中国的古代文字从此已基本定型B字体婉曲、厚实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C它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D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解析:甲骨文是文字发展成熟的标志,但并未定型,小篆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文字基本定型,故A项错误;B项是隶书的

12、特点,故B项错误;C项是草书的特点,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日”“月”二字的不同写法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故D项正确。答案:D12清王昱东庄论画说: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该绘画理论()A深受理学观念影响B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C说明画家品德高尚D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解析:根据材料“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可以看出该绘画理论深受理学观念的影响,注重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故A项正确;注重正气并不是在彰显人性追求,故B项错误;材料与画

13、家的品德高尚与否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无意对绘画和文学的地位做比较,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菏泽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墨经中的抽象科学知识与古希腊的理论科学的大起大落,则是人类历史上一切超越时代的早熟文化的共同历史命运。在两千多年前的生产水平与社会发育水平下,经历深远的精神发展路程而开出的远离社会生活的灿烂纯粹的思想之花,必定是极其脆弱的。”这是墨家科技思想被排斥和湮没的又一个原因。墨家学说的思想渊源较为深广,他们具有儒家、道家等没有的优势,一开始就与生产实践十分接近,因而从客观上决

14、定了他们的思想与科学结下不解之缘。墨家科技思想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中最正确而无片面性的思想。如果避开墨家与周易、老庄的分歧不谈,墨家思想恰好将三个方面的积极面融为一体。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而全面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基础:经验、直观、逻辑、人工语言、现实检验,这些正是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须包括的环节。摘编自墨家科技产生的背景及其湮没原因等材料二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至少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在经历了上世纪初至四十年代,“中国科技史研究工作的开创时期”;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期,“中国科技史研究工作迅速发展的时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中国科技史研究深入发展并日趋成熟的时期”。伴随着

15、研究阶段的深入,当前中国科技史的研究需要从思想源头上来获得解决许多悬而未决问题的答案,同时,也是中国科技史研究深度上获得重大突破的迫切需求所在,科学技术思想史的研究成为中国科技史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不搞清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中国科技史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解决。正如科技史家胡道静所说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应是科学史研究的核心层”。摘编自吴智先秦诸家主流技术思想之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墨家科技思想湮没及现今中国重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原因。(15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墨家为代表的古代科技思想对现今中国科技发展的借鉴意义。(1

16、0分)解析:第一小问“湮没原因”,根据中国古代对科技的传统政策和材料一信息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重视的原因”,可以从古代科技博大精深,创造了世界古代科技的辉煌,而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较为落后;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中国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新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一定进步;科技思想发展是科技进步前提条件;政府倡导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等方面回答。第二问“意义”,根据材料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答案:(1)湮没原因:封建统治的“君贵民贱”和“贵道贱器”思想的抑制和扼杀;墨家科技思想超越了时代的认识和接受的程度;墨家科技思想自身的抽象性,使人难以理解;古代传播方式和技术非常有限。(8分,答出

17、两点即可)重视原因:古代科技博大精深,创造了世界古代科技的辉煌,而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较为落后;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中国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新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一定进步;科技思想发展是科技进步前提条件;政府倡导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7分,答出两点即可)(2)意义:墨家科技思想是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中最正确的思想,进一步了解墨家思想,能为现代中国科技研究提供理论基石和向导;掌握古代科技思想的脉络,才能做到知古通今,深刻认识墨家等古代科技的湮没,对当代中国科技发展有重要借鉴作用。(10分,其他答案逻辑清晰且言之有理亦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期曹操形象三国到隋唐陈寿三国志武帝纪中

18、推崇曹操为“明略最优”“超世之杰”。在这一基调下,唐朝以前对曹操的评价以颂扬为主,尤其是李世民的唐太宗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对曹操充满敬仰。曹操在民间也具有广泛的影响,曹魏的主要建筑铜雀台和曹操的墓区西陵在屡经政权更迭之后仍能作为标志性的名称。宋宋朝南迁之后,曹操的形象发生根本性变化。南宋统治者同情地位和自己相仿的西蜀,而敌视地位和金国相仿的曹魏。曹操的脸谱彻底改变,变化成为欺世奸雄。元明清元朝统治时期,百姓痛恨统治者的思想情绪被投射到民间文艺作品上,通过间接的形式而宣泄出来。明朝初年,民间说唱故事被罗贯中搜集在一起,编写成为三国演义,使得曹操的奸雄形象最终定型,而长期被世人切齿痛恨。新中国成立

19、之初毛泽东曾经多次赞扬曹操,特别是1957年至1959年间,更在公开的场合发表肯定曹操的讲话。摘编自李凭曹操形象的变化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曹操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解析:这是一道观点论述题,首先必须从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曹操形象的变化,如“从三国、隋唐到宋代,曹操从伟人形象变为奸雄形象”和“从南宋到元明清,曹操的奸雄形象由官方扩大到民间”,再结合相关史实加以简要论述,对史实的分析准确、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答案:示例一:变化:从三国、隋唐到宋代,曹操从伟人形象变为奸雄形象。(2分)论述:三国到

20、隋唐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曹操突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有利于完成国家或局部的统一,反映了各阶层的社会心理需求;曹操采取屯田等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得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陈寿三国志为曹操的正面形象定下了基调。(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南宋偏居一隅,仍以自己为正统,敌视北方政权,曹魏政权自然受到统治者的厌恶;理学兴起,要求人们遵守封建道德规范。(4分)总之,曹操形象的变化,是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寄寓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思想观念,承载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2分)示例二:变化:从南宋到元明清,曹操的奸雄形象由官方扩大到民间。(2分)论述:南宋偏居一隅,仍以自己为正统,

21、敌视北方政权,曹魏政权自然受到统治者的厌恶;理学兴起,要求人们遵守封建道德规范。(4分)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学兴盛,民间文艺作品对曹操奸雄形象进行了生动描绘和渲染表演;民间感情色彩浓重,尤其在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的元朝统治时期,百姓痛恨统治者的思想情绪被投射到民间文艺作品上,通过间接的形式而宣泄出来;中国影响巨大的巨著三国演义使得曹操的奸雄形象最终定型。(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总之,曹操形象的变化,是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寄寓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思想观念,承载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2分)刷题加餐练1(2017新课标全国卷,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

22、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解析: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读图可知,从西周到战国时期,文字由繁到简,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文字的频繁使用,简明字形更利于书写,故选A项。书写材料的不同未必会影响文字字形的变化,排除B项;各国变法的实施并未对字形产生重大影响,排除C项;“书同文”推行于秦统一中国以后,D项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答案:A2(2016新课标全国卷,24)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

23、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三国曹魏三体石经运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再观察图片可判断出另外一种字体是隶书。先秦古文、小篆、隶书反映了汉字的演变历程,故答案为B项。曹魏时期并未在统一文字方面作出相关努力,故A项错误;曹魏时期,先秦古文、小篆已不流行,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B3(2013新课标全国卷,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

24、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文献记录都带有主观色彩,A项表述过于绝对;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文献中有对黄帝的赞誉,可见,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故B项正确;C项在题干中不能得到体现;D项表述过于绝对。答案:B4(2013新课标全国卷,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

25、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小说蓬勃发展。从材料信息看,明代以来,士、农、工、商都喜欢小说,小说的教化影响比儒、佛、道的影响更广泛。这从本质上说明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了世俗文化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5(2013新课标全国卷,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

26、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解析: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这一形式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如关羽的红脸代表其忠义,曹操的白脸代表其奸诈等,故选B项。A、C两项均与史实不符;脸谱并未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D项。答案:B6(2016新课标全国卷,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

27、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解析:唐太宗认为萧子云书法“无丈夫之气”,崇尚王羲之书法的“尽善尽美”,促使社会上形成竞相模仿王羲之书法的风气,这与唐代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有关。由此表明,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除了其自身较高的艺术水平以外,还与时代选择有关,故应选C项。皇帝的好恶可以“影响”但不能“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排除A项;B项说法太绝对;D项并非材料主旨。答案:C7(2017新课标全国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中国外国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制度。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德国

28、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茶叶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

29、表等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探究和论证的能力。本题通过表格形式列出了1417世纪中西方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对比蕴含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题目要求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可以提炼多种信息,如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社会制度发展趋向等,只要言之有理,体现出“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即可,阐述时注意史论结合。答案:略8(2016新课标全国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30、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练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时可以根据题目设问要求,灵活作答。解答时,首先应阅读图文材料,从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或中西文化交流等角度提炼观点。再依据选定的观点,迁移相关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9(2018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