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下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历史精校Word解析打印版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铝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c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孔子看来,从政的人如果真正能以“德”治国,就犹
2、如北极星受众星拱卫一样,将得到人民的拥护,这说明孔子A. 注重社会和谐B. 强调以民为本C. 主张以德治民D. 宣传克己复礼【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百姓,治理民众,故C项正确。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有利于社会和谐,与材料强调以德治民不符,故A项错误。以民为本是指民为重,君为轻,与材料强调以德治民不符,故B项错误。D项是孔子礼的体现,与材料强调以德治民不符,故D项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从政的人如果真正能以德治国,就犹如北极星受众星拱卫一样,将得到人民的拥护”,结合孔子思想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2. 在诸子百家中,他们秉着“不法古,不
3、循今”的历史观,坚决反对保守落后的复古思想,锐意改革。材料评价的是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故D项正确。儒家主张“仁”“仁政”等,与材料强调法家的主张不符,故A项错误。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与材料强调法家的主张不符,故B项错误。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与材料强调法家的主张不符,故C项错误。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不法古,不循今”“坚
4、决反对保守落后的复古思想”,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法家思想的内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3. 有学者指出,董仲舒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儒家的政治理念和价值祈愿,此一方式能够相对有力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儒家所自任之道义对王权的规约。这主要在于董仲舒A. 倡导“独尊儒术”B. 提出“天人感应”学说.C. 主张兴办太学D. 宣扬“三纲五常”理念【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董仲舒的新儒学中能够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的是“天人感应”学说,要求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故B项正确。“独尊儒术”是指确立了儒家思想正统与主导地位,与材料强调“对王权的规约”不符,故A项错误。太学的兴办,大大
5、提高了儒学的地位,与材料强调“对王权的规约”不符,故C项错误。宣扬“三纲五常”理念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与材料强调“对王权的规约”不符,故D项错误。4. 朱熹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其学说的出现,使理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并被后世封建统治者扶为“显学”。理学成为“显学”主要是因为其A. 适应君主专制加强需要B. 受到朱熹完善达致成熟C. 吸收佛道思想更为系统D. 强调格物实现内心修养【答案】A5. 下表记述出处“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判圣人者,奠甚于李贽。”頋炎武日知录(李贽著作)“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李贽)“好为惊世骇俗之论,务反宋儒
6、道学之说。”沈瓚近事从残下表为不同文献对李贽的评价。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李贽A. 缺乏良好道德素养B. 深受当时学者推崇C. 批评社会吏治腐败D. 具有离经叛道思想【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则材料都体现都李贽的评价,都认为李贽具有离经叛道的思想,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李贽具有离经叛道的思想,而不是认为李贽缺乏良好道德素养,故A项错误。从纪昀的“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中可知批判李贽,而不是推崇李贽,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批评社会吏治腐败,而是强调李贽具有离经叛道的思想,故C项错误。6. “他们拥有渊博的知识、伶俐的口才,尤其擅长雄辩,他们教会人们如何应用自己的知识为自己在城邦中更好地参与
7、管理,应对日常的事务。”“他们”的出现A. 挽救了颓废的城邦制度B. 推动了人文主义的产生C. 开始了对人性本身研究D. 奠定了理想主义的基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他们”是指智者学派,提倡“人是万物的尺度”,推动了人文主义的产生,故B项正确。智者学派产生时期,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时期,而不是挽救了颓废的城邦制度,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才是衡量世间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对人性本身研究,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阿里士多德创立的逻辑学,奠定了理想主义的基础,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7. 14世纪30-40年代,佛罗伦萨市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宗教裁判、对教会监督
8、文化的作用实行限制,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 政府与教会双方决裂B. 新兴资产阶级出现C. 新文化发展受到重视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佛罗伦萨市政府对教会进行限制,主要是因为该时期新文化发展受到重视,反对教会控制与束缚,故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夸大化,与材料“对宗教裁判、对教会监督文化的作用实行限制”不符,故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新阶级的产生,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与材料世间不符,故D项错误。8. 作为一次资产阶级和第三等级各劳动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联合起来的运动,启蒙运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从来没有偏离自己的任务。启蒙运动的任务主要是A. 推动
9、人文主义发展B. 反对封建专制势力C. 构建民主科学时代D. 传播自由平等观念【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思想家以理性主义为旗帜,进行反封建统治和反教皇特权,宣传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推动人文主义发展是启蒙运动的意义,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势力,而不是构建民主科学时代,故C项错误。D项属于启蒙运动的意义,而不是启蒙运动的任务,故错误。9. 下表记述出处“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北宋)朱或萍洲可谈“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罗盘)而行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南宋)吴
10、自牧梦粱录下表为不同文献对某一事物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A. 指南针在航海中普及较快B. 指南针最早出现于宋代C. 宋代中国航海业高度发达D. 宋代指南针应用于海航【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则材料反映了指南针具有辨别方向的作用,且在宋代指南针应用于海航,故D项正确。材料中只涉及宋代指南针应用于海航,而没有涉及指南针在航海中普及较快的信息,故A项错误。指南针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宋代指南针应用于海航,而没有涉及宋代中国航海业高度发达,故C项错误。10. 杂剧在元代极为隆盛,有姓名可考的杂剧作家有200人,他们多为社会地位低下的文人、演员等,观众更是遍及各个社
11、会阶层。据此可知,元杂剧的兴盛A. 说明文学进一步走向了民间B. 宣告戏剧成为中国文学主流C. 得益于广大下层人民的倡导D. 推动了元代社会文化的发展【答案】A.11. 姜夔续书谱中指出,“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字书,类有科举习气”,“故唐人下笔,应规人矩,无复魏晋飘逸之气”。下列作品符合唐人“科举习气”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字书,类有科举习气”“应规人矩,无复魏晋飘逸之气”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科举取士,唐人尚法,故出现追求法度的楷书;结合图示可知A为行书,B为隶书,C为小篆,D为楷书,故排除ABC,所以选D。12. 1
12、919年11月8日,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论述革命的文章,标题为“科学革命:爱因斯坦挑战牛顿、杰出物理学家的观点”。泰晤士报论述的“科学革命”A. 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B. 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C. 建立在量子论的基础之上D. 得到了人们一致认可【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它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成为现代物理学的支柱之一,故A项正确。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B项错误。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支柱之一,它是由普朗克提出的,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时,并没有得到了人们一致认可,而是随着科技进步,逐渐被人们接受,故D项错
13、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爱因斯坦挑战牛顿、杰出物理学家的观点”,结合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3. 有学者指出,就某一具体的科学理论来说,没有哪个理论能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那样对基督教产生如此巨大深远的影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生物进化论A. 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B. 超越了任一科学理论C. 冲击了教会神学统治D. 赋予生物学科学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基督教的神创论,提出了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故C项正确。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基督教的神创论,而不是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故A项错误。B项说法过分夸大了
14、进化论的意义,故错误。生物进化论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是生物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不是赋予生物学科学地位,故D项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史实,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4. 新编世界科技史写道:“19世纪,科学最重要的特征是它比任何时代都更鲜明地证明科学对生产的重要推动作用。”最能够证明这一论断的是A. 改良蒸汽机B. 蒸汽轮船C. 蒸汽火车D. 发电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论断是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结合选项可知,发电机的使用,使电力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故D项正确。瓦特改良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其技术来自经验的积累,
15、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蒸汽轮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海上交通运输工具,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蒸汽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陆上交通运输工具,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15. 19世纪40年代,继林则徐后魏源编成海国图志,姚莹写成康輔纪行,徐继畲编成瀛寰志略,梁廷枬写成海国四说。这说明当时A. “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B. 学习西方科技成为社会主流C. “夏夷之防”观念受到冲击D. 世界形势成为国人关注重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著作涉及世界地理历史或者是中外关系,它们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理解世界、探索世界,说明“夏夷之防”观念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材料的著作恰恰反
16、映“天朝上国”思想受到冲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先进中国人处于著书述说阶段,没有体现学习西方科技成为社会主流,故B项错误。此时期,只有少数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关注世界形势,而不是世界形势成为国人关注重心,故D项错误。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继林则徐后魏源编成海国图志,姚莹写成康輔纪行,徐继畲编成瀛寰志略,梁廷枬写成海国四说”,结合新思潮萌发的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6. 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提出的科学与民主的口号,是继承以往的科学和民主思想而来的,但亦有重要的不同。这里的“不同”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强调A. 实现富国强兵B. 改造社会制度C. 提高国民觉悟D. 批判传统文化【答案
17、】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不但传播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而且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尤其是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故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与实现富国强兵无关,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国民思想解放,而不是改造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D项是新文化的内容,与材料强调新文化运动推动国民觉悟不符,故错误。17. 有人指出,作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核心内容的民权主义,它的提出起过重大积极作用。民权主义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 增强革命派建立共和国的信心B. 促进了革命派对人民权利的关
18、注C. 消除了革命派内部反满的分歧D. 巩固了革命派在反清中的领导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该主张的提出指明了革命的前途,增强革命派建立共和国的信心,故A项正确。B项也属于民权主义的体现,但民权主义的巨大作用表现在增强革命派建立共和国的信心,故错误。C项属于民族主义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故错误。民权主义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指明了革命的前途和方向,而不是巩固了革命派在反清中的领导地位,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三民主义”方针为切入点,考查民权主义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属于“民权主义”的基本史实,紧扣设问要求“巨
19、大作用”,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8. 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政治重心经历了从中央到地方,从督抚大员到中青年士子和留学生群体,再到体制外的知识分子和工农大众的过程。这种变化的背景是A.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B. 民族危机日益深重C. 政治变革日趋激烈D. 专制力量不断增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政治的重心呈不断下移的趋势,这种变化主要是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有关,故B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片面反映,与材料中“从中央到地方”“督抚大员”等信息无关,故错误。C项中的政治变革是中国政治的重心呈不断下移的趋势的表现,而不是背景,故错误。中国的政治重心呈不断下移的趋势
20、,也反映了专制力量不断削弱直至灭亡,故D项错误。19. 邓小平与中国近代史上很多伟大的改革者很相似,他们都从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诊断中国的问题,开出了救国强国之方。这表明邓小平A. 改革内容涉及面广B. 重视中国具体实际C. 强国之方效果显著D. 改革面临严重局面【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和近代伟大的改革者们一样开出了救国强国之方,但他更能立足中国的国情,带领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故B项正确。A项属于他们改革的相同点,无法突出邓小平改革重视中国具体实际,故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邓小平改革的效果,而是强调其改革重视中国具体实际,故C项错误。近代中
21、国许多改革者都面临严重局面,但材料强调邓小平改革重视中国具体实际,故D项错误。20. 1960年,联邦德国议员施万写信给中国驻波兰大使,希望中国政府能够通过放弃爆炸原子武器来申明在国际事务中的共同决定权,该建议被中国婉拒。这主要在于,中国发展原子武器A. 打破美苏垄断空间技术B. 保证我国社会长期稳定C. 实现我国科技飞跃发展D. 利于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发展原子弹不仅仅为了国家安全,更重要的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故D项正确。中国发展原子弹是核技术方面的内容,与空间技术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发展原子弹与保证我国社会长期稳定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原子弹只
22、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一部分,不能推断出实现我国科技飞跃发展,故C项错误。21. 1956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陆定一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后,“双百”方针得到正式的确定。“双百”方针的确立A. 消除了文艺领域的分歧B. 意在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热情C. 表明党的执政方针改变D. 得益于广大知识分子的支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双百”方针符合我国文艺和学术发展的规律,意在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热情,促进文艺和学术的繁荣,故B项正确。“双百”方针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文艺领域的分歧和争论,故A项错误。“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指导科
23、学研究的基本方针,而不是表明党的执政方针改变,故C项错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而不是得益于广大知识分子的支持,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双百”方针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属于“双百”方针的基本史实,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2. 下表1953年初、1957年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情况统计单位:种)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我国A. 高校规模不断扩大B. 高校专业设置合理C. 工科地位得到加强D. 重理轻文局面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高等院校专业中的“工科”等专业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主要是满足国家对工业人才的需求,故C项正确。
24、材料反映的是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情况,没有涉及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信息,故A项错误。从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情况统计的数据中可知工科专业比重太大,文科等专业相对较少,故高校专业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故B项错误。由表格信息可知,文科的专业数量比理科多,不能得出重理轻文局面形成,而应该是工科地位得到加强,故D项错误。点睛:表格型选择题在解答时,对表格要“二看”:一看表格中的时间(1953年、1957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表格反映的问题(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情况),确定答题方向;结合所学新中国的教育的相关史实,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3. 西方某一流派作家认为古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置于首要地位
25、,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该流派是A. 浪漫主义文学B. 现实主义文学C. 民族文学D. 现代主义文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浪漫主义文学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故A项符合材料,所以选A。现实主义文学是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族文学的信息,而是强调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24. 有人指出,“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对此的正确理解应
26、是,毕加索A. 为现代画家确立了绘画标准B. 所开辟的绘画道路影响深远C. 是现代绘画新时代的开创者D. 不断地改变了绘画发展方向【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毕加索的绘画风格对后世影响巨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为现代画家确立了绘画标准的信息,而是强调毕加索的绘画风格对后世影响巨大,故A项错误。C项反映毕加索的地位,但材料强调毕加索的绘画风格对后世影响巨大,故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毕加索不断改变了绘画的方向,而是强调毕加索的绘画风格对后世影响巨大,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2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8题为选考题,
27、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国路易十四时代(16431715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欧洲人追逐的时尚,中国的思想也深刻地影响着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多是中国的仰慕者,他们把孔夫子的格言当作座右铭,让康熙皇帝扮演西方国王们的榜样,于是法国国王、奥地利皇帝纷纷模仿中国皇帝举行亲耕仪式。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开明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于伏尔泰、狄德罗那一代人来说,中国是一面旗帜,孔夫子是启蒙运动的守护神。摘编自周宁2000年西方看中国(下册)材料二明万历时期,传教士携带了“七千西书入中国”,然而这些来自异域的书籍只是“对于敏感的士人”产生了“压迫感”和“异样感”。“中
28、国保持着平静的心情,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从十八世纪又到十九世纪,只是在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的深处,那些曾经挑战并震撼了中国的西洋文明在蛰伏着”摘编自马小红近代中国宪政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7、18世纪中西方对待对方文化的态度。(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上述态度的原因。【答案】(1)态度:西方对中国文化大力引介和宣传;中国对西方文化冷漠、缺乏研究。(2)原因:西方,中国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反教会、反封建势力的需要;传教士的推动。中国,“天朝上国”观念的存在;中国文化继续蓬勃发展;守旧势力的抵制。(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一“启蒙主义的
29、大师们,多是中国的仰慕者,他们把孔夫子的格言当作座右铭,让康熙皇帝扮演西方国王们的榜样,于是法国国王、奥地利皇帝纷纷模仿中国皇帝举行亲耕仪式”可知西方对中国文化大力引介和宣传;根据材料二“中国保持着平静的心情,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从十八世纪又到十九世纪,只是在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的深处,那些曾经挑战并震撼了中国的西洋文明在蛰伏着”可知中国对西方文化冷漠、缺乏研究。(2)关于西方引介和宣传中国文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国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反教会、反封建势力的需要等方面思考作答。关于中国对西方文化冷漠和缺乏研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天朝上国”观念的存在、中国文化继续蓬勃发展、守旧势力的
30、抵制等方面思考作答。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革命失敗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些起义走的都是俄国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战争首先要把主要战略方向指向农村
31、的理论和斗争艺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三座大山的主要力量盘踞在中心城市,农村是它们统治的薄弱环节。毛泽东毅然决定把主要战略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摘编自浅析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创立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意义。【答案】(1)背景:以城市为中心革命道路的失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发展壮大;国民政府对农村统治薄弱。(2)意义: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解析】(1)根据材料“这些起义走的都是俄国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可知以城市为中心革命道路的失败;根据材料“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发展壮大;根据材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