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第一章 绪论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对象: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和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的基本属性:区域性与综合性第二章 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三湾一海”是指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这里是日本乃到全世界港口最集中地区之一,集中了千叶、横滨、川崎、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世界重要港口。三湾一海地区岸线曲折,水深湾多是建港的
2、优越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山区和平原、沙漠与良田、河流和湖泊、气候类型等方面反映出来。地形条件的影响:v 平原广布,所占比例颇高,使发展农牧业有了良好基础,为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国家创造了条件。v 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岭,或险恶地形直逼沿海,则必须对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展开对外贸易。v 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也很大,在山区修筑一条与平原地区运输能力相同的铁路,造价要高3倍。山区线路坡度较大,运营时,燃料和费用都成倍增加。在水平线路上能拉5000吨重的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重,爬1坡时,只能拉800
3、吨重。v 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位于热带多雨区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具有较大的航运价值,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v 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茵河和多瑙河。(理解)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的节律性和地带性,对生产事业,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制约着经贸活动。具体影响例:(节律性和地带性)小麦、玉米、棉花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节风气候区,所以美国、加拿大、中国、乌克兰、法国等位于温带中纬度的国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消费习惯,品种)生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居民,多需要富含脂肪和热量的食品和羽绒、裘皮等服装;而生活在热带气候条件
4、下的居民,则多需要清淡食品、防暑药品和降温空调等设备。(灾害性气候)1972年,由于气候异常,南美秘鲁沙丁鱼的捕获量减少2/3,致使当作饲料的鱼粉锐减。与此同时,印度和西非的花生,前苏联的向日葵等,也因天旱而大量减产,致使能当饲料的大豆价格成倍上涨,由此引起了世界饲料与谷物市场的供求矛盾和国际贸易活动范围的扩大。资源条件的影响资源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矿产资源、燃料资源等方面反映出来。矿产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和活跃贸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之一。矿产资源的蕴藏量、规格品种、组合结构、品位状况、地理分布以及新矿产、新矿点的发现等,不仅严重影响着一个国家与地区的经贸活动,而且强
5、烈地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国际分工、商品交换、货物流向、贸易格局和贸易运输等。例:80年初,荷兰的天然气、英国和挪威等国的石油产量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有相当部分出口欧洲共同体其他国家,使西北欧部分国家的进出口商品格局和贸易格局产生了明显变化。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身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国家类型、人口民族、宗教风俗、科学技术、环境质量、政治因素和生产力状况等,均属人文地理环境范畴,它们对国际贸易活动均有不同的影响。(理解)人口、民族、宗教、风俗的影响(人口)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消费者,人口的数量和素质可以影响不同种类物质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可以影响市场的广阔和消费档次
6、。人口较多、密度颇高的国家或地区,对各种原材料、燃料和消费品等的需求量就大,必然导致经贸活动的活跃与繁荣。科学技术是一种“创造性毁灭力量”,它的发展既能使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同时对传统产业和产品又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其在国际间的经贸活动中的作用有日益增大趋势。(民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对颜色、图案、数字等有着不同的爱好和禁忌,从而对贸易商品的构成产生影响。世界上的许多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之中,各自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等,在生产、生活和消费等诸方面有其特殊的要求,以致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产活动和贸易活
7、动。(宗教)世界上宗教种类很多,影响最广泛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伊斯兰教由于形成了一些严格约束教徒的习俗,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是明显而深刻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和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礼仪形式、爱好和禁忌、节假日等约定俗成的风气和习惯,往往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更直接、更具体。专栏 鞋子的国际贸易要考虑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v 人文地理环境包括人口、民族、教育文化水平、语言、宗教信仰、历史、政治等。这些因素对市场规模、各国进出口的地理方向、进口的商品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v 人文地理环境虽不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却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准则。v 生产要素的可
8、流动性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生产、生活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越来越小,而受人文因素的制约越来越大,国际贸易的过程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影响科学技术促进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更新,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变革。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差异,实际上是人们掌握科学技术多少的差异,生产力的不发达,就是科学技术的不发达。科学技术是一种“创造性毁灭力量”,它的发展既能使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同时对传统产业和产品又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其在国际间的经贸活动中的作用有日益增大趋势。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必然会带来一场革命。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已从单纯的有形贸易,逐步发展扩大到无形贸易这一重要领
9、域,科学技术即是这一领域里的重要“成员”。环境质量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工农业发展,往往会出现工业废渣、废气和废水的大量排放,大量农药、化肥的不科学使用等情况,使大气、土壤、水域等受到污染,地理环境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或者变坏,个别地区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产和经贸活动,导致工农业生产萎缩,经贸活动受挫。国际贸易中,对进出口货物的种类、品种、质地、规格以及安全性等的要求日趋严格,假如进口商品所含杂质超过规定标准,就经常会出现要求退货或索赔的情况。政治因素的影响政治地理环境是影响国际贸易最活跃的因素,涉及面更为广泛、影响程度更加深刻。事实证明,战争或和平的环境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常常是决定性的。
10、相邻国家国力的强弱,两国之间的关系、对外政策和政治经济制度,都将影响彼此的对外贸易。例: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基本上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对外经贸活动很少,对外贸易额仅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1978年以后,我国很快成为世界新兴市场,随之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也迅速地逐年上升。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额为206亿美元,到了2001年就增加到5097.9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也从第32位提高到世界第6位。第三章 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和转移(选择判断)在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形成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区域贸易中心,即位于比利时西南部的佛兰德尔、德国北部的汉萨同盟地区和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
11、萨。地理大发现主要是指以下事件:(新航路的发现)1487-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寻找新航路的第一次重要突破;葡萄牙贵族达伽马奉葡萄牙国王之命于1497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再沿非洲东海岸北上,穿越印度洋,于1498年到达印度。(新大陆的发现)意大利人哥伦布1492年奉西班牙国王派遣率船队西行,横渡大西洋,最终到达中美洲的圣萨尔瓦多岛、海地岛、古巴岛。此后,哥伦布又三次西航,陆续抵达西印度群岛和中、南美洲大陆的其他一些地方,历史上称为“发现新大陆”。(环球航行)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于1519-1522年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主要原因:商人们
12、渴望开拓海外市场,以获取更多的财富;西欧与远东的贸易危机;航海技术的成熟。地理大发现的影响与意义: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新旧大陆之间彼此隔绝、独立发展的状态,扩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使得世界地图的轮廓基本形成。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得以进一步深刻与提高。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使欧洲获得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大量物质财富与劳动力。新旧大陆之间商品、劳务等相互流通,促进了农作物品种的相互流动,由于地理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出现了许多新物种。4、使地中海沿岸的国家贸易地位下降,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国家开始向大西洋沿岸转移。第一次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标志是蒸汽机的出现直接原因:
13、产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落后的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资产阶级追求更高利润的需求,为此,他们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采用机器大规模生产并提高产品质量。影响: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由于蒸汽机作为新型动力代替了人力、畜力、风力或水力,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产品数量。生产部门的地域结构发生变化。产业革命前工场手上业主要靠近水力、风力和薪炭资源丰富的地方和集市贸易发达的地方。产业革命后出于使用蒸汽作为动力,机器生产代持了手工劳动、因此工厂主要分布在煤炭产区和城市。国际经贸联系扩大,地域分工开始形成。产业革命前欧洲宗主国与其海外殖民地是掠夺与披掠夺的关系,丰要是欧洲
14、国家从海外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和珠宝。产业革命之后宗主国匈殖民地的关系变成宗主国是工业品的输出者,而海外殖民地为其提供原料和产品的销售市场。(4)产业革命后,地中海沿岸由于交通优势的丧失,逐渐大大了欧亚贸易中心的地位,而处于大西洋沿岸的西、葡、英、法、荷、比等围成为世界贸易最发达的地区。第二次产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发生于美国和德国,标志是电和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出现了电力、汽车、化工等新工业部门,工业品产量成倍增长,重工业开始超过轻工业。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商品输出逐渐被资本输出和跨国经营所取代。
15、资本主义各国内部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加剧。农业落后于工业;轻工业落后于重工业;传统工业落后丁新兴工业;英、法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落后于美、德等新兴工业化国家。4.世界市场的形成。西万发达国家与广大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形成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垂直分工。在发达国家内部形成了许多工业专门化和农业专门化地区,如英格兰中部工业区,德国台尔区,美国五大湖周围工业区。美国南部和英格兰东南部农业专门化地区。正是由于上述影响使世界经贸中心最终转移到北大西洋东西两岸。解析亚太地区正在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一、自然条件:地域范围广阔,自然资源丰富;优越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三、社
16、会条件:(一)经济条件:经济增长迅速;贸易量不断上升;服务业占贸易比重越来越高; 投资活动日趋激烈; 科技进步明显;(2)政策条件:鼓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开放市场; 积极推进区域、次区域合作,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 重点培养、吸引人才。第四章 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某一地理区域或区域之间,某些国家和政治实体为实现彼此之间货物、服务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间的经济与发展,而达成的取消有关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并相应建立起超国家的组织机构的过程,其表现形式是各种形式的经济贸易集团。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化的分类:按一体化范围划
17、分:(部分一体化,全盘一体化)部分一体化是指成员国之间就一个或几个部门,一个或几个产品加强经济协调均合作。如统一产量和价格,接制出口配额等。如石油输出国组织就居十部分一体化。全盘一体化,是区域集闭的所有成员就所有经济部门和全部活动,实行全面体化。如各成员国全面规划产业的调整和布局、统“贸易、财政、金融等政策和措施,乃至在政治、军事、安全等方向进行密切合作。如欧盟就南十全盘一体化。(如欧盟)按各国发展水平划分:(垂直一体化,水平一体化)水平一体化,是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建立的体化组织,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则成员国之间有利于建立平等的竞争和合作,也有利于水平分上的发展和政策的协调。
18、如欧盟就属于水平一体化。(如欧盟)垂直一体化,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建立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这种一体化出于成员国之间发展水平不同,虽给战略目标的统一和政策的协调带来一定困难,但住住各成员国在资金、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市场状况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也有利于合作。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就属于垂直一体化。(如北美贸易组织)按成员国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程度:(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关税同盟是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贸易壁垒,实行商品的自由贸易;而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其目的是使成员国的商品在区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排挤非成员国的竞争。自由贸易区,是指成员国之
19、间通过签定协议,规定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而对非成员国仍然保留着各自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即对内统一或免除关税,对外不统一关税。共同市场是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但允许产品的自由流动、而且允许资金、技术、人员等其他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对作成员国则实行统一的关税。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政治联盟非歧视性关税、配额、补贴或管理障碍消除贸易壁垒对外贸易政策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共同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统一的政治政策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主要特征成员国数目越来越多,集团地域范围越来越广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实行自由与保护相结合的贸易政策区域经济集团内部,经济水平较高的国
20、家占据主导地位大多数区域经济集团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以实现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为目标 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对世界经济贸易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有助于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自由流通与优化配置,促进本地区市场的扩大与经济增长。经济集团和组织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和尖锐,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规模和层次空前提高。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赋予世界经济多极化以新的内容,有利于国际政治形势的稳定,避免了少数政治经济大国妄图操纵其他国家的野心。有利于集团内部的技术合作。不利影响:区域集团对外贸易的排他性,限制了集团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成员国内部,发展中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不利于国际经贸关系的协调与合
21、作。 欧盟(EU)欧盟各国贸易总体上呈现两大特征: 欧盟各成员国的贸易伙伴主要是欧盟内各其他成员国。内部贸易对各国贸易总额的贡献度均达到50%甚至更高。随着欧盟内部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完善,贸易的内部化水平可能将更高。各成员国对欧盟总体贸易的贡献度呈现明显的不均衡。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等是欧盟主要的贸易国。 德国对外贸易德国以发达的工业产品贸易为后盾。出口商品以技术密集型产品,尤其是精密仪器和大型设备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大都靠进口,各类消费品与食品也是其进口的主要商品。其主要进口产品依次为化学及化工产品、汽车及相关产品、原油及天然气、机器设备等。德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为欧盟内部成员国
22、法国对外贸易法国从事对外贸易有着雄厚的物质基础与良好的条件。从进出口产品结构上来看,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设备、交通及运输设备、制造品、化工品。出口产品主要是交通及运输设备、机械电子设备、化工品、食品。2003、2004年法国对外贸易最大的特点是贸易变化增长速度缓慢。出口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制成品上,进口中,增长主要在制成品及能源方面。这说明各领域的贸易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对贸易增长的推动力不足。英国对外贸易19世纪中叶,英国曾经是国际贸易中心。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其中心地位逐渐下降,目前是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英国在欧盟内部贸易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贸易净额始终是赤字。无论是与欧盟15国之间还
23、是25国之间。德国继续保持英国最大进口来源国的地位,并超过美国成为英国第一贸易伙伴国,美国是英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国。 意大利对外贸易意大利的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大,工业原材料大部分靠进口,而工业制成品的1/3靠国外市场销售。在出口商品结构上,意大利已由原来的水果蔬菜等转为机械、化工、纺织、服装等。进口产品结构方面,主要是石油、煤炭、工业原料等,其次是机电产品和轻工产品等,进口的工业原料大部分用于制造出口产品,意大利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进口国与生皮进口国。其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是欧盟内部成员国,2004年对欧盟内部的贸易额占到其对外贸易总额的约60%,其中德国是其第一贸易伙伴国,2004年,与德国的贸易占
24、其总贸易额的15.7%,其次为法国与美国,再次为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包括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亚太经合组织(APEC)APEC共有成员21个(包括两个地区经济体)。茂物宣言形成背景: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受到削弱美国对外贸易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美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小,主要进口商品为汽车、电子器材、机械、纺织品、石油及各种稀有金属等。主要出口产品为农产品、原料以及尖端和大型设备。2004年,美国商品与劳务出口总额为11738亿美元,进口逆差总额为17978亿美元。加拿大是美国的第一贸易伙伴国,2004年,从加拿大的进口总额占美国全年
25、总额的17%,达到2598.07亿美元,出口到加拿大的贸易总额为1877.13亿美元,占全年出口总额的23%。加拿大对外贸易加拿大是世界上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国内消费严重依赖进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拿大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初级产品的比重载不断下降,制成品的比重相应不断上升。美国是加拿大进口与出口第一伙伴国。2003年,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86.6%,2004年这一数额为2690.28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85.2%。在进口方面,2003年,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总额占其全部进口总额的60.6%,2004年这一比例为58.9%,进口总额为
26、1602.34亿美元亚太经合组织(APEC) 成员21个(包括两个地区经济体)澳大利亚对外贸易澳大利亚的出口一直是以农、牧、矿等初级产品为主,虽然在战后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初级产品中农产品比重下降,矿产品比重上升,但总的来说,并没有改变澳大利亚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这个特点。澳大利亚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日益上升,虽然总量上还是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的种类主要是运输机械、钢铁制品、以及部分化工产品。2004年,澳大利亚商品劳务出口总额为1124.4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313.8亿美元。APEC国家是澳大利亚主要的贸易伙伴国,日本是澳大利亚重要的贸易伙伴国。2004年,其对日本的出口总额
27、为160.9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6%,进口总额为122.62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额的11.8%。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包括10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曼谷宣言新加坡对外贸易新加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加工贸易、转口贸易较发达,对外贸易在经济中比重较大。新加坡的对外贸易额远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上少数贸易总额大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家之一。新加坡进出口商品结构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很大的变化。60年代主要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电子、金属制品等,70年代以来,主要转向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入90年代以后,高
28、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构成了新加坡进出口贸易的主导产品。目前,新加坡进口贸易产品中,中间产品比重很高,如电子配件等。出口主要以电子产品、石油制品、化工产品为主。新加坡的贸易伙伴国主要是马来西亚、美国、日本等。2004年,新加坡商品劳务出口总额为1441.21亿美元,其中对马来西亚的出口就占其总出口额的15.2%;进口方面,马来西亚仍然处于第一贸易伙伴国的位置,进口额占新加坡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5.3%。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有不
29、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第五章 世界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关境以外划出一定的区域,在这区域内建设基础设施,实行免除关税等各种特殊的优惠政策,发展出口加工贸易、转口贸易,推动该地区和邻近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世界经济特区的基本特征有:区域范围的划定性政策的开放性与开放的有限性经营活动的外向性设区主旨的经济性优惠条件的广泛性投资机会的均等性管理机构的高效性 世界经济特区类型:按照形式,可以分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边境区、过境区(又称直接转口港或转口区)、科技工业园区和综合性经济特区,
30、但各种类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按照产业特点,一般可分为七类:贸易型、工业型、工贸结合型、综合型、科技型、金融型和旅游型。出口加工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港口或邻近港口、国际机场的地方,划出一定的范围,新建和扩建码头、车站、道路、仓库和厂房等基础设施以及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鼓励外国企业在区内投资建厂,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加工区域。自由边境区曾被称为自由贸易区。一般设在一国的一个或几个省的边境地区。对于在区内使用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和消费品可以免税或减税进口。综合性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中最特殊的一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特定地区,划出一定范围的土地,新建或扩建基础设施,并提供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31、吸引外资发展各种产业。典型的经济特区: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巴西玛瑙斯自由贸易区、和香港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是:引进外资,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创造就业机会,解决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科技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经济特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增加外汇、财政收入,加快东道国落后地区的开发,带动特区邻近地区的经济繁荣。经济特区的地址可有几种选择:设在沿海港口城市,设在大型国际机场附近,设在首都或大城市附近,内陆国家或地区设区的区位选择,设在环境优良的地区。 经济特区主要选择设在沿海港口城市、大型国际机场附近、首都或大城市附近、内陆国家或地区设区的区位选择或环境优良的地区。第六章 世界石油及大宗农矿物原料贸易地理世界石油地理分布特点:世界石油的两大弧形地带分布:东半球的北非中东波斯湾里海俄罗斯中北部;西半球的委内瑞拉墨西哥湾西部美国中部加拿大西部阿拉斯加北部。中东、北非、中国东部沿海、美国中部及墨西哥湾西部等北半球的中低纬地区海底石油资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