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72.76KB ,
资源ID:71708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1708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完整word版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2.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完整word版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2.docx

1、完整word版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2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姓 名: 谢云飞 学 号: 20112497 班 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2班 实验地点: 逸夫楼507 实验时间: 2014.03 实验1 直线的生成1实验目的和要求理解直线生成的原理;掌握典型直线生成算法;掌握步处理、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编程实现DDA算法、Bresenham中点算法;对于给定起点和终点的直线,分别调用DDA算法和Bresenham中点算法进行批量绘制,并记录两种算法的绘制时间;利用excel等数据分析软件,将试验结果编制成表格,并绘制折线图比较两种算法的性能。2实验环境和工具 开发环境:Visual C+ 6。0

2、 实验平台:Experiment_Frame_One(自制平台). 本实验提供名为 Experiment_Frame_One的平台,该平台提供基本绘制、设置、输入功能,学生在此基础上实现DDA算法和Mid_Bresenham算法,并进行分析。平台界面:如图 21所示设 置:通过view-setting菜单进入,如图 22所示输 入:通过view-input菜单进入.如图 23所示实现算法:DDA算法:void CExperiment_Frame_OneView:DDA(int X0, int Y0, int X1, int Y1)Mid_Bresenham法:void CExperiment_

3、Frame_OneView:Mid_Bresenham(int X0, int Y0, int X1, int Y1)3实验结果3.1程序流程图1)DDA算法流程图: 开始定义两点坐标差dx,dy,以及epsl,计数k=0,描绘点坐标x,y,x增量xIncre,y增量yIncre输入两点坐标x1,y1,x0,y0dx=x1-x0,dy=y1y0; 若dxdy| 反之 epsl=dx epsl=dy 。.xIncre=dx/epsl; yIncre=dy/epsl填充(强制整形)(x+0.5,y+0.5); 横坐标x+xIncre;纵坐标y+yIncre; 若k=epsl k+ 结束2)Mid_

4、Bresenham算法流程图 开始 定义整形dx,dy,判断值d,以及UpIncre,DownIncre,填充点x,y输入x0,y0,x1,y1 若x0x1 反之x=x1;x1=x0;x0=x; x=x0; Y=y1;y1=y0;y0=y; y=y0;.。坐标差dx=x1x0;dy=y1-y0;判断值d=dx2*dy;UpIncre=2dx2*dy;DownIncre=-2dy;填充点(x,y),且x=x+1; 若d0 反之y=y+1,且d=d+UpIncre d=d+DownIncre 。 若xabs(dy)) epsl=abs(dx); else epsl=abs(dy); xIncre=

5、(float)dx/(float)epsl; yIncre=(float)dy/(float)epsl; for(k=0;k=epsl;k+) DrawPixel((int)(x+0。5),(int)(y+0.5)); x+=xIncre; y+=yIncre; void CExperiment_Frame_OneView::Mid_Bresenham(int X0, int Y0, int X1, int Y1) /-请实现Mid_Bresenham算法-/ int dx,dy,d,UpIncre,DownIncre,x,y,xend; if(X0X1) x=X1;X1=X0;X0=x; y

6、=Y1;Y1=Y0;Y0=y; x=X0;y=Y0; dx=X1X0;dy=Y1Y0; d=dx2dy; UpIncre=2dx2dy; DownIncre=2dy; while(xX1) DrawPixel(x,y); x+; if(d0) y+; d+=UpIncre; else d+=DownIncre; 3.3运行结果3.4运行结果分析 DDA算法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Mid_Bresenham算法在网格尺寸比较大时误差较大,通过改变网格尺寸大小即能较为精确地描绘出所绘直线。总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类,实验结果令人满意。4思考题(可选)如何测试比较算法的性能?提示1:因为绘制1条直线时间很短

7、,所以需要绘制大量直线才能比较它们之间的性能;提示2: drawpixel需要耗费时间,但它的时间性能和直线绘制算法无关,因此在比较不同算法性能时,应该屏蔽它的影响,如何屏蔽?5实验心得 通过此次实验,我对典型的直线绘制算法DDA算法、Bresenham中点算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由于第一次做图形学的相关实验,陌生感还是有的,对平台也不太掌握,所以一开始很难入门,但在老师的帮助和同学的相互讨论下,结果还是可观的。两个基本算法都得以实现。希望随着学习的加深,后续的实验能够做的更好。实验2多边形扫描转换算法1实验目的和要求理解多边形扫描转换的原理;掌握典型多边形扫描转换算法;掌握步处理、分析实

8、验数据的能力;编程实现基本X-扫描线转换算法(必做);编程实现有效边表转换算法(选做).2实验环境和工具本试验提供自带实验平台 开发环境:Visual C+ 6.0本实验提供名为 Polygon_Conversion的平台,该平台提供基本绘制、设置、输入功能,学生在此基础上实现X扫描线算法和有效边表转换算法。多边形输入:用户按【功能】 【输入多边形】菜单开始输入多边形;单击鼠标左键输入多边形顶点;点击鼠标右键结束多边形输入,并将最后一个顶点和第一个顶点进行连接;参数设置:用户按“【功能】 【设置】启动设置对话框设置内容:填充色是否填充多边形选择转换算法实现扫描转换算法X-扫描线转换算法:voi

9、d CPolygon_ConversionView::X_Scan_Line_Conersion (int Vertices2, int VertexNum)有效边表转换算法:void CPolygon_ConversionView::Active_Edge_Table_Conersion(int Vertices2, int VertexNum)3实验结果3.1程序流程图X扫描线转换算法: 开始(若构点小于3个结束)确定多边形所占有的最大扫描线,得到多边形顶点的最小和最大y值(ymin和 ymax)从ys=ymin开始扫描,且计算每条边的方程式 记录ys与多边形各边交点 (判断并取舍交点:顶

10、点的两条边的另外两个端点的y1,y2的值比ys大的个数为0,1,2,则取交点对应个数为0,1,2;) 取完交点横坐标后排序交点横坐标x数组, 并配对(1,2)(3,4) 填充配对区间 若扫描线ys=ymax (结束)3。2程序代码void CPolygon_ConversionView::X_Scan_Line_Conersion(int Vertices2, int VertexNum) int ymin,ymax,x10,i,j,n=0,x1,x2,y1,y2,x0,ys; ymax=0xffffffff; ymin=0x7fffffff; if(VertexNum=3) return;

11、for(i=0;iVertexNum;+i) if(Verticesi1ymin) ymin=Verticesi1; if(Verticesi1ymax) ymax=Verticesi1; for(ys=ymin;ys=ymax;ys+) n=0; for(j=0;jVertexNum;+j) x1=Verticesj0; y1=Verticesj1; x2=Vertices(j+1)VertexNum0; y2=Vertices(j+1)VertexNum1; if(y1=y2) continue ; if(ysmin(y1,y2)|ysmax(y1,y2) continue; x0=int

12、(ys-y1)(x2-x1)/(y2y1)+x1+0。5); if(ys=y1) continue; if(ys=y2) int tmp=0; if(y1ys) +tmp; if(Vertices(j+2)VertexNum1ys) +tmp; if(tmp2=0) continue; xn=x0; n+; sort(x,x+n);/排序 for(i=0;in;i+=2) /填充 for(j=xi;j=xi+1;+j) DrawPixel(j,ys); return;3。3运行结果3。4运行结果分析X扫描线算法填充算法中比较简单的算法.它通过求交、排序、交点配对、区间填色的过程一次处理每一条扫

13、描线。而且对于端点独立进行判断(当做一个或者两个),很好的实现了填充效果.4思考题(可选)5实验心得 通过此次实验,我对X-扫描线转换算法和有效边表转换算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在指导下完成相应的函数的编写.另一方面,我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正可谓收获匪浅。实验3BSpline曲线绘制1实验目的和要求理解掌握自由曲线生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编程实现三次B样条曲线:均匀周期性B样条曲线开放均匀B样条曲线2实验环境和工具本试验提供自带实验平台开发环境:Visual C+ 6.0实验平台:Polygon_Conversion(自制平台)3实验结果3.1程序流程图1)基函数的生成:fl

14、oat CFreeform_CurveView:BKM(float t, int k, int m, float nodes) float value; if (m=1) if (t= nodesk&t 1) value= (Divide(tnodesk),(nodesk+m1-nodesk))BKM(t,k,m-1,nodes)+ Divide((nodesk+m-t),(nodesk+mnodesk+1))*BKM(t,k+1,m1,nodes)); return value;2)生成曲线的节点矢量:bool CFreeform_CurveView:Create_Nodes_Vector(

15、int n, int m, int SplineType, float nodes) switch(SplineType) case 0: /均匀B样条曲线 /添加代码.。.。.。.。.。.。.。.。.。.。.。 for(int i=0;i=n+m;i+) nodesi=i; break; case 1: /开放均匀B样条曲线 /添加代码。.。.。.。.。.。.。.。.。.。. int i=0; for(;im;i+) nodesi=0; for(;i=n;i+) nodesi=im+1; for(;i=n+3;i+) nodesi=nm+2; break; default: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3.3运行结果3.4运行结果分析这次试验是照着书上的生成曲线的公式编写的,分别绘制出均匀B样条曲线和开放均匀B样条曲线,实现难度不大.从曲线可以看出,两个曲线都很好的拟合了选择的点,均匀B样条曲线似乎效果更佳。 4实验心得 通过此次实验,我对基本曲线生成算法有了一定的掌握。由于其本身就很掌握,所以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可能是对三次B样条曲线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希望今后的学习能够让我对其有进一步的了解与把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