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104.49KB ,
资源ID:716926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1692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工程力学实验报告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模板.docx

1、工程力学实验报告模板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实验一 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 实验时间: 设备编号: 温度: 湿度: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数据及处理引伸仪标距l = mm实验前材料标 距l0(mm)直径d0(mm)平均横截面积(mm2)最小横截面积A0(mm2)截面I截面II截面III12平均12平均12平均低碳钢铸 铁低碳钢弹性模量测定载荷F (kN)变形l (mm)变形增量(mm)F0 =F1 =F2 =F3 =F4 =F5 =F = 实验后材 料标距l1(mm)断裂处直径d1(mm)断裂处横截面积A1(mm2)1

2、2平均低碳钢铸 铁屈服载荷和强度极限载荷材 料上屈服载荷下屈服载荷最大载荷断口形状Fsu(kN)l(mm)Fsl(kN)l(mm)Fb(kN)l(mm)低碳钢铸 铁载荷变形曲线(Fl曲线)及结果材 料低碳钢铸 铁Fl曲线断口形状实验结果上屈服极限下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强度极限延伸率四、问题讨论(1)比较低碳钢与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2)试从不同的断口特征说明金属的两种基本破坏形式。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原始试验数据记录实验指导教师: 20 年 月 日实验二 弯扭组合变形的主应力测定 实验时间: 设备编号: 温度: 湿度: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数据及处理1

3、数据记录试件计算长度L= mm试件材料泊松比=内 径d= mm试件材料弹性模量E= MPa外 径D= mm应变片电阻值R= 加力杆长度a= mm电阻片灵敏系数K=应变片灵敏系数K仪=2布片展开图: 截面单元体应力状态图:3荷载及应变载荷(N)电阻应变仪读数()A 点B 点C 点D 点PP-45000450-45000450-45000450-45000450应变应变增量应变应变增量应变应变增量应变应变增量应变应变增量应变应变增量应变应变增量应变应变增量应变应变增量应变应变增量应变应变增量应变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均值4根据实测数据计算A,B,C,D各点主应力大小及方向和剪应力的大小。5计算各点主应力

4、大小及方向、剪应力的大小。6值和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四、问题讨论分析形成误差的主要因素。弯扭组合变形的主应力测定原始试验数据记录实验指导教师: 20 年 月 日实验三 压杆稳定实验 实验时间: 设备编号: 温度: 湿度: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数据及处理1、试件尺寸及有关数据:截面尺寸(mm)截面IB1=b1=L1=截面IIB2=b2=L2=截面IIIB3=b3=L3=平 均B=b=L=弹性模量E长度系数2、载荷和应变(或挠度):次数载荷P(N)电阻应变仪读数()或千分表读数次数载荷P(N)电阻应变仪读数()或千分表读数测点测点测点测点1112123134145156167178

5、1891910203、F或F曲线4、临界压力Fcr实验值和理论值计算和误差分析:压杆稳定实验原始试验数据记录实验指导教师: 20 年 月 日实验四 金属扭转破坏实验、剪切弹性模量测定 实验时间: 设备编号: 温度: 湿度: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数据及处理弹性模量 E= 泊松比 = 实验前材 料标距l0(mm)直径d0(mm)平均极惯性矩(mm4)最小抗扭截面模量WT(mm3)截面I截面II截面III12平均12平均12平均低碳钢铸 铁低碳钢剪切弹性模量测定扭矩T (Nm)扭转角( o )扭转角增量( o )T0 =T1 =T2 =T3 =T4 =T5 =T = ( o )=

6、( rad )=理论值= ;相对误差(%)=载荷变形曲线(Fl曲线)及结果材 料低碳钢铸 铁T曲线断口形状实验记录屈服扭矩Ts=破坏扭矩Tb=破坏扭矩Tb=实验结果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强度极限=四、问题讨论(1)为什么低碳钢试样扭转破坏断面与横截面重合,而铸铁试样是与试样轴线成45o螺旋断裂面?(2)根据低碳钢和铸铁拉伸、压缩、扭转试验的强度指标和断口形貌,分析总结两类材料的抗拉、抗压、抗剪能力。金属扭转破坏实验、剪切弹性模量测定原始试验数据记录实验指导教师: 20 年 月 日实验五 冲击实验 实验时间: 设备编号: 温度: 湿度: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数据及处理材 料厚度h

7、(mm)宽度b(mm)截面积A(mm2)冲击功W(J)室 温冲击韧性K=W/A=四、问题讨论(1)分析比较低碳钢与铸铁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所表现的力学性能及破坏特性。(2)试解释缺口附近产生脆性破坏的原因。冲击实验原始试验数据记录实验指导教师: 20 年 月 日实验六 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定 实验时间: 设备编号: 温度: 湿度: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数据及处理1、试件尺寸及有关数据:2、画出系统自由衰减振动的波形:3、根据自由衰减振动波形确定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定原始试验数据记录实验指导教师: 20 年 月 日实验七 弯曲正应力电测

8、实验 实验时间: 设备编号: 温度: 湿度: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数据及处理数据记录梁 高H= mm截面惯性矩Iz= m4梁 宽B= mm拉压弹性模量E= MPa支座与垫架支点间距离a= mm应变片电阻值R= 各测点到中性轴的距离(中性轴以上取“-”,以下取“+”)y1= mmy2= mmy3= mmy4= mmy5= mm电阻片灵敏系数K=应变片灵敏系数K仪=载荷和应变次 数载荷P(N)载荷增量P(N)电阻应变仪读数()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12345678实验应力增量值(MPa)理论应力增量值(MPa)相对误差(%)横截面上应力分布比

9、较(用实线代表实验值,用虚线代表理论值) O y四、问题讨论沿梁截面高度,应变怎样分布?随载荷逐级增加,应变分布按什么规律变化?中性轴在横截面的什么位置?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原始试验数据记录实验指导教师: 20 年 月 日实验八 叠(组)合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 实验时间: 设备编号: 温度: 湿度: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数据及处理数据记录弹性模量 E= 应变片电阻值 = 电阻片灵敏系数K= 应变片灵敏系数 K仪=试件梁高(mm)梁宽(mm)支座与压头支点间距离(mm)截面惯性矩(m4)各电阻片位置到中性层的距离(中性轴以上取“-”,以下取“+”)(mm)叠 梁h1=h2=b=a

10、=Iz=y1= mm y5= mmy2= mm y6= mmy3= mm y7= mmy4= mm y8= mm楔块梁h1=h2=b=a=Iz=y1= mm y5= mmy2= mm y6= mmy3= mm y7= mmy4= mm y8= mm整 梁H=b=a=Iz=y1= mm y6= mmy2= mm y7= mmy3= mm y8= mmy4= mm y9= mmy5= mm载荷和应变(1) 叠梁次数载荷F(kN)载荷增量F(kN)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123456789平 均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实

11、验应力增量值(MPa)理论应力增量值(MPa)相对误差(%)(2) 楔块梁次 数载荷F(kN)载荷增量F(kN)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123456789平 均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实验应力增量值(MPa)理论应力增量值(MPa)相对误差(%)(3) 整梁次 数载荷F(kN)载荷增量F(kN)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应变增量123456789平 均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测点实验应力增量值(MPa)理论应力增量值(MPa)相对误差

12、(%)画出应力沿梁高度的分布规律(1) 叠梁 (2) 楔块梁 (3) 整梁四、问题讨论(1)分析整梁(矩形截面H2h,Bb),同种材料叠梁、不同材料叠梁在相同支撑和加载条件下承载能力的大小。(2)楔块梁的应力分布有什么特点,它与叠梁有何不同,内力性质有何变化?(3)根据测试结果如何判断各种梁是否有轴向力作用及轴向力产生的原因。叠(组)合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原始试验数据记录实验指导教师: 20 年 月 日实验九 偏心拉伸实验 实验时间: 设备编号: 温度: 湿度: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数据及处理1、试件尺寸及有关数据:材 料截面尺寸(mm)平均横截面积(mm2)截面I截面II截面IIIhb面积hb面积hb面积低碳钢2、载荷及应变:载荷F (kN)总应变1总应变2应变N应变MF0 =F1 =F2 =F3 =F4 =F =3、弹性模量计算:4、偏心距计算:5、正应力实验值计算:6、正应力理论值计算(应用叠加原理):7、误差分析:偏心拉伸实验原始试验数据记录实验指导教师: 20 年 月 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