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9 ,大小:59.47KB ,
资源ID:71626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1626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毒理学习题集.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毒理学习题集.docx

1、毒理学习题集第一章 绪论一、名词1、毒理学2、毒物二、选择1、描述毒理学直接关注的是,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息。A、毒性鉴定B、接触毒物时间C、接触毒物剂量D、毒性强弱E、以上全是2、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E、以上都是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E、以上都是三、填空1、毒理学研究领域主要分为_、_和_。2、动物实验的“3R”法分别是_、_和_。参考答案一、名词1、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

2、学。2、是指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二、选择1、A 2、D 3、E三、填空1、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2、优化、减少和取代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一、名词1、外源化学物3、毒物4、靶器官5、生物学标志6、暴露生物学标志7、效应生物学标志8、易感生物学标志9、量反应 10、质反应 11、剂量-效应关系 12、剂量-反应关系13、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14、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15、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 16、半数致死量或浓度 17、阈剂18、最大无作用剂量19、毒作用带定义二、选择1、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靶器官是指外源性化学物 A、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B、最早达到最

3、高浓度的部位C、在体内浓度最高的部位D、表现有害作用的部位E、代谢活跃的部位2、氟(F)的靶器官为 A、中枢神经系统B、脂肪C、肝D、肺E、骨骼3、铅(Pb)的靶器官为 A、中枢神经系统B、脂肪C、肝D、肺E、骨骼4、对某化学毒物进行毒性试验,测定结果为:LDso:896mgkg,LDo=152mgkg,LD100=1664mgkg,LimaC:64mgkg,Limch:8mgk8,其慢性毒作用带的数值为 A、8B、14C、26D、112E、2085、关于生物学标志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B、检测样品可为血、尿、大气、水、土壤等C、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

4、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D、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E、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6、欲把毒理学剂量反应关系中常见的非对称S 状曲线转换为直线,需要将 A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B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对数表示C。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D纵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E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7、某农药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60mgkg体重,安全系数定为100,一名60mg 体重的成年人该农药的每日最高允许摄入量应为 A06mg/人日B36mg/人日C12mg/人日D36mg/人日E60mg/人日8、

5、有害作用的质反应剂量反应关系多呈S 型曲线,原因在于不同个体对外源性化学物的 A、吸收速度差异B、分布部位差异C、代谢速度差异D、排泄速度差异E、易感性差异9、在毒性上限参数(致死量)中,最重要的参数是 A绝对致死剂量B大致致死剂量C致死剂量D半数致死剂量E最大耐受量(最大非致死剂量)10、LD50 的概念是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经统计,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D在实验中,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E抑制50酶活力所需的剂量11、有关半数致死剂量(LD50)的阐述,正确的是 A、是实验中一半受试动物发生死亡的剂量组的染毒剂量B、LD50 的值越大

6、, 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大C、LD50 的值越小,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大D、不受染毒途径和受试动物种属影响E、需要结合其他参数才能对受试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12、如外来化合物A 的LD50 比B 大,说明 A、A 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比B 大B、A 的毒性比B 大C、A 的作用强度比B 小D、A 的急性毒性比B 小E、A 引起死亡的可能性比B 小13、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是 A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B引起DNA 损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低剂量D引起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E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低剂量14、一般对致癌物制定实际安全剂量在人群中引起的肿瘤超额发生率不超过 A10-2B1

7、0-3C10-4D.10-5E10-615、未观察到损害作用水平(NOAEL)是指 A不引起亚临床改变或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高剂量B引起DNA 损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免疫功能降低的最低剂量D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学物不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E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16、下列属于无阈值效应的是 A汞所致的中毒性脑病,B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坏死C氢氟酸所致的皮肤灼伤D乙酰水杨酸所致的胎仔畸形E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17外来化学物在血液中主要与下列哪种蛋白结合 A.铜蓝蛋白B血红蛋白C白蛋白D球蛋白E脂蛋白三、填空1、毒性是物质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_。2、任何一种化学物只要达到一定的_,在一

8、定条件下都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3、生物学标志可分为_、_和_。4、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性质和强度,直接取决于在_的剂量。5、暴露特征包括_、_和_。6、重复染毒引起毒作用的关键因素是_,而不是暴露期限。四、简答1、简述毒性和毒效应的区别2、毒作用分类3、急性毒作用带的意义4、剂量-反映关系在毒理学意义五、论述1、简述毒效应普参考答案一、名词1、外源化学物: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2、毒性: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的能力。3、毒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

9、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4、靶器官:毒物被吸收后随血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但起发挥毒作用的部位则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毒物直接发挥作用的器官称为靶器官。5、生物学标志: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的测定指标。6、暴露生物学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可提供有关化学物质暴露的信息。7、效应生物学标志: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8、易感生物学标志: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

10、,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9、量反应:此类效应的观察结果为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的数值表示。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 10、质反应:计数资料、没有强度差别,不能以具体数值表示,只能以“,;有、无”表示。如:死、不死。用于表示化学物引起的某种毒效应产生的个体在群体中的发生比例 11、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变化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效应)强度改变之间的关系。 12、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变化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高低之间的关系。 13、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最低

11、剂量或浓度。14、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动物死亡。15、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16、半数致死量或浓度: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它是一个经过统计处理计算得到的数值. 17、阈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毒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也称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 level, MEL)。18、最大无作用剂量:是指一种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用现

12、代的检测方法和用最灵敏的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19、毒作用带定义:表示化学毒物毒性和毒作用特点的重要参数之一。二、选择1、A 2、E 3、A 4、A 5、B 6、B 7、D 8、E 9、E10、C 11、C 12、D 13、C 14、E 15、A 16、D 17、C三、填空1、化学结构2、剂量3、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4、靶器官5、暴露途径、暴露期限和暴露频率6、暴露频率四、简答1、简述毒性和毒效应的区别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性质,我们不能改变化学物的毒性,而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2、毒作用分

13、类(1)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2)局部或全部作用(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4)超敏反应(5)特异质反应3、急性毒作用带的意义急性毒作用带升高,急性毒性作用越宽,不易引起急性中毒死亡。反之,亦反。4、剂量-反映关系在毒理学意义(1)有助于发现化学毒物效应性质,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毒性;(2)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3)判断某种化学物与机体出现某种损害作用是否存在因果关系;(4)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重要内容。五、论述1、简述毒效应普还包括致癌、致突变和致畸胎作用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一、名词1、生物转运2、生物转化3、脂水分配系数4、代谢解毒。5、代谢活化6、蓄积7、生物利

14、用度8、清除率9、半减期10、曲线下面积11、消除率常数二、选择1、使外来化学物易于经生物膜简单扩散的因素为 A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高,非解离状态B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解离状态C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小D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大E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非解离状态2、气态和蒸气态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B化学物质的分子量C溶解度D血气分配系数E化学物质的沸点3、脂溶性外来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是 A简单扩散B滤过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胞饮和吞噬4、一般外源性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为 A、简单扩散

15、B、膜孔滤过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胞饮和吞噬5、适宜于用气管注射染毒的空气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二氧化氮D苯E氯气6、一般认为,不同途径接触化学毒物的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顺序为 A、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经口经皮B、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经口腔注射经皮C、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经口经皮D、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经口肌肉注射经皮E、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经皮经口7、脂溶性化学物经口灌胃染毒,首选的溶剂为 A、酒精B、水C、吐温80D、二甲基亚砜E、植物油8、洗胃清除体内未吸收毒物的最佳时间是服毒后 A、16 小时B、713 小时C、1420 小时D、2127 小时E、2834 小时9

16、、毒物的脂/水分配系数低提示毒物易于 A被机体吸收B在体内蓄积C被肾排泄D被机体代谢E与血浆蛋白结合10、导致化学毒物在体内不均匀分布的转运方式是 A、吞噬B、胞饮C、滤过D、简单扩散E、主动转运11、外来化合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其 A、毒作用发生的快慢B、毒作用的持续时间C、毒作用性质D、代谢解毒E、代谢活化12、某外源化学物可发生肠肝循环,则可使其 A毒作用发生减慢B毒作用性质改变C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D代谢解毒抑制E代谢活化抑制13、毒物排泄最主要的途径是 A粪便B唾液C汗液D母乳E尿液14、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 A一相反应可以降低毒性,二相反应可以增加毒性B经代谢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

17、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毒物代谢可经过一相反应和二相反应E.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15、细胞色素P-450 依赖性加单氧反应需 APAPSBUDPGACNADPHDGSHECH3COSCoA16、下列反应中由微粒体FMO 催化的是 A、P杂原子氧化B、黄嘌呤氧化C、脂肪烃羟化D、醛脱氢E、醇脱氢17、谷胱甘肽S-转移酶存在于细胞的 A、线粒体B、高尔基体C、胞液D、细胞核E、溶酶体18、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 酶系代谢解毒的毒物与此酶系的诱导剂联合作用,此毒物的毒性效应 A、减弱B、增强C、无变化D、持续时间缩短E、潜伏期延长19、在给予实验动物

18、多氯联苯后,发现体内苯转变为苯酚明显加速,说明该物质诱导 A、黄素加单氧酶B、黄嘌呤氧化酶C、细胞色素P-450D、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E、单胺氧化酶20、可使亲电子剂解毒的结合反应为 A葡萄糖醛酸结合B.谷胱甘肽结合C.硫酸结合D.乙酰化作用E甲基化作用21、谷胱甘肽结合反应需 APAPSBUDPGACNADPHDGSHECH3COSCoA22、硫酸结合反应需 APAPSBUDPGACNADPHDGSHECH3COSCoA23、与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发生结合反应的内源性底物,不包括 A、PAPSB、UDPGAC、半胱氨酸D、丙氨酸E、S-腺嘌吟蛋氨酸24、溴化苯在体内代谢为环氧化物后成

19、为肝脏毒物。如事先给予动物SKF-525A,则溴化苯的肝毒性明显降低,原因是抑制了 A黄素加单氧酶B谷胱甘肽S-转移酶C环氧化物水化酶D超氧化武歧化酶E混合功能氧化酶25、下列酶中不参与水解作用的是 A环氧化物水化酶BA酯酶CB-酯酶DDT-黄素酶E胰蛋白酶26、经肝脏细胞色素-450 依赖性加单氧酶系代谢活化的毒物与此酶系的抑制剂联合作用,该毒物的毒性效应 A减弱B增强C无变化D持续时间延长E潜伏期延长27、胡椒基丁醚可抑制 A、细胞色素P-450B、醛脱氢酶C、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D、羧酸酯酶E、乙酰胆碱酯酶28、对硫磷可抑制 A、细胞色素P-450B、醛脱氢酶C、细胞色素P-450

20、 还原酶D、羧酸酯酶E、乙酰胆碱酯酶29、某农村曾用飞机喷洒农药以扑杀棉花害虫,事后不久,在这数十平方公里受到该农药污染的环境里,有少数人群出现鼻刺激、咳嗽、头晕、恶心,更有甚者附近村民8 人发生急性中毒(有多汗、呕吐、瞳孔缩小等症)而入院治疗,住院者中5 人系同家族亲属,另3 人情况不明。在上述同一污染环境中,人群之间的健康危害效应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其最大可能原因是 A个体接受农蓟的量不同B身体健康状况不同C个体营养状况有差异D个体年龄不同E个体易感性不同(某些个体存在该有害因素的易感基因)三、填空1、机体对于外源化学物的处置包括:_、_、_和_。2、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分别为:_和_

21、两大类。前者包括_和_;后者包括_、_和_。3、易化扩散需要载体参与,因此易化扩散也存在对底物的_、_和_。4、多数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方式进行的。5、气体和蒸汽在呼吸道吸收与作用的部位主要取决于_和_。6、排泄外源化学物最主要器官是_。7、I相反应包括_、_和_。四、简答1、主动转运的特点2、毒物蓄积的部位可以认为是储存库的作用3、常见的结合反映有哪些?4、氧化反映的主要酶系五、论述1、简述经典毒物动力学参考答案一、名词1、生物转运:外源化学物穿过生物膜的过程,且其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故统称为生物转运。2、生物转化:是外源化学物转化为新的衍生物的过程,形成的产物结构与

22、性质均发生了改变,故称之为生物转化。3、脂水分配系数: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4、代谢解毒: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以后成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物,这个过程称为代谢解毒。5、代谢活化:一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这种现象称为代谢活化或生物活化。6、蓄积:外源化学物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7、生物利用度:又称生物有效度,指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时的吸收率。8、清除率: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有途径能够消除的外源化学物占有的血浆容积值。9、半减期:指外源化学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

23、需的时间。10、曲线下面积:指外源化学物从血浆中出现开始到完全消除为止这一时间过程内时-量曲线下覆盖的总面积。11、消除率常数:表示单位时间内外源化学物从体内消除的量占体存总量的比例。12、表观分布容积:是表示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分布容积的重要参数。该参数只有在外源化学物均匀分布于全身组织时才与其真正占有的生理容积相等,故称之为“表现”。二、选择1、A 2、D 3、A 4、A 5、A 6、C 7、E 8、A 9、E10、E 11、B 12、C 13、E 14、E 15、D 16、A 17、C 18、D19、C 20、B 21、D 22、B 23、D 24、A 25、D 26、D 27、A 28、

24、E 29、E三、填空1、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2、被动转运和特殊转运。简单扩散和过滤。主动转运、易化扩散和膜动转运3、特异选择性、饱和性和竞争性抑制4、简单扩散5、脂溶性和浓度6、肾脏7、氧化、还原和水解反映四、简答1、主动转运的特点(1)转运系统对于外源化学物的结构具有特异选择性,只有具备某种结构特征的物质才能被转运;(2)载体具有一定的容量,在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转运系统可被饱和,即存在转运极限;(3)使用同一转运系统转运的外源化学物之间可发生竞争性抑制;(4)需要消耗能量,代谢抑制剂可以阻断转运过程。2、毒物蓄积的部位可以认为是储存库的作用(1)对于急性中毒有保护作用(2)是慢性中毒作用

25、发生的物质基础3、常见的结合反映有哪些?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氨基酸结合、乙酰化和甲基化等4、氧化反映的主要酶系(1)细胞色素P-450酶系(成分组成、命名、反应机制、催化反应的类型)(2)微粒体黄素单加氧酶(3)醇、醛、酮氧化还原系统和胺氧化(4)过氧化物酶依赖的共氧化反应五、论述1、简述经典毒物动力学分为2个类型:速率类型和房室模型速率类型可以分为一级速率过程和零级速率过程一级速率过程特点:毒物在体内某一瞬间的变化速率与其瞬时含量的一次方呈正比;其半对数时-量曲线为一条直线;半减期恒定。零级速率过程特点:单位时间内消除毒物的量恒定;其半对数时-量曲线为一条曲线;随初始浓度

26、或剂量增加而增加。房室模型是指在动力学上相互之间难以区分的,转运和转化性质近似的组织、器官和体液。房室模型可以分为一房室模型和多房室模型,又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第四章 毒作用机制一、名词1、终毒物2、亲电物二、选择1、自由基具有下列特性 A、奇数电子,低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B、奇数电子,高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C、奇数电子,低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D、奇数电子,高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E、以上都不对2、终毒物可以为: A、原化学物(母化合物)B、代谢物 C、活性氧(氮)D、内源化学物 E、以上都可以3、通常影响毒物吸收最重要的理化特征是 A、水

27、溶性B、脂溶性C、挥发性D、LD50E、LD1004、毒物吸收率与其在吸收表面的浓度有关,主要取决于_及化学物的溶解度。A、暴露面积B、暴露强度C、暴露速率D、暴露期限E、暴露时间5、影响毒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脂溶性B、分子大小C、形态D、电离度E、以上都是6、下列哪些因素促进毒物分布到靶部位A、毛细血管内皮的多孔性B、专一化得膜转运C、细胞器内的蓄积D、可逆性细胞内结合E、以上都是7、排泄的途径与速度主要取决于毒物的 A、物理化学特性B、溶解性C、分子量D、脂溶性E、水溶性8、主要排泄器官仅能有效的清除_和离子化的化学物。 A、高亲脂性B、高亲水性C、脂水分配系数D、以上都是E、以上都

28、不是9、经扩散重吸收的过程需要化学物具有一定的 A、水溶性B、脂溶性C、脂水分配系数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10、下列哪些是靶分子的反应类型 A、非共价结合B、酶促反应C、去氢反应D、电子转移E、以上都是三、填空1、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主要取决于机体暴露的_和_。2、毒效应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终毒物在其作用靶部位_和_。3、靶分子上终毒物的浓度取决于毒物在靶部位浓度_过程的相对有效性。4、内源性分子作为靶分子必须具有合适的_和/或_,以容许终毒物发生共价或非共价反应。四、简答1、终毒物主要分类有哪些?2、增毒使外源化学物转变为:3、自由基的特点4、解毒过程失效 5、亲电物的形成6、修复的局限性7、修复障碍引起的毒性五、论述1、简述靶分子功能失调参考答案一、名词1、终毒物:是指与生物靶分子反映或严重的改变生物学(微)环境、启动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化学物。2、亲电物:是指含有一个缺电子原子(带部分或全部正电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