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考试题目考试时间:周一一、名词解释(20分)5道1、累积优先股累积优先股(Cumulative preferred shares):是指当公司在某个时期内的盈利不足以支付优先股股息时,则累计到次年或以后某一年盈利时,在普通股的红利发放之前,连同本年优先股的股息一并发放。2、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证券回购市场等。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可以在市场上转让的存款凭证。其一般不记名、不可以提前支取,但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和转让
2、。4、欧洲债券一国筹资者在本国以外的国际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以第三国货币为面值并由一国或几国金融机构组成辛迪加承销的证券。5、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提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份额,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并将投资收益按照基金投资的投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间接投资方式。6、金融租赁由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要求,按照双方事先合同约定,向承租人指定的出卖人,购买承租人指定的固定资产,在出租人拥有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以承租人支付所有租金为条件,将一个时期该固定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让渡给承租人,具有融
3、资和融物的双重功能。7、ETF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基金份额可变的一种开放式基金。投资者既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ETF份额,也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购或赎回ETF份额,但必须以一篮子股票(或少量现金)换取基金份额或以基金份额换回一篮子股票(或少量现金)8、股指期货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双方交易的是一定期后的股指价格水平,通过现金结算差价来进行交割。二、简答题(40分)5道1、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聚敛功能:可以聚集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并投放社会再生产,起着资金“蓄水池”的作用。金融市场通过创造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和提供多
4、样化的金融工具为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余缺部门提供沟通的渠道。配置功能:主要表现在资源的配置、财富的配置风险的再分配。通过将资源从利用效率低的部门转移到效率高的部门,使一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最有效地配置在效率最高或效用最大的用途上,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金融市场的金融资产价格发生波动时,一部分人的财富量随着金融资产价格的升高而增加,另一部分人则由于金融资产价格的下跌而相应减少。不同的主体风险厌恶程度不同,风险厌恶程度较高的人可以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把风险转稼给风险厌恶程度低的人,实现风险的再分配。调节功能:金融市场具有直接调节作用,可以通过其特有的引导资本形成及合理配置的机制首先对微观经济部门
5、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宏观经济活动的一种有效的自发调节机制。金融市场的存在及发展,也为政府对宏观经济活动的间接调控创造了条件,既提供货币政策操作的场,也提供了实施货币政策的决策信息。反映功能: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信息源”,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气象台”。其首先是反映微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示器,金融市场交易直接和间接地反映了国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专人从事商情研究和分析,与各类工商企业直接接触,能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人们可以通过金融市场广泛而及时的收集和传播信息的通信网络,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2、金融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一)金融市场交易的主体(即参与者)。金融市场的主体主要有投资
6、者(投机者)、筹资者、套期保值者、套利者、调控和监管者五大类。具体来看包括:政府部门 ;工商企业;居民个人;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中央银行。(二)金融市场交易的客体(即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成为金融市场交易的对象。(三)金融市场交易的媒介(即金融工具,亦称为金融性商品)。金融市场交易媒介是指各主体凭以交易货币资金的工具。从性质上来看,金融工具包括债权债务凭证(如票据、债券)和所有权凭证(如股票)。它们有很多种类,并各有其特点,能够满足资金交易者的不同要求。(四)金融市场的价格(即利息率)。在金融市场上,利率是货币资金商品的“价格”,其高低主要由社会平均利润率和资金供求关系决定。金融工具的价格在金融市
7、场上发挥着核心作用。(五)金融市场交易的管理、组织形式与交易方式。金融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管理机构的日常管理、中央银行的间接管理、国家的法律管理等。金融市场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交易所和柜台交易。交易方式主要有现货交易、期货交易、信用交易等。金融交易有主要有三种组织方式:一是有固定场所的有组织有制度的集中交易方式,如交易所方式,二是金融机构柜台上买卖双方进行面议的、分散交易方式,如柜台交易方式,三是电讯方式。并存,分别可以满足不同的交易需求。3、金融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资产证券化: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工程化:4、我国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区别(1)基金规模和存续期限的可变性不同。封闭式基金规模是
8、固定不变的,并有明确的存续期限;开放式基金发行的基金单位是可赎回的,而且投资者可随时申购基金单位,所以基金的规模和存续期限是变化的。(2)影响基金价格的主要因素不同。封闭式基金单位的价格更多地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单位的买卖价格是以基金单位对应的资产净值为基础,不会出现折价现象。(3)收益与风险不同。由于封闭式基金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二级市场的买卖差价和基金年底的分红,其风险也就来自于二级市场以及基金管理人的风险。开放式基金的收益则主要来自于赎回价与申购价之间的差价,其风险也仅为基金管理人能力的风险。(4)对管理人的要求和投资策略不同。封闭式基金条件下,管理人没有
9、随时要求赎回的压力,基金管理人可以实行长期的投资策略;开放式基金因为有随时申购,因此必须保留一部分基金,以便应付投资者随时赎回,进行长期投资会受到一定限制。另外,开放式基金的投资组合等信息披露的要求也比较高。5、期货与远期的区别(1)标准化程度不同 远期合约遵循契约自由原则,合约中的相关条件如标的物的质量、数量、交割地点和交割时间都是依据双方的需要确定的;期货合约则是标准化的,期货交易所为各种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制定了标准化的数量、质量、交割地点、交割时间、交割方式、合约规模等条款。 (2)交易场所不同 远期合约没有固定的场所,交易双方各自寻找合适的对象;期货合约则在交易所内交易,一般不允许场外交
10、易。 (3)违约风险不同 远期合约的履行仅以签约双方的信誉为担保,一旦一方无力或不愿履约时,另一方就得蒙受损失;期货合约的履行则由交易所或清算公司提供担保。 6、金融监管及其原因分析金融监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除上述监管外,还包括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的自律性监管、同业组织的互律性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金融业的特殊性:从理性化层面来考虑, 所以对金融业毫无例外地实行严格监管是来源于金融的内外矛盾,这是由客观要求决定的现实策略选择。实行严格监管, 从金融的内在矛盾来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 1
11、) 金融自身的脆弱性。 金融业自身资本只是带有象征性的,即便是按巴塞尔协议规定达到8%的标准也没有意义。历史上没有哪一家金融机构是由于资本充足率不足而破产的,金融机构的破产是因为流动性不足出现支付危机而导致的。 ( 2) 金融的脆弱性还在于金融资本的趋利本性和虚拟性。现在全球每年的外汇交易总量超过外贸交易总量的60 倍,全球平均每天有约1 万亿美元的游资。 金融资本的趋利性和虚拟性,构成了金融本身的脆弱。 ( 3)市场失灵的内在缺陷。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一个手段,但不是一切手段。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将会导致市场失灵的出现。 ( 4)由于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对称,这样就产生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
12、择。由此可见,金融的内在脆弱性决定了对金融进行监管的客观必然性。7、利率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三、论述题(40分)2道1、试述资产证券化的一般原理及其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它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流通的证券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将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出售给一个独立的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特殊目的公司(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以资产为支撑发行证券,并用发行证券所募集的资金来支付购买资产的价格。其中,最先持有并转让资产的一方,为需要融资的
13、机构,整个资产证券化的过程都是由其发起的,称为“发起人”(originator)。购买资产支撑证券的人“投资者”。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为减少融资成本,在很多情形下,发起人往往聘请信用评级机构(rating agency)对证券信用进行评级。同时,为加强所发行证券的信用等级,会采取一些信用加强的手段,提供信用加强手段的人被称为“信用加强者”(credit enhancement)。在证券发行完毕之后,往往还需要一专门的服务机构负责收取资产的收益,并将资产收益按照有关契约的约定支付给投资者,这类机构称为“服务者”(servicer)。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资产证券化融资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有:发起人、
14、投资者、特设信托机构、承销商、投资银行、信用增级机构或担保机构、资信评级机构、托管人及律师等。通常来讲,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重组现金流,构造证券化资产。 发起人(一般是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也可以称为原始权益人)根据自身的资产证券化融资要求,确定资产证券化目标,对自己拥有的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收入流的信贷资产进行清理、估算和考核,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对整个组合的现金流的平均水平有一个基本判断,决定借款人信用、抵押担保贷款的抵押价值等并将应收和可预见现金流资产进行组合,对现金流的重组可按贷款的期限结构、本金和利息的重新安排或风险的重新分配等进行,根据证券化目标确定资产数,最后将
15、这些资产汇集形成一个资产池。 2、组建特设信托机构,实现真实出售,达到破产隔离。 特设信托机构是一个以资产证券化为唯一目的的、独立的信托实体,有时也可以由发起人设立,注册后的特设信托机构的活动受法律的严格限制,其资本化程度很低,资金全部来源于发行证券的收入。特设信托机构是实现资产转化成证券的“介质”,是实现破产隔离的重要手段。 3、完善交易结构,进行信用增级。 为完善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特设机构要完成与发起人指定的资产池服务公司签订贷款服务合同、与发起人一起确定托管银行并签订托管合同、与银行达成必要时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周转协议、与券商达成承销协议等一系列的程序。同时,特设信托机构对证券化资产进
16、行一定风险分析后,就必须对一定的资产集合进行风险结构的重组,并通过额外的现金流来源对可预见的损失进行弥补,以降低可预见的信用风险,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 4、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 资产支持证券的评级为投资者提供证券选择的依据,因而构成资产证券化的又一重要环节。评级由国际资本市场上广大投资者承认的独立私营评级机构进行,评级考虑因素不包括由利率变动等因素导致的市场风险,而主要考虑资产的信用风险。 5、安排证券销售,向发起人支付 在信用提高和评级结果向投资者公布之后,由承销商负责向投资者销售资产支持证券,销售的方式可采用包销或代销。特设信托机构从承销商处获取证券发行收入后,按约定的购买价格,把
17、发行收入的大部分支付给发起人。至此,发起人的筹资目的已经达到。 6、挂牌上市交易及到期支付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完毕到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后,即实现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流动性的目的。但资产证券化的工作并没有全部完成。发起人要指定一个资产池管理公司或亲自对资产池进行管理,负责收取、记录由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收入,并将这些收款全部存入托管行的收款专户。 二、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资产证券化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有利于盘活金融资产,化解初始贷款人的流动性风险,改善资产质量,降低融资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
18、提供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大大增强。 商业银行的负债以中短期存款为主;而资产,尤其是贷款资产则出现长期化倾向。对此,我国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同时,普通贷款项目也出现长期化的趋势。这使得商业银行本金回流期限被长期合约所框定。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的不匹配使得处于整个市场与经济波动中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加大,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为解决这一矛盾,传统商业银行只能严格限制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其结果是社会中长期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进而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速度,对商业银行本身的盈利能力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资产证券化
19、业务的出现,则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办法。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战略规划,积极开展各种贷款业务;同时,针对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管理需要,将原来不具有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转化为证券,并销售出去,从而有效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因此,资产证券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散过程。 2.资产证券化可以扩大商业银行的收益来源,增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兴起和表外业务的发展,西方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竞相发展中间业务,且已形成一股新兴的国际金融潮流。对于它们而言,中间业务已成为主要业务品种和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40%50%,有的甚至
20、超过70%.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目前尚主要集中在结算类和代理类,并且,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大约只有6%17%.也就是说,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仍严重依赖利差收入。为应对银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利用其专业化优势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并以此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资产证券化的推出,给商业银行扩大收益来源提供了机会。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原贷款银行在出售基础资产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手续费、管理费等收入;另外,还可以通过为其他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提供担保及发行服务等而获得收入。 3.资产证券化可以促使商业银行加强管理约束,增强业务的规范化和透明度。商业银行为促使其资产(主要
21、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必须全面增强信贷业务管理约束,建立健全较好的产品定价和信贷管理基本机制,将信贷产品标准化、规范化,锁定风险、简化信息含量,增强证券化资产信息的透明度,以降低SPV为基础资产信用增级所花费的成本,同时增强投资者对证券真实价值的认可程度,进而降低商业银行融资代价、提高基础资产的销售价格。 因此,可以说,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促使其主动增强业务的规范化和透明度的过程。 4.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有效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改善资本充足率。 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有效地管理资产负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式。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如某一揽子贷款或
22、部分应收款,组合成资产池,转入流动性较好的资本市场,同时,转出的资产也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移出。于是,商业银行可以加速将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资产负债结构随之得到改善,资产负债的期限也趋于合理。 同时,贷款的风险权重常常高于债券的风险权重,因此,善于管理的银行可以通过对其贷款进行证券化而非持有到期,来改善其资本充足率的大小。这对我国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的商业银行而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5.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增强竞争力,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目前,我国处于入世的“后过渡期”,2006年,我国金融领域将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为此,我国商业银行正在积极进行改革,建行、中行正在进行股份
23、制改革试点和上市前准备工作,工行、农行也明确了在今后几年争取上市的目标。一时间,能否成功改组上市似乎成了评价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一个最重要内容。笔者认为,不能把注意力只集中在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上市方面这只能说是商业银行改革成功的市场表现,银行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才应是商业银行改革的目的之所在。 资产证券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收益水平,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应对我国金融领域全面开放后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 三、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条件,并已有初步尝试。2003年初,中国信达
24、资产管理公司与德意志银行签署了资产证券化和分包一揽子协议合作项目,涉及债权金额25.52亿元,被称为我国第一个资产证券化项目;2003年6月,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内成功推出账面价值约132亿元的资产处置信托项目。 但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对于资产证券化,无论是理论知识准备还是实际操作经验,都还十分欠缺,在社会环境、制度建设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国在开展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加以注意。 1.评级成本问题。我国国内资产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评级并不高,而较低的信用评级也就意味着较高的融资成本,同时,为评级而聘请国际专家所需成本也比较高。所以,从商业角度考虑,我国现阶段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还不适宜广
25、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实施。但随着该项业务在我国的广泛开展,走出国门是必然趋势。因此,我国应加快信用体系及相关机制建设,提高企业及其资产信用等级,并加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规范信贷业务操作,提高信息透明度,以应对全球化后银行业的激烈竞争。 2.会计、税收、法律问题。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涉及的会计、税收、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是资产证券化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些方面涉及证券资产的合法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与各方参与者的利益息息相关,并直接关系到资产证券化的动机和结果。因此,我国应加快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有关会计、税收、法律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并尽快出台相关规定,以规范该项业务在我国的应用。 3.风险问题。商业银行
26、在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因此,我国在积极研究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其中有关潜在风险的化解对策研究,以求得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当然,上述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应加快相关问题的研究,积极完善各方面条件,边摸索边实践,正确引导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的广泛开展。2、金融创新、金融发展与金融风险的关系(1)金融创新可以转稼金融风险,如浮动利率票据可以转稼利率风险,外汇期货可以转稼汇率风险,住房抵押贷款可以转稼信用风险,与物价指数挂钩的公债可以转稼通胀风险。(2)金融创新可以防范金融风险,利率互换可以防范利率风险,双重
27、货币债券可以防范汇率风险,债务保证债券可以防范信用风险,期权交易可以防范市场风险。(3)金融创新也会客观上放大金融风险,从金融创新的宏观生成机理来看,金融创新都是与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的。60年代各国对金融实行严格管制;7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进步并在金融行业迅速推广,金融当局开始放松管制。在进入中后起期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滞胀几随之而来的高利率;同时,“石油危机”造成全球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形成金融“脱媒”现象,风险加剧;1980年代后,各国普遍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增强,出现了利率自由化、金融机构自由化、金融市场自由化、外汇交易自由化。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
28、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并认为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三类:(1)金融制度创新;(2)金融业务创新;(3)金融组织创新。 从思维层次上看,创新有三层涵义:(1)原创性思想的跃进,如第一份期权合约的产生;(2)整合性将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和运用,如期货合约的产生;(3)组合性创性,如蝶式期权的产生。 1、在组织制度上的创新 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银行体制,形成了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多家股份制银行为主体的存款货币银行体系,现在城市信用社改成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了多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放宽了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和保险也市场进入条件,初步建立了外汇市场,加快了开放步伐。 2、管理制度的创新 1)中
29、央银行从纯粹的计划金融管制转变为金融宏观调控,调控方式有计划性,行政性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想一经济和法律手段转变,调控手段上逐步启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快了外汇改革,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2)对金融机构业务管制有所放松,各专业银行可以开办城乡人民币,外汇等多种业务,公平竞争;企业和银行可以双向选择。对信贷资金的管理“切快管理,实存实贷,存贷挂钩”等措施,到1980年改为“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控制”,1985年改为“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存实贷,相互融通”; 1994年改为总量控制,比例管理,分类指导,市场融通的管理体制。此外,对国有银行以外的其他金
30、融机构实行全面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998年对国 有商业银行也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3、金融市场创新 建立了同业拆借,商业票据和短期政府债券为主的货币市场;建立了银行与企业间外汇零售市场,银行与银行间外汇批发市场,中央银行与外汇指定银行间公开操作市场相结合的外汇统一市场。在资本市场方面,建立了以承销商为主的一级市场,以深,沪市核心,以城市证券交易中心为外围,以各地券商营业部为网络的二级市场。 4、金融业务与工具的创新 从负债业务上,出现了三、六、九个月的定期存款、保值储蓄存款、住房储蓄存款、委托存款、信托存款等新品种;从资产业务看,出现了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按揭贷款等品种;在中间业务上出现了
31、多功能的信用卡。从金融工具上看,主要有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融资债券、回购协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资本市场工具和长期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股票、受益债券、股权证、基金证券等。 5、金融技术创新 在技术上出现了一上海,深圳交易所为代表的电子化装备。 金融创新存在着危机和风险,其中道德风险是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来看,道德风险的存在和失控是金融创新的毒药。金融创新的道德风险就是金融机构及其从事金融领域工作的精英们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使创新脱离了道德的轨迹,造成了道德危机,进而危害投资人和金融机构的利益。近些年来,由于追求竞争优势和高额利益,西方国家出现了放宽金融管制与倡导金融领域的
32、自由化经营的倾向,如允许各金融机构业务交叉,放松对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投资方面的诸多限制,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得到了无节制的发展等,使道德风险不断积聚,最后导致危机的爆发。具体而言,金融创新的道德风险主要。1金融创新以规避制度监管为目的,使道德风险失去了有效的制度控制 道德风险首先源自于制度管制缺失的风险。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人是制度化的人,没有好的制度环境,好人也会变为坏人。金融创新的原动力之一就是可以通过创新以突破旧体制的限制。按照凯恩(EJKane)的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金融创新就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的行为。也就是说,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以规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凯恩认为,许多形式的政府管制与控制实质上等于隐含的税收,阻碍了金融业从事已有的盈利性活动和利用管制以外的利润机会,因此,金融机构会通过创新来逃避政府的管制。在他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