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113.88KB ,
资源ID:714562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1456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1、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讨论稿)“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我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省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的重要时期。第一章 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第一节 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5523”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市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聚集力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

2、做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和空气质量等主要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为“十二五”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国民经济跃上新起点,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全市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到2010年,可完成生产总值180亿元,年均增长15.2%,高于计划目标2.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11万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可分别达到24.85亿元和11.89亿元,年均增长31.8%和31.5%,提前三年完成了规划目标;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年均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亿元,年均增长18%,五大

3、主要指标全面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二、工业化加速特征凸显,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到2010年,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可分别达到12亿元、110亿元和58亿元,年均增长6.9%、17.02%和14.24%,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初期的8.2:52:39.8调整为6.7:61.3:32,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凸显。世界工业化和我国沿海工业化的实践表明,我市已进入了加快转型发展的黄金周期。产业转型深入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市电解铝、水泥、煤炭、陶瓷等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煤炭、水泥、铝业三大主导产业占到工业总产值的53.7%,支撑作用强劲;新兴产业

4、快速壮大,电力电源、装备制造、食品等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煤电铝水泥陶瓷互动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形成;园区集群经济迅猛发展,市级工业园区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内生性发展的新引擎。三、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成就斐然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关天经济区规划将我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0平方公里,省政府批准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近40平方公里。国家建设部批准的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的新区, 15平方公里启动区已初具城市规模,成为铜川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走扩大内涵创新发展的路子,通过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城市规划建设面积可以扩大到1

5、10平方公里,以北市区黄堡董家河耀州区新区坡头为骨架的大城市格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全市“两区一廊”带状组团和“十”字型城镇带功能进一步提高,24个建制镇的建设基本形成了以210国道为主轴和以梅七铁路、城市西环路、铜白铁路、305公路为次轴的“一主两次”城镇发展带,城镇化水平达到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9.6平方公里,城市居住人口达到39.9万人;人均公共绿地8.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37;自来水普及率98,燃气普及率72,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四、工业园区引领作用加强,项目建设跨上新台阶依托工业园区,

6、初步培育和形成了全市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新区装备制造、坡头载能、黄堡水泥陶瓷、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四大市级工业园区经济总量已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25%以上,成为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全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成就。“十一五”期间,依托工业园区,实施了五批91个市级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3.3亿元,先后成功引进和实施了华能铜川电厂、台湾旺旺食品、浙江声威水泥、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延安大学铜川校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7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三倍多。五、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宜居创业环境显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全

7、市累计关闭拆除了23台机立窑、1台中空回转窑、5条湿法旋窑生产线、2条落后小旋窑,淘汰落后产能358万吨,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水泥大市无立窑的目标。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一五”初期下降20%,SO2和COD分别削减29.7%和11%。城市景观工程和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植树造林120.24万亩,超规划目标29。森林覆盖率达到44.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37。2008年、2009年先后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城市和绿化模范城市。全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2009年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34天,比规划目标多出54天,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人居环境明显好转。灾害治理和宜居工程步伐加快。“十一

8、五”期间,全市年均治理水土流失160平方公里;投资4419.26万元,实施各类地质工程项目16个,完成12个,进一步改善了矿山生态环境,消除了灾害隐患;累计投资13.26亿元,基本完成了采煤沉陷区滑塌区综合治理工程,启动实施了总投资46.2亿元的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六、各项改革日益深化,体制创新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全市财税改革进展顺利,市国库集中支付局正式挂牌;组建了市医改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全市区县政府管理权限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45%。完成了秦岭水泥破产重组,省上下划的5户省属企业和

9、铜变公司等困难企业逐步走出困境。处置了国企在四大金融资产经营公司的13亿元债务。农村各类改革稳步实施,率先在全省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七、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十大民生工程”成效显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800元和4700元,年均增长15.2%和18.5%;城乡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分别达到26平方米和28平方米,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教科文卫事业蓬勃发展。“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基本理顺,义务教育进入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新阶段,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技术学院的成立填补了我市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的空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

10、育体系。市体育馆、图书馆、耀州区宣传文化中心、宜君县体育馆、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2个村级示范文化室、245个“农家书屋”等建成投入使用。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规范化卫生室全覆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生育保险列入全国试点,新农合参保率居全省前列。到2010年,建成乡镇卫生院37个,提前两年完成了规划目标任务。社会保障有效推进。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基本得到妥善解决;新增城镇就业7.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级综合信息服务和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区县全覆盖,建成省

11、级标准新农村示范村40个,累计完成400个扶贫村的整村推进建设任务,启动建设了150个重点贫困村,对居住偏远、交通不便、不具备生存条件的8300户、3.25万贫困人口实施了移民搬迁,建成移民新村125个。第二节 发展环境“十二五”,铜川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有利发展时期。一、发展机遇一是面临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环境。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稳速、增效、均衡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特征,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二是面临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将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

12、境保护、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社会事业发展、优化区域布局、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由“打基础”到“兴产业”的战略转变,为我市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三是面临深入实施“三大规划”的历史机遇。铜川被列为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陕西唯一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成员城市。“十二五”期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规划将全面落实,为铜川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推进城乡一体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四是面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历史

13、机遇。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区域整合、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凸显,仅2009年国家就批复了11个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铜川不仅是连接关中经济区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交通枢纽、西安市通向陕北的“门户”城市,而且在西铜第二条高速通车后,将进入西安半小时都市圈,西铜一体化发展将为铜川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五是面临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国内经济结构深刻变革和产业分工加速调整的新形势下,东部沿海地区资本与产业加速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态势日趋明显,为铜川全面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二、风险挑战一是国内外竞争更加激烈。在“后金融危机”

14、时代,全球经济面临结构性战略调整,各国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国内各地越来越呈现出全面开放、竞相发展的格局,地区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涵盖产业、文化、基础设施、人才、管理、生态环境等全方位的综合竞争。我市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任务十分紧迫而艰巨。 二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任重道远。随着低碳社会的全面发展,节能减排任务越发艰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模式将受到严重制约。“十二五”期间,铜川能源、土地、水等重要资源都将偏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市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不断加大。随着改革的不

15、断深入,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公共需求急剧增长、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呈现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铜川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就业再就业压力大等引发的各种深层次矛盾都有可能凸显出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为艰巨。第三节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的理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经济转型为统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渭北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为着眼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5523”发展思路,继续实施工业强市、项目带动、可持续发展

16、三大战略,走扩大内涵创新发展的路子,统筹城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城市形象,切实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决定性基础。二、发展原则1、坚持速度与质量相统一。既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更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合理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坚持城乡发展相统筹。既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更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互动发展的动态平衡局面。3、坚持投资与消费、出口相驱动。既要继续扩大投资规模,更要激活消费、扩大出口,充分发

17、挥消费和出口的驱动作用,形成投资、消费和出口三轮良性驱动机制。4、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促进。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让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5、坚持工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既要充分认识到协调工业和服务业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又要在调整结构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16个区域中心镇、57个1500人以上的中心村,力争实现公路和集中供水“村村通”,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初步形成以城市和县城为中心、以工业园区和重点镇为支撑、以中心村为基础的城乡一

18、体化发展框架。节能环保指标:万元GDP能耗在“十一五”末期的基础上下降20%,达到1.4吨标准煤/万元。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积极促成油页岩项目实施投产,沼气池达到4万口,实施20万吨生物质柴油项目,多形式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大力整治水泥粉尘污染,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稳定在300天以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安全生产相对控制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40%以上;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以上;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5%以上;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30%以上。表一 铜川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单

19、位200520082009四年年均增长率2010年预期十二五预期年均增长率2015生产总值亿元69.52128.65155.8622.4 18015380第一产业亿元5.679.6810.817.5121019第二产业亿元36.147795.227.411115219工业亿元31.2463.4879.5728.292.517203第三产业亿元27.7141.9749.915.85720142人均生产总值元8240151601854822.52110014.545000财政总收入亿元6.2416.0121.0635.524.851652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3.027.510.0835.211

20、.891625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4.4963.488.1226.411525350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元114.2199.65287.7721.9367.28208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5871110081371723.6159101633000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0103291396818.54600171000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待定)吨标准煤2.161.931.791.971.73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2.337.2139.4815.445.518112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2420.22363.7720.4-26.11500102200城镇登记失业率%4.44.44.144.

21、344.54.5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54.245.783.97.287.5城市化率%5354.454.80.74551.766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004584512.28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6565670.7670485森林覆盖率%4144.344.82.245.51.950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2126.228.176290.730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24.2526.627.32.3281.430人口总自然增长率4.534.424.344.4555总人口万人84.3983.9384.122.784.74.786.7 第二章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挥资源优势,以重大项

22、目为抓手,大力发展煤电、铝业、水泥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四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能源重化工、现代建材、铝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产业基地,强化煤、电、铝、水泥、陶瓷联产联营互动发展,实现资源深度综合开发利用和多层次转化增值,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第四节 构建陕西第二个能源重化工基地充分发挥铜川地处渭北黑腰带核心区的优势,推进渭北煤田一体化开发利用,发展百万吨的大煤矿,强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以延长煤炭产业链条为方向,重点发展煤炭的深加工与转化利用,积极发展煤电一体化,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进一步推广洁净能源技术,构建陕西第二个能源重化工基地。加强煤炭资源管理,通过整合煤炭资源,引导其向优势骨干企业聚集,实

23、现煤炭的集约利用和深度加工。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改造中小型煤矿,积极推进中小型煤矿采煤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继续淘汰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安全标准、不符合环保要求和浪费资源的小煤矿。稳定和适度扩大煤炭产量,重点完成冶平、丰邑、司南三处煤矿的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发展煤矸石电厂、瓦斯电厂、煤层气发电等项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稳步实施煤炭液化工程,建设完成德源30万吨水煤浆生产基地项目;对煤矸石等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在董家河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4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机组,打造清洁能源示范区。坚持以煤发电,推动煤电一体化,打造陕西电网重要的电源节点。加快华能铜川电厂二期2100万千

24、瓦、三期2100万千瓦,国电一期235万千瓦热电联产等项目的实施。到2015年,煤炭产量稳定在2000万吨,50%以上的煤炭实现就地转化,发电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煤电产值力争突破150亿元。注重电力规划的长远性和前瞻性。加快电网建设,重点建设铜川宝鉴330千伏变电站,新建改造2个110千伏、12个35千伏输变电设施,力争早日规划建设与华能二、三期配套的750千伏变电站,实现电网智能化,增强电网供电可靠性。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扩大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应用范围,完成蓝亚1.2万千瓦秸秆发电项目建设。积极承接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和西安周边地区化工产业链延伸的

25、深加工项目及配套项目,大力发展煤层气液化和煤焦油、聚氯乙烯(PVC)等煤化工产业下游产品,完善提升陕西化工产业链。第五节 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现代建材基地进一步改造水泥产业,扩大水泥产能,依托耀瓷文化品牌,扩大招商引资,主动承接东部陶瓷产业转移,形成以水泥陶瓷产业为核心、新型建筑材料及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多元化产业格局,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现代建材基地。到2012年,水泥产能达到 2300万吨,产值达到100亿元;建筑陶瓷产能达到3000万平方米,产值超过20亿元。以秦岭、声威两大水泥集团为核心,加快8条4500吨纯低温余热发电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和窑尾余热利用项目建设步伐,使水泥循环产业链和循环

26、技术走到全国前列。以秦岭、声威、满意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壮大企业规模,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到2015年,全市三大水泥企业集中度达到90%以上。延伸水泥产业链。加快发展高附加值水泥制品、节能环保型建材新产品,重点发展面向关中和陕北市场的特种水泥。到2015年,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总产量的90%,高端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60%。加快相应配套的建材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水泥产业的生产模式由库存型向订单型转变。依托耀瓷文化品牌,积极开展陶瓷产业招商,主动承接东部陶瓷产业转移,建设一批陶瓷大项目,打造陶瓷产业孵化基地,形成实力雄厚、关联性强的现代建材产业集群。扩大第四代陶瓷陶板生产线规模,大力发展适用于现代化生活方

27、式的新材质、新品种和高附加值建筑陶瓷,完成100万平方米陶瓷挂板生产线、大鹏陶瓷墙地砖生产线和天博陶瓷釉砖生产线改造项目。实行陶瓷区域品牌战略,建成大唐国瓷园项目,全面提升耀瓷的市场影响力。第六节 建设西北地区最大的铝工业基地利用铜川铝业全国直购电试点的优势,实施30万吨电解铝、30万吨碳素、20万吨铝深加工等铝上下游延伸项目,实现由初级产品向精深产品的战略转型。到2015年,电解铝和预焙阳极产能分别达到55万吨和30万吨,铝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循环型铝工业基地。利用区位优势,主动与西安进行优势互补,形成产业联动。注重发展铝业的深加工项目,依托铜川铝业,大力发展高档复合

28、型材、铝铸轧型板线材和铝基复合材料等深加工产品,延长铝的产业链条。建设高品质多用途铝合金项目,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建设氟化铝项目,应用于陶瓷等行业。进一步打造以“煤电铝水泥”联产联营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利用产业链对接的优势,降低生产污染物和能源消耗水平。继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行业的环保达标水平。进一步加大固硫剂自动添加设施的投资,将固硫率提升到40%以上,二氧化硫年均减排700吨以上。第七节 构建全国著名的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充分利用铜川地处苹果最佳适生区的优势,建成240万亩鲜干果经济林基地和3万头奶牛、65万头生猪、320万羽家禽饲养量的标准化养殖基地。

29、以台湾旺旺、大匠农科、佰度食品、凯维酒业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果品深加工、奶制品、方便休闲食品、蛋制品、核桃系列食品、葡萄酒等,建设渭北地区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储运、贸易中心,主要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0%以上,着力打造全国著名的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依托产业园优势,吸引和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通过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吸引就业力强的中小企业,构建大、中、小型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加快鲜干果经济林基地建设和奶牛养殖业发展。完成铜川旺旺集团食品三期、祥云3万吨果醋生产线、味冠5万吨酸可乐饮料生产线等重点项目。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和龙头企业培

30、育,坚持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九州龙苹果、孟姜红鲜桃、陈坪大樱桃等品牌的影响力,注重推广标准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生产,通过农业科技交流提升研发水平。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农户”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模式,降低农户经营风险,稳步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发展与农副产品加工业配套的现代物流业,建设多功能、现代化的苹果物流园区,将铜川打造成渭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物流中心。表二 重点建设项目1铜川市煤炭资源整合工程(41处3万吨及以下小煤矿整合为30个产能9-15万吨/年矿井)2冶坪、丰邑、寺南、耀西等4个煤矿矿井项目建设3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4铜川煤化集团两个洗煤厂项目(焦坪矿区100万吨洗煤厂、东坡100万吨洗煤厂、德源30万吨水煤浆生产基地)5华能铜川2100万KW电厂(三期);大唐发电230万KW热电联产项目;蓝亚生物质能源1.2万KW生物质发电项目;6铜铝12万吨预焙阳极项目;铜铝28万吨/年电解铝生产线项目;铜铝10万吨铝铸轧板项目7铜煤300万平方米陶瓷挂板生产线;陕西长江实业项目(长江8000万块页岩烧结清水墙砖、铺地砖生产线、长江600万片波形屋面瓦生产线)8凯维1万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