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40.87KB ,
资源ID:713815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1381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矿井防治水方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矿井防治水方案设计.docx

1、矿井防治水方案设计 矿井防治水方案设计为加强煤矿的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保证井下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着力构建“探测超前、预报准确、防治科学、管理到位”的煤矿防治水工作体系,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发生透水事故或出现透水征兆后进行探放水作业以及探放已知的积水时,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而不造成损失,结合我矿实际情况本矿井防治水设计。一、建立健全防治水领导机构成立矿井防治水领导小组 组 长:李晓林 副组长: 吴相勇成 员:唐国铭 梁世军 周宗盛 幸煜高 魏俊良 罗长健 李彪 闫尚德

2、祝相才 娄恒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调度室,由唐国铭任办公室主任。成员:李彪 罗长健 闫尚德领导小组职责:矿井防治水工作是一项涉及多个专业和多个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作。矿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负责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布置和督促矿防治水工作、组织编制防治水年度计划、技术方案及措施等,平衡解决所需人、财、物,定期研究解决矿井重大水害隐患问题。办公室职责:负责矿井防治水日常管理工作,制定防治水工作计划和防治水方案,进行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搞好水情预测预报,编制防治水措施并组织贯彻和实施。安全科职责: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安全监督检查、参与矿井防治水设计、方案及措施的审查

3、,督促措施现场落实和实施,参与矿井防治水工作检查机电科职责:负责机运系统防治水工作的安排、检查,保证供电系统、排水系统的完好、稳定可靠,负责排水设备备用数量的核查,负责疏、排水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检修等工作,参与矿井防治水工作检查;组织“雨季三防”工作安排、检查、监督、整改等工作。通防科职责:负责安排对突(涌)水点及排水点的瓦斯,防探水地点电话的安装调试工作,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查,负责施工地点监测探头等安全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组织探放水按钻孔设计要求施工,参与矿井防治水工作检查。二、水文地质 (一)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上属中高山侵蚀、剥蚀高原中高山山地地貌。煤层的出露标高为+700+15

4、00m,狮溪河流经矿区东边,切割煤系地层底部的茅口组、栖霞组和韩家店组,河谷海拔高度最高+665m。最低为+641.6m。矿区地形陡峻和较陡斜坡,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矿区内含煤地层之上有长兴组含水层,底部有茅口组含水层。井田范围内老窑有一定量的积水,开采中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1含水层水文地质分布规律和特征 (1)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分布于矿区内的各斜坡、山间洼地及各沟的沟底地段,岩性主要为耕植土及粘土,局部地段混灰岩的风化碎块,陡崖脚见大量崩积块体。出露厚度极不均一。11个钻孔揭露了该层。厚度为050m,分布差异性大。该层地形条件有利于排泄,具弱透水性,季节性含水,且富

5、水性弱。 (2)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岩溶裂隙含水层 出露于矿区外围西部,北部见部分出露。主要为浅灰色灰色中厚层状细晶灰岩,夹薄层泥灰岩及泥质灰岩,厚度大于350m。见泉水点3个。其中38号泉出露于矿区外围以南下沟冲沟的中下部,为代表性排泄点,出露标高739.93m,调查时流量为102.32l/s。其余泉水流量为0.1020.61l/s,出露标高15461555m。前者赋存于饱水带中,后者于浅表岩溶带中,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地下水化学类型HCO3Ca,矿化度为0.1371g/l,PH值6.9。调查地表岩溶现象点,共计26个,这一区域为补给区,出露标高14511729m。总体上讲,地表岩

6、溶发育,补给面积大,大气降水以集中注入或灌入方式补给地下水,补给条件好。地下水接受补给后,由北向南运移,最后于南部冲沟内排泄,38号泉即为代表性排泄点,富水性强。(3)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九级滩段(T1y3)该段岩性为碎屑岩夹碳酸盐盐岩。该段主要含水层为第二亚段(T1y3-2)岩溶裂隙含水层。大面积出露于矿区内,但不完整。灰色薄至中厚层状微细晶灰岩及泥质灰岩。厚145158m。调查泉水点12个,流量为0.018102.32l/s,出露标高739.931758m。其38号泉为其代表性排泄点,与茅草铺组相同,主要成因为受F1断裂将两含水层贯通所致。调查时流量为102.32l/s,出露标高739.93m

7、。其余泉流量为0.0621.00l/s,出露标高13741758m。调查岩溶现象点18个,岩溶形态为落水洞、漏斗及溶洞等。标高为14751689m。揭露钻孔有10个,其中有9个见溶蚀,全层溶蚀现象岩溶率为3%。总体上讲,矿区及其附近区域地面岩溶发育,处于补给区。大气降水主要以集中补给为主,补给方式为注入或灌入。地下水存在两种类型,一为上层滞水,具当地补给当地排泄,泉流量小,富水性弱至中等;另一类为潜水,主要以集中排泄为其特点,如38号泉为其代表性排泄点。泉流量大,富水性强。 (4)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玉龙山段(T1y2)及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岩溶裂隙含水层玉龙山段和长兴组岩性和富水性相近,且

8、二层之间仅有1119m厚的沙堡湾段(T1y1)隔水层相隔,岩性为浅绿色钙质泥岩。T1y1受外力的作用下易发生变形和破坏,并失去隔水性。故将玉龙山段和长兴组视为同一含水层来进行研究,统称 “T1y2+P3c”岩溶裂隙含水层。玉龙山段(T1y2):在矿区内出露完全,呈长条形展布。地表地形为斜坡,其间发育东西向的一些小规模冲沟。岩性主要为浅灰灰色灰岩,中部偶夹薄层泥灰岩及泥质灰岩,厚度为132154m。见泉水点4个,涌水量为0.03920.0l/s,出露标高1041.291587m。其中出露于矿区外围以南桃子坡46号泉为其代表性排泄点,流量 20.0l/s,出露标高1041.29m。地表岩溶点7个,

9、出露标高13411419m。地表未见岩溶现象发育,补给条件较差。钻孔中11个均遇溶蚀现象,全层溶蚀现象岩溶率为1.7%。其中1孔中遇溶洞,洞高1.15m,有全层有效岩溶率为0.7%。地下水位标高为1552.381565.06m。据ZK705、ZK2102中玉龙山段(T1y2)和长兴组(P3c)混合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0270.0092 l/sm,抽水资料无代表性。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HCO3SO4Ca,矿化度为0.0780.181g/l,PH值6.57.6。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地表调查及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资料可知,地面岩溶发育较差,地下岩溶较发育,代表性排泄点流量中等,总

10、体上富水性弱至中等。长兴组(P3c):在地表形成陡坡、陡崖,岩性主要为灰深灰色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厚度为7888m。调查泉水点2个,流量1.04650.60l/s,出露标高为930.671175m。其中37号泉为其集中排泄点,流量50.60 l/s,标高930.67m。地面岩溶发育较差;钻孔中有5个遇溶蚀现象,全层溶蚀现象岩溶率为0.6%。地下水位标高为1424.551514.31m。据ZK705、ZK2102中玉龙山段(T1y2)和长兴组(P3c)混合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0270.0092 l/sm,未揭露该层富水地段。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矿化度为0.187g/l,PH值

11、6.7。综合上述资料分析认为,“T1y2+P3c”层地下岩溶较发育,地表发育较差,地形条件不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补给条件总体差。矿区范围为地下水补给区,富水性弱至中等。(5)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裂隙含水层 于矿区内完整出露。主要为浅灰色泥岩夹细砂岩、粉砂岩、粘土岩;深灰、灰黑色泥岩、灰岩、泥灰岩、煤层及煤线等,底为粘土质硫铁矿层,厚度7888m。含稳定可采煤层C1,厚度为1.39m。调查泉水点2个,流量0.0140.400l/s,标高为965.971170m。地下水化学类型SO4Ca,矿化度为2.981g/l,PH值3.5。矿区内所有钻孔均有揭露,其中有5孔中冲洗液消耗量较大,回次水

12、位发生了异常。其余钻孔中冲洗液均正常,回次水位同样无变化。地下水位标高1370.701606.16m。据ZK2102、ZK705中与上覆地层的混合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0170.0032 l/sm。抽水孔所反映出弱富水性,与该层富水性相吻合,分析认为抽水所取得参数可作为代表必性资料。根据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地表测绘及钻孔抽水试验资料,该层露头区为斜坡,具自然排水条件,补给条件差,含水空隙不发育,含裂隙水,富水性弱。由于可采煤层赋存于其中,故构成了矿床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6)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岩溶裂隙含水层出露于矿区外围以东,主要为浅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细晶灰岩、沥青质细晶灰岩,中

13、上部间夹燧石团块,厚度250m。调查泉水点1个,流量为80 l/s,标高500.02m,为代表性排泄点,出露于矿区外围以南下沟底部与羊磴河相交叉的地带。于2006年2月6月长期观测,平均流量为16.68 l/s。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矿化度为0.168g/l,PH值7.4。地面岩溶发育较差。据ZK2102孔抽水单位涌水量0.01l/s.m,抽水资料不具代表性。钻孔中有5个见溶蚀现象,占揭露该层钻孔的比率为36%。全层溶蚀现象岩溶率为0.6%。矿区内有5孔遇溶蚀,揭露厚度5.1950.04m。2隔水层水文地质分布规律和特征矿区内赋存于龙潭组底部的深灰色泥岩、瓦灰色硫铁矿粘土岩厚35

14、m,比较稳定,连续性好,对下部茅口组灰岩含水层和其上覆含水层有良好的阻隔作用,除此之外,出露的地层有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九级滩段(T1y3-3、T1y3-1)为相对隔水层,它们对各含水层也有一定的阻隔作用,在无断裂贯通的情况下,各含水层不会发生水力联系。 (1)第三亚段(T1y3-3)隔水层矿区北部见部分出露。紫红、灰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夹钙质泥岩及少量薄至中厚层泥灰岩。厚大于28m。该层地形为斜坡,具自然排水条件,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弱,相较而言,可视为隔水层。 (2)第三亚段(T1y3-1)隔水层矿区内出露完全。紫红、紫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夹钙质泥岩及少量泥灰岩、泥质灰岩。厚96132m。钻孔中

15、冲洗液消耗量弱,回次水位不显异常。总体上讲,补给条件差,地形有利于排泄,富水性弱,可视为一相对隔水层。由于厚度较大,隔水性能良好。三、矿井充水因素根据矿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含(隔)水层空间分布、矿床赋存状态及构造特征等条件综合分析,认为本矿区可能的矿床充水因素有五个方面:1、地下水; 2、地表水、3、老窑积水;4、构造导水或富水;5、大气降水。1、地下水(1)、龙潭组(P3l):将来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主要可采煤层以上层段虽然富水性弱,但其内的地下水将直接进入矿坑,而成为矿床充水的直接因素;(2)、“T1y2+P3c”:以上计算出的导水裂隙带高度小于C1煤层以上隔水厚度,采空塌陷影范围未触及“T1

16、y2+P3c”间接顶板充水含水层,故其内地下水对矿床的充水的影响可能性小;(3)、茅口组(P2m):根据资源量估算图可知,矿床均未于当地最低侵蚀基面及本层代表性排泄点之上,未来开采中出现底板突水的可能性小。2、地表水区内地表水体分布E2E4线之间一些季节性冲沟。补给源主要为泉水,每一条溪沟上部均出露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由上层滞水形成的泉点,泉水流量动态变化大;其次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地面径流量随降雨量的多寡而骤增骤减。沿北东向南西径流,流经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九组滩段,受未来采空塌陷影响的可能性小,故对矿床充水的可能性亦小。3、老窑积水矿区内煤层浅部老硐分较多,本次调查了6个,除LD5(原家乡煤矿1号主

17、井)形成较大面积采空区外,其余老硐采空区规模均较小。由于浅部区内存在老采空区和积水,未来矿山建设中,遇老窑和采空区,将可能产生突水,从而对开采造成影响。4、构造富水或导水狮溪矿区位于菁坝向斜北段,总体为一向斜构造,沿向斜轴发育一条走向逆断层(F1),该断层破坏了菁坝向斜轴并将向斜两翼分割为东、西两个单斜。凤华煤矿位于向斜东翼,地层呈单斜产出,地层倾角一般1015度。但矿权北段距F1断层相对较近,受其影响,致使矿权北端深部地层倾角较陡,达45度。菁坝向斜为一富水构造,各含水层地下水由两翼接受补给后,向轴向汇流,然后转向近于平于轴向方向运移,最后于矿区处围以南冲沟或河床之中排泄而出露于地表。矿区位

18、于箐坝向斜的东翼,处于补给区,过水而不富水。F1断层:位于菁坝向斜轴部,断层走向近南北向,平行向斜发育并破坏了向斜轴,长约7公里。断层面倾向西,为一逆断层,倾角5585度,断距80200m。该断裂发育于矿区外围,未来采矿中不会触及断裂破碎带,故与矿床充水无关。5、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是矿区内各含水岩组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故为矿床充水的间接充水因素。与矿床充水有关各含水岩组地下水接受补给后,可通过采空塌陷带、导水裂隙带及突水带进入矿坑,对矿床进行充水。矿床充水量会随着大气降雨的变化而变化,丰水季节时,水量增大,枯季则减少,呈正相关关系。四、主要含水层和煤层之间的关系 1.矿井主要水害分析 (1)矿井开

19、拓巷道多布置于茅口组灰岩中,受裂隙水和岩溶水影响。目前矿井主要采掘活动位于+1150m水平以上对本矿影响较小。(2)老空水、岩溶裂隙水、断层水等受导水差异因素影响,对本矿影响较小。(3)原家乡煤矿、凤华煤矿根据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其巷道斜井深度为400m左右,根据未来采区设计,老窑积水对矿井影响较小。综上所述,矿井采掘工程主要受岩溶、裂隙、断层、老窑等水害威胁较小,但岩溶裂隙含水层在勘察和实际生产中已查明其补给条件较差,补给水源主要是大气降雨,因此以上充水因素虽然影响采掘工程,但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小。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矿井生产期间正常涌水量为146.25m

20、/h,雨季涌水量为424.13m/h。2.含水层对煤层资源开采的影响计算根据矿区内煤层赋存情况、地层产状、开采中顶板管理等情况,开采中产生的冒落带高度和导水裂隙高度可依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中附录F中相应公式进行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公式 冒落带最大高度计算公式:HC=(34)M计算时,系数采用大值4。 导水裂隙带(包括冒落带最大高度)计算公式:Ht=100m/(3.3n+3.8)+5.1其中:M-累计采厚n-可采煤层分层数。 (2).满足使用公式的条件 岩石抗压强度2040MPa 顶板管理方法采用全部陷落法。 岩性主要为砂、泥岩等。将矿区内可采

21、煤层C1的最大厚度代入上述公式中,计算出导水裂隙带高度为33.55m,冒落带最大高度为8.08m。 将来矿山开采过程中,显然开采冒落首先破坏P3l,其地下水将直接进入矿坑,而成为矿床充水的直接因素;导水断裂隙带最大高度(33.55m)与P3c至C1煤层之间的垂距(73.2m)相比较,不难看出,采空区塌陷影响范围向上还不能触及T1y2、P3c。但断层F1距矿区一盘区开采距离较远,对矿井开采无较大影响。五、区域、局部探放水措施及设备1探放水原则采掘工作必须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根据本矿井的具体设计,设计先采用物探的方法进行探测预报,发现有疑时再进行钻探。遇到下列情况

22、之一时,必须探水:(1)接近水淹区或情况不明的井巷、老空或者相邻煤矿时;(2)接近或穿过含水层、构造带时;(3)接近或打开防隔水煤(岩)柱进行放水前;(4)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5)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6)采掘破坏影响范围内含水构造、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不清楚可能发生突水;(7)接近有积水的灌浆区;(8)采掘工程接近其它可能突水地段时。总之,本矿井必须作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在探水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2探放水方法的确定严格按照防治水规定中的“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执行。(1)探水起点的确定为保证采掘工作

23、和人员的安全,防止误穿积水区,将水淹区的积水范围、水位标高、积水量等资料填绘在采掘工程图上,经过分析划出三条界线:即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若是采用放水还有放水线,在距积水实际边界(探水证实)30m处停止掘进,进行打钻放水。积水线:预定积水区(小窑、老窑采空区、溶洞、导水断层、裂隙陷落柱、含水层)的边界线。探水线:根据积水区的位置、范围、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其资料可靠程度、采空区和巷道受矿山压力破坏情况等因素确定,具体规定如下:A、对采掘工作造成的老空、老巷、硐室等积水区,如边界准确,水压不超过981kPa时,探水线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煤层中不得小于30m,岩层中不得小于20m。B、对虽有图纸

24、资料,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位置的积水区,探水线至推断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C、对有图纸资料的小窑,探水线至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对没有图纸资料可查的小窑,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防止发生透水事故。D、掘进巷道附近有断层或陷落柱时,探水线至最大摆动范围预计煤柱线时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E、石门揭开含水层前,探水线至含水层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0m。警戒线:沿探水线外推50150m,当巷道进入此线时,就要提高警惕,发现有透水征兆时,应提前探水。(2)探放水钻孔布置探水钻的超前距、帮距孔间距、允许掘进距离等见图1。 超前距为探水钻孔终孔位置应始终超前掘进工

25、作面的一段距离,一般采用30m,在厚度2m的薄煤层中。本设计取30m。 允许掘进距离每次探放水钻孔施工完毕之后,以最短钻孔长度减去超前距之后的距离,最短钻孔长度为50m,超前距取30m,则允许掘进距离为20m。图1 探水钻的超前距、帮距孔间距、允许掘进距离示意图 帮距为使巷道两帮与可能存在的水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即呈扇形布置的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其值一般与超前距相同。 钻孔密度(孔间距)指允许掘进距离终点横剖面上,探水钻孔之间的间距,一般不超过3m,以免漏掉积水区,本矿取3m。 钻孔孔径本设计配备ZY-750D、ZY-1250型全液压探水钻机3台,钻孔直径开65mm。

26、 钻孔数目及布置主要是探巷道上帮小窑老空水,钻孔呈半扇形布置在巷道迎头断面。薄煤层一般布置1组,每组7个孔具体施工个数依照现场情况而定。3 探放水设备的选择(1)探放水设备选择依据我国井下探水设备已较成熟,本矿井配备目前国内较先进的钻探及配套设备。所配备的探放水设备必须能用于井下探水、放水、煤层注水、断层及巷道地底板注浆、灭火、瓦斯抽采等钻孔及勘探地质构造的施工,必须有防爆及获得煤安标志。(2)井下探放水设备型号及数量井下物探设备选用YTD400(A)矿井矿井全方位探测仪1台。设计选用ZY-1250型液压钻机,最大钻进深度200m,全矿井配备1台,ZY-750D液压钻机,最在钻进深度150m,

27、配备2台。六、探放水设备的使用措施 1.探放水设备的运输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避免因受力碰撞而损坏。 2.YTD400(A)矿井全方位探测仪使用前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调试,并测试其灵敏度。 3. YTD400(A)矿井全方位探测仪使用时,仪器监测半径范围内的采掘活动必须停止并撤离附近对仪器有干扰的设备。 4.探水钻机使用前必须检测附属设备及其连接件之间的牢固情况。确保钻机安全作业。 5.钻机每次开钻之前必须检测钻杆接头的牢固情况,严防脱钻事故的发生,钻杆要达到不弯曲、丝口不磨损、不堵塞。七、探放水时的安全措施1.在矿井受水害威胁的区域,进行巷道掘进前,应当采用钻探、物探和化探等方法查清水文地质条件

28、。地测机构应当提出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并提出水害防范措施,经矿井总工程师组织生产、技术、安监和地测等有关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2.矿井工作面采煤前,应当采用物探、钻探、巷探和化探等方法查清工作面内断层、陷落柱和含水层(体)富水性等情况。地测机构应当提出专门水文地质情况报告,经矿井总工程师组织生产、技术、安监和地测等有关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回采。发现断层、裂隙和陷落柱等构造充水的,应当采取注浆加固或者留设防隔水煤(岩)柱等安全措施。否则,不得回采。3.施工探放水钻孔应当使用专用钻机、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进行施工。严禁使用煤电钻等非专用探放水设备进行探放水。探放水工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

29、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4.安装钻机进行探水前,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加强钻孔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2)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探水钻孔位于巷道低洼处时,配备与探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3)在打钻地点或其附近安设专用电话,人员撤离通道畅通。4)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位置时,由测量人员进行标定。负责探放水工作的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共同确定钻孔的方位、倾角、深度和钻孔数量。”5.在预计水压大于0.1MPa的地点探水时,应当预先固结套管,在套管口安装闸阀,进行耐压试验。套管长度应当在探放水设计中规定。预先开掘安全躲避硐,制定包括撤人的避灾路线等安全措施,并使每个作业人员了解和

30、掌握。6.钻孔内水压大于1.5MPa时,应当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制定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7.在探放水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和顶钻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员应当立即向矿井调度室汇报,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区域的人员到安全地点。然后采取安全措施,派专业技术人员监测水情并进行分析,妥善处理。8.探放老空水前,应当首先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等。探放水应当使用专用钻机,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进行施工,钻孔应当钻入老空水体最底部,并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和水压等,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探

31、放水时,应当撤出探放水点以下部位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所有人员。钻探接近老空水时,应当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员或者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如果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有关规定,应当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9.钻孔放水前,应当估计积水量,并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防止淹井;放水时,应当设有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和水压,做好记录。如果水量突然变化,应当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分析原因,及时处理。八、充水因素防治措施(一)地表水1. 地表水防治设计依据(1)防洪标准及防洪坝墙设计要求本矿的防洪标准采用国家标准GB 5020194防洪标准执行。A、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高程必须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保证任何情况下不致于被洪水淹没;B、在井口修筑坚实的高台或在井口附近修筑可靠的防洪堤和防洪沟,防止洪水灌入井下;C、防洪堤坝应选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力求长度最短,阻水作用最大;D、一般在工业场地四周修筑沟渠,截洪泄洪,沟渠应避开煤层露头、裂缝、透水层和建筑群。(2)最高洪水位标高、地形、水系、汇水面积主平硐井口场地位于松坎河畔,按照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确定井口及场地标高。井田范围内总体地形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属侵蚀、溶融中山山地地貌和岩溶地貌。区内地表无大型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