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期高三期中考试唐河一高2012年秋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 文 试 题命题人:李春和第I卷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多维视野中的文学解读作为当今红学显学的泰斗,周汝昌凡七十余载,精研红学,博大精深,自1953年一时“洛阳纸贵”的红楼梦新证始,一生二十余种红学著作问世。红楼梦的主旨究竟是什么?是爱情悲剧?是色空观念?是中国文化背景中女性的悲苦命运?种种谜团与谜雾,整整一部梦解红楼,老先生皆闲庭漫步似地信笔述来,令人信服地拨云见雾,指点迷津。这些谜团与谜雾的解析与点拨涉及了红学的诸多分支。不难看出,周先生以其广阔的视野对红学的各分支皆有着广泛而深入的
2、研究。但综观其研究与思维核心,以中华文化精神为出发点和依归,一切从事实和史料出发来对红楼一梦进行真实而客观的解析则构成其一生红学研究的红线。作者曹雪芹与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他坚持认为“曹雪芹是以他自身的经历见闻作素材而创作的”,因此,“了解这样的小说,更需要对作者的时代背景、家世生平做极大努力的探研,一切都必须摆到历史的特定环境中去观察和理解,这样才不致从抽象概念出发转一圈子回到抽象概念”。由是,周先生往往被一些人看成是所谓的“考证派”的“代表人物”。曾几何时,自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等以文本阐释为特质的西域批评理论与研究手段传入,文学研究的考据与考证、作者与作品的
3、紧密关系、文学批评的社会与历史视野便进入了文学研究的历史黑洞,不仅失去应有的话语权,而且即便是在和文本批评的对话中,也只是居于等而下之的处境。纯粹的文本一夜之间便残酷地谋杀了作为文学作品创造者的作者,作品诞生之期便是作者死亡之日。对文本本身的解读乃至彻底的破坏则把这些文化、历史、经济、社会、现实等所谓的文学作品的外在成份一古脑儿地推入到历史的背景之中,文学作品全然便是语言的游戏。 诚然,文学作品虽诞生于作者的母腹,但它一经诞生便有着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它是他为的,但同时也是自为自足的,作为创作者的作者与作为文学作品重要构成成份的作者之间也有着显明的区别。但是我们并不就因此否认作者与作品之间千丝万
4、缕、血浓于水的联系。如果我们将文学作品看成是一个多维构成的系统,那么,作为文学作品创造者的作者、作品所关涉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现实世界、文学作品之存在形式的文本(包括人物、语言、时空结构及叙事方式等)以及作为文学作品接受者的读者,便都是文学之为文学的向度与价值取向,文学作品则身处这一广阔的多维语境之中,任何与其关涉的成份都是其意义维度与意义指向。这好比达芬奇画蛋,任何一种审美视角都会获得不同的审美效果,恰是这无数个审美效果的系统集成,熔筑了审美对象或说文学作品的意义本真。这或许便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意义之所在。正是站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周汝昌近乎雅俗共赏式的普及性红楼解读,无论是其旁征博引的考证考据与
5、作者身世,还是其鞭辟入里的人物品评,便都是对红楼一梦之意义的探索与接近。诚如他自己所言,“一切真理总是具体的,所以要实事求是,红楼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能从事实出发来求得解答”。为此,他采用的办法是“多角度,多渠道,多关系”,也正是这种“多角度、多渠道、多关系”的和鸣共奏构成了他梦解红楼的复调。这里既没有什么“内在” 的红学,也没有什么“外在” 的红学,有的只是他出神入化而又博大精深的出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于是,我们便读到了他梦解红楼之自由的吟唱,其曰:梦解红楼日月长,奇情异彩细参商。零笺碎墨皆堪念,中有微怀一瓣香。(选自周汝昌梦解红楼,有改动)1能说明文章开篇引用周汝昌精研红学这一事例的作用的
6、一项是A说明周汝昌七十余载专研红学,博大精深,著述颇丰。B说明周汝昌在研究红楼梦时一切以事实与史料为出发点。C为了引出对西域纯文本的文学批评理念与研究手法的批判。D说明在文学研究理论与方法上,周汝昌与西域有根本的不同。2下面关于文学研究理论与手法观点的表述中,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文学研究应从作者的家世、创作的时代背景等事实与史料出发。B主张一切文学研究都不可远离以中华文化精神为出发点和依归的原则。C反对将作品中所承载的文化、历史、经济、社会、现实等置于纯文本解读之外的研究。D文学作品身处广阔的多维语境之中,包括读者,便都是文学之为文学的向度与价值取向。3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7、红学泰斗周汝昌是 “考证派”的“代表人物”,迄今已有二十余种红学著作问世,虽近九十高龄仍笔耕不辍。B周汝昌一生红学研究的主线是以中华文化精神为出发点和依归,一切从事实和史料出发来对红楼一梦进行真实而客观的解析。C文学作品创造者的作者、作品所关涉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现实世界、文学作品之存在形式的文本以及作为文学作品接受者的读者等,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多维系统。D传入我国的西域批评理论与研究手段,如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等,以文本阐释为特质,它要求对文本本身进行解读乃至彻底的破坏。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祖逖传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
8、逖少孤,兄弟六人。兄该、纳等并开爽有才干。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辟齐王冏大司马掾、长沙王乂骠骑祭酒,转主簿,累迁太子中舍人、豫章王从事中郎。从惠帝北伐,王师败绩于荡阴,遂退还洛。大驾西幸长安,关东
9、诸侯范阳王虓、高密王略、平昌公模等竞召之,皆不就。东海王越以逖为典兵参军、济阴太守,母丧不之官。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百余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为行主。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义徒皆暴杰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窃,攻剽富室,或为吏所绳,逖辄拥护救解之。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籓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沈弱之士欣于来苏,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帝乃以逖
10、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禀,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至淮阴,起冶铸兵器,得二千余人而后进。(节选自晋书祖逖传)注释: 蹴:脚踢 帝:晋元帝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 轻:轻视B. 沈弱之士欣于来苏 苏:醒悟C. 从惠帝北伐 从:使 跟随D. 给千人廪 廪:官府发给的口粮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表现祖逖“不计小节、志存高远”的一项是(3分)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 关东诸侯范阳王虓、高密王略、平昌公模等竞召之 中夜闻荒鸡鸣,蹴琨
11、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 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A. B. C. D. 6.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祖逖自小性格豁达,不修仪表,但轻钱财讲义气,喜爱读书,很多人称赞他有济世之才。B.祖逖与刘琨都有大丈夫气概,在半夜里都会坐起来谈论世上大事,希望在天下大乱时能逐鹿中原,成就一番大事业。C. 晋元帝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他粮食、布匹、盔甲武器等物资,让他招募士兵北伐,祖逖击楫中流,意气昂扬,招募了两千多人北上抗敌。D. 祖逖在避难的过程中能与众人共患难,又很有谋略,大家都很尊重、爱戴他,推
12、举他为行主。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4分)(晋书祖逖传) (2)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3分)(李密陈情表) (3)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3分)(庄周逍遥游)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两题。古戍明刘基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8.从虚和实的角度赏析二、三两联。(6分) 9.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分析之。
13、(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大鹏一日同风起, 。(李白上李邕)(2)已矣乎! ?曷不委心任去留?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风之积也不厚, 。(庄周(逍遥游)(4)天高地迥,_ _;兴尽悲来,_。(王勃滕王阁序)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母亲的来信苏克拉夫琴科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
14、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
15、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
16、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服。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
17、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18、)A.小说中的文卡是个有些自私、怠惰、爱面子的人,虽然良知未泯但却不知感恩,不能顾及母亲在生活和情感上的需要。B.文卡在进城半年以后变成了一个自私而冷漠的人,作者借此告诉人们,腐化堕落的城市生活是扭曲心灵、泯灭良知的源头。C.文卡没有给母亲寄去预算剩余的10个卢布,是因为他觉得这点钱太少,不能帮母亲解决家里的困难,不如自己享用了。D.文卡对母亲来信发生情感变化的原因,表面看是因为母亲的来信重复、单调、无趣,实际上是文卡对母亲缺乏理解和关爱。E.这篇小说在语言运用方面很有特色,全篇基本上采用平实的叙述语言,但平实之中却蕴含着作者鲜明的感情倾向。(2)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
19、是什么?(6分) (3)请简要赏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这一结尾的精妙之处。(6分) (4)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母亲”,也有人认为是儿子文卡,你的看法是什么?试结合文本加以探究。(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历史学家唐德刚: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丁国强2009年10月26日,89岁的历史学家唐德刚在美国旧金山辞世。唐德刚是胡适的门生,从事写作和杂志编辑工作,与顾维钧、张学良、李宗仁等人交往颇多,成为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唐德刚的历史学研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流派,自称“思想却时时逾矩”,并做出这样的解释:“
20、个人学识浅薄固然是主要原因,然数十年来历经忧患,国破家亡,阅历之多也一言难尽”历经沧桑方觉历史深厚复杂,博览群书才知下结论之难。唐德刚因此没有把气力花在庞大体系的建构上,而是从随笔杂记入手,将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融入生活世界之中。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见证历史,而是作为思考者来体味历史。所以,唐德刚的史学文字是极其生动的,仿佛在讲述一段活生生的日子。在唐先生看来,历史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如“帆随湘转,望衡九面”的衡山,而非单调一致的富士山,因此不应当用死气沉沉的态度和文字来应付。历史其实是最好的励志教科书,因为伟大人物总是面对着常人所无法解决的难题,而他们没有退缩,宁愿站在历史的风口,风化成一尊精
21、神雕像。在唐德刚的文字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他对这些精神雕像的无限敬意。他感慨:“一个对真理有彻底认识和信仰的人,如孙中山、胡适之,他们和我们之别,便是我们普通人容易泄气,他们则不顾一切困难而坚持到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德刚先生所总结的诸多历史经验同人生哲学无异。历史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叙述者的人生态度。一个不敢直面人生的人,是难以触及历史真谛的。唐德刚的文字是十分老道的,看似不经心的三言两语,却是饱读诗书和阅尽世态之后的彻悟。历史是人学,历史的逻辑首先应当是生活的逻辑,是人生的逻辑。我们在讨论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的时候,无法忽略他的人格品质。唐德刚称张学良是政治家、军事家、花花公子三位一
22、体,在情场、战场之外,有着政治家的节操、风范和爱国者的热血。正是有情种的精神底子,才具有敢做烈士之勇气。唐德刚认为西安事变促使蒋介石抗日,使其避免了“身败名裂”。这一历史之偶然,改变了人类历史运行的轨道。看来,在历史的歉抑与放纵里面,确实有一种机缘存在。这种耐人寻味的东西在文本化的历史中是难以找到的,依赖于历史学家的体会和感悟。唐德刚对原汁原味的历史材料十分感兴趣。建国后,全国和各省市政协所编辑的“文史资料”,令唐德刚“震惊”。这些资料所传递的信息是朴素、零碎却又真实、珍稀的。回忆录的作者包括被俘的、靠拢的、起义的、志愿留下的、回归的、为人民立过功的、想跑而没有跑掉的这些各式各样的人物笔下的历
23、史该是何等的千姿百态、有滋有味!唐德刚之所以对口述史学情有独钟,除历史资源丰富的原因之外,恐怕也与唐先生注重从最原始的材料中获取把握历史的智慧相关。曹植曾经有言:“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与杨德祖书)民间史学在夹缝和空隙中偷得难得的表达的空间,给令人窒息压抑的所谓“正史”开了一方天窗。唐德刚并没有将民间史学美化到不着边际的地步。他指出,在野史家那里同样有以恩怨执笔的复杂心理存在,未免会像阿Q那样“作弄好人”。(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5分)A唐德刚是胡适的门生,他与顾维钧、张学良、李宗仁等历史人物交往颇多,这样他不仅仅是从
24、旁观者的角度,更是从思考者的角度来思考历史、体现历史。B从事历史研究,唐德刚的写作视角新颖,方法独特,对历史有独到的感悟和见解。C唐德刚认为历史如“帆随湘转,望衡九面”的衡山,是难以窥探到其真面目的。D唐德刚只对原汁原味的历史材料感兴趣,这些材料所传递的信息是朴素、零碎而又真实、珍稀的。E唐德刚曾指出“在野史家那里同样有以恩怨执笔的复杂心理存在,未免会像阿Q那样作弄好人”,这说明野史家也会写出有个人感情倾向的历史来。(2)文章第四段引用张学良和西安事变的事例的目的是什么?(6分) (3)依据全文,简要概括唐德刚在历史学研究方面有哪些特点。(6分) (4)结合文章内容以及自己对历史的理解,联系中
25、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相关内容以及一些“戏说”历史类电视剧,就历史学家怎样才能写好历史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要点清楚。(8分) 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被誉为“华夏居民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B. 全球市场对投资风险、过度使用杠杆和经济增速放慢忧心忡忡,在这种氛围下,曾经固若金汤的中国股市似乎也在现实的高墙上撞得鼻青脸肿。C. 中国在建设公民国家过程中,将有产者纳入国家建设力量的同时,切不可得鱼忘筌,坐视反映社会
26、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不断扩大,而将无产者即工人农民逐出国家“命运共同体”。D南阳电视台虽是地方电视台,但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先进文化,几个科教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较高的水平。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我国的高地价和高房价的背后隐藏着地方政府的巨大利益,这使得地价下跌对高房价的向下牵引容易受到有形之手的干扰,具体表现为近期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所谓的救市政策就是例子。B不知是曾几何时,中国民航机票的价格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民航总局不许打折,但暗折机票的情况仍然流行,销售打折机票的广告随处可见。C我国重要矿产对外依存度呈下降趋势这一良好局面的形成,得益于近年来
27、国土资源部在加大地质工作投入的同时,在组织领导、规划实施、战略推动、依靠科技等方面的不断探索。D目前,人权公约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人道危机干预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但部分国家以“维护人权”粗暴干涉一国主权和内政的做法遭到了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对。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 。 。苍凉,实际上是人在历史中与命运相抗衡之后得到的一个无奈而又不甘的苦果。有时候是一段历史的再现 在戏剧中,最高的审美范畴是悲剧 苍凉有时候是一个生命的表现有时候是一种文化的呈现 而这种价值的破灭酿成了悲剧的产生 它是将很多美好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A B
28、C D16.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为3个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6分)我外交部呼吁美国政府、国会和各界,坚决反对美国参议院11日不顾国内外的强烈反对和总统奥巴马“不符合国际条约和义务,而无法得到世界贸易组织支持”的担心,通过要求美国政府对“汇率被低估”国家征收惩罚性关税明显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向人民币汇率问题炒作施压,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17. 请仿照示例,以“岁月”“历史”为陈述对象,各写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要求用比喻修辞和整句句式,不超过60字。(5分)示例:社会:如果社会是一座舞台,那么人生就是那舞台上上演的戏剧:
29、喜剧,让你体会到人生的乐趣;悲剧,让你体会到人生的不行。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个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他看到天边的落日,绚烂壮丽,情不自禁地跪下,继而泪流满面。一旁的中国人不解地问他为何有如此举动,他说他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落日,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憾,他本能的反应就是用下跪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震憾。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盛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烧死。一个外国人走在北京的大街上,见每个路口都有几个警察,问陪同:“他们在干什么?”答曰:“指挥交通”。外宾不解:“路上不是
30、有交通信号吗?为什么还要警察指挥?”陪同无言以对。阅读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C (做此题需把握作者在文中关于文学研究理论与手法问题上所站的立场,即肯定周汝昌,否定西域。)2B (此表述中“一切文学”范围大了,如对于外国文学的研究,就不可局限于中华文化精神。)3D (“要求”后面内容部分错误,对文本本身进行研究是该西方理论的特点,而“彻底的破坏”文本是本文作者的观点。)4C(从:不是使动,应解释为“跟随”。)5B(表现他的才能,大家都看重他;能体贴照
31、顾他人。)6D(A祖逖十四五岁仍未好好读书,后来才博览群书;B祖逖与刘琨互相商量如果天下大乱,就避难离开中原;C晋元帝没有给盔甲武器。)7(1)译文:每到田舍农家,总称说遵照他兄长的主意,散发粮食和衣物来周济贫穷困乏的人,乡党宗族因此很尊敬他。(2)译文: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3)译文:而且世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自身与物的区别,辨明荣誉与耻辱的界限,如此而已。8第二联是虚写,运用想象抒写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在九州大地上至今仍然虎豹横行,相互吞噬;四海之内,还没有一片土地恢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