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39.86KB ,
资源ID:71078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1078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七年级完整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七年级完整版.docx

1、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七年级完整版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七年级完整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七年级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七年级)1愚人食盐 2战国策 秦策二 3王右军诈睡 4戴震难师 5曾子杀猪 6千金市骨 7高帽子 8赵威后问齐使 9学弈 10 11魏文侯从谏 12原谷谏父 13截竿进城 14陈太丘与友期行 15乐羊子妻 16子产不毁乡校 17 18陈实与梁上君子 19割席分坐 20临江之麋 21木兰从军 22李将军列传(节选)23当止不止 24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节选 25工之侨为琴 26三人成

2、虎 27郢书燕悦 28赵普 愚人食盐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至于他家()更为益盐()既得盐美缘有盐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译】食已口爽,反为其患。【译】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愚人的“愚”体现在哪些方面。【译】4从愚人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译】【参考答案】1到改变已经因为 2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就空口吃盐,吃得口味败坏,结果反被盐所害。3语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

3、复多也?”或者,动作:“愚人无智,便空食盐。”他以为菜的味道好,就是靠盐,于是只吃盐,不吃菜。4启示: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合度,食盐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恰到好处是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战国策 秦策二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卞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管与止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小者必死()而有刺两虎之名。()2用现

4、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人者,甘饵也【译】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译】3文章的寓意是什么?【答】4概括说说你从文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答】【参考答案】1卞庄子(代词)那么小的老虎却 2人是老虎最美好的食物。你只需等待时机去刺杀负伤的老虎,那就是一举而能获得两只老虎了。3文章的寓意:智慧带来胜利和荣耀事半功倍或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4启示:我们做事情要运用智慧,善于观察,仔细思考,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就可以提高效率,甚至是事半功倍 王右军诈睡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

5、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注】王右军:王羲之大将军:晋朝大将王敦钱凤:为王敦的参军,助敦叛晋,后被诛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王右军年减十岁时()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及开帐()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译】信其实熟眠【译】3王敦为什么认为“不得不除之”【答】4“于时人称其有智”,你认为王右军的智表现在什么地方?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答】【参考答案】1不满 才 一起等到 2王羲之睡醒,已经听到他们谈论的话,知道(自己)

6、没有活的道理。相信他确实还在熟睡。3因为王敦与钱凤商议的是叛逆的阴谋(便言逆节之谋),一旦泄露出去可是要灭九族的,所以如果睡在帐中的王羲之知道此事,必是要除去的。4睡在帐中的王羲之无意中听到了王敦与钱凤商议叛逆的阴谋,知道没有活路了,不满十岁的他没有惊慌失措,就佯装出熟睡的状态(假装呕吐弄脏脸和被子都全然不知),骗过了王敦与钱凤的眼睛。这是他机智过人的地方。戴震难师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也?“曰:”

7、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注】先生:这里指戴震。是年:这里指 1733 年,这年戴震十岁。就傅:跟随老师。几(j):差不多。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蕴蓄者久矣()日数千言不肯休()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记之【译】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译】3文中戴震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与论语所提倡的哪些观点相一致?请你各列举一句。【答】4塾师为什么把戴震评价为“非常儿”【答】【参考

8、答案】1积蓄,积累 每日,每天 距离 这些 2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由曾子记述的 老师无法回答,说:“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孩子啊。”3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4“非常”一词蕴含对比,说明戴震与其他的学生不一样。他敢于质疑,凡事都大胆的问一个为什么;不盲目听从,能积极的独立思考问题。(意思对即可)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9、注】彘:小猪特:只不过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顾反为女杀彘()子而不信其母()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译】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译】3对于该不该杀猪,曾子和他的妻子持不同的观点,试分析他们各自的理由。【答】4由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子是一位怎样的父亲?【答】【参考答案】1到跟随同“返”,返回于是,就 2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开玩笑罢了”1现在你欺骗他,这是在交给他欺骗啊。3曾子的妻子认为不该杀,理由是说杀猪只是跟儿子开个玩笑,好哄孩子回去,不让他跟自己去集市,不必当真。曾子认为该杀,理由是答应了孩子的事要实现,否

10、则没有办法教孩子诚信。4曾子是一位言而有信(诚信,诚实)的父亲,同时他通过细小之处“以身作则”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教子有方。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选自韩非子)【注】彘 zhi:大猪特:不过,只是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曾子之妻之市()顾反为汝杀彘()妻止之曰()遂烹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曾子欲捕彘杀之【译】特与婴儿戏耳【译】3曾子认为妻子的做法错在哪里【答】4曾子用自己的

11、实际行动影响着后代,说说他教会了孩子哪些做人的道理。【答】【参考答案】1到、去同“返”,返回阻止于是,就 2曾子想要抓住猪把猪杀了。(“欲”、“之”要翻译出来)只不过与小孩子开个玩笑罢了。(“特”、“戏”、“耳”要翻译出来)3妻子说“特与婴儿戏耳”,曾子的妻子不明白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4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千金市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

12、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注】君人:国君。:国君的近侍,即宦官。期年:一周年。期,读“j”。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反以报君()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于是()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译】_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译】_ 3马已死,涓人却“买其首五百金”,目的是什么?【答】_ 4说说这则故事有何寓意。【答】_【参考答案】1反:通“返”,返回。市:买。以:认为。是,这。2我要的是活马,哪里用得着浪费五百金买这死马的头骨?在这以后,不到一年,国君果真得到了好几匹别人主动献来的千里马。3使

13、“天下以王为能市马”,从而得到千里马。(或让人们认为君王的确渴求千里马,从而主动献马。可引用原文或自己概括回答,意对即可。)4人们不要总是看到眼前利益,应该要为长远做考虑。吸引人才,就应该做出爱才惜才的姿态,只有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能使群贤毕至,事业兴旺。高帽子 世俗谓媚人为顶高帽子。尝有门生两人,初放外任,同谒老师者。老师谓:“今世直道不行,逢人送顶高帽子,斯可矣。”其一人曰:“老师之言不谬,今之世不喜高帽如老师者,有几人哉!”老师大喜。既出,顾同谒者曰:“高帽已送去一顶矣。”【注】谒:y,拜见。直道:善良风气谬:mi,错误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老师谓()尝有门生两人()既出()

14、顾同谒者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世俗谓媚人为顶高帽子。【译】今之世不喜高帽如老师者,有几人哉!【译】3.从“老师大喜”这一细节中,你能读出老师怎样的心理?【答】4.根据文意,说说你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答】【参考答案】1.说曾经已经、以后看 2.世人把奉承人称为戴高帽子。现在的社会上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有几人呢!3.惟其是喜,所以高帽一戴,浑身舒泰,无形之中漏出了自己反对吹拍不正之风的天机:原来他反对给别人戴高帽子,不反对给自己戴高帽子。4.不管赞美还是恭维,我们必须必须谨慎对待,随时反省、检视自己是否符合该赞美之词,谦虚谨慎,自我克制,才能避免犯下如文中老师一样的错

15、误:得意忘形而落入自相矛盾的困境。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选自刘向战国策 齐策)【注】赵威后:赵惠王妻。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书未发()岁亦无恙耶()使者不说()不然()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译】苟无民,何以有君?【译】3请从“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句中提炼一个成语,并说说句中的“本”和“末”具体指什么。【答】4结合故事内容,说说赵威后是一个怎样的人。【答

16、】【参考答案】1.打开年成同“悦”,高兴这样 2.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放在后边呢?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3“舍本求末”/“舍本逐末”,“本”指民,即老百姓,“末”指“君”,即国君。4赵威后是一个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疾苦的人。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选自孟子 告子)【注】鸿鹄:天鹅。缴(zhu):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弈秋诲二人弈()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惟弈秋之为听()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

17、句子。【译】为是其智弗若与?【译】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答】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参考答案】1教导认为代词,指代鸿鹄、天鹅只 2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国有名的擅长下棋的人。(难道)说这个人的智力不及那个人吗?3学习态度不同,导致学习效果不同。一人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另一人心不在焉(三心二意、一心二用、心神不宁);或者直接写文中句子也可以(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意思对即可。,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

18、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臰数月乃已。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三戒【注】畏日:怕犯时日的忌讳。旧时迷信,什么日子忌做什么事情都有定说,对所谓不吉之日时要避忌。椸(y):衣架。大率:大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以为己生岁直子()因爱鼠()阖门()臰数月乃已()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其人

19、曰:“是阴类恶物也。”【译】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译】3.概括文中“永某氏之鼠”被杀的原因。【答】4.本文选自柳宗元的三戒,文中作者借“永某氏之鼠”意在讽刺哪类人【答】【参考答案】1.认为于是关闭才 2.后来住在这里的那个人说:这(鼠)是在阴暗处穴居活动的令人厌恶的东西。它们把天天能够吃饱没有灾祸当作是可以长久的啊 3.一是因为室的主人换了,他们的好恶也随之改变;二是因为这些老鼠不知道外界的变化依然胡作非为,不懂得收敛。4.本文借“永某氏之鼠”意在讽刺那些只知道抓住侥幸得到的时机而任意胡作非为、不懂得收敛最终导致灾祸的人 魏文侯从谏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

20、“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注】乐羊:魏国的大将。击:魏文侯的儿子。向者:先前,刚才。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次问翟璜()对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何以知之【译】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译】3.用自己的话说说翟璜认为魏文侯是仁君的原因。【答】4.根据魏文侯一怒一悦的变化,结合故事内容,从正反两方面评价魏文侯是怎样的人。【答】【

21、参考答案】1派使,派遣攻下,攻克第二回答 2.凭什么知道我是仁君这件事。魏文侯亲自下殿堂迎接任座,把他当作上客。3.因为翟璜听说君主仁明,那么他的臣子就耿直(直率),先前任座说话很直率(直接),所以能说明魏文侯是仁君。(如果照抄“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不得分。)4.反面:魏文侯把中山留给自己的儿子而不是弟弟,可见他是个有私心的人;魏文侯对任座直言自己的不足感到很气愤,可见他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正面:魏文侯能听取翟璜委婉的劝谏,并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优待任座,可见他的智慧,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礼待贤臣。原谷谏父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

22、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选自太平御览)【注】捐:抛弃舆(y):手推的小车凶:不吉利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谷年十有五()谏父曰()是也()无需更作此具()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岂有老而捐之者乎?【译】汝何以收此凶具?【译】3.用自己的话说说原父“惭而悔之”的原因是什么。【答】4.你从文中的事例中看出原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举出相关语句加以佐证。【答】【参考答案】1.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规劝这再,另外 2.哪有(因他)年老

23、而抛弃他的呢(你们怎么能因为他年老就抛弃他呢)你为什么带回来这个不吉利的东西。3自己不孝敬父亲,还被自己的孩子教育,觉得很惭愧。4孝顺、讲道义的人。如:“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中可以看出原谷体谅祖父的辛劳,并认为抛弃祖父是不道德的行为,可以看出原谷孝顺,讲道义。(或有智慧的人:跟随父亲收舆来教育父亲要教育父亲要孝敬父母。)(人物形象 1分,举例 1 分)截竿进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注】俄:不久老父:老人选自太平广记 1解释下面句

24、子中的加点字。初竖执之()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计无所出。【译】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译】3理解文意,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鲁国有个拿着长竿进入城门的人,起初先(),后(),都不能进入,一位老者的主意是()。如果你是文中的执竿者,你将会怎么执竿进城(不能改变竿本身的长度)呢?4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人物,鲁人和老父,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物作简单评价并说说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答】【参考答案】1握,持,拿着而:连词,表承接,可译为“然后”,也可不译。以:用 遂:于是,就 2走投无路,想不出什么办法(进城)。我(虽然)不是圣人,但见的事

25、情也够多的了,(你)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把竹竿锯断进入(城门)呢?3竖着拿竹竿;横着拿竹竿;用锯子从中间把竹竿锯断进入(城门);把竹竿横过来,扛在肩上,走过去。(言之有理即可)4鲁人:愚蠢,缺乏主见,盲目听从,做事不懂思考,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等。老父:自作聪明,佯装内行,好为人师等 启发我们:遇到任何事情要懂得变通,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和固执,要善于从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不要盲从。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

26、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注释】期:约定时间;元方:陈太丘的儿子,字元方,名纪;委:抛弃,舍弃。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入门不顾()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_ 友人惭,下车引之。【译】_ 3.“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你如何理解元方的行为?【答】_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答】_【参考答案】1到;离开;才;回头看。2友人于是发怒说:“真不是人啊!与别人约定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友人感到惭愧,

27、就下车来拉他。3.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仪。对粗俗的客“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可以理解为元方并非“无礼”。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也可以理解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他违背了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尊敬长辈。况且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可从正反两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4.做人要守信用、讲礼貌。乐羊子妻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

28、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大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注】捐:丢弃,舍弃。稽:迟延。懿:美好。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羊子尝行路()妻跪问其故()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累寸不已()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久行怀思,无它异也。【译】_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译】_ 3短文通过写乐羊子妻的哪几件事来刻画人物形象的?【答】_ 4第二段中乐羊子妻是如何巧妙地劝诫丈夫的【答】

29、_【参考答案】1曾经的原因疾走停止 2出门久了心里思念,没有其它特别的事啊。您积累学问,应当“每天学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来成就自已美好的德行。3乐羊子妻劝夫捐金、劝夫复学二件事。(或劝谏丈夫改正行路拾遗的污行和规劝丈夫积学求知。)(意对即可)4乐羊子妻用纺织作比,说明读书应当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从而巧妙劝诫丈夫的。(大意对即可)子产不毁乡校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

30、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注】乡校:地方上的学校,它既是学习场所,又是乡人聚会游乐、议政的地方。然明:郑国大夫,姓鬷(zng),名蔑,字然明。子产:复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国相,春秋时政治家。夫:句首语气词,引起议论。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然明谓子产曰_毁乡校,何如_ 然犹防川也_不如吾闻而药之也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译】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译】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子产是一个

31、怎样的人。【答】4“子产不毁乡校”这个故事,带给后世治国者很多启示。请你说说后世治国者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迪。【答】【参考答案:】1对说怎么样但是,表转折把当做药 2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要译出:是:这;若之何:为什么)我听说尽力做好事可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能堵住怨恨。(要译出:损:减少;防:堵住,堵塞)3一方面,他主张保留“乡校”,他认为“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他把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的反馈信息的场所,而且注意根据民众的意见,调整治国的政策和行为,是一个开明的,善于听取民众意见,有远见、治国有方的政治家;另一方面,他能从百姓的利益出发,尊

32、重百姓的意愿,也是一个仁厚慈爱,爱民重民的人。4作为统治者,要广开言路,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从百姓的利益出发,适时调整治国的政策和行为,疏导民怨,实现社会的和谐。避免因维护表层的秩序与威福,而压制群众的意愿,民怨越积越深,于民于国不利,于己也未有长远之利。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经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

33、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注】养晦堂:居室名,在湖南。浸(qn)淫:渐渐扩展。踬(zh):绊倒。蹶(ju)然:被绊倒的样子。中(zh ng)人:击中、深入于人。1解释下列加点字。每履之()顾而笑曰()及其久()故君子之学()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译】_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译】_ 3伟人细胞中“爸爸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本文中的哪句 话与爸爸这句话表达的意思一致?【答】4试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答】【参考答案】1踩、踱步看等到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屋子里有一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扩展每天都在变大。之后,刘蓉又在屋里思考问题,踱来踱去,心里一惊,感觉要被绊倒似的,低头一看,地面好像忽然凸起一块。3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4本文主旨句“故君子之学,贵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