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2 ,大小:354.75KB ,
资源ID:70993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0993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设计报告书45.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设计报告书45.docx

1、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设计报告书45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设计报告书 摘要本报告报告书对一个虚拟的拟建污染源对重庆大学A、B、C校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价。虚拟污染源位于整个的A、B、C校区上风向方向,即B区校园北偏东位置。为了能较为准确地对校园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价,按照功能区划分的要求,在合理进行取舍后将校园划分为5个主要的功能区:食堂区、实验楼区、运动场区、学生住宿区、教学区。在每个功能区域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合理的评价点,五个评价点能代表性地显示整个校园环境的现状。根据目前我们的监测能力以及实验室现状,我们确定的评价因子是TSP、SO2以及NO2。根据已经进行的对校园环境概况调查和环境监测的

2、现状值,结合该污染源对校园环境影响的预测值来得到其影响值,并最终依据这个影响值和标准值进行对比,进行影响预测评价,最终得到该污染源对B区校园现有环境影响及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情况,判断该虚拟的污染源是否可建,并制定出消除或减轻负面影响的措施。关键词现状评价、工程分析、影响识别、影响评价1总论1.1编制环境影响报告的目的通过对重庆大学A、B、C校区的及周围环境环境现状的调查和监测,了解评价区域内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特征;分析拟建锅炉建成后污染物排放情况,结合所在区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预测主要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从环保角度论证修建该锅炉的可行性,确定工程应采取的环保措施,同时为工程设计

3、和及投产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独立完成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能力。通过评价,了解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目的;了解和熟悉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了解环境影响(预测)报告书的编制内容和方法,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的运用一些环评的知识。1.2评价依据及参考资料1.2.1评价依据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 -2001)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5、SO2测定方法:甲醛吸

4、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6、NO2测定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法(HJ479-2009)7、大气中总悬浮颗粒TSP的测定:重量法(HJ/T 374-2007)8、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1.2.2参考文献1、环境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设计指示书(自编)吉方英 方俊华 林庆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2、环境监测(第三版),主编: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高教出版社,2004年。3、环境评价 张从,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1.3评价标准根据重庆市政府2009年5月6日发布的重庆市环

5、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沙坪坝区所辖城镇和农村(不含辖区内一类功能区),属于大气环境二类功能分区,适用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因此该虚拟的拟建污染源适用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该标准的污染物浓度限值入表1-1示。表1-1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单位SO2年平均0.06mg/m3日平均0.151小时平均0.50TSP年平均0.20日平均0.30NO2年平均0.08日平均0.121小时平均0.241.4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1.4.1评价等级按虚拟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以等标排放量Pi(m3/h)衡量)和周围地形复杂程度,将评价工作分级。等标排放量计算表格见表1-1。表1-

6、1 等标排放量计算表名称污染物污染源强(g/s)浓度(mg/m3)污染物排放量(t/h)二级标准小时平均(mg/m3)等标排放量Pi (m3/h)污染源特性锅炉房NO20.1731206.22810-40.242.595106点源SO20.433751.54810-30.503.096106TSP0.0117.53.9610-50.301.32105等标排放量Pi(m3/h) 2.5108,且拟建工程的废气排放量较小(5184m3/h),又因为周围地形较为复杂,确定评价等级为三级。1.4.2评价范围评价范围为虚拟污染源下风向5km范围内的敏感点重庆大学A、B、C区校园。1.5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

7、护目标1.5.1环境敏感点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中规定,环境敏感区包括以下区域:1、需特殊保护地区:指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确定的或县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需特殊保护的地区,如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及重点监督区、天然湿地、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环境、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产卵场、渔场等重要生态系统。3、社会关注区:指文教区、疗养地、医院等区域以及具有历史、科学、民族、文化意义的保护地。4、环境质量已达不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区。而环境空气

8、敏感点是指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文遗迹以及学校、医院、疗养院、城乡居民区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区。由于本次环境评价主要是进行拟建污染源对重庆大学A、B、C区校园环境的影响预测评价,校园是教职工从事教学管理、学生进行日常学习活动的区域,是一种特殊的环境系统。教职工及学生活动密集的地方包括:食堂、实验楼、运动场、学生住宿、教学区、家属区。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各个校区中的这6个区域选择合理的监测点,最终确定了A区2个,B区2个,C区1个,总共5个监测点,并设为环境影响评的敏感点。污染源对校园环境的影响情况,对这5个点最具代表性(监测点位图见附件图1)。1.5.2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当地气象、水文

9、、地质条件和该拟建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及项目周围企事业单位、居民区分布特点,环境重点保护目标为虚拟污染源下风向5km范围内的敏感点重庆大学A、B、C区校园。该项目应保证不影响校园内学生和教职工在校园环境中拥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基本满足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和人群健康要求。2 重大A、B、C区校园区域的环境概况2.1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环境概况重庆大学啊A、B、C区校园所在的沙坪坝区位于重庆主城区西部,东滨嘉陵江,西抵缙云山。区境中部歌乐山纵贯南北,东为沙坪坝,是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和工业基地,建成区面积35.26平方公里;西为梁滩坝,是农业、乡镇工业为主的地区,2003年重庆市大学城在这

10、里动工兴建;中部歌乐山是重庆市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之称。沙坪坝区地貌归属于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的一部分,全区呈丘陵、台地和低山组合的地貌结构。中部歌乐山海拔高度在550650米之间,最高峰歌乐山云顶寺海拔680.25米。嘉陵江由北往东南流经沙坪坝区19.3公里。2.1.2 气候概况 中国气候图集的划分,污染源及周围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侯区中的盆地河谷区。其主要特点是:冬暖春早,夏长秋短,霜雪极少;初夏有梅雨,盛夏多伏旱,秋季多绵雨,冬季多云雾,春季天气多变化,日照少且季节分配悬殊。据气象站近12年定时观测资料统计,年均气象要素及其极值如下:年平均气温:

11、18.6oC 最高气温:41.8oC 最低气温:1.0oC 年平均相对湿度:81% 年最低相对湿度:25% 年平均降水量:1061mm 多年最大降水量:1211mm 多年最小降水量:574mm年平均日照:1102.7小时 年平均总云量:8成年平均雾日:42.8天 年平均风速:1.1m/s全年主导风向:NNE 冬季主导风向:NNE夏季主导风向:SSE 年平均静风频率:42%2.1.3 风速与稳定度的关系评价区域平均风速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见表2-1。不稳定类的平均风速最大为1.7m/s,其次以中性时平均风速较大为1.3m/s,稳定类的平均风速最小为0.9m/s。地区各稳定度的平均风速统计值见表2-

12、1。2.1.4 各季与年地面风向 不同季节及全年的地面风向频率见表2-2。从统计分析结果看,厂址地区常年有三股主要表2-1 各种稳定度的平均风速稳定度不稳定(A、B、C)中 性(D)稳定(E、F)平均风速(m/s)1.71.30.9气流存在,第一是NE风(包括NNE、ENE风),年平均频率为18.4%,其次是偏S风(包括SSE、SSW风),年平均频率为14.5%,另外WNW风(包括NW风),也占有一定比例,其频率为7.6%。该地区静风频率较高,全年为42%。这三股气流各季都存在,不过随季的不同强弱各有所变化,其中春季和冬季与全年风频保持一致,NE风的主导地位较为明显,而秋季S风频率则升为主导地

13、位,NE和NW方向气流有所减弱。夏季这三股气流频率相当,不过偏北气流较强。各季及全年的地面风向频率见表2-2。表2-2 各季及全年地面风向频率(%)风向 方位季节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春3.99.08.34.93.11.31.55.33.94.11.81.22.34.33.54.137夏3.95.56.25.72.41.51.95.15.53.71.82.12.55.25.33.938秋2.74.54.52.91.71.11.25.55.05.41.61.61.94.73.33.649冬3.28.66.66.72.81.11.54.75.23

14、.81.10.71.02.02.32.545年3.47.06.45.02.61.41.65.15.04.41.61.42.04.03.63.642春季风频玫瑰图 夏季风频玫瑰图秋季风频玫瑰图 冬季风频玫瑰图全年风频玫瑰图2.1.5 风向与稳定度关系各稳定度下风向频率统计及对应的平均风速见表2-3。从表2-3可看出,不稳定时NNE风出现频率最大,2.76%;中性时,NNE风出现频率最大,为4.50%,NE风次之,频率为3.58%;稳定时,NNE、NE风出现频率最大,均为1.03%。不稳定、中性、稳定下静风出现频率分别为7.08%、24.8%、9.32%。烟囱出口高度最多风向:冬季NW风,夏季SS

15、E风。平均风速:冬季3.4m/s,夏季4.2m/s。2.1.6 污染系数污染系数风向频率/该风向平均风速它描述某方向的风对其下风向的污染影响程度。该地区NNE-NE扇区是污染影响程度最大的方位,也就是说该方位是受污染几率最高的区域。表2-3 各稳定度下风向频率及对应平均风速稳定度风向方位频率风速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不稳定频率1.032.762.061.031.190.600.221.361.251.250.430.330.330.921.571.797.08风速m/s1.791.611.501.631.631.731.751.881.351

16、.352.252.331.331.651.721.78中性频率2.334.503.582.441.410.650.872.663.142.441.190.871.192.221.791.5224.8风速m/s1.511.721.531.361.541.831.131.431.671.731.631.591.391.422.001.62稳定频率0.491.031.030.980.540.220.220.540.700.430.160.160.110.330.050.119.32风速m/s1.501.291.253.003.001.001.001.001.331.601.002.501.001.0

17、01.671.52.1.7 静风静风频率据气象台19881992年地面观测资料统计的各月及年静风频率见表2-4。全年静风频率为42%,最高出现在10月为56%。从各月静风频率变化看,冬季高,夏季低。从静风的日变化看,一般白天(1018时)静风频率较低,夜晚至早晨静风频率较高。表2-4 逐月风频率(%)月份123456789101112年频率44394135383638363756545342静风与稳定度的关系不同稳定度条件下的静风频率见表2-5。稳定时静风出现频率较高为60%,中性时静风频率最低为34%,不稳定静风出现频率为57%。表2-5 各类稳定度静风出现频率(%)稳定度不稳定中性稳定频率

18、5734602.1.8 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是大气的稳定程度,它反映了大气湍流运动的强弱,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直接有关。将该地区最近气象台最近5年的观测资料,利用P-T法进行稳定度分类,得到该地区的常年稳定度频率分布,见表2-6。表2-6 常年稳定度频率分布表稳定度季节不稳定(A、B、C)中性(D)稳定(E、F)春13.870.815.4夏22.255.222.6秋9.379.411.3冬4.482.313.3全年12.471.915.7厂址所在地区均以中性天气为主,各季频率均在55%以上,冬季最高达82.3%,全年为71.9%。不稳定出现频率最少,冬季低为4.4%,全年出现频率为12.4%,

19、稳定出现频率低于中性,全年稳定出现频率为15.7%。2.2社会环境概况2.2.1沙区社会环境概况沙坪坝区地处重庆市区西部,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全区幅员面积396平方公里,辖13个街道、12个镇和1个经济园区,户籍人口74.6万,常住人口87万。沙坪坝区为重庆市“都市发达经济圈”的重要支撑区和科教文化中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市主城区之首。该区科技教育发达,是长江上游科教文化名区。区内有高校19所,中小学113所,在校学生近30万人。有重庆大学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国家级重庆大学科技园”、五云山寨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全区教育文化形态完善,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文

20、化工作先进区”,国家级重庆图书馆2006年6月已投入使用。沙坪坝区交通通讯畅达,是西南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要道。全国铁路集装箱网络重庆中心站、西南地区最大铁路编组站和国家二级火车站等七个火车客货站棋布于此;国道、省道等高等级公路五条,成渝、渝长、上界高速公路纵横域内。抵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仅需半个小时。沙坪坝区工业基础雄厚,是重庆重要的工业基地。区内工业门类齐全,有嘉陵集团、西南药业、康明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42家,占全市的四分之一。有力帆集团、渝安集团、华洋集团等知名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已形成汽摩配件、电子电器、生物化工三大产业支柱。沙坪坝区旅游资源丰富,融巴渝文化、沙磁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

21、于一炉,形成了歌乐山名山旅游、磁器口古镇旅游、都市休闲购物旅游、田园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每年接待中外游客数百万。沙坪坝区第三产业发达,市场潜力巨大,是重庆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区。有重庆百货、新世纪、立洋百货、北京华联、王府井、国美电器等知名商家组成的20万平方米成熟商业圈,三峡文化广场步行街被评为“中国十大特色商业街”、“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是重庆“长江三峡文明长廊建设示范点”。五大专业批发市场为我区物流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余家金融机构为振兴地方经济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大气环境方面,按正常功能划分,沙坪坝区除石井坡街道及詹家溪街道部分地段外,其余应达到二级标准,但沙坪坝区主城区最好的200

22、5年全年空气质量满足良好天数的比例也只有65.7%,空气中SO2、PM10的年日均浓度均超过二级标准,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要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也只能进一步加强尘污染的控制,防止新的污染产生。因此,从总体上看,目前沙坪坝区区域环境容量已趋饱和,环境自净能力不断降低,严重制约沙坪坝区经济的发展空间。要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必须调整经济结构,改进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化工业的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特别注重发展科技产业和生态农业。2.2.2 重庆大学A、B、C校区周围环境概况。重庆大学A、B、C区位于沙坪坝中心,歌乐山下嘉陵江畔,西连磁器口,东至解放碑,四周交通便

23、利,建筑林立。3校区之间有沙杨路、沙中路、沙正街、渝碚路、汉渝路等几条交通干线,此外校区的西北边还紧邻渝宜高速和兰海高速。这些交通干线上的车流量都比较大。2.2.3 重庆大学A、B、C校区污染源调查 A、B、C三个校区的校园内都有较高的绿化率、自然环境较好。校园附近无大的工业污染源,因此校园周边的主要污染源有以下三个方面:建筑工地扬尘、车辆尾气及扬尘、周围居民及餐馆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在校园内部主要的污染源有以下两方面:为学校锅炉房,食堂和教职工住宅区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校内车辆产生的尾气及扬尘。综合分析环境区域范围内大气污染物主要含有SO2、NO2、TSP等。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1功能区

24、分析为了能较为准确地对校园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价,按照功能区划分的要求,在合理进行取舍后将校园划分为6个主要的功能区:食堂区、实验楼区、运动场区、学生住宿区、教学区、办公区。在每个功能区域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合理的监测点,五个监测点能代表性地显示整个校园环境的现状。根据目前我们的监测能力以及实验室现状,我们确定的评价因子是TSP、SO2以及NO2。具体监测布置点见附图1。3.2监测布点本项目按照功能区布点,并兼顾主导风向的原则在校园内设置5个监测点,具体位置详见环境监测与评价布点图(附图1)和表3-1。表3-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监测点号测点名称测点方位1#A区江岸区主教学楼东北偏东130m

25、2#A区教学区第五教学楼前十米左右3#B区运动区档案馆前小平台4#B区宿舍区第七学生宿舍前5米处5#C区办公区图书馆东北方向花坛中,迎宾大道旁50米左右3.3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监测项目和采样、分析方法见表3-2。表2 监测方法、依据、仪器监测项目监测分析方法监测依据仪器设备TSP重量法HJ/T 374-2007中流量悬浮颗粒物采样器LH150;电子天平;滤膜等SO2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中流量悬浮颗粒物采样器LH150;分光光度计721E;吸收管等NO2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479-2009中流量悬浮颗粒物采样器LH150;分光光度计721E;吸收管等3.4监

26、测时间及监测频率监测时间:2天SO2和NO2监测频次:上午7:309:30下午1:003:00时段连续采样1h。TSP监测频次:上午8:30下午4:30,连续8h采样。3.5现状评价3.5.1评价方法评价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计算公式为:式中:Pii类污染物单项指数;Ci该污染物实测浓度,mg/m3;Si该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mg/m3。3.5.2现状评价结果根据重庆市政府2009年5月6日发布的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和标准分级可知,重庆大学A、B、C校区属于二类区域,执行二级标准,TSP、SO2、NO2的小时浓度限

27、值分别为0.30 mg/m3、0.50mg/m3、0.24 mg/m3。1) TSP 现状监测与评价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查得TSP的日标准值为0.30mg/m3,TSP的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3-3。从表可以看出:1月10日,1#、2#、4#、5#监测点出现超标情况,TSP浓度较大。这几个监测点距离学校交通道路较近,往来车辆较多,车辆经过和往来人群造成的地面灰尘扬起,或者距食堂较近是造成监测点TSP浓度偏高的主要影响因素。1月11日监测时间为6小时,且监测期间都有降中雨,悬浮颗粒遇到雨水被带到地面,所以TSP含量偏低。2) SO2 现状监测与评价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28、3095-1996)二级标准查得SO2的小时标准值为0.5 mg/m3后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见表3-4(个别由于操作引起的错误数据舍去)。从表可以看出:各监测点的小时平均浓度值均远远小于浓度限值,Pi0.50,说明校园区域内现状空气环境质量良好,满足功能区要求。3) NO2 现状监测与评价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查得NO2的小时标准值为0.24mg/m3, NO2的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3-5(个别由于操作引起的错误数据舍去)。从表可以看出:各监测点的小时平均浓度值均远远小于浓度限值,Pi0.32,因而,校园区域内现状空气环境质量较好,能够满足功能区要求。表3-3 TSP的监测及评价结果表监测点监测时间TSP浓度超标率单项污染指数(Pi)(mg/m3)1#1月10日0.3620.001.201月11日0.1800.602#1月10日0.3723.331.231月11日0.2200.733#1月10日0.2900.971月11日0.1500.504#1月10日0.4240.00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