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52.37KB ,
资源ID:70936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0936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docx

1、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2.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3.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4. 教育的特点1)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2) 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5. 教育的社会属性1) 永恒性2)

2、 历史性3) 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3年考过辨析题,细节还是要看一下教材P3-4) 6、教育的起源学说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 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 代表人物:利拖尔诺、桑代克、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 代表人物:孟禄4) 劳动起源说容: 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7、教育的发展历程 这部分容了解即可,在教材的p5-6,多读几遍,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 原

3、始社会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2) 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终身化全民化化多元化 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3)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p8 8、教育学的发展及主要代表人物 1)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的主要容也是常考点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与政治的关系。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强调了教学相长。 长善救失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

4、则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则乱坏而不修”。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2)孔子 主“有教无类”,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为贤人和君子 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基本科目:六艺 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学而知之”,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3) 墨子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4) 格拉底“产婆术” 问答法5) 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6)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真理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政治学“教育事业是公共的,不是私人的”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主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

5、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7) 昆体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教育),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8)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主要观点(了解,有可能考选择题)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教学容:百科全书式课程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9) 卢梭爱弥儿“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

6、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给破坏了,高度尊重儿童。10) 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11) 裴斯泰洛齐瑞士 “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育法奠基人”主要思想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人12) 洛克提出“白板说”,主绅士教育13)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教育学的建立主要观点“三中心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阶段教学论“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强调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14) 杜威主义教育主要观点“新三中心论“:儿童、活动、经验”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7、“主“在做中学“学校即社会五步教学法15) 行知被称为”人民教育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理论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16)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主义17) 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18) 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流浪儿“19)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一般发展20) 布鲁纳教学过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发现教学法“ 21) 瓦根舍因例教学原理创立了例教学理论22)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23) 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活的教育学“24)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9、教育的功能

8、1)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显性功能”计划性“ 隐形功能”非预期性“ 10、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性质、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1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平衡性 4)互补性 5)个别差异性 12、个体身心发展动因 1)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在需要 代表人物 孟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实验“

9、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登:优生学 2)外铄论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 荀子:人心本恶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领袖、小偷各种类型的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有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教育,其中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14、学制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 15、1904年,”癸卯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16、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多种形式并存 17、我国当前学制改

10、革,个人认为纲要的容比较重要,但是真题及模拟题考点中基本没涉及,有时间了解一下即可 p33 18、义务教育的特点:强制性、普及型、免费性 19、辨析题: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p35 20、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激励、评价 21、教育目的的理论 1)本位论: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2)社会本位论: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 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 3)个人本位论:主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4)无目的论:杜威主义与教育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23、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

11、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才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24、素质教育的基本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5、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26、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考单选题) 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第二章 中学课程 27、课程的分类 1)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 2)必修课程

12、、选修课程 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4)显性课程、隐形课程 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主要特征是计划性;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28、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布鲁纳 代表理论:要素主义、结构主义 基本观点:主教学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2)活动中心课程论 活动中心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代表人物:杜威、克伯

13、屈 基本特征: 主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主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主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3)社会中心课程论 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主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容 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金蒂斯、补厄迪 强调课程建设要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客观需求,课程学习应深入社会生活中,强调课程结构有意义的统一性,深刻认识到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9、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学生、社会、学科特征 30、课程目标的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

14、次性、递进性、时间性 31、课程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32、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主要容: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 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33、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容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4、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15、,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试听材料 3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P61 1)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斯克里文)(注重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 3)CIPP评价模式 4)CES评价模式 36、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社会、知识、儿童 37、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模式 代表人物:泰勒 “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2)过程模式 斯腾豪斯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 强调课程开发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目的,它不预先制定目标,而是详细说明容和过程中的各种原理,然后在教育活动中、经验中,不断予以改进修正 3)情

16、境模式 3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基本理念1) 三维目标观: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2) 综合课程观3) 容联系观4) 学习方式观:自主、合作、探究5) 发展评价观6) 校本观察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关注每一位学生2)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9、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

17、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国家、地方、学校 40、课程类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41、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第三章 中学教学 42、教学的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 43、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 2)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

18、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44、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 形式教育:注重发展智力,忽视学科容实用意义 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 基础:官能心理学 实质教育: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培养智力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 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 45、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46、教学过程的本质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4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

19、规律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建立合作、友爱、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4)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4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课程标准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 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备课的要求:做好

20、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写好三个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2)上课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50、上课的具体要求(基本标准) 1)目标明确 2)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组织严密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51、测验的质量标准(考选择) 1)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实施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2)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3)难度 4)区分度 52、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实物直观:包括观察各种实物、标

21、本、实验、教学性参观 模象直观:通过各种实物的模拟形象进行的,包括各种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 语言直观 注意: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 2)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 3)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

22、上巩固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 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名言 学记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则坏乱而不修 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夸美纽斯: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段时间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5) 因材施教原则要求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6)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

23、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要求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7)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8) 量力性原则 53、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 1)探究研讨法 (兰本达) 2)纲要图示教学法 (沙塔洛夫) 3)暗示教学法 (乔治 洛扎诺夫) 4)非指导教学法 54、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长考选择题,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把概念背下来,其他的多看几遍书理解1) 讲授法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2)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

24、,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3) 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从而获取知识的方法4) 读书指导法5) 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者进行示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6) 参观法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7) 练习法8) 实验法9) 实习作业法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10) 实践活动法11) 欣赏教学法12) 情

25、景教学法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13)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学生借助于教师提供的适宜于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学习容,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创造能力的方法。(布鲁纳倡导的) 55、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考选择) 1)个别教学制 2)班级授课制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优越性和局限性

26、p97 3)分组教学 4)设计教学法 美国教育学家 克伯屈 主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5) 道尔顿制美国教育学家 柏克赫斯特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老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6)特朗普制 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 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56、教学评价 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

27、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 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作用:诊断、激励、调节 57、教学评价的种类 按实施功能分1) 诊断性评价(开始)2) 形成性评价(过程中)3) 总结性评价(结束时)按运用标准分1) 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2) 绝对性评价目标参照性评价3) 个体差异评价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按评价主体分1) 外部评价2) 部评价(自我评价) 58、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 2)发展性 3)整体性 4)指导性 59、简述新课程中的教学观 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2)交往与

28、互动的教学观 3)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60、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3)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以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4) 感觉的相互补偿5) 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61、知觉 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特性1) 理解性2) 选择性3) 整体性4) 恒常性 62、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63、注意

29、的分散 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64、注意的转移 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是主动进行的,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65、注意的分配 是指在同一时间,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集中不同的活动 66、记忆的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环节 67、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68、前摄抑制 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 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69、回忆 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再认 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能识别出是以前经历过的 70、聚合思维 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 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