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49.90KB ,
资源ID:709154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0915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解析.docx

1、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解析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练习1综合性活动 在举国上下“全民阅读,书香中国”的活动中,北仑区黄河中学七(5)班积极开展了“尚阅读,扬正气”的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活动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阅读情况,学习组找到了以下一则资料,你从表格中读到了什么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黄河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调查内容和年份2015 年2016 年2017 年不喜欢阅读38%27%13%喜欢阅读阅读纸质书籍24%28%30%用手机、电脑阅读38%45%57%(2)活动二

2、: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经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 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下联:_(3)活动三: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玲玲同学的感想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她修改一下,把修改后的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为贯彻“全民阅读,书香中国”的活动计划,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阅读活动。通过本次活动,使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修改第_句:_修改第_句:_【答案】 (1)黄河中学学生近三年不喜欢阅读的人数逐年下降,但阅读纸质书籍的人数增长缓慢。或:黄河中学学生近三年不喜欢阅读的人数逐年下降

3、,并且喜欢用手机、电脑阅读的人数增长较快。(2)示例:阅读弘扬正气风 或:阅读铸就书香国 或:阅读培养世界观(能与上联构成对偶,意思连贯,与活动主题有关即可)(3);通过本次活动,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或:本次活动,使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阅读不仅可以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够提高人的修养。 【解析】【分析】(1)看图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分析图表可知,应围绕黄河中学学生近三年不喜欢阅读的人数和喜欢阅读的人数变化进行解答。 (2)此题围绕“尚阅读,扬正气”的主题来思考即可。 (3)第句,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第句语序颠倒,应将“提高

4、人的修养”与“增长人的知识”交换位置。 故答案为: 黄河中学学生近三年不喜欢阅读的人数逐年下降,但阅读纸质书籍的人数增长缓慢。或:黄河中学学生近三年不喜欢阅读的人数逐年下降,并且喜欢用手机、电脑阅读的人数增长较快。 示例:阅读弘扬正气风 或:阅读铸就书香国 或:阅读培养世界观(能与上联构成对偶,意思连贯,与活动主题有关即可) ;通过本次活动,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或:本次活动,使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阅读不仅可以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够提高人的修养。【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内容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读懂材料,明确活动主题,结合图表,找准比较点,进行概括。 本题考查考生对联知识的

5、运用。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内容,注意上联的结构特点进行回答。 本题考查考生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注意运用知识进行作答。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2018年,海南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港),万众瞩目。作为最新设立也是前景最为广阔,海南有着巨大的优势。首先,海南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从亚洲范围来看,海南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心位置,是泛南海合作的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其次,海南的土地面积最大,即使与新加坡和迪拜等老牌国际知名自贸港相比,未来海南也毫不逊色。再者,海南是_(驰名中外 超凡脱俗)的国际旅游岛,环境优美,是镶嵌在中国浩瀚

6、南海上的一颗明珠。海南空气清新,散发着醉人的芬芳;阳光明媚,绽放着火一般的热情; , 。非常适合居住、度假和开展商贸活动。建立自贸区(港),必将使海南飞速发展,风靡全球。(1)结合语境为第句选择恰当的词语,将所选的词语填在横线上。_ (2)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3)仿照画线句,再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_。【答案】 (1)驰名中外(2)作为最新设立也是前景最为广阔的自贸区(港),海南有着巨大的优势。(3)沙滩松软,触摸着人们的肌肤 【解析】【分析】(1)驰名中外: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超凡脱俗:超出常人,脱离凡俗。语境为海南是“国际旅游岛”,所以自然

7、选“驰名中外”。 (2)“作为最新设立也是前景最为广阔,海南有着巨大的优势”一句成分残缺,“广阔”后加“的自贸区”即可。 (3)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阳光明媚,绽放着火一般的热情”的句式结构。内容要表现海南美好的风景或宜人的气候。且要与前两个例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驰名中外; 作为最新设立也是前景最为广阔的自贸区(港),海南有着巨大的优势; 沙滩松软,触摸着人们的肌肤。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

8、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3在学完课文论语十二章后,老师为了使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专门组织了一次以“交流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参与进来。 (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

9、场白。现在就请你展示出来吧! (2)王翔同学想在座谈会上用对联的形式活跃气氛,他给大家出了个对联,请你对出他的下联。 上联:时习悦,内省乐,择善喜下联:_(3)班上的张长林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在座谈会上,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已学过的论语中的语录劝勉他勤奋学习。 【答案】 (1)同学们,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了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阅读论语,可以让我们少一分稚嫩,多一分坚强。今天我们举办“交流学习体会”的主题座谈会,希望大家谈谈自己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体会,让更多的人受益。请大家敞开心扉,交流起来吧。(2)敏学好,择贤善,交友信(

10、3)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分析】(1)主持人的开场白一定要和活动的主题相契合,要说出论语这本书对后世的影响并交代清楚本次活动的目的,并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语言表达要得体,规范;表述准确,有条理。注意题目中的 “精彩”二字,开场白的语言要体现这一点。 (2)对联书写格式: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要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

11、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3)首先要有称谓;其次表述规劝的理由,要做到有理有据;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表达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做到说话有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注意要运用论语中的语句。 故答案为:同学们,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了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阅读论语,可以让我们少一分稚嫩,多一分坚强。今天我们举办“交流学习体会”的主题座谈会,希望大家谈谈自己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体会,让更多的人受益。请大家敞开心扉,交流起来吧; 敏学好,择贤善

12、,交友信; 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思而不学/则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围绕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体会启发大家交流; 本题考查句式结构的理解能力与对仗的运用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题干所给示例,提取其句式结构,恰当组织语言,对仗工整即可; 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

13、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4继“微博打拐”“免费午餐”之后,一些公益人士发起的第三个儿童福利项目“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简称“大病医保”)于近日启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下面是某同学拟写的“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的两句广告语,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出理由。大病医保,呵护儿童,呵护未来!汇聚点滴爱心,救助患病儿童,你我美丽同行!(2)请你写一段话以号召班上同学向“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捐款。 (3)三年来,张老师一直在“一帮一结对子”帮助贫困生

14、小丽,小丽才能成功地进入初中继续学习。教师节即将来临,请你帮她写一封感谢信给张老师。 【答案】 (1)示例一:我选第句。理由是:这句话简洁明了地指出了“大病医保”项目的主旨。示例二:我选第句。理由是:这句话既指明了“大病医保”项目的主要内容,更表达了对爱心人士捐款的呼吁,且语言优美。(2)同学们,在乡村,许多儿童因为经济困难,患了重大疾病却无钱医治。“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是专为救治他们而设的一个公益基金,请大家伸出援手,为这些需要帮助的儿童奉献自己的爱心。(3)感谢信张老师:您好! 是您让我明白知识的力量,是您让我真正地懂得教师的伟大。得益于您的帮助,我才能继续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15、,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您无私的帮助。在此我祝愿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节日快乐!此致敬礼!小丽年月日【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评析广告语。广告语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句,简洁明了,指出了“大病医保”项目的主旨。使人一目了然,通俗易懂。句,既指明了“大病医保”项目的主要内容,更表达了对爱心人士捐款的呼吁,且语言优美,内容详细,充满真挚 的感情,容易打动人。(2)本题考查拟写倡议。写清楚捐款的背景原因和目的,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

16、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称呼:同学们;说明背景情况:在乡村,许多儿童因为经济困难,患了重大疾病却无钱医治。介绍组织者:“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是专为救治他们而设的一个公益基金;倡议和呼吁:请大家伸出援手,为这些需要帮助的儿童奉献自己的爱心。(3)本题考查拟写感谢信。感谢信的书写格式:第一行的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上“感谢信”三个字。如果写给个人,这三个字可以不写。有的还在“感谢信”的前边加上一个定语,说明是因为什么事情、写给谁的感谢信。第二行顶格写对方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姓名后面可以加适当的称呼,如“同志”“师傅”“先生”等,称呼后用冒号。如果感谢对象比较多,可以把感谢对象放在正文中间提出

17、。第三行空两格起写正文。这一部分要写清楚对方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由于什么原因,做了什么好事,对自己或单位有什么支持和帮助,事情有什么好的结果和影响。还要写清楚从中表现了对方哪些好思想、好品德、好风格。最后表示自己或所在单位向对方学习的态度和决心。正文写好了,另起一行空两格(也可以紧接正文)写上“此致”,换一行顶格写上“敬礼”。最后再换一行,在右半行署上单位名称或者个人姓名。在署名的下边写上发信的日期。故答案为:(1)示例一:我选第句。理由是:这句话简洁明了地指出了“大病医保”项目的主旨。示例二:我选第句。理由是:这句话既指明了“大病医保”项目的主要内容,更表达了对爱心人士捐款的呼吁,且语言优

18、美。(2)同学们,在乡村,许多儿童因为经济困难,患了重大疾病却无钱医治。“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是专为救治他们而设的一个公益基金,请大家伸出援手,为这些需要帮助的儿童奉献自己的爱心。(3)感谢信张老师:您好! 是您让我明白知识的力量,是您让我真正地懂得教师的伟大。得益于您的帮助,我才能继续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您无私的帮助。在此我祝愿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节日快乐!此致敬礼!小丽年月日【点评】(1)本题考查评析广告语。答题时应注意,两句广告语句式整齐,主题鲜明,用简洁的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作用是便于“造势”,形成一种氛围。评说那一句结合内

19、容和效果说出理由即可。(2)本题考查拟写倡议。答题时应注意,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结尾,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3)本题考查拟写感谢信。答题时应注意,写表示谢意的话要得体,既要符合被感谢者的身分,也要符合感谢者的身分。感谢信以说明事实为主,切勿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内容要点:感谢张老师的教育和帮助,表达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的决心。祝愿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节日快乐!5近日,某市正在

20、开展“关爱留守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1)【老师在行动】学校组织本校老师创办了“校园爱心辅导站”,老师们争当爱心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本校留守学生辅导课业。 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理想的成绩回报老师。上联已拟好: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请你拟出下联:_。(2)【你也在行动】暑假中,妈妈准备让你用“网络微课”资源自学下学期的课程,你想邀请留守学生小华到家里一起学习,你打算怎样和妈妈说? 【答案】 (1)学生增长知识报师恩或同学苦练本领报师恩(2)妈妈,我想邀请小华来我家一起学习“微课”。我们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再说小华是个留守学生,到我家来免得他孤独寂寞。

21、所以,我想邀请小华来我们家,好吗?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 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上联“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主谓结构,谓语部分是两个动宾短语构成联动结构,内容写老师辛勤工作的奉献精神,下联可以是:学生增长知识报师恩;同学苦练本领报师恩等。 (2)本题考查委婉劝说和语言得体。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不能偏离劝说主题。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原因:我想邀请小华来我家一起学习“

22、微课”。我们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再说小华是个留守学生,到我家来免得他孤独寂寞。 故答案为:(1)学生增长知识报师恩或同学苦练本领报师恩 (2)妈妈,我想邀请小华来我家一起学习“微课”。我们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再说小华是个留守学生,到我家来免得他孤独寂寞。所以,我想邀请小华来我们家,好吗? 【点评】(1)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词性相对。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内容相关。对联

23、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 (2)本题考查劝告类口语交际,答题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本题注意要用礼貌用语,详细解释达到劝说的目的。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据说,女娲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她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篷勃起来才好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

24、黄泥,参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东西。(1)在横线上写出划线字的拼音。 女娲 _ 揉团_(2)“莽莽榛榛”在语段的意思是:_ (3)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_改为_ _改为_(4)语段中多处出现了与“她”词性相同的词,请找出两个_、_。 【答案】 (1)w;ru(2)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3)“篷”;“蓬”;“参”;“掺”(4)这;什么/它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字音。需要注意“娲”的读音,这是一个易错字。 (2)此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莽莽榛榛”的意思是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3)此题考查的是字形。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分别是:篷蓬,参

25、掺。 (4)此题考查的是词性。“她”属于代词,文段中的代词还有“这”、“什么”、“它”。 故答案为:w;ru ; 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篷”;“蓬”;“参”;“掺”; 这;什么/它 。 【点评】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本题考查字词的释义,注意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理解; 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性的辨识能力。“她”是代词,语段中的代词还有“这”“什么”“它”。7为创建“书香

26、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的语文学习活动。 (1)(活动一:见字如面书信中的家国情怀) 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火虫的夜。 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去,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 , 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信,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 , 因为我看到不少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波 , 他们跑着跑着,工作的时侯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一班同学

27、荐读了抗战时期的一封家信(节选)。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段中的“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运用排比,起强调作用。B.第段加点词语“他们”,指的是“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C.第段中画线的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D.选文结尾句用了感叹号,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2)(活动二: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 春天的儿女汪国真为了明媚的春光也为了不辜负你的美丽挺起你的胸膛吧春天的儿女虽然远方的燕子还没有飞来虽然北风的呼啸还显得凄厉但春天终会来的谁也不能阻挡那波涛一样的啊春天的儿女请不要再迟疑晦暗的日子终究会成为过去面对冰雪的欺凌你该坚强忍耐你要无所畏惧向世界庄严的宣告吧花的河流,必定要奔

28、腾不息帆的船队,必定要航行在晴朗的天宇春天的儿女呵,必定要前进在春天的队伍二组同学朗诵了诗人汪国真的这首诗,这首诗告诉我们:春天的儿女要具有_的品质。【答案】 (1)A(2)积极向上(坚强忍耐、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解析】【分析】(1)A.有误。“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没有运用排比。故选A。 (2)考查赏析现代诗歌主旨。这是一首汪国真描写春天的诗歌,虽然题目为春天的儿女,我们却没有在字里行间看到千娇百媚的柔情,相反到是有一种磅礴的气势。“挺起你的胸膛吧”“面对冰雪的欺凌/你该坚强忍耐/你要无所畏惧”“春天的儿女呵,必定要前进在春天的队伍”等句,告诉我们:春天的儿女要具有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品

29、质。 故答案为:A 积极向上(坚强忍耐、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辨析。要求考生结合平时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对选项进行逐项的理解和辨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关键诗句进行归纳概括。8综合性学习 看看我们身边不少小学生都佩戴上了眼镜,视力问题值得关注。请根据“希望学校二至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题目。(1)希望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3624人) 年级二三四五六近视率13%19%31%42%48%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调查表所揭示的问题。(2)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请给小学生

30、说明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并提一些保护眼睛的建议。字数不少于60个。 【答案】 (1)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近视率也越来越高。(2)示例:我们都知道,人们有80的信息都是通过眼睛获得,眼睛的使用量如此之大,如果不好好保护就会使我们眼睛受到伤害;要保护我们的眼睛就要做到:1.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2.不要在光线太暗的地方看书;3.做作业或玩电脑、手机的世间不能太长;4.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5.适量运动,并保证充足的水面等。 【解析】【分析】(1)考查对图标类题目的概括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观察图表中所给各个项目,然后根据图标内容组织合理的语言作答即可。该图表为“希望学校二至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表,从图表中可以知道,二年级的学生的近视率最低,随着年级的上升,近视率也越来越高,六年级学生的近视率最高,由此可知,随着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近视率也越来越高。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明确眼睛对人生活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小学生的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即可。示例:我们都知道,人们有80的信息都是通过眼睛获得,眼睛的使用量如此之大,如果不好好保护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