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86KB ,
资源ID:70906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0906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1、届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一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宋国是分封殷商后代,陈国分封的是舜(“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的后代,楚国分封的是颛顼(“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的后代。这表明 ( )A.先代贵族是分封最主要的对象 B.目的是防止商朝势力东山再起C.优待古代帝王后代有利于树立威信 D.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治等级最重要的纽带2.战国以前,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

2、得姓氏。平民获得姓氏主要源于 ( ) A.郡县制度发展 B.统治阶级提倡 C.皇帝制度形成 D.社会矛盾缓和3 .隋唐时期,“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统治者推行材料所述制度,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C.分割宰相权力 D.避免决策失误4、文献通考中写道:“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省)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这反映出宋代( )A.宰相行政权力加强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

3、权的制约D.权力机构职责明确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称:“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三省制的出现 B.郡县制度设立C.科举制形成 D.监察制度确立6、.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群官议政制度,行省所掌重要政务,“事从公议”,而且常有“大事集议,众论不齐”及某些官员“尝有违言”等情况。这表明行省制下( )A.民主决策,避免失误 B.中央决策,省内执行C.互相牵制,分权制衡 D.分权决策,地方自治7、黄宗羲说:“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这段话表

4、明黄宗羲 ( )A.认为加强相权可以抑制君权B.主张挑选贤能的宰相协助皇帝议政C.认为君主世袭致使君权弱化D.主张恢复宰相制并且宰相一职世袭8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 B. C. D.9、.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 )A.租佃式经营 B.雇工式经营

5、C.田庄式经营 D.自耕农式经营10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曾说:“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反映出 ( ) A.“重农抑商”思想在汉代兴盛 B.土地兼并较普遍的社会现实C.买田置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 D.汉初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11.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 (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商品经济和专业市镇发展C.商帮势力崛起 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12.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

6、要是 ( ) 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13.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14 .元朝时期,我国农业史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蚕桑业生产趋于萎缩,主要原因是 (

7、)A.元朝限制对外贸易,丝绸外贸停滞B.蒙古贵族喜欢皮毛衣服,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C.元朝统治野蛮落后,社会生产破坏严重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进步15 .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 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16、岳飞满江红中有一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诗句的内涵判断,岳飞的思想来源于( )A.道家思想 B.三教合一C.经世致用 D.程朱理学17. “

8、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 )A.孟子的“仁政”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8.某专家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这说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是 ( )A.重视实用 B.重视理论C.不求甚解 D.具有理性19.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与吴道子的作品:“吴生虽绝妙,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他极力推崇王维,誉之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9、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东坡对王、吴的评价( )A.改变了王、吴二人在中国画坛的地位 B.彻底否定了绘画中写实的主导思想C.有利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 D.开创了“以形写神”的画风20.柳永词的内容和语言都趋向世俗化,既符合歌唱者低文化层次的需要,也更有利于市井百姓接受。叶梦得避暑诗话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陈师道后山诗话曰:“仁宗颇好其(柳永)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下列关于柳永词广泛传播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统治者的喜爱 B通俗易唱受市民欢迎C.内容容易引起内心共鸣 D.恰到好处的宣传炒作21. 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在研究史记殷本纪时总结的研究方法中说:

10、“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证据法,唯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所言“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分别指的是 ( )A.文献记录与甲骨文字 B.古代书籍与竹木简牍C.神话传说与出土文物 D.前人笔记与碑刻史料22、总理衙门曾明确表示外国人应和中国人一样遵守中国的法律,如果违反应按照他们本国对类似案件所规定的法律予以惩罚。此规定是为了 ( ) A.履行南京条约的附件 B.保护外国侨民的利益C.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维护中国法律的尊严23、有学者在评论资政新篇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

11、要的启蒙作用。”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内容的是 (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24.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有1 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东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说明革命势力的强大 B.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C.削弱了武昌起义的影响 D.说明资产阶级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5. 1912年9月9日申报:“吾人仰望之中山,而事后追思事前之希

12、望,果相仵(等同)乎?抑不相仵乎?此又足以系今日之怀思而惹全国之注目矣!”申报对辛亥革命的反思 ( )A.以成败论英雄,不可取 B.比较客观,符合史实C.颠倒史实,恶意贬低辛亥革命 D.体现了全球史观2 6. 1920年陈独秀说: “由共和而社会主义虽是一定的轨道,然这轨道却不能够说必须要经过若干岁月才可能改变方向。”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 A.反映了陈独秀已由初期倾慕“欧风美雨”转而急切地要学习社会主义B.1921年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所反映的想法与陈独秀一致C.这段话是建立在对当时中国国情的正确分析基础上得出的结论D.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政治思想的巨大变化

13、27.某资料记载:“1931年10月6日,蒋介石电示上海市长张群日本军队如果在华界挑衅,我军应集中配备,俟其进攻,即行抵抗,希与天翼(熊式辉)兄妥商决定。”通过材料不能推断出 ( ) A.国民政府对日采取退让态度 B.九一八事变蒋介石的态度C.当时东三省形势非常危急 D.国民政府防范日军扩大侵华28.一份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决议中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退出苏区后遭到的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从而对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一场争论作了明确的结论。该会议( ) 发生在长征途中 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彻底结束了“

14、左”倾错误的领导 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A. B. C. D.29.右图是1949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的贺电。对贺电中的战役表述正确的是 ( ) A.以徐州为中心开展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 D.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30华侨青年和留学生纷纷回国。许多人要求重新学习,改变旧思想,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这种状况出现的背景是 (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三大改造完成 D.改革开放浪潮的到来31.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科技史的角度看,“格致”就像一只小船,从明末到民国初期,载着“Science”过渡到“科学”的彼

15、岸。这一过程体现了 ( )A.中体西用 B.西学东渐 C.西学中源 D.中西同源32.中国很早就有以汉文化为中心的“天下”观念,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概念却形成很晚。下列历史事件中,对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的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 C.百日维新 D.辛亥革命33.著名史学家戴逸谈及维新变法的历史影响时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 (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34.梁启超是中国揭

16、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 ) 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 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 激励有识之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A. B. C. D.35. “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对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36.近代某学者在文章中说:“儒者三纲之说,吾为伦理政治之大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

17、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据上述言论,该学者可能倡导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 D.新文化运动37、孙中山在某次会议上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从孙中山的论述看,他此后的实践是 ( )A.领导辛亥革命 B.提倡三民主义革命纲领C.“以俄为师”,同共产党实行“党内合作” D.领导北伐战争38.邓小平曾经这样高度评价党的某次会议:“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的认识

18、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那次代表大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该会议是 (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39. 2011年9月,马英九表示,两岸关系交流越来越密切,继续发展下去,就越来越不可能逆转这种和平繁荣的情势,一旦逆转,双方都会有难以接受的损失;“九二共识”是两岸的共识,两岸问题必须以和平方式解决。我国中央政府对台政策与其一致的地方有 ( )一个中国原则 “一国两制”方针放弃武力统一 和平统一A. B. C. D.40.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

19、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对当时西方态度没有根本性变化B.反霸维和是中国当时突出的外交政策C.文革“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只是权宜之计41 .战火绵延20余载的柬埔寨,饱经忧患的人民渴望和平与宁静。1992年4月16日这一天,中国第一支“蓝色贝雷帽”部队中国军事工程大队正式宣告组成,并开赴柬埔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目标之一是 ( ) A.插手别国内政 B.经济援助邻国 C.反对霸权主义 D.维护世界和平42.下列是不同时期我国某地对人大

20、代表候选人条件的规定,其中制订于1953年的是 ( )A.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民主法治观念强,密切联系群众B.思想进步,办社好;为人正派,做事公正C.在反对“四人帮”的斗争中表现较好,为群众所信任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懂业务、有作为、敢改革,带领群众勤劳致富43 .华罗庚认为,要做到“自由讨论”,就要有“家”即学派,最低也应该有独创的见解,必须在研究工作中下苦功夫。这里探讨的是( )A.科学家的自由 B.“百花齐放” C.科学的创造性 D.“百家争鸣”44.1853年5月21日,有报道称“上海的恐慌据报道达到了极点。黄金因人们抢购贮藏而价格上涨25%以上,白银现已不见,以致英国轮船向中国交纳

21、关税所需用的白银都根本弄不到每年在这个时候都已开始签订新茶收购合同。可是现在人们不讲别的问题,只讲如何保护生命财产,一切交易都陷于停顿”。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太平天国运动引起社会动荡 B.太平军与李鸿章的淮军大战上海C.英国经济危机制约了中英贸易 D.英法美在上海展开租界争夺大战45.张之洞说:“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A.发展生产与民求富B.培养人才积累经验C.辅助

22、军事富国强兵 D.抵制洋货夺回利权46. 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材料反映了清政府此举的目的是 ( )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C.支付战争赔款,改善财政状况 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47.据统计,1858-1911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导致此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中国对外国资本的

23、依赖性减弱 B.实业救国思潮兴起的推动作用C.发展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需要 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48、周恩来曾经说过:“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在苏联,俄罗斯人口多,但占的地方也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周恩来是在分析( )A.中国不实行苏式联邦制的原因 B.中苏人口与所占地区比例的对比C.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D.中苏两国民族众多、民族矛盾复杂的情况49.下表反映了民国时期中国机器进口的状况(单位:千关两)。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 )A.农业

24、领域近代化有所拓展 B.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生产C.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 D.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50. 1956年1月,某资本家在日记中写道:“企业的性质已经改变了,我也成为企业的干部了”由此日记内容可知 ( )A.此资本家取得了国有企业的领导权 B.此资本家的企业已实现公私合营C.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提前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建立51.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52至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12.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上述材料反映了 ( )A.

25、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的发展 B.我国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C.土地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D.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52、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854年第12号的开篇中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在说明报纸具有 ( )A.信息速递功能 B.娱乐教化价值 C.政府喉舌功能 D.商业广告价值53. 1915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下图是该公司于民国十八年、十九年的注册商标。这表明 ( )商标局商标注册证请用国货A.近代实业家一味迎合公众的盲目消费心理B.传统宗教观念对民族工业具有决定作用C.北洋政府已经设立专

26、门的商标管理机构D.南京国民政府注重规范管理本国民族工业54 . 1919年,天津大公报刊文称:“达官伟人,以及稍有几文臭钱者,莫不鄙视人力车、马车,而以高坐汽车为阔绰。驾驶者又夙无经验,恃其坐主之有势力财力,横行乱骋。在坐者自觉御风而行,非常得意,而贫苦人民,彳亍街头,被蹂躏于飞轮之下,时有所闻,良可痛也。”材料说明( )A.近代报刊最先在天津出现 B.中国人对近代交通工具具有排斥性C.汽车的引进引发了社会问题 D.天津是近代交通变革的先行者55.据统计,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平均增长率是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4.3%,工业年平均增长14.7%,其中轻工业年平均增长12.4%,重工业年

27、平均增长17.8%。这说明 ( )A.我国已完全实现了工业化 B.农业生产制约了工业化发展C.国民经济出现严重的比例失调 D.国家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发展56、.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这表明 (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日常生活用品短缺购销矛盾非常突出城乡差别逐步扩大A. B. C. D.57 .有经济学者认为:“三十年前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这里政治改革的含义是 ( )A.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变

28、化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变化C.人民公社体制变化 D.生产经营方式变化58.城市化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 )A.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59.有西方学者说:“在邓小平时期,中国的“非集体化运动已开始从下面自发地展开,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每个村庄都被迫实行了非集体化。”材料中的“非集体化” ( )A.加速了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B.适应了当时的农村生产力水平C.是城市改革推动下的必然结

29、果 D.说明人民公社体制的最终废除60. 199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提出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四个不限”(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材料中“四个不限”提出的背景是 ( )A.中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目标B.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已确立D.个体私营企业经营权的正式确立二 主观题共40分,请写在答题纸规定位置61.(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度其创始的用意在于谨慎选才但末流所及仍为权门把持权贵子弟依恃其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

30、,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连迎权贵,袖私舞弄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隋文帝于开皇中取消九品中正制。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材料二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进士科始盛于高宗时,至玄宗开元以后,益为社会所尊崇。由于参加的士人,不拘资格,因此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开元以前,朝中名士,杂出他途者尚多。开元以后,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玄宗时,进士考试始尚诗赋。摘编自傅乐城隋唐五代史材料三 假设你是清政府的一名决策者,1901年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废除科举制。下表中所列因素供你决策时参考:朝廷尊崇儒家思想,以仁义礼孝等思想治天下和教育臣民科举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考察范围,以八股文为样式全国有几百万人自儿童时代就开始学习科举技能,以此为人生目标近千年来,科举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新政”开始推行各地纷纷创办新式学堂,但招生困难请回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