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35.68KB ,
资源ID:708603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0860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目标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目标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docx

1、目标目标 2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目标 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4 岁 4-5岁 5-6岁 1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2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1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2能整理自己的物品。1能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2会自己系鞋带。3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教育建议:1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的慢而包办代替。2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3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如:提供一些纸箱、盒子,供幼儿收拾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 幼儿的衣

2、服、鞋子等要简单实用,便于自己穿脱。目标 3 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4 岁 4-5岁 5-6岁 1.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2.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3.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和家长的名字、电话号码等简单信息。1.知道在公共场所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2.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3.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4.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1.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2.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3.运动时能注意安全,不给他人造成危险。4.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教育建议:1.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如

3、:要把热水瓶、药品、火柴、刀具等物品放到幼儿够不到的地方;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等。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照看好幼儿;幼儿乘车、乘电梯时要有成人陪伴;不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等。2.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外出时,要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耍;要遵守交通规则等。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识,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3.教给幼儿

4、简单的自救和求救方法。如: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电话号码、父母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 110、120、119等求救电话。可利用图书、音像等材料对幼儿进行逃生和求救方面的教育,并运用游戏方式模拟练习。幼儿园应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演习。二、语言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得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

5、个体的直接感知。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倾听与表达 目标 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3-4 岁 4

6、-5岁 5-6岁 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作出回应。2.能听懂日常会话。1.在群体中能注意地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2.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3.方言地区和少数民族幼儿能基本听懂普通话。1.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2.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3.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教育建议:1.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如: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或一起看图书、讲故事。2.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如:成人要耐心地倾听别人(包括幼儿)的讲话,等别人讲完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幼儿交谈时,用幼儿能听懂的语言。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

7、,要求他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3.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境实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如: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如对幼儿不合理的要求以比较坚定的语气表示不同意;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目标 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3-4 岁 4-5 岁 5-6岁 1.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2.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1.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基本会说普通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会用普通话

8、进行日常会话。1.愿意和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 语言和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基本会说普通话。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配以手势动作。4.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3.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4.讲述比较连贯。3.能有序、连贯地、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4.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教育建议:1.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如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

9、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方言和少数民族地区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2.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如:和幼儿说话时,成人自身的语言要清楚、简洁。当幼儿因为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同时要耐心倾听,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他清理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目标 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3-4 岁 4-5岁 5-6岁 1.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2.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3.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1.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2.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3.能主动使用礼貌

10、用语,不说脏话、粗话。1.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2.能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3.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4.能根据所处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如在别人难过时会使用恰当的语言表示安慰。教育建议:1.成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作出表率。如: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把话说完。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如:结合情境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11、等。提醒幼儿注意公用场所的语言文明,如不大声喧哗。(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目标 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3-4 岁 4-5 岁 5-6 岁 1.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2.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3.爱护图书,不乱撕、乱扔。1.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2.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3.对生活中常见的标识、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在表示一定的意义。1.专注地阅读图书。2.喜欢和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3.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符号表示一定的意义。教育建议: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提供相

12、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2.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如: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3.引导幼儿体会标识、文字符号的用途。如:向幼儿介绍医院、公用电话等生活中常见标识,让他知道标识可以代表具体事物。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体会文字的用途。如买来新玩具时,把说明书上的文字念给幼儿听,了解玩具的玩法。目标 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3-4 岁 4-5 岁 5-6岁 1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

13、2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中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3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1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的主要内容。2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3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1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2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3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4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教育建议:1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

14、联系。和幼儿一起讨论或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在给幼儿读书或讲故事时,可先不告诉名字,让幼儿听完后自己命名,并说出这样命名的理由。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2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如: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鼓励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的故事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3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如: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给幼儿读书时,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

15、书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目标 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3-4 岁 4-5岁 5-6岁 1。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2。在成人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2。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3。写画时姿势正确。教育建议:1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如:准备供幼儿随时取放的纸、笔等材料,也可以利用沙地树枝等自然材料,满足幼儿自由涂画的需要。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将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把幼儿讲过的事情记录下

16、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3.在绘画和游戏中做必要的书写准备,如:通过把虚线画出的图形轮廓连成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从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提醒幼儿写画时保持正确姿势。三、社会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实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交往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17、。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和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的生硬的说教。(一)人际交往 目标 1愿意与人交往 3-4 岁 4-5岁 5-6岁 1.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2.愿意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2.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1.有自

18、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2.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3.有高兴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教育建议:1.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 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2.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如: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和交谈。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幼儿园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目标 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4 岁 4-5岁 5-6岁 1.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2.在成人的指导下,不

19、争抢,不独霸玩具。1.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2.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1.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大人的劝解 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4.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5.不欺负弱小。4.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5.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教育建议:1.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如:当幼儿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

20、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2.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如: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引导他们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让幼儿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3.和幼

21、儿一起谈谈他的好朋友,说说喜欢这个朋友的原因,引导他多发现同伴的优点、长处。目标 3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3-4 岁 4-5岁 5-6 岁 1.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它活动。2.为自己的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3.自己能做的事情愿意自己做。1.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它活动。2.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并对此感到满意。3.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愿意依赖别人。1.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2.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的更好。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4.喜欢承担一些任务。4.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4.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

22、易求助。5.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教育建议:1.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使幼儿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对幼儿好的行为表现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让他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和自豪。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比较。2.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与幼儿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的意见,即使他的意见与成人不同,也要认真倾听,接受他的合理要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

23、予一定的指导,让他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他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目标 4 关心尊重他人 3-4 岁 4-5 岁 5-6岁 1.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2.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3.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扰别人。1.。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2.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3.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1.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2.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3.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4.接纳、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

24、的人。教育建议:1.成人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如: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2.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劳动及成果。如:提醒幼儿关心身边的人,如妈妈累了,知道让她安静休息一会儿。借助故事、图书等给幼儿讲讲父母抚育孩子成长的经历,让幼儿理解和体会父爱与母爱。结合实际情境,提醒幼儿注意别人的情绪,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利用生活机会和角色游戏,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如商场、邮局、医院等,体会这些机构给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

25、务,懂得尊重工作人员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3.引导幼儿学习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差异。如: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可以相互学习。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解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二)社会适应 目标 1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3-4 岁 4-5岁 5-6 岁 1.对群体活动有兴趣。2.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1.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2.愿意与家长一起参加社区的一些群体活动。1.在群体中积极、快乐。2.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教育建议:1.经常和幼儿一起参

26、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让幼儿体会群体活动的乐趣。如:参加亲戚、朋友和同事间的聚会以及适合幼儿参加的社区活动等,支持幼儿和不同群体的同伴一起游戏,丰富其群体活动经验。2.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3.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唤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目标 2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3-4 岁 4-5岁 5-6岁 1.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2.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3.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1.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2.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

27、西。3.知道说谎是不对的。4.知道接受了的任务要努力完成。5.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1.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的规则。2.爱惜物品,用别人东西是也知道爱护。3.做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4.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5.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教育建议:1.承认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如:答应幼儿的事一定要做到、尊老爱幼,爱护公共环境,节约水电等。2.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如:经常和幼儿玩带有规则的游戏,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利用实际生活情景和图书故事,向幼儿介绍

28、一些必要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肯定,对违规行为给予纠正。如:幼儿主动为老人让座时要及时肯定;幼儿损害他人或公共物品时要及时制止并主动赔偿。3.教育幼儿要诚实守信。如:对幼儿诚实守信的行为要及时肯定。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们做错了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们因害怕惩罚而说谎。小年龄幼儿经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成人不要误以为他是在说谎。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如果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严肃地告诉幼儿说谎是

29、不对的。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目标 3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3-4 岁 4-5岁 5-6 岁 1.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2.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与信赖长辈。3.能说出自己家所在街道、小区(乡镇、村)的名称。4.认识国旗,知道国歌。1.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2.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的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3.知道自己是中国人。4.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1.愿意为集体做事,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2.能感受到

30、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3.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4.知道一些国家的重大成就,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教育建议:1.亲切地对待幼儿,关心幼儿,让他们感到长辈是可亲、可近、可信赖的,家庭和幼儿园是温暖的。如:多和孩子一起游戏、谈笑,尽量在家庭和班级中营造温馨的氛围。通过和幼儿一起翻阅照片、讲幼儿成长的故事等,让幼儿感受到家庭和幼儿园的温暖,老师的和蔼可亲,对养育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2.吸引和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萌发集体意识。如:幼儿园和班级里的重大事情和计划,请幼儿集体讨论决定。幼儿园应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萌发幼儿

31、的集体荣誉感。3.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如:和幼儿说一说或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家所在的省、市、县名称。和幼儿一起外出游玩,一起看有关的电视节目或画报等;和他们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建筑,独特物产的图片等,在观看和欣赏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利用电视节目或参加升旗等活动,向幼儿介绍国旗、国歌以及观看升旗、奏国歌的礼仪。向幼儿介绍反映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四 科学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

32、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一)科学探究 目标 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3-4

33、 岁 4-5岁 5-6 岁 1.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2.经常问各种问题,或好奇地摆弄物品。1.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2.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1.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2.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3.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教育建议:1.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如: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拍照和画图的方式保留和积累有趣的探索与发现。2.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如: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有条件时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易的调查或有趣的小实验。容忍幼儿因探究而弄脏、弄乱、甚至破坏物品的行为,可引导他们活动后做好收拾整理。多为幼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