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7 ,大小:82.13KB ,
资源ID:708505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0850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湘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湘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

1、湘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一单元 世界在我心中第一节 感受今日世界一、讲解内容:1、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1)网络信息化;由于因特网的出现和网络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越来越依赖网络、越来越依赖网络上的资源信息,我们的生活进入了信息化。(2)经济全球化;由于跨过公司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3)政治多元化:世界政治格局不再有一两个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多种力量相互影响来决定的。目前当今世界主要有五种力量主导世界政治: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第二经济强国)、英法德引领的欧盟(世界一极)、俄罗

2、斯(公认的大国)、中印巴引领的第三世界。2、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3、影响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1)霸权主义;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2)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公害。(3)分裂主义;(4)宗教极端主义;(5)领土争端;二、课堂问答:1、上网对中学生有什么利和弊?2、中学生怎样正确上网?活动形式:辩论会题目:中学生能不能上网程序:选举主持人;将班级学生分组,确定正方与反方;开始辩论;主持人总结;教师总结。正方观点:中学生能上网 理由:上网对中学生有利:可以开阔视野;实现对外交流;促进学业的发展;可以掌握最新教育动态。反方观点:中学生不能上网理由:

3、上网对中学生有害:容易上网成瘾,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不健康的网站会诱发中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结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中学生能利用网络也应该利用网络,但是必须正确合理利用网络。怎样正确上网:1、明确上网的目的,合理安排网上活动,处理好学习与上网的关系;2、提高自己的抵制能力,一次上网不超过1.5小时,不进入营业性网吧;3、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运用信息能力;4、加强户外锻炼活动;5、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物。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第二节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一、讲解内容:1、世界离不开中国。理由是:(1)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以其经济规模和市场潜力巨大而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首先,中国

4、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规模越来越大,例如:二00五年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二百九十亿美元。但同时根据中国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与其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的贸易额达到两千一百七十亿美元,与美国的贸易额达到两千一百一十亿美元,与日本达到了一千八百四十亿美元。这样的数据充分显示中国对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巨大影响力;同时,中国国内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13亿人口的庞大的消费市场,这样巨大的市场潜力无论怎样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是一个诱人的动力。(2)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随着中国的发展与强大和世界政治多元化格局的逐渐成熟,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5、,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例如:中国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亚洲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等);中国参与了许多重大的国际事务(如:中国组织了解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中国现在又正在参与伊朗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与“九方会谈”,中国多次参与了联合国维和行动,参与了重大国际灾难救助活动等等)。2、中国离不开世界。理由:中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差距。中国要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中国就必须打开国门,与世界进行交往,无论那个国家,学习、吸收和利用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包括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设备。一句话“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6、3、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涵义: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或者称之为“和平崛起”。是指我们中国不采用过去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所采用的那种掠夺、剥削的方式来发展自己,而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平等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方式来发展自己。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1)中国在和平发展过程中不和世界上任何国家结盟;(2)中国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永远不称霸。二、课堂问答:1、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是什么?2、中国加入的国际组织有那些?3、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制定了那些发展战略?活动形式:讨论题目:1、中国如何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2、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程序:(1)将班级学生分成

7、六人一组并确定小组长;(2) 小组长主持开始小组讨论;(3)小组长发言;(4)教师总结。结论要点:1、中国如何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1) 发展是硬道理;(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必须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建设惠及 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我们的立足点;(3) 目前我们应该着力于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2、中国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机遇:(1)当前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3)经济全球化的

8、趋势进一步增强;这些都为我国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挑战: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遇,及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那么我们就会永远落后与发达国家。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第三节 面向世界的眼光一、讲解内容:1、我们要培养面向世界的眼光。理由:我们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共同的家园;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有着共同的感受、共同的追求。因此,我们要培养面向世界的眼光。2、面向世界的眼光的涵义:是指平等、开放、以及参与的全球观念,就是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和尊重世界各国的前提下来认识和解决

9、现实中的问题。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尊重世界各国,同各国人民平等交往;(2)关注世界、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关注世界全人类;(3)奉献出我们力所能及的爱心,让世界充满爱。二、课堂讨论:关注伊拉克战争后的伊拉克青少年生活。谈谈他们的生活怎样?活动形式:讨论题目:1、举例说明如何从世界的高度来看待中国的能源问题。2、看到或者听到世界局势动荡地区的同龄人的生活状况(例如看到课本23页介绍的伊拉克少年塔拉里的遭遇),你想到了什么?程序:同前结论:1、举例说明如何从世界的高度来看待中国的能源问题。中国的能源问题表现为人均能源占有量少,能源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用面向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能源问题就要求我

10、们:(1)认识到我们中国的能源问题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能源问题,而且也是世界的能源问题。世界能源是有限的,中国对能源的消耗与世界息息相关,关系到世界未来的发展局势。(2)在解决我们中国能源问题时,单靠从国外大量进口能源的方式不行,还必须要求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能源时,坚持保护能源的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2、看到或者听到世界局势动荡地区的同龄人的生活状况(如课本25页介绍的伊拉克少年塔克里的遭遇),你看了后想到了什么?首先,我们应该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同时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其次,我们应该谴责那些发动战争的人,积极倡导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最后,我们应该为我们自己生活在和

11、平安定的中国而感到自豪,珍惜我们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力争为祖国和世界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单元分析第二单元 关爱自然 关爱人类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了解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从理性上认识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正确性及坚持这一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2、对学生进行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和环境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能力,特别是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变化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选择我国环境的现状针对环保的国策怎样保护环境”为线索,让学生关注环保,关注自然,以

12、关爱自然为己任,以保护环境为自豪。 第一节 “共同的问题 共同的选择”,以初中生赵名鸣的故事引入,通过周边环境变化,赵名鸣的困惑和忧虑以及故事中赵名鸣父亲的话“孩子,那不是我们该管的问题,挣钱才是最重要的。”引出中心话题:“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中,从“曾经的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开,指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非一开始就像今天一样如此严峻。接下来讲到人类通过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但随着人类开发自然的力量的无止境和滥用资源,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正日益严峻地显现在人们面前。那么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怎么来解决?自然就引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

13、择”。第二节 “我国的环境压力”,从要学生来谈“沙尘暴、藏羚羊、非典”等我国典型的环境问题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引出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接着,从人口、资源、环境三个方面,以图片、数据、小故事等多种形式来对这一沉重的话题来一一展开,进行阐述。这里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大专题,都可以做大量的文章,那么在教材里,怎样让学生自然地在接受教育时又进行自我教育,在给教师给出话题时而又不限制其发挥,不把教师圈定在教材里,这的确花费了编者们很多的心血。最后,选定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事例、漫画、数据等帮助说明。整个这一章节的容量很大,但又不显臃肿、冗长,而是在非常轻松的情况下来达到它的教育效果。第三节 “我

14、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处理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必然选择,同样,中国要解决环境问题,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把“可持续发展”定为我国的发展战略,本节是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关于环保的相关政策,并树立环保意识,把“环保”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来。三、教学时数:10课时第二单元 第一节 共同的问题 共同的选择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曾与自然和谐相处 2、明确人类通过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 3、认识到由于人类的破坏,我们已出现生态危机教学重点: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材料】材料1: 一则法国儿童谜语说,池塘里有

15、一朵百合花,它两天按两倍速度生长,如果不受限制,30天内会覆盖整个池塘,闷死水中的其他生命。人们直到百合花已经覆盖了半个池塘时,才意识到这个危险,这时,你还有几天时间回来挽救你的池塘呢? 提问: 这则谜语的答案是什么? 这则谜语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则谜语引喻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并回答。明确:关注人类的命运就必须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讲授新课【师】回顾人类的历史,不难发现,人是始终受大自然哺育的。在人类之初,人与自然曾经保持着和谐的关系。【生】(细读教材28页“荷马名言”)【师】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生】(小声读教材28

16、页小体字)【师】你还知道哪些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事例?【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师】然而,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力度不断加强,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生态危机,也从根本上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默读教材29页小体字)【师】你还知道世界上哪些严重的环境破坏事故或公害事件?【生】(相互讨论并派代表回答)【师】(根据以下材料进行补充)环境公害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公害事件”?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由于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能力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只是局部的、小规模的、不明显的。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规模程度不

17、断扩大,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环境干预的能力也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和排放废弃物大量增加,加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主观上不注意保护,致使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政党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从以下发生的世界著名公害事件中,可以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发展略见一斑:这些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充分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极大的危害性。令人担忧的是,全世界环境污染范围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1、什么是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发生于1930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2、什么是洛杉矶光化

18、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生病在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3、什么是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一天有17人死亡。4、什么是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和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5、什么是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发生于1961年前后的日本四日市,由于

19、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病症剧增,尤其是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约为8%,死亡10多人。6、什么是水俣病事件?发生于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多人死亡。7、什么是富山痛痛病事件?发生一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而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8、什么是爱知米糠油事件?发生于1968年日本

20、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0000人,16人死亡。9、什么是博帕尔毒气事件?发生于1984年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由于设在该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的储罐爆裂,大量剧毒物甲基异氰酸酯外泄,造成至少2500多人死亡,十几万人受伤的惨剧。10、什么是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发生于1986年前苏联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反应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辐射伤害,直接死亡31人,13万居民被迫疏散,污染范围波及邻国,核尘埃遍布欧洲。【师】生态危机是怎样出现的呢?【生】(看书后进行回

21、答)【师】读撒哈拉的变迁,看看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到了什么?【生】(看书后讨论并回答)三、小结在关心自己生活改善的同时,我们要不要关心我们的衣食之源地球?是谁在改变我们的地球?是谁在毁灭曾经的绿水青山?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四、巩固练习1、关注人类的命运就必须关注_的关系,就必须认真反思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反思我们对待_的态度。2、在人类之初,人与自然曾经保持着_的关系。3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 )A、人类不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B、地球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已丧 C、人类不热爱大自然 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第一节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22、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2、使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材料】:一个公共牧场,有若干牧民在放牧,每个牧民都有两种选择:一是大家合作,有意识地控制各自牲畜的头数,使之与牧场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一是尽可能地增加自己拥有的牲畜头数,使自己的经济效益很快得到提高。提问:(1)这两种选择会带来什么不同的结果?(2)你主张做出何种选择?(学生讨论并回答。明确: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二、 讲授新课。【师】: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人们不得不认真地思考和探寻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

23、谐的途径的方法,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共同选择的发展模式。你知道可持续发展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吗?【生】:阅读教材031“信息平台”。【师】:那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生】:看书后回答。明确: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师】:你知道“网开三面”和“里革断罟”这两个典故的由来吗?【生】:思考、讨论。【师】:这两个典故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在生存斗争中十分注意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古人都如此注重环境、资源的保护,为了子孙后代着想,那么我们呢?由这两个故事,我们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了。“竭泽而渔”、“焚林

24、而猎”、“杀鸡取卵”这几个词的含义是什么?你看到过现实生活中有与此类似的现象吗?针对这些现象你会提出什么建议?三、 总结: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四、 巩固练习:1、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最终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共同选择的发展。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它的要求是什么?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第二节 我国的环境压力第一课时 人口大国教学目标:、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明确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教学重点: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负面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材料】:试以一家计之,高增之时,有屋十间,有田十顷,身一人,娶妇后

25、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十顷,宽然有余矣;以二十人而居屋十间,食田十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提问】这段古文反映了人口与经济之间的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人口的发展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讲授新课。【读书指导】阅读教材034第一段小体字。【提问】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人口的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问】我国的人口现状有哪些特点?你能具体说一说吗?(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归纳)【明确】1、人口基数大(1949年:5.45亿 2005年:13亿)2、新增人口多(见书034,38*60*24=?)3、人口素质偏低(100万人

26、口中的科学家、工程师人数是美国的十五分之一,日本的六十分之一。)4、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4%)5、人口分布不平衡(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6、农村人口多(8亿多在农村)【讨论】“人多力量大”、“多子多福”,你同意这些观点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1、人口多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人口多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人口多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4、人口多过快增长,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提问】人口多了不好,那是不是越少越好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经济

27、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三、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大因素,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四、巩固练习:材料:2005年1月6日凌晨,我国第十三亿个小公民诞生了,标志着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时间推迟了4年。至此,中国内地总人口数达到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其中8亿多农村人口和8507万文盲以及350万低智力儿童。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1000万左右。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32亿,并以每年3.2%的速度在增长。(1)材料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哪些特点?(2)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说明了什么问题?它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何

28、影响?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资源小国,环境污染与破坏教学目标:a)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b)了解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c)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教学重点: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说】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由于人口的增长和近代大工业的崛起,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我国问题尤为严重。二、讲授新课。1、资源小国【提问】有人说我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你认同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资源大国 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小国【读书指导】教材03

29、5第一、二段小体字。【提问】我国面临着哪些严峻的资源形势?(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1、人均占有量少,并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而加剧。2、资源分布不平衡,造成运输紧张,生产成本高。3、资源的开发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议一议】见教材036“议一议”。2、环境污染与破坏【提问】什么是环境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明确】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问】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学生看书并回答)【说一说】教材036的图片反映了我国面临的哪些环境问题?(学生讨论并回答)【提问】造成环境恶化的因素有哪些?(学生讨论35分钟,派代表回答)【明确】1、人口的

30、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破坏植被。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肩负着发展经济的重任,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以损害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让你感触最深的环境问题是什么?三、总结: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形势,只有保护资源,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四、作业:1、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可以概括为( )(1)人口多(2)资源少(3)环境污染严重(4)经济发展落后问题费 2、A、(1)(2)(3)B、(1)(2)(4)C、(2)(3)(4)D、(1)(2)(3)(4)2、根据下列数据制定一幅条形统计图,并说说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在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人均淡水量为24%,人均森林蓄积量为13%,人均煤炭储量为47%,人均铁矿储量为49%,人均铜矿储量为29%。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第三节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计划生育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计划生育是目前解决人口问题惟一正确的选择。2、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计划生育的目的及措施。教学重点:实行计划生育的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