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0.64KB ,
资源ID:70764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0764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师资格证 辅导练习册答案之心理学包含选择题单选多选.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资格证 辅导练习册答案之心理学包含选择题单选多选.docx

1、教师资格证 辅导练习册答案之心理学包含选择题单选多选(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一、单选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879年)2.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现象)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根本指导性原则是(客观性原则)4.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借助专门以期对被试者进行实验的方法是(实验室实验法)5.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人是(冯特)6.在研究心理活动时,反对把心理现象看作是凝固的、静止的、孤立的东西。这是根据(发展性原则)7.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言语,行动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观

2、察法)8.通过有目的,有方向,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和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探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实验法)9.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指(认知)10.一方面要求心理学研究实践中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这是根据(实践性原则)11.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定的调查提纲或者言简易答的问题直接访问被试或有关人员,将访问结果统计处理或文字总结,进行心理分析的方法是(调查法)12.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的观察,每周一二小时或十几分钟,到一定时期,对观察积累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叫(定期观察)13.在

3、教育,教学,游戏,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创设条件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叫做(自然实验法)14.对被试在较长时间里(一年、几年或更长的时间)连续进行了解,以研究其心理的发展变化。这种方法是(个案研究法)15.心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即具有社会学的性质又属于(自然科学)16.人的一切行为动力的源泉是指人的(需要)17.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注意从人的外部活动的客观事实出发,努力反映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并以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这是指(客观性原则)二、多选1.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2.从观察的内容分,可以把观察分为(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心理测验要注

4、意的基本要求是(信度、效度)三、名词解释1.心理学 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2.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3.实验室实验法 是在实验室内,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借助专门仪器对被试进行实验的方法。四、简答题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探索心理规律,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现象运用心理规律,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活动 将心理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2.研究心理学应遵循哪些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第二章一、单选1.人的“生命中枢”是(脑干)2.人的视觉中枢在(枕叶)3.

5、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4.成语“谈虎色变”是指(第二信号系统)5.当全神贯注看书时,人们对周围正在发生的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现象属于(负诱导)6.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的是(小脑)7.对复合刺激物系统的比较巩固的刻板式的反应叫(动力定型)8.由身体传入到脑的信息和由脑传出到身体的信息都要经过的地方,即神经通路的“中转站”是(间脑)9.人的听觉中枢在(颞叶)10.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叫做(反射)11.实现发射活动的通路或神经机构叫(反射弧)12.由词和语言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发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13.由抑制过程引起活

6、加强兴奋过程叫(正诱导)二、多选1.动力定型的特点主要有(定型化、自动化、概括化)2.脑干是深藏在大脑下面的一个奇怪而显得很复杂的结构,它包括(延脑、桥脑、中脑)3.大脑皮层有三条大的沟裂,它们将大脑两半球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4.实现发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发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三、名词1.无条件发射 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固定的发射。2.条件发射 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发射。3.动力定型 对复合刺激物系统的比较巩固的刻板式的反应。4.相互诱导 在大脑皮层上,一种神经过程的活动引起或加强另一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的活动,叫做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7、四、简答1.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 日常生活经验证明 医学临床经验证明 科学实验证明2.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兴奋与抑制的扩散和集中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第三章一、单选1.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感觉)2.刚刚能觉察出引出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3.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是(真动知觉)4.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耳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现象)5.将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知觉未运动的一种现象叫(似动现象)6.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

8、感觉阈限)7.从明亮处进入已灭灯的电影院,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一段时间,就能分辨物体的轮廓,这是(暗适应)8.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综合整体的反映叫做(知觉)9.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叫(诱导运动)10.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做(绝对感觉阈限)11.先吃糖后吃苹果感觉是酸的,先吃杨梅再吃苹果感觉是甜的,这是一种(感觉对比)12.人们把感觉最小差别量(即最小变化量)的能力,叫做(差别感觉阈限)13.我们在知觉在任何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认知或经验来解释它,并用语言,词把它标志出来,这一特点就是知觉的(理解性)14.尽管客观事物具有各种

9、不同属性,由各种不同部分组成,但我们总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这一特点就是知觉的(整体性)15.从黑暗处到光亮处,开始是耀眼发眩,什么都看不清,稍过几秒钟就能看清周围的物体,这指(明适应)16.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是(反比关系)17.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征是知觉的(选择性)18.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是指知觉的(恒常性)二、多选1.下列感觉中属于外部感觉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肤觉)2.知觉活动规律主要体现在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3.人的内部感觉主要有(平衡性、运动觉、机体觉)4.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知觉的选

10、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理解性)三、名词1.感觉 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3.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四、简答1.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1.联系: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和知觉都属于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2.区别: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单一分析其活动的结果,不同的感觉,有各自不同的分析器。而知觉往往是多种分析器时或相续活动的结

11、果。经验在感觉中可有可无,而在知觉中是必不可少的。2.说明观察与感知的联系和区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观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感知活动就不会有观察,这是两者的联系。区别是:1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有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所指引的。2观察是知觉、思维和语言相结合的活动过程,而感知只是分析器的综合活动。所以,观察比感知更具有理解性。3观察过程要求观察者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而感知活动不必有这一要求。4观察活动常常受到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影响,而感知活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3.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对象的活动性 刺激物的新颖性 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五、论

12、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第四章 记忆重点一、单选1.以语词所概括出来的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是(逻辑记忆)2.第一个研究遗忘规律的人是(艾宾浩斯)3.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找出材料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果关系或者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之后而进行的那种识记是(意义识记)4.人们接受知识经验的速度,即在大脑中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的程度叫(记忆的敏捷性)5.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能背诵的程度叫(过度学习)6.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后摄抑制)7.有预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并在必要时经过一定

13、的努力所进行的识记(有意识记)8.没有预定的目的,不必经过任何努力,也没有运用任何专门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叫做(无意识记)9.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10.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人们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做(前摄抑制)11.对所识记的知识经验保持的时间,即在大脑中已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牢固性叫做(记忆的持久性)12.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被称为(机械识记)13.对识记的知识经验能否及时提取,灵活运用,这反映的是记忆的(记忆的准备性)14.保持时间在2秒至1分钟的记忆是(短时记忆)15.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就是(形象记忆)16.以做过的

14、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是指(运动记忆)17.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是指(情绪记忆)18.保持时间在一秒钟左右的记忆是(瞬时记忆)19.保持时间长,从一分钟到几年甚至终生是指(长时记忆)20.对识记的知识经验准确无误是指记忆的(正确性)二、多选1.记忆表象与知觉形象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直观性、概括性)2.人们在回忆时可以利用的联想主要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3.记忆品质主要包括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准备性)4.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保持过程的信息储存系统有(瞬时储存系统、短时储存系统、长时储存系统)三、名词解释1.记忆 是过去经验在

15、人脑中的反映的心理过程。2.表象 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3.遗忘 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和回忆的现象。4.后摄抑制 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5.联想 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现象。四、简答1.如何减少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让先学习或复习的材料达到100%的巩固 减少前后学习或复习的两种材料的类似程度避免回忆材料时的顺序干扰注意科学用脑2.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初多后少 遗忘的发展先快后慢 后几乎不忘3.简述如何进行复习。 复习要及时 复习要多

16、样化 要正确运用集中复习与分布复习的方法五、论述试述中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第五章一、单选1.人通过已有的经验或以其他事物为中介来认识事物,这是指思维的(间接性)2.在人脑里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整理成层次分明的系统的思维过程叫(系统化)3.人在思维过程仲,善于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深入事物的内部本质,这是指思维的(深刻性)4.对头脑内部的认知活动的认知和调控叫(元认知)5.在人脑里把同类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叫(抽象)6.以一般为根据二推演处特殊事物并得出肯定结论的思维方法叫(演绎法)7.不受别人的暗示与干扰,不随大流,不人云亦云,这样外显行为表现处

17、其思维的(独立性)8.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有一定的刺激引起的,不由自主进行的想象叫做(无意想象)9.在人脑里把事物分解成若干属性、方面、要素、组成部分、发展阶段,而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叫(分析)10.以观察到的许多事例为根据,而推演出某个新原理,定理的思维方法叫做(归纳法)11.人在思维活动中能主动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机动灵活地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探求问题的新方案,这是指思维的(灵活性)12.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形象思维)13.在人脑里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若干本质属性联合起来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叫(概括)14.从两个对象的部分属性相似推演出这两个对象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

18、似的思维方法叫(类比法)15.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序去解决问题是指(思维定势的影响)16.根据别人的描绘在人头脑黎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叫做(再造想象)17.在人脑里把事物的组成部分、属性,方面,要素和发展的阶段等按照一定关系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的过程叫(综合)18.人在思维过程中能快速地在短时间内找出许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这是指思维的(敏捷性)19.以类似事物为原型,经过类比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叫做(原型启发)20.根据一定目的在人脑里独特地构思新表象的过程叫(创造想象)21.在人脑里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

19、,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叫(具体化)22.按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叫(分类)23.在人脑里确定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过程叫(比较)24.全面辩证地思考问题,防止思维的片面性,是指思维的(广阔性)25.创造性思维的结构十分复杂,形式多样,但主要是指(求异思维)26.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可能实现的幻想叫做(理想)二、多选1.求异思维的主要特点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2.演绎推理是由下列哪些部分所组成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3.美国心理学假华莱士把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孕育阶段、豁然开朗阶段、检验假设阶段)4.思维的主

20、要特征是(间接性、概括性)5.思维的功能主要有(理性认识功能、学习功能、创造功能、调控功能)三、名词解释1.想象 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即通过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2.功能固着 只知道熟悉事物通常的用途(功能),而不知道它的新功能,这就是功能固着。3.思维定势 指的是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序去解决问题。4.原型启发 以类似事物为原型,经过类比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四、简答1.思维与语言有什么关系?1.语言与思维密切联系。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工

21、具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2.语言与思维的区别语言是物质现象,思维是精神现象。思维与外部世界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与外部世界则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语言规律有民族性,思维规律则有全人类型。一词多义;一个概念,有时也可以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2.简述解决新问题包括哪几个阶段。准备阶段 孕育阶段 豁然开朗阶段 检验假设阶段五、论述试论中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第六章 一、单选1.我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教室外闯进一个人来,这时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把视线朝向他,这种现象是(无意注意)2.同一时间内人们清晰地觉察到的事物的数量是指(注意的广度)3.有明确目的而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

22、意后注意)4.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是指(注意的分配)5.在较长时间内,人们把注意保持集中在某种食物或某种活动上,这是指注意的(稳定性)6.下列哪个心理现象不能称为心理活动过程(注意)7.能使注意对象得到清晰,准确,深刻的反映,并能把事物的这些映像和内容保持在意识之中,直到活动目的完全实现为止。这是指注意的(保持功能)8.有预定目的而且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注意)9.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是指(注意的转移)二、多选1.注意的功能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控制功能)2.注意的品质主要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

23、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三、名词解释1.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注意策略 指对自己有意注意的认知和调控。四、简答1.影响注意转移快慢与难易的因素有哪些?原来的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 新的活动和任务的特点 事先是否有转移注意的信号 人的神经类型和生活习惯2.简述注意的外部表现。产生适应性运动 无关动作被抑制 呼吸的变化五、论述试述教师应如何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第七章一、单选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人是(马斯洛)2.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加反应频率叫(正强化)3.生活中人们常说“愈合熊掌不能兼得“,这是指(双趋势冲突)4.一个人面临两个威胁性的目的并且必须接受其一时的心理矛盾状

24、态是指(双避式冲突)5.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如对学生来说给予批评就是(型惩罚)6.人的意志行动的关键阶段是(执行决定阶段)7.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是指(习得性无力感)8.一个人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善于支配自我,调节自我的心理品质是指意志的(自制性)9.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如对儿童来说禁看动画片就是指(型惩罚)10与盲从性和独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自觉性)11.在活动过程中,使人经常意识到目标,不断提醒自己为达到目标而不懈努力,从而使活动起到加强的作用,这是指动机的(强化功能)12.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

25、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叫(负强化)13.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所表现的善于适时地,坚决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的心理品质是指意志的(果断性)14.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机叫做(学习动机)15.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叫做(自我效能感)16.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这是指(动机)17.当一个人对同一目的抱有趋向和退避两种不同动机而进行选择时的心理矛盾,这是指(趋避式冲突)18.个人为完成即定目的善于百折不饶,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品质,这是指意志的(顽强性)19.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探求真理并伴随着愉快的情

26、绪体验的认识倾向叫(认识兴趣)20.一个人经常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活动的目的及其社会意义,并随时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行动目的和意义的心理品质是指意志的(自觉性)二、多选1.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主要有(自觉目的性、以随意运动为基础、克服困难、受意识的能动调节)2.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把动机分为(近景性动机、远景性动机)3、冬季冲突较为复杂,按冲突方式分:双趋式、双避式、趋避式。三、名词解释1.动机 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四、简答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观念意识 规范管理教育,养成自觉,自控的习惯

27、加强行为练习,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根据学生意志表现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2.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 自觉目的性 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受意识的能动调节支配 克服困难3.简述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 是语言提示的方式 是活动的方式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第八章 一、单选1.失去自己心爱的对象或自己所追求的愿望破灭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是指(悲哀)2.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是(理智感)3.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叫(激情)4.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

28、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情绪状态指(愤怒)5.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叫(心境)6.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应激)7.所盼望的目标达到或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其紧张性解除时的情绪体验是指(快乐)8.由于食物或对象不断产生妨碍和干扰,使个体不能达到目标而产生与愿望相违背的状况,从而逐渐积累紧张性情绪体验是指(愤怒)9.企图摆脱危险情绪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指(恐惧)10.个人用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感知,比较与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时,所体验到的一切情感属于(道德感)二、多选1.根据情绪活动发生时的强度,速度和持续时间不同,

29、可把情绪划分为(激情、应激、心境)2.情绪与情感的功能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3.情商的概念含义主要有(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三、名词1.情绪与情感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道德感 个人用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感知、比较与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时,所体验到的一切情感都属于道德感。四、简答1.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有哪些表现?积极动机(增力)作用与消极阻力(减力)作用 肯定与否定性质激动与平静状态 紧张与轻松作用 情绪的强弱两极状态2.简述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1)情绪,情

30、感和认识过程的联系认识过程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 情绪,情感对认识过程有动力作用。(2)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区别反映的对象不同 随意性程度不同 机体表现不同3.怎样控制激情?自我意识调控 理智调控 合理释放 艺术升华 适当转移4.如何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正确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 正确认识和判断他人的情绪、情感 协调人际关系能力与水平5.简述情商的含义? 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 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 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 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6.简述人的外部表情的变化? 面部表情 言语表情 身段表情第九章一、单选1.一般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言语能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31、起着核心作用的是(思维能力)2.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者是(加德纳)3.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叫做(特殊能力)4.在创造活动中能产生出具有价值的,独特的,新颖的思想和事物的能力叫做(创造能力)5.成功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叫(一般能力)二、多选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三、名词1.智力 使人能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四、简答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如何?(1)知识、技能与能力紧密联系。知识、技能推动和促进能力的发展,是能力发展的基础。 能力又制约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2)能力与知识,技能又相互区别掌握知识,技能基本属于心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