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5.63KB ,
资源ID:707584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0758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三高考古诗鉴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三高考古诗鉴赏.docx

1、高三高考古诗鉴赏古诗鉴赏应试策略 中 一、诗 国 古体诗 五言古诗 ( 汉代文人诗) 古 (古风)典 (古诗) 诗 近体诗 五言律诗歌 律诗 分 七言律诗 (排 律) 类 体 近体诗 裁 (今体诗) 五言绝句绝句 七言绝句 (格律诗) 二、词 又叫 诗余 长短句 填词 (宋代成就最高) 小令 三、曲 散曲 套数(散套) 杂剧戏剧 传奇中 国 古 典 诗 歌 分 类(题材内容) 1、借景抒情诗 2、山水田园诗 3、咏史怀古诗 4、咏物言志诗 5、赠友送别诗 6、羁旅行役诗 7、边塞战争诗 8、闲适隐逸诗 9、谈禅说理诗 10、闺怨诗 11、讽喻诗 12、悼亡诗 诗 歌类型 (从创作时代角度分)

2、现代诗歌 新诗(新体诗、自由诗) (五四始创) 用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的诗 古典诗歌 (旧体诗 ) 古体诗格律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确考试大纲要求 写什么? 写什么?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何写?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内容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细分考点(五个方面):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2、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3、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4、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5、评价古代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特点: 1多是唐诗宋词;(材料选用) 2主观题; (考查形式)3鉴赏形象和表达技巧;技巧与情感(考点落实)4注重理解与表

3、述。(训练方向) 了解诗歌创作的大致“套路”:起、承、转、合起句:写景叙事。承句:承接上文,继续写景,叙事。转句:笔锋逆转,引向抒情,议论。合句:抒发情感,发表议论。解读诗歌的基本步骤分析意象、意境挖掘思想、情感分析表达技巧琢磨语言 鉴赏关键词的意味鉴赏语言风格 【解题方略】破题解答的途径读懂诗意一、文题作者(诗词题目、作者情况)二、序评注释(小序赏评、诗词注释)三、外围知识(写作背景、相关知识)四、意象意境(具体物象、情感意象)五、表现方法 (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六、题目要求(审清题目、科学解答) 近几来,诗歌鉴赏题因其较高的文学要求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难点,经过2002年考试说明的改动后,其备

4、考难度又有新的增加。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学生解答这类考题时思维存在一定的盲点,如果我们能认清盲点,对症下药,采取必要措施,则我们的备考应该能够有明显的收效。 盲点一:面对古诗如同雾里看花,难解其中情结。原因:古诗阅读量太小,缺少解读经验,没有掌握一定的解读技巧。措施:加强阅读训练,多读多背,培养悟性积累经验。在解答过程中,注意充分利用以下几点:1、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如1997年考卷中的题君山,题目直接点明赋写对象,由此可知,一句中的“影”、二句中的“色”、三句中

5、的“处”和第四句的比喻都是指君山,赋写对象理清了,诗意便变得清楚了。再如2000年考卷中的约客,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让我们能够在约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顺利感悟诗人的失落和孤寂。又如2001年上海春季考题中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2、意象是关键。 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所以从意象入手,展开想像和联想,是理解诗歌的必由之路。例如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前两句十四个字

6、,运用六种意象,我们可以从“月落”后夜色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枫”的黯淡和“渔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对解读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如2002年全国考题中的春夜洛城闻笛有“此夜曲中闻折柳”句,且考题恰好考到了“折柳”二字,如果我们了解传统意象“杨柳”经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话,则此题应刃而解。所以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例如: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

7、,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离别怀思之情;等等。3、注释很珍贵。在高考古诗考题中,经常会出现简短的注释,这些注释看起来只是对诗歌中的生僻奥涩处加以注解,其实却往往就是我们理解诗意甚至解答题目的症结所在,是命题人给我们的隐晦的提示,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如1997年题君山有注为“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在这里,对我们有帮助的信息是“君山在湖中”,否则我们就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写君山的诗句中会有“水波”出现了。 再如2000年全国春季考题蝉后的有注释为“垂绥:批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这实际上暗示了蝉所象征的人物形象的特征之一高贵的身份。4、题干隐含提示信息。也许

8、由于古诗鉴赏题较强的主观性,命题人在设题时一般要在题干中给出一点揭示,这些提示或者指定考查要点,或者表明问题指向,或者暗示解答枢纽,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如2000年上海考题“甲、乙两首诗后两句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像的余地,请分别说明”,这个题干明确说明考查点是“想像”,考生需要“说明”的便是从后两句诗中想像到了什么内容。再如2002年全国考题题干中有“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这样的提示,为我们点示了答题的枢纽所谓“关键”应是能够体现全诗情感主旨的地方,那么我们只要分析“折柳”的寓意与全诗的主旨有什么关系就可以了。 盲点二:面对考题,表述困难,或者信马由缰没有条理

9、,或者言不由衷难以达意。原因:未吃透考点的基本内涵,不懂得鉴赏的一般思路,未掌握一定的鉴赏词语。措施:首先,要明确鉴赏的基本思路。古诗鉴赏要求文字简短,但也应讲究结构脉络,它本质上属于议论性质,所以我们可以按照“论点加论据”的模式去组织文字。 2002年全国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

10、柳”这首曲子富有惜别怀远之意(论据),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论据),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论点)。 (2011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关河令 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 (1分)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

11、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2分) (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1分,能简要说明的給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暝”,日暮,黄昏。“更”古人入夜会敲更鼓,“更深”即是“夜深”。根据这两个词可知时间在推移。“人去”“寂静”“酒醒”,事件的发生凸显了时间的先后顺序,可见是以时间来组织情景的。答题时一要答出具体的线索,二要答出线索在组织情节时具体体现在何处。(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 2分) 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消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

12、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 3分) (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回答本题时一要答出词中体现的心情,二要结合关键语句进行分析。答出作者的心情,首先要抓住有情感信息的词句,如“寂”“孤”“ 如何消夜永”;二要抓主人公的行为、情态等,如“伫听寒声”“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三要抓住意象意境,因为“一切景语即情语”,如“云深无雁影”;四要看注解,如“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什么是诗歌的形象?形象(意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诗歌鉴

13、赏复习人物形象形象意境类形象鉴赏人物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是一个神态、笑容、动作、心理变化等,可以是一个细节,一句话。通过简练地刻画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其它需要读者不断地填充,想象。形象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问: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鉴赏人物 参考答案: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 第一类: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形象鉴赏人物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

14、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回答问题:宫女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来展现的? 参考答案: “寥落”、“寂寞”渲染了古行宫凄凉萧索的氛围;作者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以乐景衬哀情,“宫花”、“红”与“白头宫女”既是比喻,又是对比,“说玄宗”轻轻一笔,给人以无尽的沉思,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一群令人幽怨的宫女形象。 第二类:诗中其他人物如何把握人物形象鉴赏思维切入点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抓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关键字词,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鉴赏依据) 注:诗歌塑造人物的方法。(1)细节刻画法。(2)烘托渲染法。(3)对比衬托法。(4)比兴牵引法。(5)抒情寄托法

15、。 3注意客观形象的对比(运用典故)例题赏析例题赏析例1:简析下面这首唐诗中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参考答案:本诗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落寞、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念”写出感慨,“独怆然而涕下”写出凄凉和忧伤,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例题赏析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陆游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参考答案例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

16、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背景介绍:陆游是中国南宋诗人,生于公元1125年。他生活的时代,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北方的金国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积贫积弱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

17、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形象鉴赏人物组织答案落脚点: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堂上训练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参考答案:这首诗勾画出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形象。诗的首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寂静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

18、和写照。堂上训练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问:题李凝幽居中李凝是一个怎样的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首联诗人用“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人物形象考查答题技巧点拨 提问方式:1诗中如何或怎样塑造或描写形象2分析诗或词中诗人所塑造的形象答题要领: (1)找到诗人

19、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人物形象考查答题技巧点拨 一般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答题思路:1总:什么形象(总特征)2分:形象的具体特征结合诗歌的具体词语进行分析论证。融入表达技巧。3总: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例题剖析 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

20、步骤1)。众鸟都已飞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步骤2)。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诗人不媚权贵的高贵品质(步骤3)。例题剖析 2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参考答案:这首词描写了一位思妇,即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步骤1)。她“眼底”充满了“离恨”,明知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阑干(栏干

21、)远望(步骤2),足见其情之痴绝(步骤3)。抒情形象的分析回答公式: 身份(什么形象)性格(形象特征)思想(形象意义)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

22、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

23、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延伸练习点击高考 12004高考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 ?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 【答案】 诗中作者写了一个细节:作者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补写几句。表达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 延伸练习点击高考 2.(05年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24、,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诗歌鉴赏复习意 象何谓意象 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姑且称之为“意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意象解读锦囊 1了解意象特点,

25、探知诗人情感。(1)关注意象的隐喻性特点(2)把握意象的色彩特点 (3)抓住修饰意象的字词,体会诗人的情感倾向。 2结合意境理解诗歌意象。3运用联想与想象理解诗歌意象。虞世南 咏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形象)特点:生长在夏季,餐风饮露,流响,居高,声远与所喻对象的相似点:品性高洁形象意义: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关注意象的隐喻性特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的天净沙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把握意象的色彩特点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

26、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画面色彩:萧瑟冷清,肃杀悲凉,诗人情感:凄凉悲苦。抓修饰字词,体会情感倾向。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早晨月色笼罩之下,公鸡的鸣叫催醒住在茅店之客,走在乡村小道上,薄薄的一层白霜,脚踩过去,板桥上留下一串串清晰的脚印。通过这些意象,组合成在凄清落寞的意境,从而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愁情。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问题: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组合成怎样的意境? 简析

27、:这首诗通过江水中的月影、冲淡柔和的月下灯光、联拳静憩的白鹭,跃出水面拨剌有声的鱼儿四个意象,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宁静、安谧的和平境界,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问题:这首诗包含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什么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诗中的青山、碧水、孤帆、远日都是包含着作家情思的意象,这些意象的总和构成了天门山中断楚江、青山相对、碧水奔腾、远日映照的雄伟奇丽的意境。 将意象组合成画面,结合意境理解诗歌意象意境常见的表达概念:(1)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2)空寂、缠绵、幽静、

28、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空明、清新(3)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4)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采莲曲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图:色彩明丽,格调清新诗人情感:欢快喜悦,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运用联想与想象理解诗歌意象 意象解读锦囊 4明确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 。(1)营造氛围,塑造背景或环境,奠定情感基调。 (2)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3)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 。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叶荻花秋瑟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作用之一:营造氛围,塑造背景或环境,

29、奠定情感基调。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李白的春思 绝句 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作用之二: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菊花(陶渊明)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松(李白)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梧桐、竹、梅、雪、莲、鹤 作用之三: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分析下列诗中意象的特点及意义: 实战演练:例1: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具体形象: 柳条藤蔓,黄莺 形象特点: 系,频啼 这首诗通过柳条藤蔓的“系”的动作和黄莺“频啼”的叫声,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表达了自己对“湖上亭”的眷念和不舍。 实战演练:例2

30、: 鹊桥仙夜闻杜鹃 (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释惊残:惊醒。故山:即家乡。 问:这首诗借“杜鹃”这一意象,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形象特点: 凄凉、哀伤、思归 形象意义: 诗人希望回到抗战前线,报效国家,但主和派当权,诗人于是发出报国无门的悲叹。 答题方法指津: A考查方向:1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2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答题方法指津: B 题目类型: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