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03.70KB ,
资源ID:70756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0756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RAID技术详解.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RAID技术详解.docx

1、RAID技术详解RAID技术详解RAID,为RedundantArraysofIndependentDisks的简称,中文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在1987年由美国柏克莱大学提出RAID(RedundantArrayofInexpensiveDisks)理论,作为高性能的存储系统,巳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RAID阵列技术允许将一系列磁盘分组,以实现为数据保护而必需的数据冗余,以及为提高读写性能而形成的数据条带分布。RAID最初用于高端服务器市场,不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RAID技术已经渗透到计算机遍布的各个领域。如今,在家用电脑主板中,RAID控制芯片也随处可见。RAID的级别从RAID

2、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巳经发展了多个级别,有明确标准级别分别是0、1、2、3、4、5等。但是最常用的是0、1、3、5四个级别。其他还有6、7、10、30、50等。RAID为使用者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执行效率,并提供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标准的RAID写操作,包括如:RAID4或RAID5中所必需的校验计算,需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以校验盘中读取数据(2)以目标数据盘中读取数据(3)以旧校验数据,新数据及已存在数据,生成新的校验数据(4)将新校验数据写入校验盘(5)将新数据写入目标数据盘当主机将一个待写入阵列RAID组中的数据发送到阵列时,阵列控制器将该数据保存在缓存中并立即报告主机该数据的写入工作已

3、完成。该数据写入到阵列硬盘的工作由阵列控制器完成,该数据可继续存放在Cache中直到Cache满,而且要为新数据腾出空间而必须刷新时或阵列需停机时,控制器会及时将该数据从Cache写入阵列硬盘中。这种缓存回写技术使得主机不必等待RAID校验计算过程的完成,即可处理下一个读写任务,这样,主机的读写效率大为增加。当主机命令将一个数据写入硬盘,则阵列控制器将该数据写入缓存最上面的位置,只有新数据才会被控制器按Write-BackCache的方式最后写入硬盘。RAID特点:1.成本低,功耗小,传输速率高。在RAID中,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

4、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的磁盘驱动器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率。这也是RAID最初想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当时CPU的速度增长很快,而磁盘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无法大幅提高,所以需要有一种方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而RAID最后成功了。2.可以提供容错功能,这是大多数使用RAID的第二个原因。因为,普通磁盘驱动器无法提供容错功能,如果不包括写在磁盘上的CRC(循环冗余校验)码的话。RAID和容错是建立在每个磁盘驱动器的硬件容错功能之上的,所以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3.RAID比起传统的大直径磁盘驱动器来,在同样的容量下,价格要低许多。-RAID0:RAID0又称数据分块,即把数据分成若干相等大小的小

5、块,并把它们写到阵列上不同的硬盘上,这种技术又称“Stripping”(即将数据条带化)。把数据分布在多个盘上,在读写时是以并行的方式对各硬盘同时进行操作。从理论上讲,其容量和数据传输率是单个硬盘的N倍。N为构成RAID0的硬盘总数。当然,若阵列控制器有多个硬盘通道时,对多个通道上的硬盘进行RAID0操作,I/O性能会更高。数据被分成从512字节到数兆字节的若干块后,再交替写到磁盘中。第1块被写到磁盘1中,第2块被写到磁盘2中,如此类推。当系统到达阵列中的最后一个磁盘时,就写到磁盘1的下一分段,如此下去。分割数据可以将IO负载平均分配到所有的驱动器中。由于驱动器可以同时写或读,使得性能显著提高

6、。但是,它却没有数据保护能力。如果一个磁盘出现故障,那么数据就会全盘丢失。从严格意义上说,RAID0不是RAID,因为它没有数据冗余和校验。RAID0技术只是实现了带区组。在实现过程中,RAID0只是连续地分割数据并行地读/写于多个磁盘上。由于数据块被并行地保存在不同的磁盘上,因此RAID0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另外,由于组成RAID0的所有硬盘空间都可以用来保存数据,因此RAID0的存储空间利用率也是最高的。所以RAID0只适用于类似Video/Audio信号存储、临时文件的转储等对速度要求极其严格的特殊应用。由于没有任何的数据冗余,所以安全性极低,只要RAID里的任何一块磁盘损坏,都会发生

7、所有数据丢失的毁灭性的情况。换句话说,RAID0模式中,硬盘个数越多,安全性越低。因此,RAID0不适用于关键任务环境,但是,它却非常适合于视频、图象的制作和编辑。如图所示:系统向三个磁盘组成的逻辑硬盘(RADI0磁盘组)发出的I/O数据请求被转化为3项操作,其中的每一项操作都对应于一块物理硬盘。我们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通过建立RAID0,原先顺序的数据请求被分散到所有的三块硬盘中同时执行。从理论上讲,三块硬盘的并行操作使同一时间内磁盘读写速度提升了3倍。但由于总线带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的提升速率肯定会低于理论值,但是,大量数据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比较,提速效果显著显然毋庸置疑。RAID0的

8、缺点是不提供数据冗余,因此一旦用户数据损坏,损坏的数据将无法得到恢复。RAID0具有的特点,使其特别适用于对性能要求较高,而对数据安全不太在乎的领域,如图形工作站等。对于个人用户,RAID0也是提高硬盘存储性能的绝佳选择.RAID1:RAID1也被称为RAID镜象(DiskMirroring),因为一个磁盘上的数据被完全复制到另一个磁盘上。如果一个磁盘的数据发生错误,或者硬盘出现了坏道,那么另一个硬盘可以补救回磁盘故障而造成的数据损失和系统中断。另外,RAID1还可以实现双工即可以复制整个控制器,这样在磁盘故障或控制器故障发生时,您的数据都可以得到保护。镜象和双工的缺点是需要多出一倍数量的驱动

9、器来复制数据,但系统的读写性能并不会由此而提高,这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RAIDl可以由软件或硬件方式实现。RAID1主要是通过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两对分离的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因此RAID1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它甚至可以保证在一半数量的磁盘出现问题时还能不间断地工作,但是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会受到影响。不过,由于RAID1需要通过两次读写来实现磁盘镜像,这样虽然保证了镜像磁盘随时与原磁盘上的数据完全一致,但是磁盘控制器的负载相当大。另外,RAID1的数据空间浪费极其严重,是RAID各种等级中成本最高的一种。它只有一半的磁盘空间利用率,只有当系统需要极高的可靠性时,人们才会选择使用RAI

10、D1。因此RAID1常用于对容错要求极严的应用场合。当读取数据时,系统先从RAID0的源盘读取数据,如果读取数据成功,则系统不去管备份盘上的数据;如果读取源盘数据失败,则系统自动转而读取备份盘上的数据,不会造成用户工作任务的中断。当然,我们应当及时地更换损坏的硬盘并利用备份数据重新建立Mirror,避免备份盘在发生损坏时,造成不可挽回的数据损失。由于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百分之百的备份,在所有RAID级别中,RAID1提供最高的数据安全保障。同样,由于数据的百分之百备份,备份数据占了总存储空间的一半,因而,Mirror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低,存储成本高。Mirror虽不能提高存储性能,但由于其具有的高数

11、据安全性,使其尤其适用于存放重要数据,如服务器和数据库存储等领域。RAID2:RAID2是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开发的带海明码校验磁盘阵列。磁盘驱动器组中的第1个、第2个、第4个第2的n次幂个磁盘驱动器是专门的校验盘,用于校验和纠错。如下图:七个磁盘驱动器组建的RAID2,第1、2、4个磁盘驱动器(红色)是纠错盘,其余的(紫色)用于存放数据。RAID2对大数据量的读写具有极高的性能,但少量数据的读写时性能反而不好,所以RAID2实际使用较少。由于RAID2的特殊性,只要我们使用的磁盘驱动器越多,校验盘在其中占的百分比越少。如果希望达到比较理想的速度和较好的磁盘利用率,那最好可以增加保存校验码EC

12、C码的硬盘,但是这就要付出更多硬盘的购买成本,来确保数据冗余。对于控制器的设计来说,它比下面所说的RAID3,4或5要简单。RAID3:RAID3属于单盘容错并行传输。即采用Stripping技术将数据分块,对这些块进行异或校验,校验数据写到最后一个硬盘上。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盘为校验盘,数据以位或字节的方式存于各盘(分散记录在组内相同扇区的各个硬盘上)。当一个硬盘发生故障,除故障盘外,写操作将继续对数据盘和校验盘进行操作。而读操作是通过对剩余数据盘和校验盘的异或计算重构故障盘上应有的数据来进行的。RAID3的优点是并行I/O传输和单盘容错,具有很高可靠性。缺点:每次读写要牵动整个组,每次只能完成

13、一次I/O。奇偶位是编码信息,如果某个磁盘的数据有误,或者磁盘发生故障,就可以用它来恢复数据。在数据密集型环境或单一用户环境中,组建RAID3对访问较长的连续记录有利,不过同RAID2一样,访问较短记录时,性能会有所下降。RAID4:RAID4是带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它和RAID3很相似,不同的是RAID4对数据的访问是按数据块进行的。RAID3是一次一横条,而RAID4一次一竖条。所以RAID3常须访问阵列中所有的硬盘驱动器,而RAID4只须访问有用的硬盘驱动器。这样读数据的速度大大提高了,但在写数据方面,需将从数据硬盘驱动器和校验硬盘驱动器中恢复出的旧数据与新数据校验,然后再将更新后

14、的数据和检验位写入硬盘驱动器,所以处理时间较RAID3长。RAID5:RAID5也被叫做带分布式奇偶位的条带。每个条带上都有相当于一个块那么大的地方被用来存放奇偶位。与RAID3不同的是,RAID5把奇偶位信息也分布在所有的磁盘上,而并非一个磁盘上,大大减轻了奇偶校验盘的负担。尽管有一些容量上的损失,RAID5却能提供较为完美的整体性能,因而也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磁盘阵列方案。它适合于输入/输出密集、高读/写比率的应用程序,如事务处理等。为了具有RAID5级的冗余度,我们需要至少三个磁盘组成的磁盘阵列。RAID5可以通过磁盘阵列控制器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某些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实现。RAID5是一种

15、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以四个硬盘组成的RAID5为例,其数据存储方式如图所示:图中,P0为D0,D1和D2的奇偶校验信息,其它以此类推。由图中可以看出,RAID5不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而是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发生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RAID5可以理解为是RAID0和RAID1的折衷方案。RAID5可以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Mirror高。RAID5具有和R

16、AID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RAID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RAID6:RAID6是带有两种分布存储的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它使用了分配在不同的磁盘上的第二种奇偶校验来实现增强型的RAID5。它能承受多个驱动器同时出现故障,但是,用于计算奇偶校验值和验证数据正确性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多,造成了系统的负载较重,大大降低整体磁盘性能,而且,系统需要一个极为复杂的控制器。当然,由于引入了第二种奇偶校验值,我们所以需要的是N+2个磁盘。RRAID6是由一些大型企业

17、提出来的私有RAID级别标准,它的全称叫“IndependentDatadiskswithtwoindependentdistributedparityschemes(带有两个独立分布式校验方案的独立数据磁盘)”。这种RAID级别是在RAID5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因此它的工作模式与RAID5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RAID5将校验码写入到一个驱动器里面,而RAID6将校验码写入到两个驱动器里面,这样就增强了磁盘的容错能力,同时RAID6阵列中允许出现故障的磁盘也就达到了两个,但相应的阵列磁盘数量最少也要4个。下图是RAID6的图解。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磁盘中都具有两个校验值,而RAID5里面只

18、能为每一个磁盘提供一个校验值,由于校验值的使用可以达到恢复数据的目的,因此多增加一位校验位,数据恢复的能力就越强。不过在增加一位校验位后,就需要一个比较复杂的控制器来进行控制,同时也使磁盘的写能力降低,并且还需要占用一定的磁盘空间。因此,这种RAID级别应用还比较少,相信随着RAID6技术的不断完善,RAID6将得到广泛应用。RAID6的磁盘数量为N+2个。RAID7:RAID7自身带有智能化实时操作系统和用于存储管理的软件工具,可完全独立于主机运行,不占用主机CPU资源。RAID7存储计算机操作系统(StorageComputerOperatingSystem)是一套实时事件驱动操作系统,主

19、要用来进行系统初始化和安排RAID7磁盘阵列的所有数据传输,并把它们转换到相应的物理存储驱动器上。通过StorageComputerOperatingSystem来设定和控制读写速度,可使主机I/O传递性能达到最佳。如果一个磁盘出现故障,还可自动执行恢复操作,并可管理备份磁盘的重建过程。RAID7全称叫“OptimizedAsynchronyforHighI/ORatesaswellasHighDataTransferRates(最优化的异步高I/O速率和高数据传输率)”,它与以前我们见到RAID级别具有明显的区别。RAID7完全可以理解为一个独立存储计算机,它自身带有操作系统和管理工具,完全

20、可以独立运行。RAID7的图解如下:图中每个“柱体”是由多个磁盘构成,而不是我们以前看到的一个磁盘表示一个“柱体”。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每个磁盘都有一个独立的I/O通道,它们与主通道相连,操作系统可以直接对每个磁盘的访问进行控制,可以让每个磁盘在不同的时段进行数据读写,这样就大大改善了I/O的应用,同时也提高了数据读写的能力,而这种磁盘访问方式也叫做非同步访问。在RAID7中,提供了一个磁盘作为专门的校验盘,它适合于任何一个磁盘进行数据恢复。RAID7采用的是非同步访问方式,极大地减轻了数据写瓶颈,提高了I/O速度。(所谓非同步访问,即RAID7的每个I/O接口都有一条专用的高速通道,作为数据

21、或控制信息的流通路径,因此可独立地控制自身系统中每个磁盘的数据存取。)如果RAID7有N个磁盘,那么除去一个校验盘(用作冗余计算)外,可同时处理N1个主机系统随机发出的读/写指令,从而显著地改善了I/O应用。RAID7系统内置实时操作系统还可自动对主机发送过来的读/写指令进行优化处理,以智能化方式将可能被读取的数据预先读入快速缓存中,从而大大减少了磁头的转动次数,提高了I/O速度。RAID7可帮助用户有效地管理日益庞大的数据存储系统,并使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至少一倍以上,满足了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总的来说,RAID7与我们传统的RAID级别有很大区别,它的优点很多,但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价格非

22、常高,对于普通企业用户并不实用。RAID10(RAID0+1):RAID10,也被称为镜象阵列条带,现在我们一般称它为RAID0+1。RAID10(RAID0+1)提供100%的数据冗余,支持更大的卷尺寸。组建RAID10(RAID0+1)需要4个磁盘,其中两个为条带数据分布,提供了RAID0的读写性能,而另外两个则为前面两个硬盘的镜像,保证了数据的完整备份。RAID(0+1)允许多个硬盘损坏,因为它完全使用硬盘来实现资料备余。如果有超过两个硬盘做RAID1,系统会自动实现RAID(0+1)。RAID0+1是存储性能和数据安全兼顾的方案。它在提供与RAID1一样的数据安全保障的同时,也提供了与

23、RAID0近似的存储性能。由于RAID0+1也通过数据的100%备份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因此RAID0+1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与RAID1相同,存储成本高。RAID0+1的特点使其特别适用于既有大量数据需要存取,同时又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严格的领域,如银行、金融、商业超市、仓储库房、各种档案管理等。RAID30:RAID30也被称为专用奇偶位阵列条带。它具有RAID0和RAID3的特性,由两组RAID3的磁盘(每组3个磁盘)组成阵列,使用专用奇偶位,而这两种磁盘再组成一个RAID0的阵列,实现跨磁盘抽取数据。RAID30提供容错能力,并支持更大的卷尺寸。象RAID10一样,RAID30也提供高可靠性,因

24、为即使有两个物理磁盘驱动器失效(每个阵列中一个),数据仍然可用。RAID30最小要求有6个驱动器,它最适合非交互的应用程序,如视频流、图形和图象处理等。这些应用程序顺序处理大型文件,而且要求高可用性和高速度。RAID50:RAID50被称为分布奇偶位阵列条带。同RAID30相仿的,它具有RAID5和RAID0的共同特性。它由两组RAID5磁盘组成(每组最少3个),每一组都使用了分布式奇偶位,而两组硬盘再组建成RAID0,实验跨磁盘抽取数据。RAID50提供可靠的数据存储和优秀的整体性能,并支持更大的卷尺寸。即使两个物理磁盘发生故障(每个阵列中一个),数据也可以顺利恢复过来。RAID50最少需要

25、6个驱动器,它最适合需要高可靠性存储、高读取速度、高数据传输性能的应用。这些应用包括事务处理和有许多用户存取小文件的办公应用程序。RAID53:RAID53称为高效数据传送磁盘结构。结构的实施同Level0数据条阵列,其中,每一段都是一个RAID3阵列。它的冗余与容错能力同RAID3。这对需要具有高数据传输率的RAID3配置的系统有益,但是它价格昂贵、效率偏低。RAID5E:RAID5E是由IBM公司提出的一种私有RAID级别,没有成为国际标准。这种RAID级别也是从RAID5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与RAID5不同的地方是将数据校验信息平均分布在每一个磁盘中,并且每个磁盘都要预留一定的空间,这

26、部分空间没有进行条带化(条带是指数据为了保存在RAID中,被划分成的最小单元。通过对条带进行调整,可以使支持RAID的磁盘阵列性能更加优异)。当一个磁盘出现故障时,这个磁盘上的数据将被压缩到其他磁盘预留没有条带化的空间内,达到数据保护的作用,而这时候的RAID级别则从RAID5E转换成了RAID5,继续保护磁盘数据。RAID5E允许两个磁盘出错,最少也需要4个磁盘才能实现RAID5E。下图是RAID5E的图解:RAID5EE:RAID5EE也是由IBM公司提出的一种私有RAID级别,它也没有成为国际标准。RAID5EE的工作原理与RAID5E基本相同,它也是在每个磁盘中预留一部分空间作为分布的

27、热备盘,当一个硬盘出现故障时,这个磁盘上的数据将被压缩到分布的热备盘中,达到数据的保护作用。不过与RAID5E不同的是RAID5EE内增加了一些优化技术,使RAID5EE的工作效率更高,压缩数据的速度也更快。RAID5EE允许两个磁盘出错,最少需要4个磁盘实现。RAID1E:RAID1E是RAID1的增强版本,它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RAID0+1的组合。RAID1E的工作原理与RAID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RAID1E的数据恢复能力更强,但由于RAID1E写一分数据至少要两次,因此,RAID处理器的负载得到加强,从而造成磁盘读写能力的下降。RAID1E至少需要3块硬盘才能实现。RAID1E和RA

28、ID1的工作原理图如下:RAIDDP:RAIDDP也属于一种私有的RAID标准,它实际上也就是双RAID3技术,所谓双RAID3技术主要是说在同一磁盘阵列中组建两个独立的不同算法的校验磁盘,在单校验磁盘下工作原理与RAID3一样,但增加了一个校验盘之后,则使整个磁盘阵列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并且它的性能比RAID3和RAID5都要好。RAIDADG:RAIDADG相当于双RAID5技术,是HP提出来的一种RAID技术。这种技术部署了2个奇偶校验集,并提供了2个硬盘的容量存储这些奇偶校验信息,能同时允许2块硬盘出现故障,有效提升了磁盘内数据的可靠性。不过这种技术会严重影响系统速度,所以并没有得到推广

29、。JBODJBOD(JustBundleOfDisks)译成中文可以是简单磁盘捆绑,通常又称为Span。JBOD不是标准的RAID级别,它只是在近几年才被一些厂家提出,并被广泛采用。三个硬盘组成的Span为例,其数据存储方式如图所示:Span是在逻辑上把几个物理磁盘一个接一个串联到一起,从而提供一个大的逻辑磁盘。Span上的数据简单的从第一个磁盘开始存储,当第一个磁盘的存储空间用完后,再依次从后面的磁盘开始存储数据。Span存取性能完全等同于对单一磁盘的存取操作。Span也不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它只是简单的提供一种利用磁盘空间的方法,Span的存储容量等于组成Span的所有磁盘的容量的总和。RA

30、ID技术的应用DAS-directaccessstoragedevice直接访问存储设备DAS是磁盘存储设备的术语,以前被用在大、中型机上。使用在PC机上还包括硬盘设备DAS的最新形式是RAID。“直接访问”指访问所有数据的时间是相同的。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设备一种特殊目的的服务器,它具有嵌入式的软件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对个种的系统平台提供文件共享服务SAN-StorageAreaNetworks存储区域网一种高速的专用网络,用于建立服务器、磁盘阵列和磁带库之间的一种直接联接。它如同扩展的存储器总线,将专用的集线器、交换器以及网关或桥路互相连接在一起。SAN常使用光纤通道。一个SAN可以是本地的或者是远程的,也可以是共享的或者是专用的。SAN打破了存储器与服务器之间的束缚,允许你独立地选择最佳的存储器或者是最佳的服务器,从而提高可扩性和灵活性。-IDERAID与SCSIRAIDRAID系统可以存在于各种接口界面,就我们现时来说,PATA、SATA以及SCSI均有相应的硬盘可以组成RAID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