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年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1.“天命”、“天罚”思想最早出现于( A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2.殷商时代的“礼”主要是一种( A )A.宗教祭奠仪式 B.政治组织原则 C.普遍行为准则 D.国家根本大法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 D )A.尚书 B.诗经 C.论语 D.礼记4.管子所反映的思想学派主要是( D )A.三晋法家 B.鲁国儒家 C.楚国道家 D.齐国法家5.先秦儒家中,主张儒法融合、礼法统一的先行者是( C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子张6.“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反映了孔子主张( B )A.道法自然 B.社会和谐 C.社会混乱 D.无
2、为而治7.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 )A.兼爱 B.尚贤 C.尚同 D.尚刑8.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 A )A.庄子 B.老子 C.文子 D.韩非9.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B )A.无为 B.道 C.自然 D.法10.最早提出系统“法治”理论的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 C )A.韩非 B.李斯 C.商鞅 D.管仲11.商鞅反对复古倒退,主张( C )A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B法者,国之权衡也C不法古,不修今D法令者,民之命也12.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的同时,还利用了( C )A.权力制衡说 B.三权分立说 C.五德终始说 D.天命天罚说13.西汉新儒学的代表作是( D )A.新语 B
3、.九章律 C.白虎通义 D.春秋繁露14.下列属于西晋律学家杜预著作的是( D )A.律表 B.泰始律 C.唐律疏议 D.律本15.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核心是( C )A.任性而为 B.无为而治 C.文治 D.武功16.隋唐时期贯彻“务在宽简,取便于时”原则的法典是( A )A.武德律 B.大业律 C.便宜一十八事 D.法经17.批评礼记月令远离“圣人之道”的唐代思想家是( B )A.韩愈 B.柳宗元 C.王夫之 D.龚自珍18.提出“性善情恶”说的宋代思想家是( B )A.韩愈 B.李翱 C.周敦颐 D.邵雍19.在朱熹看来,“礼之本”是( C )A.刑 B.政 C.德 D.义20.提出以“
4、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A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顾炎武 D.拓跋宏21.提出“趋时更新”法律时变观的著名思想家是( B )A.黄宗羲 B.王夫之 C.董仲舒 D.墨子22.“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反映出龚自珍主张( B )A.无为而治 B.变法改革 C.重典治国 D.君主专制23.太平天国财产公有思想的具体法律表现是( D )A.资政新篇 B.原道救世歌 C.原道醒世训 D.天朝田亩制度24.洋务派法律思想的根本在于( D )A.战国时期法家的法律思想 B.西方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C.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 D.中国传统的纲常名教25.“一秉于礼”法律主
5、张的提出者是( A )A.曾国藩 B.孙中山 C.章太炎 D.魏源26.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发表的、并为变法提供思想理论根据的著作是( B )A.请定立宪开国会折B.孔子改制考C.上清帝第六书 D.上清帝第五书27.梁启超变法思想中所推崇的国家政体是( D )A.人民民主 B.民主共和 C.君主专制 D.君主立宪28.参与起草大清新刑律的日本法学家是( C )A.志田钾太郎 B.小河滋次郎 C.冈田朝太郎 D.松冈义正2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最早明确提出于( C )A.建国大纲 B.建国方略 C.民报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0.“中华民国”一词的发明者和解释者是( B )A.孙中山 B.章
6、太炎 C.梁启超 D.黄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人物中,公开反对公布成文法的有( AC )A.叔向 B.子产 C.孔子 D.赵鞅 E.邓析32.下列能够反映墨家“天志”思想的说法是( ABCDE )A.顺天之意,得天之赏 B.反天之意,得天之罚C.天子有善,天能赏之 D.天子有过,天能罚之 E.人无长幼贵贱,皆天之臣也33.朱熹“严刑”主张的具体内容有( ABE )A.恢复肉刑 B.限制赎刑 C.推行社仓 D.以口数占田 E.严惩奸凶34.集中反映洪秀全法律思想的著作有( ABC
7、)A B C D E35.下列对大清现行刑律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BC )A.采用罪刑法定主义 B.删除了凌迟、枭首等酷刑C.取消了六律总目 D.采用缓刑制度 E.分总则、分则两编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周公制礼37.竹刑 38.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9.唐律疏议40.恢廓民权,限制元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41.简述西周“明德慎罚”思想的主要内容。42.简述张居正的法律思想。43.简述龚自珍“更法改图”的法律思想。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论述荀子的“有治人,无治法”的法律思想。45.试论沈家本的资产
8、阶级法治主义的内容。1.商朝的刑法总称是( C )A.禹刑 B.吕刑 C.汤刑 D.五刑2.“恭行天罚”的思想本质是( A )A.神权法 B.自然法 C.制定法 D.习惯法3.周公提出“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观点,表明他主张( B )A.族诛连坐 B.罪上一身 C.尊尊亲亲 D.以德配天4.管仲“国之四维”的思想本质在于强调礼义的( D )A.教化作用 B.宗教作用 C.社交作用 D.强制作用5.认为礼是“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的先秦思想家是( A )A.子产 B.叔向 C.慎到 D.商鞅6.晋代杜预所言“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的先秦人物是( A )A.邓析 B.公孙侨 C.申不害 D.管仲7.
9、孔子“无讼”的法律思想,不仅将断狱作为制裁手段,还将之当成( C )A.刑罚手段 B.禁制手段 C.教育手段 D.惩罚手段8.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是( B )A.性善论 B.性恶论 C.双性论 D.无性论9.先秦法家兴起以前,同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 D )A.名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10.下列思想家中,把“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和主宰的是( C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孙子1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性法规的作者是( A )A.李悝 B.子产 C.邓析 D. 商鞅12.商鞅的“变法论”可以归结为( B )A.“法者,国之权衡” B.“不法古,不修今
10、” C.“抱法处势则治” D.“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13.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C )A.商鞅 B.李斯 C.韩非 D.申不害14.汉代将谶纬神学与儒家经典结合起来的著作是( D )A.新书 B.论衡 C.新序 D.白虎通义15.下列与“刑不上大夫”说法最为接近的是( A )A.“廉耻节礼以治君子” B.“治国以礼义为先”C.“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 D.“振举纪纲,一遵正法”16.西汉初期治国的主导思想是( B )A.儒家学说 B.黄老学说C.墨家学说 D.法家学说17.下列说法中,与王充“寒温非政治所为”观点针锋相对的是( C )A.德主刑辅 B.以人为本 C.天命天罚 D
11、.无为而治18.中国古代的律学原从属于( D )A.医宗 B.律宗C.法学 D.儒学19.与晋代刘颂“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主张较为接近的是( B )A.援引比附 B.罪刑法定C.引经决狱 D.德主刑辅20.“存留养亲”制度主要体现的是( A )A.儒家孝养承祀思想 B.墨家兼爱非攻思想C.道家清静无为思想 D.法家严刑重罚思想21.集中体现隋文帝杨坚“以轻代重”立法思想的法律文本是( C )A.永徽律 B.泰始律C.开皇律 D.九章律22.唐代思想家柳宗元认为法律起源于( D )A.礼 B.乐C.兵 D.势23.朱熹在法律上主张刑罚应该( B )A.以宽为本 B.以严为本C.大肆赦宥
12、D.以私去公24.明清之际,提出“严以治吏”、“宽以养民”的启蒙思想家是( D )A.黄宗羲 B.张居正C.顾炎武 D.王夫之25.“治法在人”法律主张的提出者是( D )A.王安石 B.王夫之C.张居正 D.魏源26.洪仁玕“凡一切制度考文,无不革故鼎新”的主张出自( A )A.英杰归真 B.立法制喧谕C.诛妖檄文 D.原道觉世训27.曾国藩总结子产、诸葛亮等人的治国经验,提出的法律主张是( B )A.一秉于礼 B.严刑以致义安C.国家以法制为先 D.礼让为国28.戊戌变法时期,将“变法”视作“天下之公理”的思想家是( A )A.梁启超 B.康有为C.谭嗣同 D.严复29.沈家本确定清末修律
13、的基本原则是( B )A.罪刑法定 B.参考古今,博稽中外C.冲决封建网罗 D.收回领事裁判权30.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精华是( C )A.间接民权 B.民生主义C.直接民权 D.民族独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属于先秦宗法等级制的内容或产物的有( ABC )A.嫡长继承制 B.王位世袭制C.世卿世禄制 D.九品中正制E.君主立宪制32.西汉初年,为恢复社会秩序,鼓励生产,采取的措施有( ABCD )A.“以有功劳行田宅” B.“复从军吏卒”
14、C.招抚流亡 D.解放奴婢E.存留养亲33.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因素包括( ABCD )A.儒家思想 B.阴阳五行家思想C.法家思想 D.天命神权思想E.不法先王,不是礼义34.反映黄宗羲法律思想的文章主要有( ABC )A.原君 B.原法C.原臣 D.原道E.宋论35.下列能够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思想民主性的有( BCE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学习西方的分权学说和法治原则C.宣传和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D.要求收回治外法权E.建立保障人民主权和民主自由的新法制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无为而治”37.“立天子以为天下”38.春秋决狱39.“以
15、礼率律”40.资政新篇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41.简述孔子的礼治论思想。42.简述范仲淹“君臣共理天下”的法律思想。43.简述章太炎“抑强辅微”的刑法主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试评述先秦儒法两家思想的对立与得失。45.试评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立法指导思想。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西周礼治最重要的原则是(D)A男女有别 B长长C德主刑辅 D亲亲尊尊 2提出“为民制产”经济立法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A)A孟子 B墨子C管子 D荀子 3战国时期主张“术治”的思想家是(C)A商鞅 B申不害C韩非 D李悝 4
16、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始自(C)A制竹刑 B诛邓析C修旧法 D铸刑书 5崇尚无为,提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先秦思想家是(B)A老子 B庄子C荀子 D慎到 6主张毁弃一切文化典籍,取缔所有学术派别,定法家学说于一尊的思想家是(C)A慎到 B李悝C韩非 D董仲舒 7在法家兴起以前,与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B)A道家 B墨家C阴阳家 D杂家 8与荀子“性恶论”相对的理论是(D)A老庄的无为论 B慎到的势治论C墨子的兼爱论 D孟子的性善论 9“事皆决于法”,反映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坚持(A)A法家的法治思想 B法家的势治思想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D儒家的人治思想 10西汉董仲舒“德主刑辅”的主张
17、,所赖以引申的理论是(C)A天人合一 B天气C人情 D国法 11被誉为“汉代孔子”的著名思想家是(A)A董仲舒 B王充C仲长统 D贾谊 12东汉对“天刑”论提出激烈批判的思想家是(C)A刘秀 B刘安C王充 D郑玄 13西晋律学家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D)A刑 B理C实 D礼 14唐律疏议的根本精神在于(D)A崇尚轻刑 B良贱异法C崇尚重刑 D礼法结合 15主张“理大罪,赦小过”的唐代思想家是(A)A白居易 B王安石C范仲淹 D李世民16提出“以公理而灭私情”说的思想家是(A)A丘濬 B顾炎武C黄宗羲 D张居正 17把儒家经典哲理化,使儒家思想真正牢固地获得了独尊地位的思想家是(D)A王安石
18、 B朱熹C张居正 D董仲舒 18反映王夫之“趋时更新”法律思想的著作是(B)A明夷待访录 B读通鉴论C大学衍义补 D四书章句集注 19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物属于(B)A资产阶级革命派 B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C太平天国领袖 D资产阶级改良派 20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的大同世界即是“公羊三世”里的(C)A升平世 B据乱世C太平世 D小康世 21戊戌维新派政治改革的直接目标是实行(C)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 D地方分治 22张之洞劝学篇的思想核心是(D)A一秉于礼 B趋时更新C因势变法 D中体西用 23太平天国时期,提出“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命题的是(D)A杨秀清 B
19、洪仁玕C李秀成 D洪秀全 24太平天国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纲领之作是(B)A立法制喧谕 B资政新篇C天朝田亩制度 D英杰归真 25戊戌变法前,康有为将变法的重点着眼于建立(A)A立法机构 B司法机构C行政机构 D宪法机构 26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人的(B)A良知和良心 B良知和契约C心情和态度 D良法和契约 27清末主张“平恕”为审断之本的思想家是(A)A沈家本 B张之洞C李鸿章 D梁启超 28在礼法之争中,为支持法理派的主张,杨度撰写了(A)A论国家主义与家族主义的区别 B书劳提学新刑律草案说帖后C法学盛衰说 D删除律例内重法折 29章太炎反对代议政体的法律思想集中体现于(A)A代议然否论
20、B五朝法律索引C排满评议 D非黄 30孙中山“五权宪法”所发展的西方政治学说是(C)A五权分立 B权能分治C三权分立 D天赋人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下列不属于荀子法律思想的是(ACE)A暴君放伐 B明分使群C民贵君轻 D有治人,无治法E有治法,然后有治人 32下列先秦思想家的法律思想中含有“黄老”成分的有(ABCE)A慎到 B申不害C韩非 D墨子E陆贾 33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人的性分为( ABD)A圣人之性 B中民之性C贤人之性 D斗筲之性E君子之性 34下列内容,属于魏源思想主张的有(BE)A君主立宪 B师夷长技以制夷C太平之世不立刑 D不拘一格降
21、人才E民主议政,广开言路 35反映孙中山法律思想的主要著作有(ABC)A三民主义 B建国方略C建国大纲 D革命军E论立法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天志:“天志”是墨翟实现其“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而提出的表现形式。“天”有赏善罚恶的意志,“天志”规范制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天志”是法律的来源,“天志”是最好的法律,“天志”的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墨翟推崇“天志”的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公正和平等。37无为而治“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人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
22、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38杜预 :杜预,字元凯,西晋军事家、政治家,学者,精通经学。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畿,魏尚书仆射;父亲恕,幽州刺史。从小博学多通,有立功、立言的志向。杜预不有生知,用之则习,振长策而攻取,兼儒风而转战。39严刑以致乂安 :曾国藩主张用严刑峻法镇压农民的反抗斗争。曾国藩进而论证对人民群众实行重刑镇压的必要性。曾国藩还主张用“严刑重责”来强迫人民交粮纳税。40罢黜百家 :这是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主张。即以儒家思想统治其他各家,使儒家的仁义礼乐作为维
23、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41简述孔子有关“以礼治国”的主张。 答:孔子礼治论的内容主要有:1.剥削阶级享受特权是“天下之通义”;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3.礼乐兴,刑罚中;礼之用,和为贵。42简述丘濬法律思想中关于司法的基本观点。答:丘濬重视法律的作用,维护法律尊严的思想在司法问题上的反映就是慎刑恤狱,刑罚适中。主张观点内容:1.原情定罪;2.注重证据;3.限制赎刑;4.控制复仇;慎行赦宥。 43简述谭嗣同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性观点。 答:仁学是谭嗣同的名著。书中提出了“冲决一切封建网罗”的激进
24、口号。在这一口号下,他吸取和运用西方的进化论、天赋人论,以及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重民轻君思想,深刻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暴虐,并从正面宣传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这标志着他从扬“中学”到扬“西学”的转变,从反对变法维新到积极参与变法维新。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4试述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之异同。 答:法家“法治”与儒家“礼治”的对立:法治是法家的基本观点,礼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二者在内容、形成、性质以及理论基础方面,既有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对立。1.此对立是两种制度的对立。礼是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实行的一整套等级制度和习惯,儒家以礼为核心形成了家庭宗法为核
25、心的法律观。而法主要是按照政治权力有从属关系实行的一整套等级制度和规定,法家以法为核心形成了君主专制的法律观。2.此对立表现了两种统治方法的对立。法治是针对礼治和德治提出的。儒家主张以德服人,轻视法律的强制作用。法家主张以力服人,认为法治是最有效的治国方法。3.两者的对立还表现在对君主作用的不同看法上。儒家把治理国家的希望放在统治者的个人道德上。法家则认为,有了好的法令,一般能力的中主或才能低下的庸主也能治理好国家。45试论述孙中山对西方宪政学说的创新和发展。答: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既“承续了西方民主政体中合理方面,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模式中有效部分;既是对中外政治制度批判
26、吸收,又是对中外宪政学说和基本模。它是在中国历史条件下形成一种既超出西方民主政治理论,又带有鲜明中国特色宪政理论。五权宪法学说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法律思想上重大发展。当然,五权宪法学说也含有许多欠科学,甚至自相冲突方面。然而,瑕不掩瑜,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积极意义。孙中山对中西方政治文化所采取这种实事求是态度以及在理论探索中所体现出来这种精神和勇气,都是非常可贵,很值得我们在今天改革开放时期加以认真地学习和借鉴。三、名词解释题36、“道法自然”:是指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顺应自然,遵照自然法则办事。“道”是宇宙万物的主体。除人定法以外,还有一种来源于自然的自然法,它广
27、大无私,“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它永恒存在,“天长地久”。37、定分止争:所谓“定分”,就是确定事物的权利名分,其实质是要求把封建私有制和等级制用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商鞅认为,没有法以前,人人争夺,毫无限制,于是造成了混乱的局面。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定分”,权利名分定了,就可以止争,法就是“定分止争”的工具。这是法家对法的作用的论述,即法律具有确认和保护财产私有等级地位的作用,是法的等级性的表现。38、原心论罪:是指在审理案件时,主要根据犯罪者的动机来酌定刑罚。只要有动机,不管是否已经做出了行为,都要加以惩罚。“原心论罪”实际上是一种动机论,看重行为者的动机而不是效果。凡是符合春秋之义者就是
28、“志善”,即使犯法,也不定罪;反之,如果违反春秋的精神就是“志恶”,即使犯罪未成,也要定罪。这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有一定的弊端,它容易导致执法者主观定罪,徇情枉法。39、“国家以法制为先”:洪仁玕借鉴中外历史经验,将“立法制”作为治国之本,洪仁玕认为整顿法制,为“万不容缓之急务”,治国应“以法制为先”。主张“方法当”、“立法善”。一切制度应革故鼎新,因时制宜,“度势行法”。洪仁玕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提出了二十八条改革措施(政治方面。他要求“权归于一”,加强中央的领导,王侯不得各自为政;经济方面。发展交通,发展金融事业,发展工矿业,邮政事业既可公办,也可私办。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方面。主张发展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设学堂,办报纸,开医院奖励慈善事业,办育婴堂、养老院。对外关系方面。国与国之间自由通,平等往来。),试图在农民革命的基础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40、新学伪经考: 把西汉末年刘歆的著作及当时社会崇奉的左传等古文经典视为“伪经”,湮没了孔子的“改制之圣法”。旨在破除士大夫对传统经学教条的迷信,为变法维新扫除思想障碍。四、简答题41、简述荀子的重法论。P61答:荀子在“隆礼”的同时,也强调重法,其根据还是“性恶论”。在先秦儒家中,荀子是较重视法的,他对法作了多方面的论述。(1)法以礼为本。荀子生当乱世,认识到以法治国的重要,但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