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整理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
2、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13内发论:是个体身
3、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16、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17、遗传:是指从上
4、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18、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19、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20、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21、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
5、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22、心理断乳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23、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4、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25、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26、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27、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
6、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28、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29、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3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31、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32、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33、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
7、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34、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35、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36、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37、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38、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39、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
8、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40、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41、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42、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43、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4
9、4、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45、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46、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47、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48、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
10、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49、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50、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51、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52、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53、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
11、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5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5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5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
12、得最佳的发展。5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59、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60、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61、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62、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
13、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63、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64、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65、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66、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67、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
14、;布置课外作业等。68、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69、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70、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71、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7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73、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74、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
15、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75、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76、学校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77、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78、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
16、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79、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80、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81、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82、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83、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
17、方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84、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85、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86、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87、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88、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
18、任的前提下,参与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89、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90、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2.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3.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4.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
19、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5.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6.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7.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8.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9.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1.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3.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4.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20、) 5.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6.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7.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8.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9.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0. 幻想、理想、空想 11.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2.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3.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
21、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14.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15.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16.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17.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18. 气质的动力性特征: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19.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20. 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防碍的斗争。 21. 心理调适
22、: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 22. 学习:广义上: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狭义上,是人类的学习。 23. 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个体的各种生理组织结构和机能以及本能行为,也即个体的生物学方面的发展。 24. 变式: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事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式。 25. 知识的巩固:就是采取某些强化措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识记,并持久保持的过程。即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持在头脑里。 26.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27.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反映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以
23、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并近于自动化了的智力活动方式。 28. 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29. 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30. 负迁移: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消极影响,即干扰作用。 31. 思维定势:指过去思维活动的经验使当前思维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 32. 逆向迁移:是指后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影响。 33. 学习策略:学习者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学习方法的采用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过程。 34.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24、 35. 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的。 36. 记忆策略:指在元认知的作用下,具体调节记忆方法的策略。 37. 规则的发现学习: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38. 品德: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稳定特征成倾向。 39. 道行认识:是对关于是非、好坏和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40.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肯定的或否定的内心体验。 41. 道德行为:指一个人表现的有关道德方面的言论、举止和行动。 42. 道德概念:
25、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43. 道德信念:指人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确信,并愿以它作为行动指南的意识倾向。 44. 幼儿期:指儿童从三岁到六、七岁这一年龄阶段。(幼儿园-幼儿期,入学以前-学前期) 45. 依恋:指幼儿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46. 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47. 发育性学习障碍: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显露的许多心理和语言功能发展的偏离,包括原始性缺陷和衍生性缺陷。 48.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
26、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49. 社会性认知: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50. 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 51. 心理教育:指依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52. 学校心理辅导: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设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给学生以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
27、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53. 个别辅导:以个别学生为对象,以学生问题和需要为基础,用尊重、接纳和理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活动等途径,予以适当启发和诱导,使学生能够从有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健康。 54. 聆听法:即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方法。 55. 松弛法: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的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的方法。 56. 系统脱敏法: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逐渐适应某种过敏反应的刺激源。 57. 分题计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计论成争辨得出结论的一种
28、学习方式。 58.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59.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进文化的同时,以潜移默化方式获得渗透性心理教育,促进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60. 快乐学习: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积极的情感投入。 61. 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指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认知态度,意志品质,行为特征,情感倾向的综合反映62. 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
29、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63. 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64.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5.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66.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67.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68. 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69.
30、 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70.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71.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72. 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73. 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74. 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75.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31、76.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77.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78.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79.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80. 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81. 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82. 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83. 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84. 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85.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86.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87. 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88. 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89. 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 90.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