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84.67KB ,
资源ID:70510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0510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docx

1、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关于时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同一时刻,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时间不一样。收集更多的事实,说明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时间不一样。 2了解人们为了国际交往和出行的方便,是怎样解决同一时刻各地时间不一样的问题的。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准备】世界时区图或课件、时钟或手表 【教学过程】1引入 (1)播放 2004 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录像。 让学生讨论:这场比赛是在雅典当地什么时间举行的?我们是在什么时间收看实况转播的? (2)让学生补充相关的事实,特别是自己经历过的事实,并谈谈对这个事实的看法。 2认识时间 (1)让学生自

2、己谈谈对时间的认识,包括对时间划分和计量单位的理解。 (2)在讨论的基础上,由一名学生把自己对时间的理解进行整理,并记录下来。(3)教师提问:“你听说过北京时间、伦敦时间、巴黎时间、纽约时间和东京时间吗?”然后告诉学生:当北京是正午12点的时候,英国伦敦是凌晨4点,法国巴黎是凌晨5点,美国纽约是头一天的23点。并用在大饭店里(或是在飞机场等地)挂着的多个时钟,显示不同国家的时间这一现象,指导学生了解北京、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的时间。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世界上同一时刻各地的时间的确不一样。 (4)教师结合上述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时间,以一天中太阳位

3、置最高(即正午)的时刻定为12点,这种时间叫地方时。如果各地都使用自己的地方时,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会带来一定的麻烦,特别是交通、通讯发达的今天,国际往来频繁,地方时更为不便,这样就产生了统一时间的必要。1884年各国间达成协议,全世界采用区时系统计量时间。” 3世界各地的区时。 (1)出示世界时区图。 (2)从这张全世界时区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各地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整整1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它们就相差几小时。例如北京和莫斯科相差5个时区,时间就相差5小时。出国旅行的人必须知道这个常识,要拨动手表,才能保证随身携带的表的时间与当地一致。 4拓展 (1)同学

4、们进行了对时间的探究活动,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同一时刻,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时间会不一样) (2)提问:“为什么同一时刻,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时间会不一样?”请同学们思考,最好去找些资料看看。我们下一课就来探究“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 “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仪,初步知道经线、纬线和赤道等概念,能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纽约的地理位置。 2自制一个简易的地球仪。 3对“纽约是白天时,北京是夜晚”,“纽约是夜晚时,北京是白天”作出自己的解释。 4设计模拟实验,并能用来证明自己的假设,探究出纽约和北京的时间刚好相反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认

5、识地球仪,初步知道经线、纬线和赤道等概念。 2设计模拟实验,对“纽约是白天时,北京是夜晚”,“纽约是夜晚时,北京是白天”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小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课前先考考大家,请说出以下几个国家的首都。 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北京、华盛顿、伦敦、巴黎) 2大家根据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查出: 当纽约是中午12点时,北京是什么时间?北京是中午12点时,纽约是什么时间?(学生查世界时区图)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我们就得好好认识人类自己的栖息地地球。 二、认识地球仪 1出示地球仪。 地球仪是用球体代表缩小的地球,请大

6、家观察地球仪上有什么? (学生观察,然后汇报:球面上绘有各大洲、各海洋的分布以及某些重要地理要素:赤道、经线、纬线等。) 2认识赤道、经线、纬线。 查阅资料,解释地球仪上相关名词,为小组或全班建立一个词汇表。 名词 意 义 赤道 通过地轴中心,垂直于地轴和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圆圈。 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 纬线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与赤道平行,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圈。 3请你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纽约。 现在请你为“纽约是白天时,北京是夜晚”这一事实作解释。 (小组讨论并记录自己的假设) 三、实验验证 1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你能用小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表示太阳,

7、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的假设吗?你打算怎么做?请先作个实验设计,制定方案和步骤。 (提示:先在小球上画上赤道和经线,标出北京和纽约) 2观察并记录。 当太阳和地球的位置是怎样的时候,纽约是中午12点,此时北京是什么时间? 当太阳和地球的位置是怎样的时候,北京是中午12点,此时纽约是什么时间? 3小组汇报研究成果,讨论交流。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北京和纽约刚好各在一个半球上,而且正好相对。纽约正对太阳时,北京刚好背着太阳。所以同一时刻,一个是白天,一个是夜晚。 四、课后延伸 1现在是几时?太阳在我们的什么位置?再过几个小时,太阳还

8、在原来的位置吗? 2为什么太阳的位置会移动,为什么地球上的白昼和黑夜会交替出现?课后请大家搜集资料,下一课我们将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昼夜交替的解释”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昼夜现象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自然现象,但学生平时对这些自然现象是没有具体的概念和研究的兴趣,通过教师的情景创设,吸引学生研究的兴趣。而部分学生头脑中已经存在的经验和知识告诉他们:昼夜交替的现象是地球的自转并公转而形成的,但是他们不能了解其原因,部分学生根本对这种现象是没有知识的。经过教师的引导后,学生能对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不同运动方式可能引起昼夜交替提出多种不同假设,并设计模拟实验对自己假设进行验证后,根据验证结果

9、和教师提供的提示进行理性的思维,做出正确解释。本课希望学生能打破原来的认识和经验框架,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敢于怀疑和质疑权威。再通过模拟实验和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感受、教师的提示,进行理性思维的梳理,能最终对自己的解释是否合理做出判断。本教学设计基于“探究教学”、“有效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等理论基础。【教材分析】昼夜交替的解释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中的第三课。它既是对前面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的深入研究,也是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太阳、地球的运动打下铺垫。该教材共2页,编排思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教材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一个比较接近真实的科学

10、探究过程。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几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一一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二部分:用模拟实验来检验每一种假设。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可以用地球仪代表地球,用手电筒、蜡烛等代表太阳。对每一个假设进行小组实验。在对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知道对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运动方式解释是否合理的判断,不是简单通过模拟实验就能得出真实的解释,而是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再收集更多的证据、数据等信息来分析,才能得出接近真实的解释。【教学对象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实验会感到很有兴趣,而且对昼夜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还有一些生活经验,因此对昼夜交替的产生也可能会有一些想法,不同的学

11、生的知识层面也有很大差异,但是要正确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还是要很多的,五年级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知识积淀,这对学生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是让学生明白在信息有限的条件下可以对一种现象做出多种解释,当掌握更多的证据和信息时并进行整理、分析、计算,我们的解释才接近真实。 【教学内容重整】笔者认为在本教材中有两处失误,一是在否定“太阳围着地球转”和“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两个假设的时候,没有具体的数据让学生去判断,学生是根本很难理性地判断,而只能还是靠自己在书本上等知道的知识,如“地球不可能围着太阳转”、“地球绕着地球转一周要一年”这样学生就会在进行判断时混淆哪些是知识、经验,

12、哪些是事实、证据,从而理性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因此笔者在学生进行讨论前给出他们有关太阳、地球的一些数据(把第四课的第一部分抽到这一课来),如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它们相互围绕一周的路程(五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到周长的计算,这个一定要出示)、运动速度等,让他们通过计算就能得出事实数据来进行否定,还有学生在否定“地球自转”时提供给问题,激发学生准确地进行思考。第二,第四种解释“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也不完全正确,地球如果是垂直地进行公转,同样也不能产生昼夜长短有变化等现象,而学生在用地球仪做实验时是没有注意到地球仪上地球本身就是倾斜的,因此思考地球公转时能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等现象的目标就比

13、较容易达到,但是这样是不科学的,是欺骗学生,因为没有说明出地球是垂直地转还是倾斜地公转也不能完全解释真实的情况,地球不倾斜就不能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现象。因此笔者把“地球是倾斜地围着太阳转”这一知识点补充在第四种解释中(把第八课的部分知识整合在本课中),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科学、完整,对学生的思维是进一步提高。【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能对昼夜交替做出自己的解释。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观察、实验、交流、倾听。经历对几种可能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做出假设,能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对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提示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根据自己的验证结果和提示对昼夜交替做出解释,通过解释和比

14、较,发展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力和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重演人类探索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意识到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对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并进行解释。教学难点:会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教学准备】教师及学生每组一套模拟实验的器材,包括手电筒(可脱帽)、地球仪、实验报告。【教学流程示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昼夜交替的多种假设模拟实验根据教师提供的证据和生活经验进行解释教师引导学生对解释进行完善拓展【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时间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大自然中有很多自然现象(出示昼夜交

15、替动画)。请看,太阳升起来,白天来临,太阳落山,黑夜降临,白天过去是黑夜,黑夜过去又是白天,白天和黑夜就这样不断地交替着,这种现象就叫昼夜交替(板书:昼夜交替)。(昼就是指白天。)2、揭题:地球出现白天和黑夜的现象,到底是谁在起作用?(太阳)3、提出: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太阳、地球怎样运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你能提出几种假设解释这种现象吗? (板书:的解释)1、引起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的关注。理解昼夜交替的概念。2、思考昼夜交替现象是有什么天体通过一定的运动方式有关。3、产生对昼夜交替现象研究的兴趣。并进入课题研究,思考昼夜交替的原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知道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叫昼夜交

16、替。事先排除月亮的因素,引出太阳。把复杂的天体运动简单化,学生能集中关注太阳和地球。逐步深入,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两个天体复杂的组合运动。5分钟提出多种假设1、小组讨论,提出几种假设情况。2、请每个小组汇报一种假设。(学生一边汇报,教师或学生一边在黑板上画出来。)(特别对地球的自转进行演示)3、大家提出了这么多假设,这几种假设是否都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几千年来,人类对昼夜交替这个问题进行了种种的猜测和不停的探索,今天我们也来探究一下,以现在的条件怎样证明这些假设?(用模拟实验)1、小组进行讨论,思考有多少种假设可能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2、汇报讨论结果。3、初步了解科学家研究昼夜交替的历史。 思

17、考用模拟实验。想到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用地球仪代替地球。 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让同学们之间的思维碰撞、共享,使学生思维发散。 通过图画的形式把学生的汇报内容呈现出来,更直观地表现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考如何在有限条件下进行实验。从平面思考转为立体操作。8分钟模拟实验1、在模拟实验中我们要注意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进行适当补充。)(特别提出要观察贴着红旗和拿掉手电筒帽子这两点。)2、指导小组进行模拟实验。3、请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如果有否定的,让学生上来再进行实验得出肯定。)4、我们做出的几种假设都能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但是哪一种假设才是真实的情况呢?1、思考操作实验的常规和注意事项,避免失误。2、

18、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3、汇报模拟实验结果。4、对自己的假设产生疑问。 由学生自己思考注意事项更能让学生得到关注。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对不能用实物研究的实验用模拟物来代替,从而达到实验效果。10分钟结合证据选择正确解释1、老师这里有一些数据和提示,同学可以根据这些资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选择正确的解释。(出示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和各自运动速度等资料。)2、指导小组进行讨论、分析。3、指导小组进行汇报。(让其他小组对汇报的内容进行质疑、补充。)4、选择出正确的解释。1、小组内各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多种假设进行判断。2、汇报讨论结果。指导学生根据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这样的思维

19、过程才是理性思维过程。学生的知识有限,出示提示是必要的。通过相互的汇报、质疑、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又进一步得到了提升。10分钟对解释进行完善1、提出: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实验过程中地球是垂直的还是倾斜的?(倾斜)如果地球自转是垂直时会不会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不会)2、如果让你们把解释补充完整,应该怎么补充?(地球倾斜地自转 )1、注意到在实验中忽略的事实。明白地球是倾斜地自转的事实。这是一个很容易忽略的情况,通过教师的提醒,让学生对实验的观察更加全面,学到的知识更加科学。4分钟小结1、教师小结。并简单介绍科学家的研究历史。2、提出:想知道人类是认识地球的历史吗?他们是怎样在有限的条件下进

20、行研究的。下一节我们再来了解。1、对整节课的研究进行回顾。让学生继续对地球运动的内容产生求知欲。3分钟板书:昼夜交替的解释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 ? !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多种假设更多证据正确解释地球绕着太阳转,并同时自转【对本教学设计的自我分析】本教学设计对教材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完善,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特点进行设计,通过本课的教学并不能完全能让学生能对昼夜交替进行完全正确的解释,只要学生能在一节课中知道这是地球旋转的结果,置于能不能准确地说出其余部分,要靠教师和学生的上课过程中动态生成等情况。“回顾人们认识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前一课的基础上,

21、用计算和推理的方法继续研究地球上昼夜不断交替的原因。2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历史,了解哥白尼为建立“日心说”所作的贡献。 3学习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的科学品质和精神。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人类研究“地心说”、“日心说”的资料、有关课件和图片。 【教学过程】 1引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讨了地球上发生昼夜变化的原因,今天我们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2计算。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 1.5亿千米,让我们来算一算,它绕地球一周路程有多远?太阳运行的速度是每秒250千米,照这样算,太阳绕地球一圈要花多少小时呢?24小时绕地球一圈可能吗? 3汇报计算结果。 否定“太阳围绕地球转”的假设。 4阅读资料。

22、 看看人类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 5汇报阅读结果。 用科学家研究的结果,再次否定“太阳围绕地球转”的假设。 6得出结论。 用推理的方法再次思考“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太阳不动,地球自转”和“地球不仅自转,还围绕太阳转动”,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7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我们应该向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学习什么? 8拓展。 搜集有关地球自转的资料。“怎样证明地球在自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证明地球自转的事实依据,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2初步认识“傅科摆”,知道怎样通过“傅科摆”观察地球的自转。 3学习不光要大胆假设,更要有重证据、善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1课

23、前收集能证明地球自转的事实依据。 2有关“傅科摆”的图片和资料、长绳子、便于捆绑的重物。 【教学过程】一、引入 怎样才能证明地球是在不停地自转呢?如果能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就好了。 二、介绍“傅科摆” 1介绍傅科发现“傅科摆”的故事。 2展示“傅科摆”的图片和资料。 3猜想傅科到底想出了什么。 ( 1 )分小组讨论。 ( 2 )向大家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三、试着制作“傅科摆” 1你组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请先作个实验设计。 2按照各组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向大家汇报小组的研究结果。 四、拓展 1你还见过地球上水平运动的其他物体发生偏转的现象吗? 2你还能通过什么方式证明地

24、球是在不停地自转呢?你听说过有些卫星是与地球“同步”的吗?“同步”是什么意思呢? 五、作业 晚上观察北斗七星的运动。“是清晨还是黄昏”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地球的运动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以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是无法科学感知地球自转的方向的。因此,联系生活实际,根据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引入课堂,让学生自我体验,在模拟的试验中去探究。本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有序地开展体验活动,突破难点,希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背景分析】(一)学习内容分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有关地球的内容放在“地球与宇宙”部分,包括地球的物质和地球的运动。关于地球的物质已经在

25、三、四年级的教材中陆续出现过,如认识水、空气、土壤、岩石和矿物等的特征、性质及成分。地表的运动及变化在第四册的岩石和矿物单元也有所体现,这些内容多是学生能直接看见或感觉到的,便于学生感知和理解。五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主要是让学生认知“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昼夜、四季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对于昼夜和四季产生的现象,学生相当熟悉,但是对于其成因,学生可能有些非科学的认识。而且本单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有关地球的内容是不同的。我们无法直观地感知地球的运动,必须通过一些地理现象和借助其他天体的运动来分析推理。由于在地球运动的学习活动中,对知识、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探究能力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学

26、生学习起来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安排这个内容时,教材也只是简单地要求科学认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时也是对六年级的时候学习宇宙的知识打下基础。是清晨还是黄昏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6课,本课与昼夜交替的解释怎样证明地球在自转以及谁最先迎来黎明等课一起组合研究地球自转问题的一个系列。本课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前面通过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已经说明和证实地球在自转的基础上,本课很自然地引出“地球是朝着哪个方向转”这个问题,并借助课题:“是清晨还是黄昏”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探究内容分为三部分:1、提出问题;2、建立相对运动的概念;3、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二)学生

27、情况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建立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如地球会自转,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这些是本课学习的知识基础。学生对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产生了“清晨和黄昏”这个客观现象是十分的了解的,但是对于产生的科学原因,学生还是不太清楚。“相对运动”的概念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如何让学生理解相对运动是学习地球自转方向的突破点,更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对某种科学事物产生直接体验,人为地创设某种情境,由学生亲身经历仿真性体验活动。重在情感体验,同时学得相关的知识技能。【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初步建立相对运动的概念,认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能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出当巴黎是正午12点时,北京应该是黄昏,

28、当巴黎是晚上12点时,北京应该是清晨。 2、过程与方法: 用手电筒、地球仪做模拟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实事求是,热爱自然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认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教学难点认识相对运动,用模拟实验,探究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 课件、转椅一把、大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个2、学生每组准备:皮球、手电筒和小地球仪各一个,小贴纸数张【教学流程示意图】复习引入(复习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认识相对运动(揭示相对运动的概念模拟体验)推理探究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解释总结延伸【

29、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昼夜交替的原因。在地球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这些我们都知道了,你能解释一下昼夜交替的原因吗?(学生解释: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在昼夜交替中,太阳相对于地球来说,太阳有动吗?(没有。)2、提出问题:(1)出示地球仪,请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和“巴黎”。(用纸分别写上“北京、巴黎”,贴在地球相应的位置。)(2)提出问题:“当巴黎是正午12点,北京到底是清晨还是黄昏呢?”(学生猜测)(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研究的问题,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3、讨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知道什么? (地球是怎样转的:北京所在的地

30、区是要转向背向太阳的一面,还是要转向对着太阳的一面。)你认为地球是怎么样转的?(学生猜测)介绍认识地球上的四个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设计意图:首先教会学生认识地球上的四个方位,为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活动作好准备。)(二)认识相对运动1、在探究地球怎样转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说说你的感受。请学生感受:让学生坐在转椅上旋转,看到周围的景物是怎样的?(学生谈所看到景物的感受)你们的感觉一样吗?2、讨论:周围的景物有没有在旋转?(没有)其实是什么在转?(人在转)你是怎样转?(转左)感觉景物怎样转?(转右)它们转的方向如何?(相反)像这种现象叫相对运动。3、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引导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的坐车、坐船看到的相对运动的现象,认识相对运动)在坐车时,路旁的树有动吗?(没有)其实是什么在动?(车在动)当车前进时,树向哪运动?(后退)当车后退时,车向哪运动?(前进)它们的方向如何?(相反)(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让学生明确相对运动的概念,通过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也可以从其他物体作为参照物来判断,为研究地球的自转方向做铺垫。)4、 讨论,体会:(1)(出示一个球)如果想看到一个球从我们的面前出现,又消失在我们的身后,而球却不动,应该怎样做?(可联系坐车时所看到路旁景物的运动情况去思考)(我们可以把球放在我们前面的桌子上,人一直向前走。)(2)要让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