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42.51KB ,
资源ID:70293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0293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现代教育学》第二版扈中平版本拼死收纳整本书完整资料 ω.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现代教育学》第二版扈中平版本拼死收纳整本书完整资料 ω.docx

1、现代教育学第二版扈中平版本拼死收纳整本书完整资料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被誉为“教育学之父”的夸美纽斯,其代表作为大教学论,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认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其思想是开端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作为爱弥儿,认为教育就是要让儿童的天性获得率性的发展。 19世纪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 赫尔巴特在1806年发表了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其书中构建了一个以教师、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育原则,是实证主义教育家。 杜威

2、是实用主义教育家,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谢弗勒三种定义性陈述 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 教育活动是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 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和直接目标。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活动对象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他有别于其他以物质活精神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概念定义为: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行为主义心理流派斯金纳发表学习的科

3、学和教学的艺术,认为教学包含有艺术成分。 宏观的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 到目前为止,关于教育的起源的说法有: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和劳动起源论。 教育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教育产生的原因)(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人类劳动的进行和语言的形成。 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是人类劳动的进行。 原始社会教育的一般性质:无阶级性、非独立性、原始性 学校的出现标志着教育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一般的社会交往活动相分离,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形态,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功能。 根据文献我们可以判断,在夏朝就已有学校,称为“庠、序”。

4、 原始社会末期便出现了学校教育的萌芽形式“青年之家” 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 周朝,为我国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学校已普遍建立。 国学分为乡学和小学。 乡学分为塾、庠、序、校。 学校教育出现的原因和条件?1. 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2. 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3. 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古埃及的学校分为:宫廷学校、官职学校、寺庙学校和文士学校。 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的教育实践。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理想国作者是柏拉图。 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是亚里士多德。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誉为“旧教育”

5、和“新教育”的分水岭。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四个阶段是: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首创“实验教育学”的是德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梅伊曼和拉伊。 “教育即生活”的提出者:杜威。 “传统教育”的提出者是赫尔巴特,“现代教育”的提出者是杜威。 杜威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 2从做中学 3儿童中心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在1956年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1963年教育过程,大力倡导发现学习。 夸美纽斯为教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 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和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2. 突出的强调及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3. 对教育的作用、教师的

6、作用和人接受教育的广泛可能性持有深刻新年并作出了深入论证。4. 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观,对文艺复兴时期过分强调人文科学教育、轻视自然科学教育的不良倾向进行了修正。5. 推进了学校内部工作制度的发展,从而大大推动了学校运作的规范化,堪称学校管理学的创始人。6. 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贡献甚大。 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一致看法的原因?1. 定义着的哲学观、价值观以及逻辑方法不同,对教育的认识可以解析也就不同,他们总是从某一视觉提出对教育的理解。2.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实验和定量研究尚不成熟,人么对某一概念下定义主要是根据经验事实和历史事实。3. 不同的时代对教育有不同的要

7、求,不同利益集团的人群对教育的认识也补尽相同,因此,教育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式不一致的。4.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历史变迁、文化背景不同,从而对教育也就有不同的认识。 教育产生的影响与其他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有什么不同?1. 首先,其他社会活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总体上讲是有明确意识的2. 其次,其他社会活动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亦可能是有意识的,但却不会实这样社会活动的首要目标(如某些艺术活动也会有意识地追求教育效果,但无论怎样也不可能把教育作为首要目标,因为只要是艺术活动,他的首要目标必然是追求娱乐和审美效果)3. 再次,正如有些社会活动并非以影响人的身心发

8、展为目标,但也会产生其他的社会效果或教育影响,教育虽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但也会产生其他社会效果或影响。4. 因此,在对教育进行定义时,我们不应该把这些间接或派生的目标包含进去,否则,会模糊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把教育与其他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社会活动混淆起来。 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比较起来主要区别在于?1. 具有非常鲜明的专门化,学校教育是有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教职人员承担的,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专门培养人。2. 学校教育的可控性最强,具有明显的制度化。 教育未被分类的原因?1. 教育学与传统的社会科学有区别2. 教育学的科学特征不够明显3. 教育学具有非例行和艺术性特征 卢俊创新教育的新观点?1

9、. 教育适应自然的观念。2. 儿童中心观念3. 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观念4. 实用主义的观念5. 发现的观念 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得出教育学的定义1. 宏观:(作为教育学科总称)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2. 中观:(作为单独学科的)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学科学。3. 微观:(作为师范院校学生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学是以广义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时间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第二章 人 社会 教育 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中处于中介转化地位。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 教育

10、的两个基本关系: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是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 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一是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永和主题)发生发展的根本依据:通过培养人来解决人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 影响人的发展的最基本因素是;个体的先天性素质、社会环境和个体活动。 社会环境的本质是文化。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总和。 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体的活动。 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 教育的三个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 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

11、导作用,是相对而言的,即主要相对于人的发展的后天因素中的自发的社会环境而言。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因为: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基础性。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表现在:第一是计划性;第二是组织性;第三是协作性;第四是全面性。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教育对经济的发展作用,不是表现为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表现为为经济活动再生产劳动者和再生产科学技术。 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教育能够传承文化;活化文化;改造文化;创造、更新文化。 文化进入教育内容的基本标准:社会价值标准、知识价值标准 教育创造与更

12、新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教育是通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来发挥其文化创造功能的,这是教育文化功能的基本方面;二、教育还可以通过创造新的文化来发挥其文化创造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的联系表现在:整体性和矛盾性 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特点表现在:间接性、隐含性、潜在性、迟效性、超前性。 教育社会功能的超前性是指教育的社会功能能够适度地超越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教育活动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客观制约性: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有?1.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 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3.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4.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

13、容和手段。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包括?1. 政治制约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2. 政治制约着教育的目的和性质。3. 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教育的人的制约有: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整体性、个别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必须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 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集中表现在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上。 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1. 从发展的方向上看,社会发

14、展的方向总是力图规定人的发展方向,但是,人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又倾向于突破甚至摆脱这种规定。2. 从发展水平上看,社会的发展水平总是制约着人的发展水平,但是,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力求超越这种制约,从而导致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在水平上的差异。3. 从发展结构上看,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之间也总是存在一定的矛盾4. 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性上看,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是难以避免的。5. 从发展的特点上看,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同样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教育对人的作用有?1. 个体的先天性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2. 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3. 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是

15、遗传素质。 遗传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有?1.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2. 遗传差异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个体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因素是?1. 人的发展的受动性与能动性都只有通过个体活动才能实现2. 人的潜能和素质的发挥只有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实现3.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实现 学校为什么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1.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2.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3.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4.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5.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表现在?1. 首先学校交友的目的性比较明确 2. 其次,学校教育的目的

16、性比较统一 学校教育全面性的体现在于?1. 是因为学校教育制度有比较全面的教育目的2. 因为学校教育设置有比较全面的课程体系和较为丰富的教育内容3. 因为学校教育有比较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和教育的方式与方法4. 因为学校教育有一支结构比较完整和合理的教师队伍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选择性体现在于?1. 是对教育培养目标的选择2. 是对教育内容的选择3. 是对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体现在? 首先培养人是教育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 其次教育设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专门课程再次学校教育主要通过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进行的 实事求是地评价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 学校教育对人的

17、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2.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有主导作用体现在于?a. 内部来讲:首先,取决于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的实现程度; 其次,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取决于教师能否敬爱职业、能否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取决于教育过程中教师能否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b. 外部来讲:首先,取决于社会影响与学校教育影响一致性的程度,如果这两种影响严重冲突,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很难实现的。 其次,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 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1. 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2. 教育是

18、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使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1. 教育能够吧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2. 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化为专门性的劳动者3. 教育能够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4. 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5. 教育能够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教育的科学知识再生产功能主要表现在于?1. 教育能够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2. 教育能够发展科学 为什么说大学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方面的能力?1. 大学具有雄厚的理论储备2. 大学高级人才比较集中3. 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学科比较齐全4. 大学师生思想比较活跃5. 大学比较能够承受基础研究的

19、巨大风险 教育政治功能的体现在于?1. 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 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3. 教育能够制造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 人类传递文化的历史阶段有?1. 文字的出现之前,文化主要依赖上下代人之间和同代人之间的口耳相传而获得传递与保存,这时专门的教育还没有产生,教育与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天然地融为一天2. 文字出现之后,文化的传递与保存更多地依赖文字的记载和授受,专门的学校教育伴随而生。3. 人类通过教育与多种高科技手段传递和保存文化。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有?1. 重功利轻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2. 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3. 重服从轻自主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

20、响4. 重认同轻创造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于?1. 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 教育的存在具有必然性3. 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4. 教育具有继承性5. 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a. 首先,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不平衡性b. 其次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 坚持教育相对独立性的重要意义在于?a. 首先,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b. 其次,教育对社会的适应必须是有批判性的c. 再次,教育对社会的适应必须是有选择的d. 总之,教育一方面必须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必须与社会保持恰当的距离第三章 教

21、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 教育规律(最基本的规律):教育与人发展的本质、必然关系和教育与社会的本质的必然关系 从共时的角度划分,教育活动可以划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三个构成要素。 从历时的角度划分,教育活动可以划分为教育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结果三个构成要素。 运用系统方法,可以把教育规律系统划分为教育结构规律、教育功能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三个子系统。 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因。 旧唯物主义的宿命论往往把教育规律绝对化、偶像化,把教育规律当成是一种异己的力量。 如何对待教育规律?要认识教育规律和利用教育规律 “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认识教育规律。 认识

22、教育规律的目的是利用教育规律。 如何研究和探索教育规律?(1)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2)要向实践学习(3)要向同行学习(4)要想教育对象学习 利用教育规律主要表现在?1. 人们可以创造条件使一定的教育规律得以实现2. 人们可以使一种教育规律同其他教育规律协同发生作用,使更多种规律协同作用的结果服务于一定的教育目的3. 人们可以将对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转化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 人们可以利用教育客观规律加速或延缓教育系统某一方面发生和发展的进程,它包括五个环节:第一,教育规律理论化;第二,教育规律目的化;第三,建立教育活动的观念模型;第四,教育理论技术化;第五,教育观念行动化。 教育原则:是人们再

23、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育的根本性准则。 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人道性原则: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珍重学生的生命、幸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力,使教育过程充满仁爱、仁道精神和生命的意义。 人道性原则的依据:一、根据现代教育理应具有的人道精神而提出的;二、人道性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内在要求;三、人道性是培养学生人道主义精神的需要 人道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满足学生作为人的正常而合理的需要;2)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3)创造旨在培养人性的留有余地的学校生活;4)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人道精神;5)向

24、学生提出严格而合理的要求 个性原则:指在教育过程中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立和自主,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 个性原则的依据:一、学生之间有身心差异;二、个性原则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需要 个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端正对个性的认识;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3)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4)培养学生的特长 创造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放在及其重要的地位 创造性原则的依据:一是未来社会是以创新为重要标志的社会;二是未来教育正越来越成为创新教育; 创造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4)鼓励多样性和个

25、性;5)鼓励学生全面发展;6)给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表现其创造力的机会;7)给学生传授一定的创造学知识 活动性原则:通过教育活动并在教育活动中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和获得主动发展 依据:一活动是人的生命基本形式;二活动是教育过程的基础; 基本要求:1)联系实际问题和通过实际活动实施教育;2)开展丰富多彩、积极主动、深层内在的教育活动;3)躲让学生自主活动;4)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5)提高教师的组织才能 民族性原则:一是指教育机会的平等;二是指教育内部人与人关系的平等 依据:一是根据教育活动受师生关系制约这一教育规律提出来的;二教育民主化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三教育民主化培养民主精神

26、的需要 要求:1)不断增加教育机会;2)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3)把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4)提倡启发式教育 教育艺术:是教育者在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中,在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并通过比较完美的教育双边活动,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稳定、综合地表现出阿里的具有创造性和感染力的教育个性特点和美感。 教育艺术的特点:情感性;双边性;创造性;审美性。 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运用的方式方法不同;的特点不同;所属的范畴不同;来源不同 教育艺术一教育科学的联系:一、教育科学是教育艺术的基础和依据;二、教育艺术是教育科学的发挥二升华。

27、 教育艺术的创造性主要决定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教育风格。 最基本的教育艺术是教育的言语艺术。 教育言语艺术主要包括口头言语艺术、书面言语艺术和体态言语艺术三个方面。 教育口语的特点是:针对性;诱导性;说理性;感染性;教育性。 教育口语的类型与基本要求:1说服语2激励语3表扬语4批评语5群体教育口语6处理偶发事件的语言技巧7家访谈话技巧 教师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称为教育机智。 处理偶发事件常见的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几种:冲淡;顺话;趣解。 教育口语艺术包括导入艺术、讲授艺术、提问艺术、过渡语艺术、结语艺术等内容。 与教育口语相比,教育体态言语有如下特点:直观性;模糊性;敏感性;辅

28、助性。 体态语言艺术的类型:1面部言语艺术2姿态言语艺术3手势言语艺术4外部言语艺术 教育幽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运用各种技巧的、出人意料的货引人发笑的语言、动作、表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向学生传递教育信息的一种教育艺术。 教育幽默的表现形式:表情幽默;动作幽默;书面语幽默;口头语言幽默 幽默意境的形成过程中,“出现反转”是最具关键意义的一环。 幽默意境的形成过程一般包括四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和机制:制造悬念;铺垫渲染;出现反转;产生突变。 幽默在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在于?1. 幽默能使教师具有个性和与众不同2. 幽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减少和化解师生的情感冲突3. 幽默能创造一

29、种愉快轻松的教育氛围,强化教育效果4. 幽默能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师如何能提高自身的幽默感?1. 要再勤学善思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教育智慧2. 要有意识的想各种艺术门类学习,积累幽默素材,训练幽默技能3. 要强化幽默意识,精细准备,大胆实践,不断反思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问题。 教育理论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目的。 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目的。 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一般包括:教育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原则。 教育方针是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

30、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原则。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的内容。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最基本的途径。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英国教育家洛克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作了明确的区分。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代表作是天鹅之歌。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一个以哲学为基点,同时牵涉到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概念。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有?1. 人的发展是与人的活动相一致的2. 旧分工是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3. 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可能4. 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5.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6. 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就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并不是说单靠教育加生产劳动就可以造就出全面发展的人来,主要是讲二者的结合可以促进体力和智力的统一、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这主要是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