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04.38KB ,
资源ID:70033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0033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农业畜牧行业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农业畜牧行业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docx

1、农业畜牧行业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农业畜牧行业)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大纲要求:结合黄淮海平原等区域的实例,了解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了解综合治理农业低产区的主要方法和成就。重点:1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背景。2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旱涝、盐碱、风沙”三大障碍及其成因。3人类活动对本区的影响。4治理中、低产田的意义、方法。难点:1掌握学习方法。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是一个案例,要用案例学会学习类似的知识的方法。2综合性强。本单元作为案例,涉及国土整治的方方面面,综合性很强。3分析方法的掌握。疑点:1中低产田的分布在

2、理解上一定不能局限于黄淮海平原,我国中低产田的分布很广泛。2中、低产田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么。3旱涝、盐碱、风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本单元知识与相关单元知识的关系:本单元是对第一单元区域差异的呼应,而黄淮海平原的范围、地形、气候都与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相联系,成因上与高中一年级地理的地质作用中内外力作用相联系。知识结构如下:地理背景冲积平原集中分布区治理要点盐碱地治理自然特点、指导思想、模式范围、特点、结构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学习方法:学习本单元,首先要掌握黄淮海平原的范围、地形,对黄淮海平原的地势要理解其具有的宏观上平坦、微观上起伏不平的特点。要突出黄淮海平原的洼地,是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理

3、背景和基础。应该结合地图,针对黄淮海平原的地貌形态、结构、形成等内容,结合当地的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及相互作用,理解当地中低产田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地区,通过有关图表的阅读,分析了解黄淮海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为中、低产田的中治理提供条件,中低产田形成的思路要明确:华北平原地势低洼,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变率大产生旱涝、盐碱、风沙地,进而造成中低产田集中。学习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湿以地理背景为基础,从实际出发,抓住中低产田形成的主要矛盾,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是找出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通过图表综合分析,可以总结出治理的思路有两条:1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治理,2

4、因地制宜进行开发。这一内容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又是难点。学习时不久要前后知识进行联系,还要掌握分析方法和治理措施。在分析原因时,要以背景知识提供的事实材料为依据进行分析。学习综合治理措施时,主要以案例的方法为主,提高案例的分析,学习综合治理的思路。具体措施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对鱼塘台田和调控水盐的形式和方法也要有所了解。学习目标:知识要求:了解黄淮海平原的范围、地形、气候。结合黄淮海平原的实际例子,了解中中低产田产生的原因。了解综合治理农业中低产田的主要方法、措施,以及我国在治理中低产田方面的水平与所取得的成就。能力要求: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国土整治中调查研究是必须的,是前提。找出问题

5、、分析问题,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具有针对性。德育要求:从黄淮海平原的实例认识到不同区域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不同,区域整治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认识人类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改造自然,而且改造的方法和措施以及结果应能促进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1黄淮海平原的范围和组成:范围:黄淮海平原又称华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地跨冀、鲁、豫、苏、皖、京、津五省二市,自古有中原之称。组成: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海河、淮河等高含沙量河流共同冲积而形成的典型的冲积平原,由缓斜平原(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和燕山山麓)、冲积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滨海平原(渤海沿岸平原和黄河三角洲等)三部分组成。地

6、势: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滨海平原海拔只有4米左右。平原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岗间为浅平封闭的洼地。2严重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1)形成原因因素灾害, 自然因素,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气候, 地形, 干旱,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不足。, , 不合理的开垦使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洪涝, 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变率大,多暴雨。, 地势低平,起伏和缓,蓄洪、泻洪能力不足, 不合理的开垦使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下洪能力下降。风沙, 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地表干易起沙;春季多大风。, 地势低平,

7、起伏和缓,缺乏风力屏障, 不合理的开垦,出现沙荒地,使风沙肆虐。盐碱, 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致使土壤盐分向地表积聚, 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洼地排水不畅, 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2)影响黄淮海平原上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使得这里的主要农产品产量、人均收入等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存在很大差距,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往往就是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受灾较重的涝洼地、盐碱地和风沙地。3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黄淮海平原地域辽阔,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但不同的地域单元,土地质量不同,农作物产量也不同。(1)高、中、低产田的分布如表:地域单元, 土地质量及农作物产

8、量缓斜平原, 土地质量较高,能够比较充足地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成为高产田。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 土壤或土壤环境中存在一些限制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因素,是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2)中低产田的限制性因素, 限制因素, 影响自然因素, 干旱, 排灌条件很差的低洼地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灾或旱灾, 风沙, 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侵蚀和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瘠薄, 土壤肥力比较贫瘠的土壤类型,限制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人为因素, 只用不养, 只用地,不养地,土壤肥力日益下降, 不合理灌溉, 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盐渍化。(3)改造中低产田的意义:治理黄淮海平原的中

9、低产田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黄淮海平原后备耕地不足,现有耕地面积不可能增加很多,因此,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着眼点应该是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其次是黄淮海平原现有耕地中大部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制性因素,因此,对这些土地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尤其是发展种植业的关键。6-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1低洼地的治理与开发教材以辛店洼为例介绍了黄淮海平原低洼地治理的背景、方法和效果。(1)低洼地治理开发的原因辛店洼自然条件的主要特点:地势低平,辛店洼洼地海拔17。5米,洼缘海拔19。5米,是全市最低点。教材66页图。渍涝的成因季节, 河流水位, 地下水变化, 结果冬季和春季(旱季), 河流

10、水位下降,基本与洼地高程持平,河水不会倒灌入洼地, 下降, 洼低盐碱化夏季和秋季(雨季), 河流水位上升,高于洼地高程,河水有时灌入洼地, 上升, 洼低沼泽化,洼缘盐碱化土质好、水源足、水质好:成土母质是黄河冲积物,土壤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2)低洼地治理开发的方法鱼塘台田模式(塘田模式)图如教材66页下图。项目, 内容指导思想, 因洼制宜生态模式, 成鱼养殖塘每个约0。3公顷,根据生物的不同习性养殖不同的家禽和鱼类。, 台田高1。5米2。0米,根据需要在台田坡地和台地上种植不同的植物。种养结构, 鱼塘, 表层养鸭,上层养白鲢和鳙鱼,中层养草鱼,底层养鲤鱼和鲫鱼, 台田, 果(苹果

11、)粮(玉米、小麦)间作,果棉间作,果菜(韭菜、白菜等)间作,果草间作。立体种养模式, 鱼果粮,鱼棉,鱼果菜,鱼果草治理效果, 鱼塘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2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教材以北丘洼为例介绍了黄淮海平原盐碱地治理开发的背景、方法和效果。(1)盐碱地治理开发的原因北丘洼严重的盐碱危害北丘洼土壤盐渍化严重,盐碱化土地占了可耕地总面积的91%,其中重度盐渍化土地占了可耕地总面积的25%,北丘洼的自然条件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面积的盐碱地使农作物产量低,而且品种单一,农民的经济收入低。(2)盐碱地的主要矛盾水盐运动土壤中盐分的迁移又称水盐运动,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强烈地影响着水盐运动,使其

12、具有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3)盐碱地整治方法调控水盐运动北丘洼盐碱地的主要矛盾是水盐运动,因此整治盐碱地的核心是以治水为中心,完善排灌系统,采用工程、生物和农业等综合配套技术,科学地调节和控制土壤中的水盐运动。改造盐碱地的关键是使土体脱盐,人们通过实践创造了许多使土体脱盐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表:方法, 做法, 目的, 适用地块引淡水淋盐, 引淡水灌溉,降低农作物、林木根区土壤含盐量, 土体脱盐, 低产田盐渍化荒地井排井灌, 抽取盐水,补充淡水, 咸水淡化、土体脱盐, 重盐渍化荒地农田覆盖, 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蒸发返盐, 控制耕作层盐分含量, 低产田盐渍化荒地生物措施,

13、 营造防护林带(林网),果与椿、棉间作,培肥、使用良种等, 巩固水盐调节效果,控制耕作层盐分含量, 中、低产田3归纳总结,掌握运用案例分析,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学习本节内容要善于运用个案分析和以点带面的思维方式。例如辛店洼鱼塘台田治理模式,之所以在黄淮海平原低湿涝洼地具有推广价值,原因有两个:一是自然条件的相似性,二是经济活动的相似性。学习本节内容要注重对课本插图的分析,通过对示意图的理解与分析,掌握相关知识。例如:根据辛店洼某一地形断面(AB)与水位示意图,可做如下分析:由图可知冬春季为低水位,河水不会倒灌入洼;夏秋季高水位,河水会倒灌入洼,地下水升高。由可分析出辛店洼发展农业有两大危害

14、:一是涝,二是盐碱。夏季涝。春旱期间土壤盐碱化。辛店洼治理“涝”(即低湿地),其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分析鱼塘台田示意图。治理盐碱地的方法,可分析北丘洼的治理经验和方法。通过对示意图的分析,不但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而且把本节内容融为一体。第七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大纲要求:结合南方低山丘陵等实例,理解山区开发所面临的问题。了解山区综合开发的途径。重点:1本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及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2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难点:1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2本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3分析方法的掌握。疑点:南方丘陵山区的自然资源利用率不高原因。本单元知识与相关单元知识的关系

15、:本单元较详尽地阐述了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地理背景,资源优势及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和治理方案。较之前面单元的内容更丰富,而且与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的联系更紧密,从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可以借鉴第三单元,并为下一单元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开拓了思路。知识结构如下:学习方法:本单元共有两节,第一节是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背景知识,这是第二节综合开发的基础。学习时,必须通过对有关图表的阅读、分析,从南方丘陵地区所处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各类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理解南方丘陵山区时我国农业开发潜力大,难度小的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该区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配合好,自然条

16、件优越,投入相同的资金,治理效果明显,自然资源的开发潜力巨大。对于第二节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和合理的利用丘陵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使经济日益繁荣。因此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是本单元的关键和立足点。我们在学习时,要明确思路,是针对当地山地比例大的特点来发展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但由于地区条件有差异,立体农业的具体方案各地有所不同,需要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另外本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很多,其中以水土流失最为严重,要采取与黄土高原地区对比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学习,找出两地的异同点,更好地运用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特性,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本单元学习目标

17、:知识目标:学习本单元后,应掌握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资源具有多样性、不稳定性和组合性的特点。这些都源于它的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复杂的地形地貌。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为其立体农业和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若人类利用不当,则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南方低山丘陵的实例来理解山区开发所面临的问题。掌握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并能具体的分析。掌握南方丘陵山区综合开发的途径是走立体农业的道路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比根据某地的自然、人文要素来设计农业生产模式。能力要求:比较分析:比较不同区域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说明区域整治、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能取得成效。社会调查:对当地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

18、。并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本区域整治和发展的设想。德育要求:认识人类应以积极的态度改造自然,但是改造的措施和结果应能促进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7-1山区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1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1)位置、范围南方低山丘陵区地域广阔,其范围大致是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2)区位优势与世界上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南方低山丘陵区具有温暖湿润和环境,成为回归沙漠地带的绿洲,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南方低山丘陵区开发潜力巨大,是国内外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项目, 回归沙漠带, 南方低山丘陵区自然环境特征, 气候干燥,沙漠或干旱草原广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的环境形成原因

19、, 南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虽然处于北回归线附近,但东、南两面临海,深受季风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3)人地关系南方低山丘陵所面临的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是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2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1)气候资源优势:南方低山丘陵区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有较高的农业气候生产潜力。日照时数, 在1400小时2300小时之间,的部分地区为1700小时2000小时,形成足够强大的光合潜力。热量途径, 年平均气温14.522,使本区有很长的农作物生长期,所有耕地一年可以两熟,大部分地区一年可以三熟。水分途径, 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0

20、00毫米之间,地表水资源丰富,可以保证农业生产用水。问题:南方低山丘陵区由于季风活动及其年际和年内的不稳定性,容易发生农业气象灾害(又称灾害性天气),例如春季低温阴雨、盛夏干热少雨等。其具体成因及减灾措施如下:气象灾害, 形成由于, 发生区域, 减灾措施春季低温阴雨, 冷空气势力较强,农事较早, 江南至粤、桂中之间的丘陵山区, 调整农作物种植顺序盛夏干热少雨,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盛夏7、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大部分地区, 发展水利工程,建立防护林体系(2)生物资源优势:生物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有很多农林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如

21、松香、油菜籽、竹林、茶叶、稻谷、柑橘、甘蔗等)。问题:南方低山丘陵区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主要问题是生物资源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生物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3)土地和土壤资源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其影响在南方低山丘陵、山地所占比例很大,大约为76%,这就使得这里的土地资源具有多样性、不稳定性和组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特点, 含义, 影响, ,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多样性, 土地可适合多种土地利用方式和多个农业部门的需要, 为农业的多种经营和分层次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如果利用不当,容易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农业生产。不稳

22、定性, 低山丘陵坡地上的水土物质随时可能进入运动状态,一旦利用不当,就会导致土地性状的全面改变, , 组合性, 丘陵山地地形复杂,各种土地类型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 土地资源的问题及改良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红壤分布面积较大。红壤是在湿热环境下形成的土壤类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其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良。(4)水资源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3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繁重人多地少,能源短缺,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在全国仅次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是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生产面临严重问题之一。本节学习方法,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把握两个方面:1

23、气候,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才使得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才形成了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同时要分析比较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部的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例如亚欧大陆回归线附近东西部比较表:亚欧大陆, 气候类型, 成因西部, 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东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盛行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2人地关系由于人多地少,人口在增加,耕地在减少,人地关系出现了明显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不仅使生态环境受到影响,而且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1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目的意义: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合理

24、地利用丘陵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山区日益繁荣。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有利于低山丘陵区多种自然资源的利用,还有利于丘陵山地某一种自然资源的多方面利用和多层次利用。开发模式(1)走立体农业的道路发展立体农业的原因南方低山丘陵区建立立体农业体系是由这一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决定的。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地形地貌条件、人多地少的矛盾、生态环境状况决定了这里发展立体农业有其必要性。自然、人文条件, 建立立体农业体系的必要性地形地貌条件, 山地与平原的比例为4:1, 立体农业按照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安排相应品种人多地少的矛盾, 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可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 立体农业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

25、,把大量闲置劳动力转移到丘陵山地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生态环境状况, 丘陵山区生态环境脆弱, 立体农业多层次布局农林牧各业,改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的局面,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千烟洲的立体农业生产体系土地利用结构如教材75页表和76页上图。千烟洲的立体农业生产体系的布局大致分为“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即从丘上丘下,农业布局大致分为用材林(阔叶林或混交林)经济林和毛竹(幼林地可间种人工牧草)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2)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是山区致富的一条很重要的道路,因为只有对山区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

26、值,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山区的资源优势才能转变为经济优势。例如河南省商城县通过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如教材76页下结构图),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使之走上致富之路。2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土流失是南方低山丘陵区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村生活用燃料短缺是重要原因,因此只有切实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封山育林、保持水土的目标。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水土保持的措施等具体情况如下结构图。第八单元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大纲要求:结合东北等区域的实例,了解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发展商品农业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重点:1东北区域范围、水热状况

27、、土地资源优势、森林资源优势。2东北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商品粮基地的建设。3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4认识区域内部的差异和建设农林基地所具有的优势及限制因素。难点:1把握东北区域人地关系,认识优势与劣势并存,在区域整治、发展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能取得成就。2提高黑土肥力和开发沼泽地的具体措施。3综合整治过程中找出关键因素是一个难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发展都有其制约因素,抓住主要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疑点:1为什么说东北区是一个比较完整成熟的经济区。2东北区的水热配合是东北区的优势还是劣势。本单元知识与相关单元知识的关系:本单元在教材编配上为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的一部分,是区域治理学

28、习的一个范例。作为案例,其学习方法的掌握很重要,要理清知识线索和思路,即:地理背景优势与问题开发整治措施。各区域的地理背景和初中知识联系密切,又与初中所学角度不同,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分析各区域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区域国土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从而达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改善环境,协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区域地理研究的核心,既是重心,也是难点。学习时注意初中与高中知识的衔接以及高一高二两本选修教材的联系。知识结构如下:区域概况注意问题本单元学习方法: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即基础知识部分,从位置、范围、气候、地形、经济等特征去了解。在这部分中,

29、通过阅读地图,着重分析东北区的纬度位置,进而为理解气候特征打下基础。对东北区的概括性认识,是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前提条件。东北的农业生产特点与气候和地形条件密切相关,所以了解了东北的气候和地形就可以理解东北地区为什么开发潜力很大,而且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根据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要求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同时也说明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而一个地区自然条件是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只要分清东北地区各种自然环境条件要素的形成、发展、变化特点和规律,就可以为农林基地的形成和当地的国土整治奠定良好的基础。本单元的中心是关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进而建设商品粮基地。学习这部

30、分内容,应明确东北区国土整治的方向之一是建设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首先应结合地理背景知识,本区有大面积的、地形平坦的耕地和宜林荒地,这是商品粮基地形成的基本条件。其次,结合高一所学的基础知识,由土壤的组成要素、肥力特征以及各组成要素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等,分析黑土地和沼泽地的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抓住黑土地肥力高的特点,进行合理开发,并注意用养结合,即黑土的培肥问题,通过秸杆还田等措施不断恢复和提高黑土地的肥力。对沼泽地的开发,是一个较难的知识点,学习时首先要找出沼泽地的自身存在问题,从排水减湿入手,以达到水分、空气的比例适当,从而使其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另外,在建设商品粮基地时,还要注意与商品粮基地

31、建设配套的林业、养殖业以及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这样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地图熟悉东北区森林资源的具体分布,东北西北部防护林的分布,联系实际,了解东北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针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的现状和问题,联系初中所学的森林的作用,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具体措施;联系目前我国森林法的有关规定,说明应进行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并能从自己做起,树立爱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观。本单元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东北区自然地理概况,了解东北区的区位优势(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和存在问题。对土地资源中黑土地的水土流失和沼泽地的治理问题以及森林生态问题,应知道治理的措施和方法。明确东北区整治的方向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最大的林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