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日常规管理的xx一日常规管理的xx一、新教师的困惑俗话说无规不成方圆,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有纪律约束的集体环境之中,难免有些不适应,他们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从xx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的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但在面对规则建立时,新教师难免有些许茫然:困惑一:常规都包括什么呀?困惑二:指南不是说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吗?为什么还提那么多要求让他们遵守呢?困惑三:如何把握规则的尺码?到底哪些时候该要求,哪些时候该放手呢?二、什么是一日常规?为什么要有“常
2、规”?(一)常规的定义一日常规就是需要幼儿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是幼儿在xx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三方面含义:1、遵守一日活动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2、遵守一日活动各环节具体要求的规定。3、遵守xx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二)常规建立的意义常规的建立对xx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认为通过常规培养发挥着四种作用:1、帮助幼儿适应xx环境。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人园幼儿来说,适应环境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让幼儿觉得环境是宽松的,xx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什么xx在哪里,小朋友都知道。帮助幼儿了解“做什么”“怎样做”等。由浅入深,形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卫生习
3、惯,充分的适应集体生活。2、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幼儿要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已的不良行为,限制自已不应该扰乱一定的生活习惯、社会秩序,让幼儿从小就知道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随心所欲。例如,午睡大喊大叫就会影响别的同伴入睡。3、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案例新教师公开教学“蚂蚁搬豆”)。4、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常规的建立不仅是集体教养幼儿的需要,同时它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4、可以起到培养良好情绪,形成一定的卫生、生活和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生活和活动的能力提高以及提高自律能力的发展等作用。作为教育手段,起到规范引导行为方向,促进幼儿活动质量,提高能力和身心发展水平的作用。使幼儿在自由的基础上自主地遵守一日常规 。总之,一日常规一旦形成,幼儿就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对老师完成保教工作,管理班级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幼儿一日常规有哪些?从xx常规涉及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生活常规、活动常规及学习常规。生活常规包括盥洗、就餐、睡眠等方面,只有这样,班集体的生活才能融洽和谐。学习常规是保证幼儿顺利、有效完成启蒙阶段知识学习任务的要求,包括上课认真听
5、老师讲话,回答问题先举手等。活动常规涉及室内、室外活动的场地、活动的玩具材料等。六、幼儿一日活动常规细则一、卫生常规1、进餐常规:(1)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会使用勺进餐。(2)一口菜、一口饭地进餐,不剩饭菜,不洒饭菜,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3)xx、专心地进餐,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不讲脏话。(4)进餐后将餐具送到指定地点。(5)用餐巾擦嘴,轻拿椅子坐到指定地点。餐后不进行剧烈活动。(6)吃午点前洗手,午点后将垃圾扔到垃圾桶。2、喝水常规:(1)用自己的杯子饮水,拿住杯子把,不玩杯子,不把手伸进杯口。(2)能接适量的水,不过多,不过少,不把水洒在地上。(3)接了水离开接水区喝
6、水,排队的小朋友不推、不挤。(4)口渴了会自己喝水。3、 洗常规:(1)洗手:卷衣袖湿手搓手心手背双手合掌甩水打开xx擦干净。手脏知道随时洗手。(2)入厕:男孩女孩分开入厕,男孩不把xx洒在别人身上或厕外。大便按规定拿纸,不浪费纸张,便后洗手。4、卫生常规:(1)知道自己的身上是否清洁,在成人提醒下能拍打身上的尘土,知道地上脏不随便躺在地上。(2)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不咬手指,不用脏手擦眼睛。(3)会正确使用指巾,会擦鼻涕。(4)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xx。(5)会使用垃圾桶,会将废物扔进垃圾袋内。(6)保持桌面、墙面清洁,不在墙面乱涂乱画。(7)会收拾整理玩具、用品。二、行为习惯常规1
7、、午睡常规:(1)睡前上厕所,xx进入卧室,在固定的床位入睡。把鞋摆放整齐。(2)xx幼儿轻轻上床,自己脱衣服,把衣物叠放整齐放在指定地点。(3)xx入睡,不玩xx。睡姿正确,侧卧或仰卧,不能俯卧或xx睡。(4)xx起床,迅速穿好衣服和鞋子,及时入厕。2、坐的常规:(1)会搬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轻拿轻放。知道爱护桌椅。(2)上课坐姿:双脚自然并拢,双手自然摆放。(3)绘画坐姿:上身与桌子保持适当距离,双脚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离适当。(4)避免不正确坐姿:斜靠椅背、斜趴桌子、坐时跷脚、驼背坐。3、礼貌常规:(1)来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早上好”,向家长说“再见”,离园时能主
8、动对老师小朋友说“再见”。(2)会主动向客人问好。(3)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请、xx、你好、对不起、没关系等。4、上下楼梯常规:(1)上下楼梯靠右边,看脚印上下,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也不挤。(2)上下楼梯逐级走,不跑、不跳。5、散步常规:(1)在老师带领下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跑不跳、不推不挤、不大声喊叫。(2)在老师的指导下细心的观察周围事物。三、学习活动常规:1、晨间活动常规:(1)向老师、小朋友问早问好。(2)愉快的参加晨间分区活动。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并xx的投入到活动中。(3)爱护活动材料,分区活动后能迅速收拾好材料,并放到指定地点。2、早操常规:(1)听音乐迅速排好队,按照规定有序
9、上下楼梯,并在指定地点站好队。(2)做操时眼睛看老师示范及舞姿,耳朵听音乐节奏及变化,动作到位,不拖拉、不懒散。(3)早操后有顺序地回教室或在户外活动,在过道里楼梯上不大声喧哗、不奔跑。3、游乐场常规:(1)玩之前在老师提醒下知道脱衣服,玩后穿好自己的衣服。(2)正确的玩大型玩具(3)爱护玩具,友好合作地游戏。游戏后收拾整理好器械。4、教学活动常规:(1)注意xx地倾听教师的讲述,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2)个别回答问题时先举手,回答问题时声音适中,大方、不扭摆。(3)未经允许,不能随意摆弄桌面的学具、学习用品。(4)活动结束,能收拾好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四、如何建立班级一日常规?良好的常规
10、习惯是靠长期的要求和训练而形成的,需要我们教师的xx引领、艺术处理,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并积极地参与其中,渐渐得由他律走向自律,逐步成长为遵守常规的小小xx人。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常规培养的方法:1、榜样激励法指南里指出:榜样就是幼儿通过观察模仿而学习的“行为模式”。因此老师只要表扬某个小朋友,别的孩子就会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行为。教师应做到嘴勤,及时发现和表扬幼儿中的良好行为。教师要求幼儿说话要轻声,可自己常常为了省事扯着喉咙打“长途电话”,进行遥控指挥,由于长此在教室大声的指挥声中,幼儿也学会了大声说话,大声指挥别人。如果教师每次能轻轻地走到需要指导的幼儿边轻轻的说,孩子们有事也会走到你跟前
11、轻轻告诉你的,而不会坐在位子上大声告诉你。要求幼儿睡觉xx,教师就要做到动作轻,不能xx就喊:“快睡觉,别说话了”,更不能坐在一起聊天;要求幼儿洗手时节约用水,教师和家长就不能开着水龙头打肥皂;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就要认真地听完幼儿讲话。作为家长和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行为幼儿树立榜样,使幼儿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2、xxxx引导法例如,对于小班幼儿容易出现的撕书现象,小六班的xx老师没有直接的批评和要求,她找到那个有时会撕书的小朋友,说老师今天给你讲一个新的故事好不好,孩子很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拿出那本特殊的书,开始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故事的内容很有意思
12、,可是,马上就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我停了下来,冬冬急忙问我后来呢,后来呢,我对着冬冬满脸疑惑地说哎呀,我也很想知道后来怎么样了,可是故事的结尾不知道哪儿去了,真可惜”,于是,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孩子很认真地说,他下次一定观察周围谁不会看书,他也提到自己有时候也不爱护书籍,下次不会了。通过这样巧妙的方式,让孩子直接体验到了自己撕书行为的后果,而不是简单要求幼儿不能撕书。3、经验学习法在经验中学习是幼儿理解常规要求的关键。有学者将经验分为四种类型:直接经验、模拟经验、替代经验和语言经验。对于幼儿来说,直接经验和模拟经验对于理解常规要求更有效。例如,小六班xx老师的另一篇观察笔记中写道:“户外活动回来,
13、孩子们进教室陆续到水龙头前洗手,只见xx没有洗手就要直接拿水杯喝水,我提醒他,他就眼泪汪汪地说为什么要洗手啊,我的手不脏!我走到他身边仔细一看他的手说看起来不脏的手,我们来做个实验好吗?于是我来到美工区拿了一根儿棉签,沾上一点儿水和洗手液在xx的手心里来回擦了几下,有几个好奇的孩子围了过来,也想看个究竟,只见白色的棉签慢慢变成了灰色,不等我说完,周围的孩子们就说了起来这手真实太脏了。xx看着我,掉头就去洗手了。当孩子对洗手的必要性产生质疑的时候,教师不是一味地要求,而是采用“小实验”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去发现,从而主动建构经验,这比老师直接灌输的效果好得多!再如:户外活动后,许多幼儿都脱
14、例如衣服,教师随机创设了一个把脱下来的衣服乱七八糟堆放在一起的情境,引导幼儿观察,从而体验不愉快的情绪,然后去动手收拾整理,让幼儿体验愉快的情绪,这种对比鲜明的情绪,将促使幼儿自觉地把脱下的衣服整齐地叠放在固定的地方。4、创设环境提示法孩子年纪小,自制力差,易遗忘,我们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绘制成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设置在相应的环境中,以方便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引领、提示。如,为了引导刚入园小班幼儿午睡时小鞋子如何摆放,我就事先剪了一对对“xx”,把它们一一贴在每一张小床的右下角,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如何摆放鞋子这一规则;还有饮水机前贴的一对对“xx”和来回的箭头,又解决了孩子自主喝水时的排队
15、问题;盥洗室的水龙头墙上贴了如何洗手的步骤图,又为孩子正确洗手作了指引。我们在楼梯口画上箭号帮助孩子掌握“上下楼梯向右行”的规则;娃娃家里,形象可爱的挂饰不仅帮助孩子分配角色,而且规定了参加游戏的人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的发展,直观形象的标记图可以慢慢过度到抽象的符号标记,这些创造性的形象标记不仅便于孩子们更好地学会和遵守规则,也便于我们老师的常规管理,并水到渠成地内化为一种孩子的习惯!5、音乐指令法音乐能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以音乐为信号,提醒孩子怎样的音乐该做什么,让教室的氛围变得更亲切。如,在健康活动中,随着一曲欢快活泼的xx响叮当,孩子们骑着欢乐的“小马车”集中;音乐活动听音乐摆
16、放座位;操作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播放一段熟悉的音乐,幼儿听到这段音乐后就知道活动结束。要马上开始整理等。在常规教育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音乐,能让孩子主动积极地执行各项规则。6、儿歌故事巩固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时,把一些常规要求编成短小的儿歌,教给孩子,孩子在学会儿歌的同时也记住了相应的规则要求,例如:在常规活动中,洗手、入睡、穿衣服是很重要的环节,在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过程中,孩子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因为儿歌琅琅上口,孩子很容易就能记住和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并且能熟练地掌握要领。如在幼儿进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儿歌
17、:小椅子,拉拉近,小小手,护饭碗,小调羹,舀一勺,低下头,xx,大xx,啊呜啊呜来吃饭!小鞋子,出洞子,小裤子,乘电梯,小衣服,吱扭吱扭上房子,使幼儿一下子掌握了脱衣步骤。故事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把常规管理内容故事化,编出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幼儿从故事中来理解常规的内容,按故事情景来做。既符合了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为了让孩子有序地归放玩具和解决只丢不拣的现象,设计 “玩具回家”这个故事,让他们了解每一种积木都有自己的家,它们不喜欢住在别人家里,爸爸妈妈找不到xx会着急。让孩子练习几次后,小朋友都能把相同的积木归放在一起,见到地上的积木会捡起来说“我送积木娃娃回家”。有
18、了这种琅琅上口的儿歌和生动有趣的故事,不用刻板地说教,这些规则便印在每一位孩子的脑海里,在孩子的心里xx,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孩子。7、表扬奖励强化法表扬是教育的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的手段。表扬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对幼儿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恰当适时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幼儿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还会对其他幼儿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例如:吃饭时,当我看见第一个吃完而碗里干干净净的乐言时,我会说:“你们看,乐言吃得干干净净,一粒米也不浪费,不挑食也不偏食。”经我这么一说,其他的孩子吃饭的速度加快了,而且没有一个剩饭的。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细小进步,他们表
19、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就应该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千万不要觉得就这么点小事就吝啬自己的xx与表扬。如果一时没有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就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闪光。比如在课堂上提一个比较简单的能够回答的问题让幼儿回答,回答出来了,就要给予及时表扬。其中包括:举起大拇哥、眼神鼓励、拥抱一下等等。另外,如果一时孩子没有值得表扬的方面,可以用xx的方式,鼓励他们的积极性、进取心。比如,有的孩子穿了一件新衣服,我可以夸一夸他(她)的衣服;孩子理了发,可以说今天真精神。要知道,xx会在人心里引起的是积极效应,这种积极效应会起连锁反应,也许就因为你的一句xx的话,孩子上课注意听讲了,发言积极了,作业认真了,这一切
20、又造成了更多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又成为了我表扬的契机。所以说,一句表扬或xx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也许就是因为一句xx的话,形成孩子向上的良性循环,班级常规也会更加稳定。8、游戏引发兴趣法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1)教学游戏例如,“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各种图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标记图做朋友,并贴在茶杯和xx上,使幼儿很快的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用自己的茶杯和xx。(2)创造性游戏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练习穿脱衣服的顺序和方法,练习洗脸、洗手的方法等。9、发现问题讨论法案例1:如在玩拼插区时,孩子总是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一筐筐的玩具被倒出来
21、,收拾时又乱放。对此,有的老师总是喜欢一遍遍地说:“要把玩具放在一起”, “把筐子放到旁边”,“把雪花片放到玩具篓里”,可孩子们听了就忘了,总是记不住。最后,老师认真反思:为什么总是我告诉孩子们怎样做,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自己来建立常规呢?于是,利用一次餐后谈话,让幼儿自主讨论如何在拼插区既能快乐玩耍,又有一定的秩序。幼儿自发地几个人围在一起开始了讨论,然后各组抽出一名幼儿向全班介绍他们组所定的常规,最后再由各组之间的幼儿相互提问xx,一套由幼儿自己建立的活动区常规成立了。在以后的活动区活动中,幼儿不仅自己自觉地遵守常规,而且还互相监督,使常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五、班级常规的建立应遵循哪些规则?
22、在培养幼儿一日常规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要求和规则应切合孩子实际各班的常规要求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分阶段提出,循序渐进。在建立常规的过程中同样也要遵循我园“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体现对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尊重是首要前提。例如,在xx阶段,午饭后的过渡环节通常会安排孩子做晨间擦拭活动,以此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但是具体到擦拭内容,各年级组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小班幼儿刚刚xx,从早上xx保持良好的情绪、到独立洗手、吃饭、换鞋、穿衣服等等,一日生活各环节的顺利完成对他们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在小班上学期的常规中,午饭后孩子们可以自由看书或玩玩具,并没有
23、擦拭任务。而中班的孩子早饭后需要先把自己的小椅子搬到集体活动区域,取抹布把自己的小椅子擦干净,然后按照先后顺序把小椅子摆到线上,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再玩会儿玩具。到了大班,每个孩子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卫生区,早饭后孩子们要去擦拭自己的卫生区,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班级环境更加整洁、卫生。在为孩子们划分卫生区的时候,大班老师又会充分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比如,能力强或吃饭快的孩子可能会整理图书区、擦复杂的教具柜或植物xx,能力弱或吃饭慢一点的孩子可能会擦窗台、擦门或简单的教具柜,让孩子们在适宜的活动中体现。同时,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侧重点:小、xx老师“从小处着手”的常规管理策略。老师更加关注孩子点点
24、滴滴的生活细节。如:用儿歌的方式教给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早操前引导孩子要排队下楼,午餐前可以让孩子边xx地欣赏儿歌、歌曲,边耐心地等待,等等。xx的建立良好的学习、游戏规则。如:上课发言先举手,上课时间尽量不去如厕,积极地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游戏时既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又能遵守游戏规则,等等。大班重点放在学习习惯、为他人服务(如:孩子如何做好值日生工作)、安全教育(如: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这三个方面。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纲要在“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这一内容中指出目前的师幼关系的内容分布上表现教为明显的是重规则性少情感交流。教师对孩子的行为问题过于关注,而缺乏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情感交流,从
25、而使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处于消极、被动的关系。因此,在常规建立时,首先教师应从长期自居的“领导者”、“指挥者”的宝座上走下来,不要板着面孔“发圣旨”,给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教师可把对孩子的要求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提出与孩子们共同讨论。例如:午睡前要叠衣服,椅子小,叠起来很困难。有的孩子在床上、地上叠衣服,很不卫生。抓住矛盾,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哪里叠?怎样叠?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并要求到前面示范。所以说,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3、保教人员要密切配合、持之以恒首先教师的常规要求要明确、统一。xx一个班级一般至少有位教师。每个
26、老师都有自己规定的常规或教育方法,一个老师一个样。日子久了,孩子就皮了。让他来遵守什么常规,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一开始实施常规就应该班级的所有老师一起同时进行。各个环节要统一明确的要求,告诉幼儿我们需要怎样去做,并教给孩子方法,即如何去做,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从而让孩子最初就xx老师的意图,能够按要求,有方法去完成。给幼儿形成一个定式的概念,循序渐进,逐步养成良好的一日常规。其次,教师分工要明确。不光孩子要建立常规,自然有序。老师也要如此,哪个时间,哪位老师应该做什么,都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幼儿,促进一日常规良好的建立。最后,我认为教师间的配合也是尤为
27、重要的。一日常规的培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集体努力的过程。建立良好的一日活动常规,班级教师的紧密合作也是重要的一个基础部分。同时,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要持之以恒,不能时有时无,老师高兴了,就让幼儿放任、松懈,老师生气了,就严加管教。不能开学初,大张其鼓的抓常规,培养幼儿的习惯,到了学期中、学期末就不管了,造成前紧后松,使幼儿的常规不稳定,时好时坏,甚至造成我们所说的 “人来风”,如果这样的话,当你想提要求让幼儿遵守时,幼儿却不听了。所以,一日常规的培养,教师要时刻做到心中有数,只要幼儿在班上,常规的培养就是常抓不懈的工作之一。 4、做好榜样示范,做孩子的表率幼儿期是具体形象思维,孩子感受着
28、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整个幼儿时期,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模仿,孩子的模仿是无意识的,却时时刻刻发挥着作用。穿衣、吃饭、做运动、说话、唱歌、玩游戏等等,样样都是模仿的结果。老师的所作所为、说笑谈吐、脾气爱好等等,可以说都受到了世界上最严格的“监督”,最细微的仿效。做为老师,你要注意,在你的班里,就有这样一台台活的“录像机”,一部部会走动的“窃听器”,随时跟在你的身边!你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例如:在班里经常会有谁谁打人了,谁谁丢橡皮了,一个xx一个地告状现象,刚开始我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表情严肃了,嗓门提高了,
29、有时甚至大发雷霆,而我的声音越高,孩子们的说话声、吵闹声就越大,我感到我治班策略出了问题,后来我一改大声说话的方法,只是把食指放在嘴边轻轻地“嘘”一声,有的孩子看见后,也会采用这个手势,于是,多数孩子都模仿我的行为,很快,教室里就会安静下来。人们常说: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老师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就逐渐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老师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习的直接范例,老师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排队、让座、不随地吐痰等到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老师一定首先
30、不做。5、家园共育,形成合力在xx形成的良好习惯,往往回到家里就是两个样。如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等自我服务的内容在xx会主动去做,回到家里却被成人取而代之。xx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要做到有效地家园沟通,延续xx的某些常规制度,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新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如要养成孩子早晚刷牙的习惯,父母在家中要给孩子提供幼儿用的牙刷、牙膏,要自己主动与孩子一起刷牙,直到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有一句话,从我接触幼儿教育以来,是一直记着的:“
31、学校家庭,5加2”。它的意思是说,在xx里的5天,不管孩子有多大的进步,在家的两天要是松懈,效果将会大大减弱,甚至适得其反,可见家园合作有多么重要。也就是说家庭是幼儿的另一个学习园地,家长是另一位老师。很多幼儿能在xx老师和同伴的提醒下保持良好的习惯,但在家中却成了另外一副样子。因此我们要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在家中也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平时除了在家园联系栏中xx一些资料外,还发放一些先进的家教资料,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使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加重得到强化。为了强化幼儿的意识,我们还在班级中设置了“好行为好习惯”的评比栏,只要是小朋友在家里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会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
32、能及的事,就让爸爸妈妈写下来,并拿到xx,老师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进行朗读,并在“好行为好习惯”的评比栏中贴上一朵大红花,xx谁的红花多,效果还是不错的。总之,xx一日常规管理工作是一门学问,它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班级常规管理是否到位,直接体现着班级整体的面貌,也关系到各项活动的开展以及开展的质量。所以,做好班级常规管理需要老师既用心,又用脑,随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方法。且在工作中要求“全”“活”“异”“新”,将班级的常规工作始终贯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经验,教师与教师密切地配合,这样才能让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更加出色。我们坚信这样一句话: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为了孩子明天的幸福而努力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