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47.23KB ,
资源ID:69961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9961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期末考试复习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期末考试复习提纲.docx

1、九年级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九年级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化学知识要点:1、了解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2、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能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中识别出溶液来。3、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知识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关系。知识难点:认识溶质和溶剂的辨证关系。知识详解:一、溶液1、有关概念(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剂和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如水、酒精、汽油等。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如蔗糖、食盐、碘。(3)溶质、溶剂的确定气、固溶于液体时,液体为溶剂,如石灰水、盐酸中水是溶剂。两

2、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做溶剂,但当有水存在时,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如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的溶剂是水,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中溶剂是水。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是水。如:碘的酒精溶液(简称碘酒)中酒精作溶剂,蔗糖溶液中水作溶剂。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分散在溶剂中的生成物,如:Na2O、SO3分别溶于水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是NaOH和H2SO4,因此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硫酸,不是Na2O和SO3;将足量锌粒溶于稀硫酸中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锌(ZnSO4);若将蓝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是硫酸铜(CuSO4)而不是蓝矾。(4

3、)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是指溶液中已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因此未溶解的溶质不能作为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的质量是指溶液中所溶解的溶质和所含溶剂的质量和。如果给出溶液的体积,可通过溶液的密度将体积转换算成质量。2、溶液的特征(1)均一:溶液的任何部分的组成相同,性质相同。(2)稳定:条件不变,长期放置,溶质、溶剂不分离。二、溶液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实验室、化工生产中常把固体反应物溶解后混合。2、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的影响动植物摄取的养料必须变成溶液才能吸收,物质在动植物体内的运送也是以溶液的形式进行的。知识要点: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固体

4、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2、知道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知识详解:一、溶解度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强弱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都有关。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相同,例如,碘在酒精中的溶解性就要比水中的强。我们前面用的“难溶”、“极难溶”、“能溶”、“易溶”等说明的就是物质的溶解性。2、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指明溶剂时,溶剂是水。固体的溶解度一般用S表示。要点:(1)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所以

5、应用溶解度时,必须指明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2)标准100g溶剂,而不能认为100g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规定100g溶剂为标准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如果不指明溶剂,一般溶剂是水。(3)状态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即在100g溶剂中溶质溶解质量达到最大值,形成了饱和溶液。温度、溶剂一定是溶液达到饱和的前提,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溶剂的量就应统一,规定为100克。(4)单位溶解度是特定条件下的溶质质量,单位为克。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20时,溶解度10克以上,易溶。20时,溶解度1克,可溶。20时,溶解度1克,微溶。20时,溶解度0.01克,难溶。4、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认识溶解度曲线(1)溶

6、解度曲线: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两条曲线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则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慢慢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质量超过室温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溶液叫过饱和溶液)。(3)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影响的三种类型:a、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大多数固体物

7、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属于这一种。b、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4)应用: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某种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状况。根据溶解度曲线进行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根据某物质溶解度曲线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或提纯的合适方法。5、气体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通常指在压强为101千帕,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a、压强: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b、温度:温度升高,气

8、体溶解度降低知识要点: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关系的不同。知识重点: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知识详解: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描述,必须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是否达到最大值。如果溶解物质已达到最大值为饱和;否则为不饱和。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3、溶液的浓与稀为了粗略地表示溶

9、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人们经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应该注意,“浓”、“稀”只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而与溶液是否饱和无关。如,20时,在100克水中溶解0.17克熟石灰Ca(OH)2即达到饱和(饱和石灰水),而溶解30克NaCl后溶液仍未饱和,但两种溶液比较,饱和石灰水比未饱和的食盐水稀得多。所以,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而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水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时,饱和溶液是溶解达到最大值,当然比不饱和溶液浓四、判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溶解的剩余物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物理学习

10、目标要求1、理解浮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2、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会用称重法测浮力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会用实验方法得出阿基米德原理,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知道轮船、气球、飞艇及潜水艇的浮沉原理。会利用浮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知识点精析1 浮力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的竖直向上的浮力。2 浮力产生的原因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里,它的6个表面都要受到水的压力,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受到的压力大小都相等,方向是两两相反,互相平衡,但是上表面比较浅,水的压强小;下表面在水面下较深处,水的压强较大,虽然上下表面积相等,但是所受液体的

11、压力是不相等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竖直向下,压力较小;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竖直向上,压力较大,这两个压力不能平衡,有一个压力差,这个压力差方向竖直向上,这就是浮力。所以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3 物体的浮沉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同时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重力竖直向下,浮力竖直向上,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完全由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决定。当F浮G,合力向上,物体上浮。当F浮G,合力向下,物体下沉。当F浮=G,合力为零,物体静止在原处。(悬浮)上述F浮与G的关系叫做物体的浮沉条件。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F浮=液gV排。5计算浮力的四种

12、方法(1)测量法,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2)压力差的计算,由于F浮=F上-F下,式中的F上表示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F下表示液体对物体向下的压力。(3)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根据公式F浮=液gV排,将已知条件代入直接计算。(4)平衡条件(等量代换):漂浮、悬浮的物体,根据平衡条件,F浮=G物,我们可用测力计测出物重G,就等于它受到的浮力。6改变自身重力的几种常用方法(1)独木舟的启示:印第安人发现木头能漂在河面,于是把大树干中间挖空了,做成独木舟,能装运更多的货物和人。轮船就是受独木舟的启示,虽然钢铁的密度远大于水的密度,实心的铁块放在水中会下沉,但用钢板做成空心的轮船就不同了。用挖成“空心”的

13、办法减轻自身重力。(2)潜水艇的方法:潜水艇外壳是钢铁制造,体积不容易变,在水里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变的,那它是用什么方法来改变浮沉的呢?原来潜水艇在前、中、后舱设计有很大的水舱,当它要下沉时,就由前舱至后舱顺序地灌水,增大自身的重力,使重力大于浮力就可以下沉了;要上浮,就由前至后地把水舱中的水排出,使重力小于浮力,它就可以上浮了;它还可以控制水舱中的水量,使重力刚好等于浮力,它就可以悬浮于水中潜航。用增大或减小自身所携带的货物而改变自身总重。(3)通过改变密度的方法:热气球,除了可采用抛掉沙袋的办法减轻自重使自己上升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气球中热空气的密度来改变自身重力,以使自己上升或下降。如

14、果热气球要上升,通常是往气球中喷射火焰,使气球中的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减小自身的重力。通过改变气球内空气的密度来改变自身重力。7 关于密度计密度计(用于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是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来测量的,由于密度计的重力是一定的,漂在液面时,所受浮力等于它的重力,但由于不同液体密度不同,因此V排有所不同,这就是密度计的测量原理。密度计可以测量液体的密度。一、知识和技能要求1、知道物体的浮沉由浮力和重力决定。能应用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能根据实心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推断物体的浮沉。2、知道漂浮在液面的物体,浮力的大小一定与重力的大小相等。3、能把阿基米德定律、密度公式和物体浮沉条件结

15、合起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4、能解释船舶等物体漂浮在水面的原因。知道轮船排水量的意义。5、能解释潜水艇上浮和下沉的原因。能解释用密度计测液体密度的道理。能解释控制气球升降的道理。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二、重点难点精析1完全浸没的物体,它的上浮、悬浮或者下沉是由浮力和重力共同决定的。如图所示。如果 F浮 G物 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将上浮如果 F浮 = G物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物体将保持静止(悬浮),因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因此悬浮的物体可以在液体内部任何位置静止。2根据密度判断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完全浸没时,将F浮和G分别展开:,代入浮力于重力的关系的公式。下沉:F浮G

16、物;悬浮: F浮=G物。根据以上推导,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还可以比较物体的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3物体的漂浮条件当物体漂浮时,F浮 = G物,V浸= V排V物,因为,可以发现,当物体漂浮时,。因此当物体漂浮时有: V浸=V排V物;F浮 = G;物G,上浮;放气或降温时,体积减小,F浮G,下沉;当F浮=G时,气球就悬浮在空气中。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第一单元:1、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不应当做某些事情。2、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每个人要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3、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责任的来源: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

17、、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3、自己对自己负责,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承担这种不负责任的责任。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4、我承担我无悔: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它们承担责任。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5、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最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6、关爱集体的表现:(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2)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18、;(3)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7、承担对社会的责任:(1)维护国家的尊严;(2)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3)热心公益,服务社会。8、许下诺言,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信守承诺,会为自己赢得信任。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9、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错了,就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10、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望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但我国

19、还属于发展中国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2、为什么说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4、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5、国家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制定依据: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

20、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意义:“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7、我国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其中划线部分为核心内容,可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

21、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9、四项基本原则含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意义 :它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10、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

22、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11、为什么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3、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要把“一个中心”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要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23、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1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16、我们应如何履行(承担)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责任)?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和责任,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17、“一国两制”是党和国家为完成最终统一大业制定的基本方针。“一个中国”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

24、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香港、澳门的回归,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8、对台湾统一问题的相关认识、方针政策: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1、现代科技,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也使世界变得更加开放,任何国家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

25、导致落后。2、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就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3、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各个方面的开放。 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我们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人口过多和过快增

26、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5、我国的环境问题表现在许多方面,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6、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7、在人类发展史上,科技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

27、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8、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9、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0、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11、要进一步推进

28、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12、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13、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损失、浪费严重。14、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也不能对它随心所欲。15、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面对人口剧增、资源短缺、

29、环境恶化的形势,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16、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17、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我国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疆域,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它包括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2、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3、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奉献精神、爱国情操、崇高志趣、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为政风范、广阔胸襟、英雄气慨、社会理想等方面。4、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5、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