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6.61KB ,
资源ID:69911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9911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5《古人谈读书》精品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5《古人谈读书》精品导学案.docx

1、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5古人谈读书精品导学案25古人谈读书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始第八单元的语文学习了。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05页,看看这一单元学习的主题和读写目标各是什么。2.生:学习主题: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单元读写目标: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叙述,突出重点。3.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名句,你能说说句子的大致意思吗?4.生:意思就是说:一本书要不断阅读,仔细体会,只有通过熟读深思,其中的道理自然就会明白。5.师:是的,这是古人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25课的学习,

2、从中去明白更多的关于读书的学问吧!6.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25 古人谈读书 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耻、识、矣、岂”4个生字,会写“耻、诲、谓、诵”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识”的用法。正确读写“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二)过程与方法1.在读中体会,在理解过程中交流,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本文的读书观,了解读书的方法,激发读书热情,培养读书习惯。三、字词运用 (一)认读本课生字新词。1.要求

3、会认的字。 ch耻 zh识 y矣 q岂2.要求会写的字。 耻 诲 谓 诵 岂 恒 窥 皆 缺3.读写下面的词语。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称谓 岂能诵读 持之以恒 偷窥 皆大欢喜 缺一不可(二)字词解释。课文一为:就是。倦:疲倦。课文二余:我。尝:曾经。此:这儿,这里。亦:也,也是。岂:难道。课文三志:志向;志愿。识:见识,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足:内心满足。皆:全,都。者:的人。(三)辨字组词。耻(可耻) 诲(教诲) 诵(朗诵) 岂(岂敢) 职(职业) 悔(后悔) 涌(涌动) 岩(岩石)(四)近义词。诵读朗读 专一专心 无尽无穷窥天观天 缺一不可不可或缺(五)反义词。 仔细马虎 缺一不可可

4、有可无(六)多音字。 ho(敏而好学) zh(默而识之) 好 识ho(好好学习) sh(见多识广) 四、示范朗读五、初读感知(一)初读入文,了解三段文字的出处和作者1.问题引领:(1)看看课文中三段文字分别出自哪里,作者是谁?(2)在教师指导下,了解作者和作品。2.学习提示:(1)借助拼音试着读课文,将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2)初读中,提请学生注意多音字“识”的读音和用法,通假字“知”在本课中的读音和意思。(3)将课文一、二、三逐一读完整,再说说它们的作者或出处。(课文一没有具体的作者,只有出处。)(4)教师指导学生了解课文一、二、三的出处和作者。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5、,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zu陬y邑(今山东曲阜市)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课文一就出自论语。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hu晦,又字仲晦,号晦n庵,别称紫阳。宋朝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集理学之大成者。代表作品:观书有感等。课文二选自朱熹训学斋规。“朱子读书六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由朱熹的弟子对朱熹读书法所作的集中概括,旨在告诫后人读书之

6、法。曾国藩(1811年1872年),原名子城,字伯涵,号d涤生,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sh谥号“文正”。他留给后世的作品主要是关于读书、励志、做人的。曾国藩常常告诚子弟们不可立志不坚,不可立志不坚,要真立志,立长志。奋力前行,坚持不懈,不过一两年的工夫,自然会有无形的长进。言语沉稳,举止端重,则品德性情自然就会有所长进。文章有zhn峥rn嵘雄快的气象,则学业有长进。课文三就出自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3.梳理小结:孔子也好,七十二贤人也罢,无论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还是清代官至两江总督的大学士曾国藩,他们都正

7、文品、重学识、功读书、善用法,最终功成名就。我们了解其人其事,重要的是从古人的学习态度和读书方法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二)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注:初读感知环节,三部分课文作为一个整体学习。精读环节,分开阅读领悟。)1.问题引领:(1)课文第一部分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怎样的态度?(2)课文第二部分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是什么?(3)课文第三部分讲了读书应具备怎样的品质?2.学习提示:(1)指导学生读书,注意读出古文味道。(文中发语词如“盖”,疑问词如“岂”,语气助词如“也、乎”等的发音是学生发音难点,需教师示范指导。)(2)注意检查、指导多音字、通假字在本课中的读音及意思。(3)课文三中长句“

8、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要注意朗读断句“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4)多种形式检查、指导朗读。要正确流利有古文意味。(5)学生借助注释和“字词运用”中的词语解释,初步知晓句子意思。(6)学生思考:课文一、二、三各自侧重讲了关于读书的什么问题。(7)在交流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文一:读书要端正态度。文二:读书要讲究方法。文三:读书要培养品质。3.梳理小结:课文三个片段,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关于读书的道理:一是读书态度要端正: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二是读书要得法:谓心到、眼到、口到。三是读书要有良好的品质:即有志、有识、有恒。六、精读领悟(一)学习课文一1

9、.问题引领:(1)借助注释和词语解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2)课文一告诉了我们怎样端正读书态度?2.学习提示:(1)指名朗读句子。注意“敏而好学”中“好”的读音,三个“知”的读音和“识”的读音。(2)借助注释和预习中的词语解释,通译句子意思。提示以下几处注意点。“敏而好学”的“好”是喜欢的意思。“知之为知之”的“之”和语气词“也”不需要、也没有对应词语解释。“识”在这里是记住的意思。句子意思参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而又喜欢学习的人,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有智慧。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0、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3)仔细想一想这些句子的意思,体会其中是怎样告诫我们端正读书态度的。要喜爱学习,多向别人请教。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要谦虚好学,永不满足,还要与人共同进步。这是从好学请教求知求实谦虚谨慎共同进步这几个方面讲端正学习态度的。(4)回读课文,体会意思,背诵课文。3.梳理小结:读书要有良好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爱学习,多请教,不懂不装懂,谦虚谨慎,永不满足。这样才能在读书中得到收获,不断进取。(二)学习课文二1.问题引领:(1)哪句话是课文二的中心句,这个中心句是什么意思?(2)通译句子,再看看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读

11、书方法?2.学习提示:(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词“也”“矣”“乎”和反问词“岂”的读法。读好反问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2)运用通译课文一的方法,理解课文二句子意思。句子意思参考: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那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心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注意力要是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那么一定无法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三到之中,心到最为重要。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意力集中了,难道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3)通过理解句

12、子意思,你明白了作者告诫我们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心到、眼到、口到。(4)理解作者是怎么阐明“心到、眼到、口到”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学生互相交流对这一问题的理解。(5)引导交流,把握要点: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表明的观点。接下来说明道理:读书,最重要的是心思专一,注意力集中,这样眼睛才能看得仔细,看仔细了,口里就会读得正确、清楚;如果用心不专一,随意诵读,那就识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归根到底一句话:用心读书,就会熟练在口头,记忆在心头。(6)回读课文,体会意思,背诵课文。3.梳理小结:课文二是朱熹谈读书方法,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

13、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为重要。只要心到,眼、口自然会到,读书效果也就会达到。(三)学习课文三1.问题引领:(1)士人读书要做到哪几点?(2)从作者的读书观中,你有什么启发?2.学习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2)指名朗读课文。注意发现与指导:开头发语词“盖”是古文朗读发起需要,没实在意义,轻读即可,后面“士人”稍加重语气,突出主体。长句“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注意朗读断句“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后面“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和“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类似。(3)学生用上面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理解全文意思。提示长句理解:如,“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志向的人就一定不甘心做下等的人(有志向

14、的人就一定不会屈居于人。)以下句子意思供参考: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读书人要学习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有志向的人就一定不甘心做下等的人;有见识的人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一点进步就心满意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的人就没有成不了的事情。此三者缺一不可。这三点缺一不可。(4)学生交流:“士人”读书要做到哪几点?课文总起句直截了当提出“士人”读书要做到有志、有识、有恒。这也就是读书人应具备的品质。(5)明白

15、为什么要具备这些品质。有志向的人不甘心屈居他人之下,为了实现奋发向上,做“上等的人”的理想,就会认真读书,努力学习。有见识的人懂得学无止境,不会因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像河伯观海、井蛙窥天一样目光短浅,不求更大进步。有恒心的人把读书、获取知识和能力当做持之以恒,永久修身的大事。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具备这三种读书品格的人,终究会有所成就。立志向练胆识有恒心,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说服力强。我们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具备这样的学习品质。(6)朗读全文,背诵课文。3.梳理小结:读书学习,要有志、有识、有恒。志向是学习的动力,让我们为实现远大目标努力读书;见识是学习的助推器,让我

16、们懂得学无止境,永不满足;恒心是学习的根本,学习不可半途而废,有毅力,持之以恒,终成大器。(四)课堂练习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学生可根据本文不同文段的内容谈学习的收获,受到的启发。但不指向学生检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作今后的学习保证。)示例:朱熹的“读书三到”对我启发很大。读书有三到,告诉我们的是读书的方法和要领。“眼到”指认真看,“口到”指认真读,“心到”指认真体会。心思不在课本上,那么眼就不会看仔细,思想要是不集中,就会随意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这说明,读书学习,用心专一非常重要。七、巩固提高(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标出。1

17、.敏而好学,不耻( c ch)下问。2.知( zh zh )之为知之,不知( zh zh )为不知,是知( zh zh )也。3.心既到矣( i y ),眼口岂( q ki )不到乎?4.如井蛙之窥( ku ku )天。(二)给词语中加点的字标注正确的读音,写在括号里。1.好学上进 (ho)2.默而识之 (zh)3.持之以恒 (hng)4.皆大欢喜 (ji)(三)看拼音写词语。sng d chng wi ku tn mn lng (诵 读) (称 谓) (窥 探) (漫 浪)xu r b yn hu rn b jun qu y b k ( 学而不厌 ) ( 诲人不倦 ) ( 缺一不可 )(四)

18、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1.敏而好学 敏:聪敏。 好:喜好。2.不耻下问 不耻:不以为耻 。下问: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 3.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漫浪:随意。 决:一定。 4.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士人:指那些有知识的人。 恒:恒心。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 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2.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 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3.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八、比较阅读(一)论语学习篇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19、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2.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晚不睡觉,把时间用于思考这,思考那,但那是徒劳无功,这样还不如去学习。”3.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懂得它(这里指读书、学技艺)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课文中选自论语的三句话是古人关于读书学习的论述,谈读书学习要有正确的思想和端正的态度。这些句子从

20、不同的角度讲了读书学习的道理:(1)曾子认为: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要认真复习巩固,这样才能掌握牢固。(2)孔子认为: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漫无边际的思考上,还不如把时间用在读书学习上。(3)孔子告诫后人:要懂得读书学习的重要,还要爱好读书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读书学习当做是很快乐的事,这样才能学有所获。(二)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冬夜读书示子y聿宋 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注释示:训示、指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无遗力:不遗余力、竭尽全力。遗,保留,存留。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纸:书本。终:到底,毕

21、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躬行:亲身实践。行,实践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1.诗人陆游在这首诗中告诫儿子子聿的是什么?读书学习要竭尽全力,不满足于现状。读书学习还要和亲身实践结合起来。2.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揭示了怎样的哲理?书本上习得的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亲自实践,才能明白道理,不断进步,有所成就。九、检测反馈(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B. 朱熹认为“三到”之

22、中最重要的是“口到”。C. 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志”“识”“恒”缺一不可。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意思是“知识”。(二)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意思。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2.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三到之中,心到最为重要。注意力集中了,难道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3.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 有见识的人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一点进步就心满意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余

23、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心不在此 指书本上(2)决不能记 一定 2.“三到”告诉了我们什么学习方法?学习要集中注意力,用心专一;眼睛要把书中的内容看仔细,看仔细了才能思考,理解问题;要清楚诵读书中内容,准确表达自己理解到的东西。3.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说说理由。读书学习首先是用心专一,学习不放在心上,读书漫浪,理解不到,识记不住,就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得到更大进步。所以,三到之中,心到

24、最急。十、佳作欣赏十一、板书设计 25 古人谈读书 读书要好学、虚心、不厌、不倦 学习态度端正 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学习方法正确 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 学习品质优良十二、动漫微课朱熹的“读书六法”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朱熹读书,总结过六则读书方法,后人称之为“朱子读书六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循序渐进,就是读书要讲究次序,前后不要颠倒,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熟读精思,就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虚心”是朱子鼓励人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对待读书,“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切己体察,强调读书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着紧用力,就是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时间,努力奋进。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朱子读书法”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