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30.51KB ,
资源ID:69672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9672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古代史.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古代史.docx

1、中国古代史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中国历史的开端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辽西夏金元 明清(前期)第一章 中国历史的开端 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 氏族公社 中国远古社会的传说基本内容 原始时期: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氏族制度时期:新石器时代,氏族制度发展、繁荣 、瓦解基本要求 了解猿人及其社会生活、新人与氏族公社形成的过程; 掌握考古学上石器时代的概念及分期,掌握古猿进化成人的各阶段的名称; 掌握境内重要的古人类遗址、遗迹; 掌握进入氏族社会后,我国新石器遗址中的典型代表; 掌握史前传说中的社会组织形态。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 中国

2、境内发现的古人类遗迹:1元谋人:1965年 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 距今约170万年。2蓝田人:1963-64年 陕西蓝田县陈家窝和公王岭 距今约80-65晚年3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距今约50万年,其化石具有明显的 现代蒙古人种特征,已经能用火,保留火种。 原始群后期 体质进步,学术界称之为“早期智人”、“古人”。距今约20-10万年。 此时的婚姻形态:血缘群婚,即此时人类已禁止不同辈分之间通婚,婚姻只能在同辈之间进行。这仍是族内婚姻,是人类婚姻形态的一大进步。我国属于这一时期的人类有大荔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等。氏族公社 定义: 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阶段。 新人的出现:生产

3、工具,狩猎经济,生活来源,婚姻形态,代表性的人类化石。 母系氏族公社:主要特征 父系氏族公社:主要特征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基本概念 河姆渡文化: 仰韶文化: 半坡村遗址: 大汶口文化: 族外婚: 对偶婚: 图腾崇拜:中国远古社会的传说 神农、黄帝、蚩尤 三皇五帝 禅让制(禅让时代) 世袭王权的形成第二章 夏商西周 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夏的历史 商的兴衰 周族的兴起和灭商 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 商、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夏商西周的文化主要内容 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建立标志着氏族制度的瓦解,文明时代的开始。有关资料,学界的认识等。 商:传统文献资料;殷墟甲骨;

4、其它考古遗址,如郑州商城、偃师商城。 西周:传统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分封制;宗法制度;礼乐社会等。基本要求 了解夏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掌握夏王朝的建立和兴衰过程;掌握商王朝国家机构的发展; 着重理解二里头文化发现对夏文明探索的意义,甲骨文的发现以及甲骨文对研究商文明的意义; 了解西周时期经济发展状况; 掌握武王伐纣、周公东征、昭宣中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平王东迁的史实;掌握西周文化的重要成果和西周官制的有关内容; 掌握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的内容。夏的历史 夏朝的考古发现与文化遗址:主要区域:豫西、晋南,以洛阳平原以及登封、禹州一带和山西西南部汾水中下游一带为中心。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

5、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襄汾县陶寺遗址为典型,即“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陶寺类型”。疑古派的观点被推翻。 二里头文化 夏朝的建立:大禹时“涂山之会”、夏启时的“钧台之享”;家天下; 建制:九州;“任土作贡”(根据土地肥沃程度缴纳贡赋);夏后氏百官;王宫宫殿;典章制度;监狱;刑罚;军队; 灭亡: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孔甲;桀; 历史人物:禹商的兴衰 商族起源:简狄生契;十四世至汤; 汤革夏命:前1600年,汤伐夏;鸣条(河南封丘东) 盘庚迁殷:分水岭;前期;后期; 武丁中兴:周族的兴起和灭商 周族兴起:后稷-公刘 (豳)-古公亶父(周原

6、) 武王伐纣:孟津之会;牧野之战; 周公东征:“三监”(东卫管叔鲜,西鄘蔡叔度,北邶霍叔处);周公摄政;武庚反周;周公东征的意义; 概念:孟津之誓;牧野之战; 人物:周公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 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土地制度;王室与诸侯;少数民族的侵扰; 国人暴动:周厉王;前841年,国人、官员、贵族、士兵;厉王出逃彘;影响; 共和行政:召公、周公 宣王中兴 西周灭亡:幽王;前771年,骊山之战,立长子宜臼为平王;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西周结束。商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商朝的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商王;中央官职;王都、鄙、邑;外服制(侯、甸、男、卫);畿内、畿外;军队;监狱;刑罚; 西周的

7、制度:1井田制:含义(土地所有制;田地形式;经营方式);性质;2分封制:含义;内容;意义;3宗法制:含义;核心内容;意义;4国野制(乡遂制);5官制、刑罚、军队 历史概念:三公;三有司;太史;世卿制度;虎贲、周六师、殷八师;礼乐制度;敬天保民;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夏朝的经济:农业,谷物,酿酒,手工业 商的经济:农业;手工业 西周的经济:井田制;农业;手工业;商业 历史概念: 贡纳;工商食官夏商西周的文化 夏朝的历法:干支 殷墟的发现 文字的演进: 历史概念:青铜时代;铭文;诗经;逸周书 夏商周断代工程简介第三章 春秋战国 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 春秋战

8、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 从诸侯割据到秦的统一 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主要内容 东周:前770平王从镐京(西安)东迁至洛邑(洛阳),至前256周赧王卒。 特点:礼崩乐坏,分裂,战乱。 分为春秋、战国两阶段。前770-477为春秋,前476-221为战国。 政治领域:西周礼制被中央集权君主政治、郡县两级地方行政组织取代。 经济领域: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思想文化领域:黄金时代,百家争鸣,私人讲学,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基本要求 了解诸侯争霸过程中的重要战事;秦国发展壮大的过程;铁器、牛耕的普及。 掌握春秋五霸、弭兵之会的基本史实;春秋重要人物的评价;思

9、想文化由学官到私学的转向;影响时局的重要战争、合纵连横的外交策略;重要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史学著作、自然科技成就。 着重理解战国各国的变法过程、内容、结果;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普及的历史过程;百家争鸣中各流派的名称、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对杰出的思想家孔子等人的评价。 重点:列国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百家争鸣;九流十家;儒家;孔子等。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 井田制的瓦解: 工商业私有化: 金属货币的出现 历史概念:1都江堰2郑国渠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 王室式微:原因 李悝变法:前445,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变法。最早1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食有劳而禄有

10、功”原则分配。2推行以重农为主“尽地力之教”的政策。3推行“平籴法”。国家控制粮食的购销和价格。4制订法经,以加强法制。李悝被列为法家的始祖。5改革军制,精选武士,实行“武卒制”。 吴起变法:前390年,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内容:1“明法审令”。2“实广虚之地”。3 “收爵禄”。4裁汰冗员,减少俸禄开支,节省经费用于练兵。5“塞私门”,禁止贵族以私门招引食客,以防结党反对变法。 商鞅变法:背景;内容;意义; 内容:1奖励军功,打击世卿世禄制。2编制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3奖励耕织。4推行县制。5废井田,开阡陌。6统一度量衡。7制订秦律。8烧诗书,禁游学。 齐国邹忌改革:内容:1整顿吏治,制订官

11、吏的考核标准,用人“谨择君子,毋杂小人其间”,要求依法“督奸吏”。2广开言路,提倡进谏。3把传统的义务兵制和雇佣兵制相结合,启用田忌、匡章、孙膑等良将。4发展生产,改进了国家授田制,采用份地长期使用以调动生产积极性。 申不害相韩:前354年,韩昭侯任申不害为相,申不害开始了“修术行道”为指导思想的改革,强调以权术驾驭群臣。1改组整顿官吏队伍,对各级官吏的职权、任务做了明确规定,以此为标准衡量、选拔人才。2对官吏加强考核、监督。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1把原来宽袍大袖的服装改为胡人那种短装紧身服饰,束皮带,穿皮靴,以适合马上训练、作战。2通过三种途径组建骑兵:“招骑射”;“建骑邑”;“致胡兵”。

12、 燕国乐毅改革:燕昭王1制订法律,严厉法制,加强对官吏的审查和考核。2确定选贤任能的用人原则,只将官爵、禄位授予有功有能的人。3奖励遵纪守法的顺民,安定社会秩序。4军事上着重进行战法和纪律训练,以便提高燕军的军纪和战斗力。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 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封建地主制取代封建领主制,二者的区别; 农民阶级 士阶层的壮大 商人从诸侯割据到秦的统一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 秦始皇统一六国 历史概念:城濮之战;弭兵之会;吴越争霸;三家分晋;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合纵连横;远交近攻;葵丘之盟;初税亩; 历史人物

13、:管仲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士”的兴起与学术发展 孔子与儒家 老子与道家 韩非与法家 墨子与墨家 惠施、公孙龙与名家 吕不韦与杂家 邹衍与阴阳家 历史概念:轴心时代;诗经;楚辞;扁鹊;黄帝内经;二十八宿;三传五经;五德终始第四章 秦汉 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 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 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 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 汉代的社会结构 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秦汉的农民起义 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主要内容 大一统 中央集权基本要求 掌握秦朝为巩固国家统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了解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

14、王朝的历史意义; 掌握汉承秦制以及“文景之治”的内容和意义,秦汉相承的一系列制度; 掌握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一系列改革以及西汉政权的强大; 了解西汉后期的一系列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王莽改制; 东汉初期的光武中兴;后期的外戚与宦官斗争以及党锢之祸; 了解汉代社会各阶层、辩护制度等; 汉代的服役制度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掌握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以及黄巾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理解秦汉时期匈奴的关系;丝绸之路的开通; 掌握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科技成就。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 专制集权的建立与巩固1皇帝制度2官僚制度:三公九卿3郡县制4迁徙富豪5统一货币、度量衡和

15、文字6收天下兵器,通川防,修驰道7焚书坑儒 历史概念:秦律;焚书坑儒; 历史人物:秦始皇;李斯;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 汉承秦制:政治体制;郡国并行制;军事系统;法律;编户制度; 汉初的大分封: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折中 汉初的统治政策:黄老无为;重农抑商; 文景削藩:贾谊治安策;晁错削藩策 七国之乱:背景;前154年,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七国叛乱。景帝派周亚夫率军反击,三月而胜,诸侯势力受到致命打击。 历史概念:汉律;文景之治;贵粟政策;约法省禁; 历史人物:晁错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改革政治体制:“中朝”;设置刺史;“推恩令”、“附益法”; 强化军队:增设八校尉、期门、羽林军、楼船(水军)等。 改革财政

16、:盐铁专卖;算缗(财产税)、告缗;改革币制;均输、平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元五年(前136),置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 对外关系:北击匈奴;出使西域;征服西南夷;迁东瓯、闽越于江淮,设九郡于南越故地,东南沿海与内地关系日密;民族融合。 历史概念:推恩令;轮台罪己诏;昭宣中兴;盐铁论(会议); 历史人物:霍光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土地与奴婢的问题;流民起义;外戚专权; 王莽改制:原因;内容;结果及影响。 历史概念:再受命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公元25年6月称帝,改元建武。建武十二年(36年)全国基本统一。 光武中兴:简政安民;进贤励治;集

17、权统一;度田富民;兴学教化。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 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始于和帝永元四年(92)至桓帝延熹二年(159),外戚宦官轮流执政,宦官权力逐步加强。 清议:士人官僚集团中品评人物的风气。太学为中心。 党锢之祸:清流集团与宦官集团的斗争。 历史概念:十常侍: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十二个宦官,都任职中常侍。汉代的社会结构 农民阶级:自耕农;依附农(雇农、宾客、徒附、部曲等); 流民:遣返,安抚;作用; 奴婢:来源 商人 东汉豪强地主:形成;特点; 历史概念:编户齐民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西汉的赋役制度:田租;人口税(算赋和口赋);更赋; 西汉时期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兴修水利;手工业的发展;商业

18、的发展; 东汉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地主庄园;手工业(冶铁;铸铜业;造纸业);商业的发展(“市”,“互市”或“合市”); 历史概念:代田法;赋名与假名公田;四民月令;长信宫灯;金缕玉衣;东、西织室;百炼钢;五铢钱;辜榷;秦汉的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绿林、赤眉、铜马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 历史概念: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楚汉之争;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秦汉与匈奴的战争:秦蒙恬;两汉时期汉匈关系的五阶段; 张骞出使西域:西域;匈奴与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目的; 班超经营西域:背景;班超与西域; 丝绸之路的开辟:“丝绸之路”的提出;概念;意义

19、。 历史概念:平城之围;移民实边;五属国与河西四郡;西域都护;西南夷;越人。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两汉今古文经学之争 白虎观会议 概念:博士;公羊传;谶纬;论六家之要旨;史记;汉书;东观汉记;汉乐府;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张仲景、华佗; 人物:董仲舒;王充;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 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 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问题 十六国和南北对峙 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与寒人的兴起 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 北魏末年的社会矛盾 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主要内容 分裂动乱为特征 政治、经济、文化

20、取得进步基本要求 了解东汉末年各割据政权的势力范围;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重要战役后的政局变化;曹魏的政治、经济改革,如九品中正制、屯田等对重建北方起到重要作用的措施;诸葛亮执政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了解吴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孙吴对江南地区开发等史实;着重理解曹操其人尤其是他的用人思想;着重理解诸葛亮其人并根据史实对其客观评价。 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全国的过程;掌握西晋时期的重大事件,如太康之治和八王之乱;了解东晋建立的史实;掌握门阀制度确立的基础;着重理解“王与马,共天下”的含义;了解东晋组织的几次北伐活动;掌握祖逖北伐的历史意义和淝水之战双方胜负的因素;能够根据客观史实

21、客观评价苻坚、谢安等历史人物。 掌握十六国时期北方政局;了解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概况;掌握南朝政权更替的史实,着重理解门阀制度衰落的表现;了解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史实;掌握拓跋族兴起以及北魏统一北方的史实;掌握北魏的分裂和北齐北周对峙的史实;着重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国鼎立政治格局的形成:1东汉末年的局势2少帝;何进、袁绍;董卓、献帝、吕布3建安元年(196)献帝返洛阳时割据局面已经形成。曹操;公孙度;刘虞、公孙瓒;袁术;陶谦;刘表;刘焉等等;同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县,“奉天子 以令不臣”;4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 历史概念:州牧割据;曹魏屯田;

22、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历史人物:曹操;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 曹魏政治:曹魏政权;司马氏;九品中正制; 诸葛亮主政蜀汉:联吴抗曹;以法治蜀;安定南中;北伐曹魏; 孙吴政权:豪强大族;孙氏与江淮大族;招抚山越;通使台湾; 历史概念:士家制;田租户调令;复课制;世袭领兵制;部曲。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问题 西晋的短暂统一:魏灭蜀;司马氏代曹;晋灭吴;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制的变化 西晋末年的社会危机:课田制度与占田制加重农民负担;统治集团的腐败贪婪。 西晋的灭亡: 历史概念:占田制与户调制;八王之乱十六国和南北对峙 十六国的兴替:五胡十六国 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历史概念

23、:永嘉南渡;三定江南;祖逖北伐;淝水之战;北府兵;侨置;土断; 历史人物:桓温;谢安;苻坚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与寒人的兴起 门阀士族的形成 王与马,共天下 门阀政治的特点:士族门阀拥有居官特权;士族实行内婚;“士庶之际,实自天隔”。 南朝政权的更替:宋齐梁陈 门阀士族的衰落与寒人的兴起:原因;表现 历史概念:元嘉之治;侯景之乱; 历史人物:梁武帝。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六朝经济的发展: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总体情况;农业:生产技术、水利、开发垦辟;手工业:冶铁、纺织、瓷器、造船、造纸;商业和贸易;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表现;影响; 土断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 北魏统一北方 孝文帝

24、改革:经济、政治、社会风俗北魏末年的社会矛盾 北魏六镇起义 北魏的分裂 概念:北魏六镇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各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 各少数民族的汉化 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民族大融合的表现和意义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魏晋清谈和玄学 佛教的发展 道教的传播 史学的发展 概念:魏晋风度;抱朴子;竹林七贤;建安风骨;文心雕龙、诗品;北朝的石窟艺术;祖冲之;齐民要术;水经注;洛阳伽蓝记 人物:范缜;法显;何晏;王弼第六章 隋唐五代 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 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唐朝制度对隋朝的继承和发展 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 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 安史之乱与藩

25、镇割据 两税法与唐后期的经济 唐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 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主要内容 唐承隋制 盛唐气象 安史之乱与唐代衰落基本要求 了解隋朝建立的过程;隋朝与周边各族的关系;着重掌握加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了解隋朝社会经济的短暂繁荣;了解营建东都的史实;掌握大运河开通的过程和意义;掌握隋残暴统治的史实;掌握隋末重要农民起义军的兴衰; 了解唐朝建立和统一的过程;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的史实;掌握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武则天武周代唐后的史实;根据史实对武则天作客观评价;重点掌握唐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沿革;了解天宝形势和唐玄宗后期政治的

26、腐败;掌握“安史之乱”的过程和影响;掌握唐后期的政治斗争情况;掌握唐末农民大起义及唐灭亡过程的史实;着重理解安史之乱后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地理的变化。 了解突厥和西域诸王国、薛延陀、回纥、南诏、靺鞨族和渤海国的概况;掌握唐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机构;掌握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掌握唐朝与朝鲜、日本的关系;着重理解长安城在胡汉文化、中外文明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掌握对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掌握唐代儒学与史学发展的概况;重点掌握佛教在唐代的新发展; 掌握五代十国政局的变化情况;五代十国时期经济发展概况;能够根据史实对五代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做出客观评

27、价;掌握周世宗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并能对周世宗做出客观评价。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 隋朝建制:改革官职;完善府兵制;改定刑律;创立科举制;改革户籍制; 三省六部的演变 开凿运河 概念:大索貌阅;输籍之法;科举制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李渊建唐 贞观之治 概念:贞观政要;氏族志唐朝制度对隋朝的继承和发展 唐代中枢政制的演变 唐代的兵制演变 概念:唐律;政事堂;折冲府;募兵制;节度使;翰林学士;均田制;科举制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 武则天称帝 武则天政绩:削弱士族,扶植庶族;改进科举制;选用贤能;勤课农桑;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李唐复国 开元盛世:裁汰冗员,整顿吏治;压制佛教势力;重视农业

28、生产;改革兵制。 概念:北门学士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 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陶瓷业;采矿业);商业和交通 唐朝长安城的特点 概念:均田制;租庸调制;坊郭户。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背景;结果;影响。 藩镇割据:形成的背景;表现。 概念:河朔三镇;四镇之乱;淮西之役两税法与唐后期的经济刘晏的经济改革:盐政;整顿漕运;推行常平法。 经济地理的变化:江南兴修水利、改进生产工具;手工业;商业。 两税法:唐德宗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改均田制、租庸调制为两税法。内容;意义。 概念:飞钱;柜坊; 人物:杨炎唐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 唐朝末年的社会问题:统治集团昏庸腐化;农民极端贫困。 宦官专

29、权 朋党之争 唐末农民起义:浙东裘甫起义;桂林戍兵起义;王仙芝、黄巢起义。 概念:甘露之变;二王八司马;南衙北司之争;牛李党争。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安西四镇 唐番和亲 册封南诏 与朝鲜半岛三国的关系:高丽、百济、新罗 与日本的关系 与东南亚诸国的关系:林邑;真蜡;骠国;师子国;天竺 与中亚西亚及欧洲诸国的关系:波斯;大食;拂菻(大秦) 概念:吐谷浑;突厥;回纥;渤海国;宾贡进士;遣唐使;大唐西域记;鉴真东渡。 人物:玄奘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佛教在唐代的发展:流派;佛教的影响。 古文运动 概念:唐八史;史通;通典;元和郡县图志;唐传奇;昭陵六骏;俗讲与变文;雕版印刷;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人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