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2 ,大小:7.75MB ,
资源ID:69546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9546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发展总体设计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发展总体设计规划.docx

1、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发展总体设计规划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二一四年一月前 言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以下简称“环大亚湾新区”)位于惠州市南部,西邻深圳、东莞,东接汕尾,南濒大亚湾,背靠广阔内陆腹地。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加快环大亚湾新区开发建设,促进珠三角地区和粤东、粤北地区陆海统筹协调发展,制定本规划。本规划范围包括惠阳区全境(含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惠东县境内324国道以南6个镇,陆地面积21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81.4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约200平方

2、公里,起步区面积约28平方公里。规划近期至2017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本规划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对环大亚湾新区功能定位的行动指南,是指导环大亚湾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规划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图0-1 环大亚湾新区规划范围图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战略意义一、基础条件环大亚湾新区区位交通条件优越,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海洋资源丰富,是港澳及珠三角辐射粤东和内陆地区的桥头堡,腹地拓展潜力巨大。(一)以石化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初具规模。环大亚湾新区从石化产业起步,已形成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中海壳牌95万吨乙烯生产能力,2012年石化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16.8亿元.

3、在全省8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实际利用外资等几项指标均位列前三。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初具规模,2012年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368亿元和57亿元。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正成为珠江口东岸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二)陆海统筹的区位条件优越。环大亚湾新区是珠江口东岸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站”,位于香港辐射粤东地区的枢纽地带,往西与深圳、东莞接壤,陆路距香港60公里,海路距香港47海里,随着珠三角城际轨道网的建设,将与深圳、香港形成1小时乃至半小时生活圈。往东通过厦深铁路和沿海高速公路与我国东南沿海主要经济区域相连。往北通过

4、京九铁路、国道205连通粤北及内陆地区,是粤北及赣图1-1 环大亚湾新区交通区位图南的重要出海口。往南面向大亚湾,与辽阔的南中国海相连,具有建设海上对外通道和交通枢纽的有利条件。(三)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逐步成型。环大亚湾新区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路(港口)、航空(惠州机场)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惠州港为国家一类口岸,2012年港口吞吐量7007万吨,其中马鞭洲港区已建成2个30万吨级、2个15万吨级原油码头,是国内原油深水泊位最集中的港区。惠州机场正在加快复航;拥有沈海高速、惠深沿海高速、潮莞高速惠州段、长深高速惠盐段和广惠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厦深铁路通车,深惠城际轨道、广梅

5、汕铁路扩能工程正在规划建设,惠大铁路进港线全面贯通并与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在惠州境内交汇,为实现环大亚湾新区陆海统筹发展创造了条件。(四)海洋生态与人文资源丰富。环大亚湾新区海洋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长281.4公里,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岛屿140多个,设有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南海水产资源的种质资源库”,是南海重要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分布区和海洋牧场示范区。拥有惠州首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挺故居,以及秋长、平海等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海洋文化兼备。(五)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较强。以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的环大亚湾新区基础设

6、施日臻完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2012年生产总值占全市的35.9%。开发强度较低,已开发面积占总面积不到10%,除建成区和基本农田之外,大部分为适宜开发的丘陵和滨海平原地区,是当前惠州乃至珠三角东岸不可多得的战略拓展地区。二、战略意义加快环大亚湾新区开发建设,有利于打造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增长极,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在加快转型升级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再造一个新惠州的目标;有利于探索陆海统筹发展新模式,利用我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契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临港重化工业转型升级,完善我省沿海经济布局;有利于强化珠三角对粤东、粤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打造珠江口东

7、岸地区战略发展新平台,促进深莞惠一体化发展,构建横贯东西的战略通道,吸引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带动粤东、粤北地区的加快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探索环大亚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以环大亚湾新区为纽带,促进惠州海岸带的整体保护与开发,确保海洋环境整治与陆源污染防治相结合,实现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和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协调互补;有利于探索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科学路径,以环大亚湾新区为载体,率先构建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第二章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从容建设,以海洋经济为主线,按照“石化为基、多元发展、高端为本、创新引领”的产业发展路径,统筹陆域发展和海洋开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构建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重大战略平台,打造西融深港、东连粤东、辐射粤北的新兴增长极,把环大亚湾新区建设成为开放引领、创新驱动、富有魅力的现代化生态湾区,为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发挥更大的战略性支撑作用。二、基本原则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把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到开发建设全过程,加强陆海生态系统保护和岸线资源管理,确保发展

9、规模和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人海和谐发展。全域规划,组团开发。加强规划引导,强化空间管理,推进陆地与海洋、城市与乡村全域覆盖的一体化空间规划,遵循“生态型、网络化”的理念,培育一批主题鲜明、分工合理的功能组团,促进城市、产业、人口和生态可持续发展。陆海统筹,区域联动。坚持陆域海洋统筹开发,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现代海洋产业统筹发展,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形成集约高效的科学开发新格局;立足区位优势,强化与京九铁路沿线城市的协作与互动,实现与珠三角核心区和粤东、粤北地区的联动发展,成为区域协作发展的纽带。港城互动,产城融合。以港口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为载体,加快推进港口、临港产业区

10、与城市互动发展,促进城市服务功能和设施同步完善,提升新区整体竞争力,实现“港区城”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开放引领,创新发展。坚持用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谋划新区发展,加强与港澳台及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合作,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着力在新区开发模式、建设方式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探索创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三、战略定位(一)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和炼化一体化后续项目,创新石化产业发展模式,延伸发展中下游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高标准构建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模式,促进石化产业向基地化、园区化、高端化和一体化发展,建设大型石化产业集群。建立石化园区绿化隔离带,控制石化项目岸线使

11、用,做精滨海石化工业景观,打造规模、水平均居世界前列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二)广东陆海统筹综合发展试验区。通过科学合理的陆海统筹规划和设计,处理好岸线利用与腹地开发、陆域开发与海洋开发的关系,实现陆海资源利用的有效衔接,着力统筹陆海产业、土地、岸线、交通、生态环境以及“港区城”的融合发展,推进海洋与陆域统筹管理体制创新,促进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良性互动。(三)珠三角辐射带动粤东粤北发展的增长极。发挥环大亚湾新区的地理桥梁作用,依托高铁站、空港、海港等重大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珠三角核心区的要素吸引能力,加强与粤东、粤北周边地区的合作,构建优势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形成与周

12、边地区分工合作、互动多赢的发展格局,将环大亚湾新区建设成为辐射带动粤东、粤北地区发展的强大引擎。(四)港城融合生态湾区。强化面向临港产业的商务办公、总部经济等生产服务功能,培育与惠州中心城区互补发展的城市功能,营造港城融合的生态人文景观风貌,支撑惠州打造惠城、惠阳大亚湾和仲恺“一城三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开展海岸带整治修复试点示范,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提高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水平,将环大亚湾新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湾区。(五)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统筹惠阳、大亚湾和惠东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率先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坚持和完善最

13、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城市功能组团的开发边界,注重保留滨海田园风光和村庄原始风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涉农二、三产业,大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惠州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四、发展目标(一)到2017年,起步区初见雏形,实现经济总量再造一个新惠州。交通基础设施框架基本成型,港口吞吐量突破1.2亿吨,惠州机场民用航空全面复航。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得到遏制和改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初步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和海洋新兴产业规模扩大,现代服务业活力显著增强。人口规模由130万人增长到160万人左右,地区生产总值由850亿元增

14、长到2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6.5万元增长到12.5万元,实现经济总量再造一个新惠州。(二)到2020年,现代化生态湾区框架基本形成,成为新兴增长极。海陆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与深莞共同形成珠三角东岸便捷高效的客流和物流中心。海洋环境整治与陆源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世界级临港先进制造基地和珠江口东岸生产服务平台更加完善。人口规模达到200万人左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万元,对粤东、粤北地区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三)到2030年,核心区建设成熟完善,港城融合的现代化生态湾区基本建成。全面建成环境优美的生态安全格局和成熟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形成现代

15、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产业结构,人口规模达到280万人左右,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000亿元,成为高端产业聚集区、科技创新引领区、改革开放活力区和绿色低碳示范区。表2-1:环大亚湾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名称单位2012年2017年2020年2030年指标属性绝对值绝对值20132017年均增速(%)绝对值20182020年均增速(%)绝对值20212030年均增速(%)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亿元85020001532001390008预期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6.512.51632预期性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4.2293845预期性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2.52.73

16、.0预期性城乡建设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180235265280预期性人口规模万人130160200280预期性历史文化名村数量个0333约束性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11.612.31415约束性每万人公交车辆拥有量标台4.96.67.8预期性文化特色万人拥有医生数人19.6220.821.5424.2预期性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数量个0.070.20.20.3预期性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元1480178019602500预期性生态建设中水回用率%51020预期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09095100约束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85100100约束性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

17、煤/万元0.7820.7470.6680.493约束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00100100预期性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标准的天数占全年比例%79909598预期性注:地区生产总值绝对值为现价,增长率为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平减指数按103%左右计算。专栏2-1: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预测一、人口发展预测2012年,环大亚湾新区和惠州市域常住人口分别为130万和467.4万,新区常住人口占市域常住人口的27.8%。综合考虑环大亚湾新区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特征,未来新增人口主要有三大来源,分别是本地人口城镇化(包括疏解老城区的人口和周边县区到环大亚湾新区就业、居住的人口)、外来务

18、工人员以及到惠州定居的外来人口,预期环大亚湾新区总人口近、中、远期分别为160万、200万、280万,城镇化水平分别为72%、75%、83%。二、经济发展水平预测2012年环大亚湾新区生产总值为850亿元,考虑新区开发建设初期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作用,20132020年为新区的快速发展期,分别按照15%和13%的年均增长率对2017年和2020年进行预测,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可达到2000亿元和3200亿元;20212030年发展逐步平稳,按照8%的年增长率预测,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000亿元。上述测算,均按地区生产总值平减指数103%左右计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均为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

19、增长率。第三章 空间布局立足全域,着眼长远,合理构建空间开发总体框架,优化城镇体系,突出重点功能区建设,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强化岸线开发管制,加快形成有序有度有限的空间开发格局。一、打造陆海统筹、产城融合的新区空间格局坚持走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以海岸带、自然山体和水系为生态本底,以交通廊道为引导,打破行政区划,整合发展资源,突出发展片区的主导功能,形成空间集约、陆海统筹、特色鲜明的“一轴一带、八大片区”新区总体格局(见图3-1)。(一)打造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一轴一带”。1城市功能拓展轴。依托惠州港和惠州机场两大交通枢纽,以惠州主城区和大亚湾石化基地的联动发展为动力,沿京九铁路支线

20、、惠大高速和惠南大道等南北向交通构建陆海统筹大通道,在大亚湾临港产业片区、惠州南站新城和惠州良(井)(永)湖地区等重要城镇节点和产业区培育航运服务、总部经济、先进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功能,建设联动南北、带动周边、支撑惠州向南向海发展的核心轴。2海洋经济发展带。图3-1 环大亚湾新区空间结构图以大亚湾临港产业片区和稔平半岛滨海旅游片区为双核心,依托沈海高速、厦深铁路和珠江口东岸港口群,向西积极吸引深港科技创新资源,共建以石化产业和海洋科技等为主导的研发平台,加强与深港国际都市圈的紧密合作;向东带动红海湾与大汕头湾发展,延伸大亚湾先进制造和滨海旅游优势,形成广东东部海洋经济特色发展带,共同提升区域

21、核心竞争力。(二)建设功能互补、产城融合的“八大片区”。1大亚湾临港产业片区。位于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石化、汽车和电子信息等产业,构建循环经济新模式,培育港口物流和高端航运服务,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辐射能力强的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大亚湾石化区组团。位于大亚湾荃湾半岛,加快推进石化项目二期、三期建设,促进石化深加工和精细化工生产的发展,建设规模居前、创新活力强大、环保技术一流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大亚湾中心区组团。位于大亚湾澳头镇,面向石化、电子信息和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总部经济、商贸会展、信息服务和科技研发等高端生产性服务功能。西部综合产业区组团。位于大亚湾中心区以西,依托东风汽车和比亚

22、迪发动机等项目,积极引进电动汽车整车项目,建设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和LED产业基地。2惠阳综合服务片区。位于惠阳城区,与大亚湾临港产业片区共同组成珠江三角洲地区性副中心、惠州市级主核心,以及环大亚湾新区内的综合性服务中心。惠州南站新城组团。位于厦深铁路惠州南站周边地区,推进商贸物流、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化区域服务中心功能,建设成为珠江口东岸的专门化新兴服务业中心,惠州南部门户、副中心,服务惠阳、大亚湾区和深圳东部地区的惠阳新中心区。惠阳老城组团。结合城市更新,完善商业商贸、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等生活服务功能,为周边产业区和村镇提供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3新圩低碳产业片区。位于新圩镇

23、,立足深莞惠区域合作,打造惠州国际低碳新城的重要拓展区、绿色低碳产业聚集区和深莞惠城郊型旅游观光胜地。低碳产业组团。重点培育节能环保、太阳能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配套建设绿色建筑和绿色市政基础设施,打造以绿色低碳产业为主导的惠州国际低碳新城。低碳生活组团。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培育低碳居住、生态休闲、健康服务等功能,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建成服务深圳、东莞及周边地区的城郊型低碳生活社区。4镇隆电子信息产业片区。位于镇隆镇,与仲恺高新区联动发展,打造珠三角东部电子电器业生产基地、惠州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重要功能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组团。依托现有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重点培育新材料、新一代移动通信

24、、汽车电子、新型电池、数码显示设备等电子信息产业,提高惠州高端电子信息产业自主配套能力。生活服务组团。结合周边山水资源,重点发展特色商贸、零售等生活服务功能,适度配套城郊旅游服务。5稔平半岛滨海旅游片区。包括平海镇、铁涌镇、巽寮旅游管理区和港口旅游管理区,在尊重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滨海旅游,建设精品旅游景观岸线和精品旅游景点,打造珠三角乃至全国知名的滨海旅游区。巽寮湾商务休闲组团。提升巽寮度假区的发展水平,发展高端滨海度假、商务会议和海上运动等服务功能,建设海洋原生态旅游区、五星级酒店群、特色文化商业街和高品质海景居住区,打造粤港澳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平海古城海洋文化小镇组

25、团。保护平海古城历史建筑,挖掘与重塑滨海古城风貌,建设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和乡土工艺等于一体的海洋文化综合旅游区。6. 稔山特色产业片区。包括惠东稔山镇、黄埠镇、吉隆镇,重点发展商贸流通、创意研发和时尚女鞋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打造海洋新兴产业基地和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示范区。稔山滨海新城组团。依托厦深铁路惠东站和红树林海洋生态园,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滨海展贸、旅游服务和高品质居住等功能,完善公共服务及绿色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生态新城。世界女鞋基地组团。依托黄埠镇、吉隆镇现有女鞋制造基础,重点发展制鞋产业的设计、研发、制造、营销和展示等环

26、节,培育国际一流品牌,打造世界女鞋基地。7. 白花新兴产业片区。位于白花镇,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休闲旅游等产业,成为惠东县城扩容提质的重要载体。新兴产业组团。重点发展与大亚湾石化区相配套的石化新材料产业,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型电子、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惠州新兴产业基地。生活服务组团。依托白花镇区,与惠东县城联动发展,提升商业购物、文化娱乐、旅游服务等功能,发展城郊型乡村旅游,整体提升惠东县城服务水平。8临空产业片区。主要包括永湖、良井和平潭镇,重点发展空港物流、都市农业和休闲旅游等产业,培育城市级乃至区域级的综合服务功能,成为惠州主城区南拓的重要载体。商贸物流组团。依托惠州机

27、场,发展航空指向性物流产业,带动周边加工制造业和相关服务业发展,建设珠三角东岸地区重要航空物流基地。综合服务组团。完善居住、旅游等生活性服务功能,优先为文化体育、医疗卫生、高等教育和综合性会展等市级乃至区域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预留用地,成为惠州主城区远景发展的战略性地区。二、核心区空间布局依托惠州南站和惠州港,推动大亚湾临港产业片区和惠阳综合服务片区港城联动发展,重点建设由惠阳区的秋长、淡水和大亚湾的澳头、西区四个街道办事处大部分地区构成的核心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一)建设客家与海洋文化相融合的城市景观中轴。以惠州南站为起点,建设一条公共空间开放、公共活动聚集,现代港城景观和客家传统风貌相

28、融合,集文化、体育、图3-2 环大亚湾新区城市中轴线示意图科普、娱乐和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活力中轴线。南部以高铁枢纽为核心,集中布局商务办公、商贸金融、酒店餐饮等服务功能,打造惠州城市新门户;中部以文化展示为主题,着力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和公共空间建设,适度引入休闲商业娱乐功能,打造惠阳公共服务核心区,成为区域公共服务中心和惠州文化休闲新地标;北部以古屋河生态景观为依托,建设滨河湿地公园和客家风情旅游小镇,打造滨水休闲旅游区,成为城市生态绿心和岭南特色宜居区。(二)建设港区城联动的六大功能组团。依托区域交通通道构建促进环大亚湾新区港城联动发展、临港产业拓展、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协调发展的四条发

29、展轴,紧密串联海港、产业园区和新老城;依托山体、水库、 图3-3 环大亚湾新区核心区空间结构图河流和近岸海域,构建通江达海、山城相融的生态廊道。在发展轴和生态廊道的共同引导下,重点培育六大特色功能组团,塑造生态组团式的城市活力空间格局。惠州南站新城组团。以TOD模式为导向、公交社区建设为重点,围绕公交枢纽进行土地综合开发。强化对外交通功能,完善以惠州南站为枢纽,以惠澳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白云路等构成的对外交通体系。依托惠州南站、体育文化公园、古屋河湿地沿线地区和亚公顶城市森林公园等景观资源,建设连续贯通、主题丰富的公共空间系统,构建地域特色鲜明的惠阳“城市客厅”。惠阳淡水老城组团。完善公共

30、服务设施、商业设施建设,着力缓解交通不畅难题,打通白云路等几条断头路,形成服务环大亚湾新区的商业服务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稳步推进旧城改造及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保护,活化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支持惠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惠阳北部综合发展组团。统筹城乡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居民点改造,调整用地结构,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提高城市中心土地利用价值。营造城市特色,加强淡水河段沿线整治,增加公共绿地,优化商业设施布局,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创造富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大亚湾中心区组团。强化对石化企业生产性服务功能培育,打造专业性生产服务平台,促进石化产业向中下游延伸。完善生活服务配套,增加影剧院

31、、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建成惠州市级公共服务次中心。大亚湾石化区组团。引导石化产业区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严格控制与大亚湾中心区绿化隔离带的宽度,优化树种配置,预留通山达海的视线通廊。增加人行道、广场和公园等开敞空间,提高绿化覆盖率,营造舒适宜人的产业园区环境。西部综合产业区组团。着力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和新能源汽车三大主导产业,加快与深圳东部的交通对接。结合城际轨道站点,增设公园绿地和配套服务功能。三、以新区建设引领惠州“沿江滨海城市”塑造以高铁、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等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为依托,强化新区与惠城、仲恺的联动发展,构建“一城三组团、三核心结构”的惠州都市区,引领全市域形成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