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9.13KB ,
资源ID:69468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9468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比较文学概论第14次作业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比较文学概论第14次作业参考答案.docx

1、比较文学概论第14次作业参考答案比较文学概论作业 (1)一、填空题 1.比较文学是一门 开放性 ,多方位的 动态性 学科。 2.比较文学除研究文学间的种种现象外,还研究文学与艺术、 社会科学 、 自然科学 等诸方面的联系,这种研究叫 比较文学 研究。 3.与国别文学和比较文学相并列的,还有 总体文学 。 4.早在1872年, 歌德 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个名称。 5. 20世纪后半叶,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文化转型时期。促进这种文化转型的原因有三:首先是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变 ;其次是殖民体系瓦解和冷战结束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格局 ;再次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开辟了新视野;6.比较文学是在

2、19世纪末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它的形成是以1877年世界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1886年第一本 比较文学专著 的出版以及1897年第一次 比较文学讲座 的设立为标志的。7.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是1877匈牙利的 梅茨尔 创办的比较文学学报 ,以“比较文学”直接命名的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作者是 波斯奈特 ,81897年,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在 法国 设立。9.1931年,梵?第根的 比较文学论 对比较文学的 历史 、 方法 、成果都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当时 法国学者 的观点,但其观点有很大的局限性。10.俄国 形式主义学派 对苏俄比较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他们强调形式是艺术特征

3、的重要载体。11.西德当代比较文学的集大成者是 吕迪格 ,他被誉为西德“ 比较文学之父 ”。12.文化发展总是通过认同 和 离异 两者作用来进行的二、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并简要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1.“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 )正确。“和而不同”中首先是“不同”,没有不同就很难有发展,“和”的主要精神就是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这种承认差别,不断追求新的和谐的精神,正是比较文学的精神。比较文学就是一方面要在不同文化的文学里,从诸多差别中,寻求内在的一致,也就是“和”,另一方面,又要从已有的、已然呈现的和谐中,分解出其差别和不同。2.在现代

4、小说中题材就是指客观的具体事件。 ( )在现代小说中,题材不只是客观的具体事件,主观的意象、象征、某种行为、心理也可以构成题材。3.主题往往由一个题旨构成。 ( )主题有时由一个题旨构成,如鲁迅的药;有时由几个或更多的题旨构成,如歌德的浮士德。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客观的素材,那么,主题则更是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三、简答。1、假如对李白和杜甫的创作进行比较研究,这类研究属于比较文学的学科范围吗?为什么?不属于。正如雷马克所说:“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艺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所以,李白与杜甫同属于一国范围之内,他们的比较不具有跨国研究的意义。这种研究一国

5、之内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研究,尽管使用了比较的方法,但只属于国别文学研究。2、请简述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比较文学工作者一方面深入了解他种文化的文学,一方面又从他种文学的比照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他者吸收营养,谋求新的发展,这就是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它表现在首先在与“他者”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特点。其次,“互补”是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但决不是把自己变得和对方一样。再次,“互补”还表现为以原来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或误读)另一种文化的文本。最后,“互补”还包括一种文化的文本在进入另一种文化之后得到了新的生长和发展。以上几方面的“互补”

6、显然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3、简述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中的主要观点。第一、比较文学是一种没有语言、种族和政治界限的文学研究;第二、对比较文学来说,比较历史上毫无关系的语言和风格方面的现象,同研究从阅读中可能发现的相互影响和平行现象一样很有价值;第三、比较文学不能只用来研究文学史(渊源和影响),而且也要用来研究评论和当代文学;第四、比较文学从国际的角度来研究一切文学的,一切文学创作和经验都有统一的一面,因而存在着从国际的角度来展望建立全球文学史和文学学术这一遥远的理想;第五、比较文学的性质和对象决定了不可能只局限于运用单纯的比较方法,在比较文学的论述过程中,“描绘、特性刻画、阐释、

7、叙述、解说、评价等方法都同比较一样经常运用”。四、论述题。1、谈谈学习比较文学的必要性和意义,请举例说明。(1)比较文学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遏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危机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沟通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民,通过对话使他们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以至互相欣赏。比较文学就是促使人们进行沟通的方法。(2)比较文学有助于扩展人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充满着高科技杀人武器和无处不在的恐怖活动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扩展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之恢复丰富和美,实在是当务之急。比较文学注重在多元之化中欣赏不同的文化之美,它可以提供给我们多种多样的欣赏的快乐。(3)比较文学有助于从他人观点

8、更好地了解自己。比较文学提供了一种用别人的眼光来审视文学自我的可能,当我们发现西方人对中国文学的特殊诠释,或西方发现我们对于西方文学的不同理解,往往都会形成一种启发和惊喜。(4)比较文学是参与和更新世界文学建构的重要途径。比较文学在与他种文学的交往中,以“互为主观”、“互为语境”、“互相参照”、“互相照亮”为已任,是沟通各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2、为什么说将比较文学历史的前半段概括为“法国学派”、“影响研究”是不科学的?法国的比较文学不仅十分丰富,而且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任何企图将复杂的现象勉强纳入一个“法国学派”或“影响研究”来概括,都是不科学的。1897年,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在法国里昂

9、设立,由戴克斯特担任第一位比较文学教授。他曾做了“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讲座。后来,戴克斯特的同学倍兹撰写了比较文学书目集,并且在海涅在法国、比较文学诸研究中特别强调文学与美学、历史学、心理学诸方面的关系,开拓了法国比较文学的领域。戴克斯特逝世后,巴登斯贝格接任了里昂比较文学讲座的职位。他是第一个系统地采用严密的考证方法研究外国文学对法国文学影响的学者。他创办了比较文学评论以及现代比较文学研究所,使巴黎成为世界比较文学的中心。他特别反对仅仅对两个不同对象同时看上一眼就作比较,他总是用充分的实际材料来支持他的结论。其主要著作有:歌德在法国、文学史研究、巴尔扎克所受的外来影响等。

10、此后,法国不少大学相继开设了正式的比较文学讲座。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从比较文学的历史到方法和成果都作了系统论述。他的观点代表了当时法国学派的观点,但服以欧洲为中心来讨论比较文学的性质和任务,有很大的局限性。1968年,热纳著总体文学和比较文学认为,比较文学不应该排斥文学理论和美学问题。后来,一些法国学者意识到比较文学应该重视欧洲以外文化传统的文学,如艾伯格、基亚等。综上所述,法国比较文学是发展与复杂的,不能简单化。比较文学概论作业 (2)一、填空题1. 素材 指的是原始材料,它往往是触发作家思考的实际生活现象、人物、传闻、轶事。当作家采用这一原始材料,经剪裁,并将它写入作品时,它就成了 题材 。

11、2.题材所显示的信号和意义就是 题旨 或称“ 母题 ”。3.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客观的素材,那么, 主题 则更是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4. 象征 是以外在的、可见的事物,暗示一种抽象的、普遍性的意义。它所强调的不是直接的、具体的物象,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意义。5. 原型 一般是指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主题、意象等等。6. 通过原型批评,比较文学的主题研究进一步与 心理学 、 人类学 、神话学 、社会学 结合在一起而向更高的层次发展。7. 不同文化体系的读者显然有不同的“接受屏幕”,这种不同,反应着他们不同的文化心态和心理结构,这正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8.在比

12、较文学的研究中,我们说一个作家受到另一个外国作家的影响,首先是指一些外来的东西被证明曾在这位作家身上或他的作品中产生作用,这种作用在他自己国家的文学传统里和他自己的个人发展中过去是找不到的,也不会产生的;同时这是一个有生命的移植过程,并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出来。 9.我国三次大规模的文学冲突,一次发生在 魏晋时期印度佛教大规模传入之时 ;一次发生在 五四时期,西方民主、科学思潮引进前后 ;一次发生在 马克思主义逐渐取得统治地位的20世纪20年代后 。 10.“启发 促进 认同 消化变形 艺术表现 ”,这是文学影响的全过程。文学影响,有时表现为全过程,有时表现为其中的某些环节。 11.目前我国比较文

13、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接受和影响的模式是X作家和Y作家 ,或X作家在Y国。 12.在差别的相互作用中求得发展有各种复杂的途径,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 他者原则 ”和“ 互动原则 ”。三、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并简要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1.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不同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和利用共同的题材。( V )因为有些题材往往在许多国都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2.文学间的互相影响就是指文学活动中模仿、同源、借用、流行。( X )模仿、同源、借用、流行都和影响有关,但都不完全等同于影响3.目前我国比较文学研究中,接受和影响的模式只有X作家和Y作家以及X作家在Y国两种。(

14、X )X作家和Y作家以及X作家在Y国两种模式是目前我国比较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但接受和影响的模式远不止这两种,是十分繁复的、三、简答。1、举例说明外国文学和西方思潮在中国传统题材和主题流变中的表现。五四时期,外国思想、外国文学大量渗入中国,传统的主题和题材由于引进了新的观念,新的文学形式而获得了新的生命。如昭君的故事传统主题有写红颜薄命的,有写爱情与政治矛盾的,有写恶人恶报的等等,而真正使其发生根本改变的是五四时期郭沫若的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之一的王昭君。这个剧本里,首先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同时还有对个人价值和对于人性的承认。这些观念无不代表着大量从西方引进的民主自由思想。2、简述中西诗学比较

15、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在于:世界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眼界日益开阔,交往日益频繁,世界文化正在趋向综合,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自己的理论只适用于地球一隅,而要求它能解释全球各种不同体系的文学现象。一种文学理论,如果它是普遍的,不仅要能解释西方文学现象,而且要能解释东方文学现象。可能性在于:首先,文学创作是统一的,因为人类有着共同的体验形式,如欢乐与悲伤,希望与绝望,离别与聚会等,也有共同的生命形式,如个人与社会,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等。尽管内容千变万化,但这些共同形式却反复。其次,文学经验是统一的,任何文学都得回答“文学是什么”、文学存在的价值、文学存在的特殊形式以及诗人的感受方式、诗意等等

16、,所以从全球角度探索文学共同特点与规律才成为可能。3、简述管锥篇的主要内容。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是因为管锥篇等文章的发表为标志的。钱钟书首先指出“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交互渗透,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串着不同的学科。”于是寻找这些对象的规律就成了可能的。在管锥篇中钱钟书就总结了许多文艺共同规律。另外,管锥篇对西方文艺理论阐明中国文艺现象和以中国文艺理论阐发西方作品的双向阐发研究。在跨学科研究和译介学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阐发。四、论述题。1、为什么说接受研究弥补了影响研究的不足,为拓宽比较文学的研究空间奠定了基础。过去有人认为,影响研究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影响研究与文学内的文学性无

17、关,似乎是只研究作家与作家之间或作家与思想家之间的交往,属于外缘研究的范围;二是文学发展主要决定于文学本身的内部规律,似乎与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不大。接受理论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接受理论首先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突破了孤立研究作品本文,强调作品本身文学性形成的就包含了作品所处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相互制约的背景。在接受理论看来,研究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正是研究内在的文学性形成的重要方面。其次,既然文学作品总是在一个相互关系这网中向前发展的,文学关系发展的历史就不是可有可无的次要现象,而是研究文学历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接受和影响是同一过程的两面,接受研究改变了影响研究

18、的单向性,对比较文学而言,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意义重大。首先,由于“接受屏幕”的不同,一部作品在本国和在外国被接受的状况也肯定不同。通过外来作品中某种成分拒绝或接受或改造的复杂过程,我们不仅可以充分发掘出作品的潜能,而且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体系的特点。其次,对外国作品的接受往往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反映出接受者的不同个性。再次,通过关于接受的研究可以考察时代的变化。(要求举例说明)另外,关于接受的“反射”现象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项目。最后,接受理论为比较文学研究者提供了编写完全不同于过去体制的新型文学史的可能。2、从互动认知和双向诠释的角度看,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为什么比较文学学科必将获得空

19、前发展。从一种封闭的环境来认识自我,很难避免其局限性,人们要更充分认识自己就需要跳出自身,营造一个距离的空间。比较文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用别人眼光来审查文学自我的可能。自全球化时代提出文化多元问题以来,如何推进不同文化间的宽容和理解成为学术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号。重视从“他者”反观自身的理论逐渐为广大理论界所接受,并为多元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这种互动认知的思维方式使西方的汉学研究有了很大变化和进一步发展。如,比较文学由过多多局限于希腊和希伯来文化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体系内,对非西方文化采取征服或蔑视的态度,而在多元化的今天,比较文学迅速突破了封闭的西方文化体系,进入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相互参照

20、的范围。比较文学概论作业 (3)一、填空题1.从诗歌的历史传统来看,西方最早的诗篇是 叙事诗 ,其诗学观念强调并着重冲突、结构、情节与人物个性的描写,而中国诗歌的传统是以 抒情诗 为主,其相应的诗学观念特别注重 抒情 和 韵律 等问题,始终强调“ 情景交融 ”、“ 神与物游 ”、“ 物我合一 ”、“ 物我两忘 ”等问题。2.中国古典戏曲接近 抒情 文体,欧洲传统戏剧重心是 动作 。中国戏曲结构崇尚单纯,因此其结构往往是 线状结构 ,而西方戏剧的结构则不同,其结构往往是 网状 的。3.在中国传统戏剧中,与欧洲传统戏剧中追求的“真实感”相对的是其“ 涵虚性 ”。4.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一样,都把文学

21、的根本性,或文学的“存在方式”归结为 以有限的客观具体形象表达无限的主观的抽象情思 5.欧洲浪漫主义的传入中国当从 鲁迅 算起。1907年,这位作家在日本写作长篇论文 摩罗诗力说 ,系统地追寻了“摩罗”诗人在欧洲各国的踪迹。6.田 汉是“五四”时期谈论和提倡浪漫主义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接受 厨川白村 的比喻性说法,认为浪漫主义是青春现象。7.很能反映中国新文学创始者们如果理解和接受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是1922年左右小说月报开展的关于“ 自然主义 ”的讨论,而中国新文学初期的“ 问题剧 ”与“ 问题小说 ”的创作热潮正是现实主义创作观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8.西方现代主义传入中国的第一个象

22、征性标志就是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所引起的普遍共鸣。9.20世纪30年代前后,翻译研究已发展为比较文学中一个自成体系的被称为“译介学”或“媒介学”的不可或缺的分支。二、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并简要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1.“在远东国家中,迄今为止还没有按照类属对文学现象进行过系统的分类!”( )答:这种说法不够确切的。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成书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已经对诗歌进行了风、雅、颂的分类,后来,班固、曹丕、陆机、挚虞等都进行过分类。特别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功能”为标准,建立了三十四种文类的系统,同时,他在这个系统之外,创造性的提出了“体性”的新

23、的研究层面。因此上述说法是不确切的。2.只有在同一文化系统中,才能找出那些有意无意共同支持着的共同元素,在不同文化体系中进行文学理论的比较是不可能的。( )由于术语、概念、欣赏习惯、心理结构、哲学体系的不同,不同文化系统中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是比较文学中最困难的课题,但是困难并不等于不可能。目前,已有关于中西文学理论关于文学存在方式、文学存在理由等各方面的比较研究。3.中西文论都承认文学有模仿或反映世界,提高人们认识的功能。因此,中西诗学在文学的存在理由方面取得了完全的一致。(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尽管中西文论中都承认文学有模仿或反映世界,提高人们认识的功能,但这里的“世界”有客观世界、主观

24、世界、理念世界、道德世界的区别,西方文论中谈得最多的是一个具体存在的实体的世界,而中国文论所强调的则是一个形而上的、总体的、偏重于道德风尚和抽象关系的虚实相生的世界。而且西方的模仿多少带有人为的、自觉的去仿照和创造的意思,而中国文论则强调是自然的流露。三、简答。1、简述中西诗歌比较研究的范围和应注意的事项。中西诗歌比较研究的范围既包括英、法、德、意、俄、西班牙等欧美各国的诗歌,也包括了中国的汉、藏、蒙、维吾尔等各族的诗歌,还包括了与诗歌有关的语言学、心理学、哲学、民俗学、历史学与艺术等众多学科领域。中西诗歌的比较研究,是包含了众多对象与众多层次的复杂的研究工程,这就要求我们科学地、辩证地、宏观

25、与微观结合地从事这一研究。与此同时,还应调动多种研究方法,采取多种研究视觉,同时紧紧围绕文学研究这个中心。对中西诗歌比较研究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既要用宏观的比较文学眼力把握研究对象,又要用微观的细究来扎实的处理中外诗歌现象。与此同时,还应当平等和综合地运用中外各家理论之长来推陈出新,避免陷入欧洲中心主义模式的窠臼。唯此,才能符合浩瀚悠久而又自成体系并丰富多彩的中外诗歌实际,也才能发扬比较文学之长去获得更加全面与可信的科学知识。2、简述中西小说结构方面的不同。从整体结构看,中国古典小说结构布局的目的,是把生活中复杂错综发生着的事件整理为头绪分明的线索,以期明确而饱满地表现主题。要求脉络分明,层次井

26、然,不管情节如何复杂,小说结构有必要使之线索清楚。西方小说结构布局则信笺于将生活中普通的事加以组合,突出情节的吸引力,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对主题的与想象,作者喜欢将种种线索交错在一起,忽隐忽现。结构的手段不是使矛盾显明,而是使之隐蔽,读者必须各个发掘,才能明白主题的全部内涵。3、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中西戏剧结构有什么不同。中国戏剧结构崇尚单纯,线索以明白简单为主,矛盾随起随结,不牵枝蔓,不存暗线。即多采用线状结构。西方戏剧多采用网状结构,即便是脉络很简单的事件也可以构成网状的矛盾冲突。四、论述题。1、看以下的故事,其中反映了什么样的比较文学原理。从前在水下有一只青蛙和一条鱼,他们常在一起玩,

27、是好朋友。一天,青蛙跳出水面,看到了许多新鲜事物,回去向好友鱼报告说,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他看到了人,他们身穿衣服,头戴帽子,手握拐杖,足履靴子;这时,鱼的头脑中就把人想象成一条鱼,身穿衣服,头戴帽子,鱼鳍握拐杖,尾翅上吊着两只靴子。青蛙说,鸟有翅膀可以在天上飞,于是鱼的头脑中又出现了一条腾飞的鱼。青蛙又说有车,带着四个轮子,于是在鱼在脑中便出现了一条带四个轮子的鱼。本故事反映了比较文学起源于了解他人的兴趣。本故事反映了由于“接受屏幕”的不同,对于事物的接受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正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接受屏幕不同,期待视野也不同。所谓“期待视野”是作者在“接受屏幕”所构成的接受前提下对作品向纵

28、深发展的理解和期待。在读者将作者所提供的各种场景和人物发展的可能性加经“整合”的过程中,“期待视野”起着很大的作用。“期待视野”因读者的不同文化体系而不同,而且也随着时代精神和风尚的变化而变化。2、试述西方现代主义的传入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到20年代中期,笼罩思想界、文化界的是沉闷的政治低压和思想低压。苦闷与彷徨成为一种流行病,西方现代主义迅速在中国流行。第一个象征性的标志是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所引起的普遍共鸣。在翻译此作时,鲁迅的野草相继问世,稍后创造社中年轻一代开始转向法国象征派,后来的李金发与戴望舒成了代表。综合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可以发现当时中国新文学创始时期的共同特点就是丧失目标

29、、意义和价值标准的苦闷,和返回个人内心甚至潜意识。比较文学概论作业 (4)一、填空题1.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正在出现一种整一化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的 综合性 ;其二是研究的 整体性 。2.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包括自然人体),人文科学研究的是 人文现象 。3.从方法论上来说,系统论的特点是 数学化 ,也就是 量化 。4.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面,即“ 本我”、“ 自我 ”和“ 超我 ”。5.精神分析学表现在文学思潮方面,首先是 超现实主义的兴起。1924年,布勒东起草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要求把人的意识从 逻辑 和 理性 解放出来。6.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在文学理论

30、和文学批评方面也引起了很大的革新,如将“ 情意结 ”的观念引入了文学批评。7.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 文学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为各种艺术之间的相互参与 和 配合 ,同时也表现为互相 孕育 和 启发 。8.关于各门艺术间的差别,西方艺术理论作了很多探索,最著名的是莱辛的 拉奥孔-论绘画和诗的界限 。9.“跃出”一种艺术载体,要求在另一种载体中得到表现的现象,钱钟书称之为“ 出位之思 ”。 二、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并简要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1.将作者作品读者这一以作品为中介、构成作者与读者交流的复杂过程作为一个具有多向关系的总的系统来考察,与只限于考察某一局部或局部关系其实是相同的。( )错误。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作者在特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制约下写出了作品,作品作为一个符合系统,将作者意识到的或尚未意识到的信息传递给读者,读者并不是消极地接受这些信息,而是在特定的主观和客观的条件的制约下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再创造。系统论这种把文学作为一个有普遍联系的整体来进行研究,开阔了研究的视野,也往往能得出有意思的不同于局部或者局部关系考察的新结论。2.哲学思想可以离开文学而存在,文学却不可能完全离开哲学思想而独立。(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文学家是人,是思考着的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