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4.20KB ,
资源ID:694375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9437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数学教案组织比赛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数学教案组织比赛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1、数学教案组织比赛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数学教案组织比赛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组织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及背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84页。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数据的收集及整理 教具准备:统计图若干张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从幼儿园到现在,你们参加过哪些比赛呢? 师:小朋友们个个多才多艺,老师真为你们有这样的幸福生活而高兴。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学校将举行一次大型的文体活动,我们班也准备组织一项活动比赛,

2、大家高兴吗?应该组织哪一项活动比赛好呢?谁帮老师出出主意? 生自由发言 师:刚才,同学们都积极地给老师提出了建议,都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你们都是提问能手。但是我们只能举行一项活动,你们说老师应该怎么办呢?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不少啊!这一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统计。(板书课题:组织比赛) 二、调查统计,解决问题 1、调查准备 明确要求 师:我们先以小组单位进行调查,请小组长把1号信封里面的统计图拿出来,大家仔细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这是一张“最喜欢的活动统计图”,有5个直条,下面写着跳绳、踢球、其他,还有两个括号。 师:是啊!有跳绳、踢球,还有两个项目没有告诉我们,你们说应该填什么活

3、动项目好呢?“其他”是什么意思呢? 生回答 师:在调查之前,我们先来讨论几个问题。每个同学只能向小组长汇报一项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并由小组长记录调查的结果。小组长可以用什么方法记录调查结果呢?调查记录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发言 2、调查收集 整理数据 (1)小组调查活动(配音乐) (2)小组汇报结果 师:调查活动结束,哪一小组的来说一说,你们组喜欢哪一项活动的人数最多?你们是怎样调查的?你能根据自己小组的调查结果预测一下,全班中喜欢哪一项活动的人数会最多?理由呢? 生发言 师:为什么他们预测的结果不同呢?怎样才能知道全班中到底喜欢哪一项活动的人数会最多? 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只要把各小组

4、统计的结果合起来,再统计一次,就可以知道了。请各小组长把你们组的统计结果展示给大家看 (3)制作班级统计图 师:请小组长分发2号信封里面的统计图,并请各位小朋友把调查项目补充完整。请各位小朋友根据各组的统计结果,来作班级记录。 生活动,指一名板演 师:象这样的统计图,我们就把它叫做“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3、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师:班级统计图出来了,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什么?根据我们班的统计情况,你觉得我们班级举行什么比赛最好呢?理由是什么? 师:如果一年级2个班一起举行活动比赛,你准备向年段长,建议举行哪一项比赛?理由呢? 师:老师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课后去完成?你们准备怎样进行调查统计呢? 生自由

5、发言 三、应用拓展 实践创新 师:“六一儿童节”,我们除了举行比赛活动,还需要买一些奖品,买什么奖品好呢?同学们能应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小组长分发3号信封里的统计图,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这个任务好吗?“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及评析江苏海安南莫小学(226681)范 强【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掌握圆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第一”观点的启蒙教育及热爱祖国的教育。【教学重点】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教

6、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录像、投影片、3个大小不等的圆、分别在一端系上红、白小球体的绳子各一根。学具:圆、直尺、小绳。【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认识圆的周长。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它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它的周长和边长有什么关系?(师出示正方形的图形。)学生指着图形回答上述问题。生:这是一个正方形的图形,这四条边的长度的总和就是它的周长。周长是边长的4倍。教师当场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以两条折线的交点为圆心画了一个最大的圆。提问:圆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谁能指一指。师:通过手摸正方形周长和圆的周长,你发现了什么?生:正方形的周长是由4条

7、直直的线段组成的;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的曲线。老师请同学们闭眼睛想象,圆的周长展开后会出现一个什么图形呢?老师一边显示图象一边讲述:以这点为圆心,以这条线段为半径画圆。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现在将圆的周长展开,请观察出现了什么情况。圆的周长展开后变成了一条线段。(2)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认识了圆,知道了半径、直径和周长,学会了测量和计算圆的半径和直径,那么圆的周长能不能测量和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板书课题:圆的周长计算)【评: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圆周长的计算,教师注意了必要的复习铺垫,并引导学生研究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这就为学习圆的周长计算做

8、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和心理上的准备。渗透了要求圆的周长也需从研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入手】2、学习新知。(1)学生动手实验,测量圆的周长。全班同学分学习小组,分别测量手中三个大小不等的圆的周长。并报出测量后的数据。(学生测量圆的周长,并板书测量的结果。)师:你们是怎么测量出圆的周长的呢?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圈,这一圈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师:你是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如果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让你测量它的周长,能用这样的方法把圆形水池立起来滚动吗?(老师边说边做手势,同学们笑了。)生1:不能。师: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吗?生2:我用绳子在圆的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也就

9、是圆的周长。教师轻轻地拿起一端拴有小白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使小白球滑过的轨迹形成一个圆。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你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生2:(不好意思地摇摇头)不能了。师:看来用滚动的方法或是绕绳的方法可以测量出一些圆的周长,但是实践证明是有局限性的。那么,今天我们能来能探索一种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评:从滚动圆测量、绕圆周测量,到空中的小球所经的轨迹画出的圆不好测量,不断的设疑、激疑,导出要探索一种求圆周长的规律,使学生感到很有必要,诱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2)根据实验结果,探索规律。教师将一端分别系上小球(一个白球、一个红球)的两条绳子同时在空中旋转,使两个小球经

10、过的轨迹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师:这两个圆有什么不同?生:两个圆的周长长短不同。师:圆的周长由什么决定的呢?生:是由老师手上的那条绳子决定的。绳子短,周长短;绳子长,周长长。师:请认真观察,(教师再演示)这条绳子是这个圆的什么?生:是这个圆的半径。师:半径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周长又和什么有关系呢?生:半径和直径有关系。圆的周长和半径有关系,也就是和直径有关系。师: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请同学们动手测量你手中那些圆的直径。(学生测量圆的直径)随着学生报数,教师板书:圆的周长圆的直径9厘米多一些3厘米31厘米多一些 10厘米 47厘米多一些 15厘米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计算、讨论圆的周长和直

11、径的关系。(学生讨论,教师行间指导、集中发言)生1:我发现这个小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师:整3倍吗?生1:不,3倍多一些。生2:我发现第二个圆的周长里包含着3个直径的长度,还多一点。生3:我发现第三个圆的周长也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师: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滚动法验证:绳绕法验证:投影显示验证:直径:周长: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计算所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是具有普遍性的。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到底多多少呢?第一个发现这个规律的人是谁呢?投影出示祖冲之的画像并配乐朗诵。“早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就精

12、密地计算出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1415926-3.1415927倍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算得最精确的数值-圆周率。祖冲之的发现比外国科学家早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是一个何等漫长的时间啊!为了纪念他,前苏联科学家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同学们的眼睛湿润了。教师很激动地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今天正是走了一番当年科学家发现发明的道路,很有可能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努力吧,同学们!数学中还有许多未知项等待你们去发现、去探索。”教师继续讲到:刚才我们讲到了圆周率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板书

13、: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时根据需要取它的近似值。一般取两位小数:3.14。师:如果知道了圆的半径或直径,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吗?这个字母公式会写吗?(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看书)板书公式:C = dC = 2r【评:首先通过教师演示揭示圆周长有的长些、有的短些,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测量、计算、讨论圆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充分感知,又反复加以验证,使学生对于圆周率的概念确信无疑。这一段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结合认识圆周率对于学生进行热爱中华民族的教育,也是恰到好处的】3、反馈练习、加深理解。请同学们把开始测量的三个圆的周长用公式

14、准确计算出来。(学生计算)师:通过用测量、计算两种不同的方法算出圆周长,你有什么发现?生:计算比测量要准确、方便、迅速。(1)根据条件,求下面各圆的周长(单位:分米)(学生计算,得出结果)师:为什么题目中给的数据都是10,可计算出的圆周长却不同呢?生: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是10,但第一个图中的10表示直径,第二个图中的10表示半径。因此选择的计算公式就不同。给了直径,可直接和圆周率相乘,得出周长。给了半径,就要先乘2,再和圆周率相乘,得出周长。【评:教师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给了两个数据,一个直径是10分米,一个半径是10分米,让学生计算后区分不同。这样可以弄清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揭示

15、本质属性,能有效地促进知识技能的正迁移。】(2)判断正误。(出示反馈卡) 圆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14倍() 圆周率就是圆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 () C = 2 r = d() 圆周率与直径的长短无关 () 3.14()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一部分同学认为第题是错误的。教师举起了表示半圆的模型,(如图)请判断失误的同学们亲自指一指半圆的周长。在操作中,同学们恍然大悟,发现半圆的周长比圆的周长的一半多了一条直径的长度。(3)抢答。直接说出各题的结果。(单位:厘米) d = 1 C = ? r = 5 C = ? C = 6.28d = ?r =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报出自己算出的答案)(4

16、)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口述:在一个金色的秋天,我和同学们来到天坛公园秋游,一进门就看见一棵粗大的古树,我问大家: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到这棵大树截面的直径?当时张伟同学脱口而出:好办,把大树横着锯开,用直尺测量一下就可以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摇摇头,表示不赞赏。一位同学站了起来:“张伟锯古树该罚款了。” 教师补充了一句:“是啊,你们有什么比张伟更好的办法吗?”教室里热闹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生1:“不用锯树,只要用绳子测量一下大树截面的周长,再除以圆周率就可以计算出大树截面的直径。”(同学们笑了,鼓起掌来,表示赞赏。)(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请打开书-看书。教师

17、再一次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贴着的三个圆,提出问题:“这三个圆什么在变,什么始终没变?”师:同学们通过圆的直径、周长变化的现象,看到了圆周率始终不变的实质。同学们能经常用这样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会越来越聪明的。(板书:变-不变)师:下课的铃声就要响了,最后我留一个问题,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一试。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怎样画?【简评:这节课的设计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教学目的明确,能从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明确、具体,教学过程很好地完成了教学要求。2、能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呈现过程层次清楚,能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

18、程中来。教学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环节紧凑,密度得当。3、教学方法既灵活多样又讲求实效。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程序设计比较精细,或由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或教师演示直观教具,学生不止一次地操作学具,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情境,并能适时地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培养思维能力。整节课始终注意以教师的情和意,语言的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来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感知,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4、能精心设问,问题能从多角度提出,正反向进行。问题提得准,导向性强,设问有开放性,语速恰当,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5、练习的安排计划性强,有针对性,先安排了一些巩固新知的基本练习,又安排了

19、判断练习,口算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练习有层次,形式多样,学生愿意做、愿意学。安排操作性练习,能启发学生的创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的内容,练习十五的第14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认这些图形。 重、难点:能辨认出不同状态下的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多种不同的形状(边说边拿出一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的实物,如装墨水瓶的纸盒、火柴盒等)。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能回答可由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以告诉大家,再板书:

20、长方体。教师让学生拿出带来的长方体形状的纸盒(教师可将自己预先多带来的纸盒分发给没有带来的学生),并提问:“大家仔细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大部分学生随意地一个面一个面地数,个别学生会有顺序地数。教师行间巡视时,要注意发现会有顺序地数的学生。) 教师:“长方体有几个面?”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让他再数一数。教师再叫会有顺序地数长方体多个面的学生来数一次。 教师:“我教你们一种不容易数错的方法,(边指着长方体的模型,边说)长方体有上、下两个面,前后两个面,左、右两个面,一共有六个面。” 教师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教师问:“这也是一个长方体,它有几个面?相对的面一样吗?”

21、教师让学生拿出带来的长方体实物(教师注意调配一下学生的长方体,使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不同形状的长方体)。要求学生看一看长方体实物的各个面和相对的面有什么特点,并按照上面的问题提问学生。 这样使学生明确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着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 2初步认识正方体。 教师出示一些正方体的实物,如魔方、正方体的积木块(或小木块)和药盒等。提问: “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正方体。要求学生拿出带来的正方体实物,让学生看着实物,教师提问:“正方体有几个面?”进行观察、分析,并要求学生分别回答上面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正方体也有6个面。 3出示长方体图和正方体图。 教师先出示长方体图,并且将

22、长方体图跟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模型加以对比。使学生知道这样的长方体模型画出的图应该是教师出示的图形的样子。 学生认识正方体图的过程同上。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师出示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和一个棱柱体、一个圆柱体的实物。提问: “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并让学生从中挑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师:“平时你还看到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哪些是正方体的?” 课间活动。 5做教科书第72页上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说一说中间一行的每一个图形的名称,再让学生把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跟它们所对应的几何图形用线连起来。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五中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然后集体核对。 2做练习十五中

23、的第2题,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品。 3做第3、4题。做第4题时,教师先提问学生,正方体的6个面中每个面的大小怎样?(每个面都一样大小。)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摆。 三、小结 教师要学生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的面一样吗? 接着回忆正方体有几个面?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6面,相对的面一样正方体:6面,6个面都一样教学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认这些图形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图形的名称难点:辨认这些图形能够区别长方形与长方体,正方形与正方体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多少个正方形?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圆?(投影片)(

24、二)学习新课1初步认识长方体(1)出示长方体实物(装墨水瓶的纸盒、火柴盒)师:同学们看这个纸盒和火柴盒,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学生能回答可由学生回答,不能回答老师告诉学生,并板书:长方体(2)看一看、摸一摸让学生拿出一个长方体实物,看一看它的形状,摸一摸每个面师:长方体有几个面?怎样正确地数出?(长方体有上、下两个面,前、后两个面,左、右两个面,一共有六个面)师:长方体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相对的面一样吗?(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一样)教师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师:这也是一个长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相对的面一样吗?(这个长方体有六个面,有四个面是长

25、方形,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一样)(3)举例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的形状是长方体?(4)小结师: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我们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着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有的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有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是长方形板书:6个面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教师出示长方体实物,变换摆放方向,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长方体如下图:2初步认识正方体(1)出示正方体实物(魔方玩具、方积木块)师: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正方体师: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正方体数一数有几个面,再拿一个正方形的纸放在正方体的每

26、个面上比一比师生共同得出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板书:6个面 正方形3认识长方体图和正方体图师:现在我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画成图,你们认识吗?教师出示已画好的长方体图和正方体图,让学生说出它们各自的名称,并贴在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左面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正方体是什么样子的?(2)选图形(投影片)(三)巩固反馈1教科书 p23做一做先让学生说一说中间一行的每一个图形的名称,再让学生把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和它所对应的几何图形用线连起来然后集体订正2在长方体下面画3在正方体下面画4数一数长方体有( )个 正方体有( )个长方形有( )个 正方形

27、有( )个5动手摆教科书练习七第2,3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就可以了由于是初步认识,因此不要对学生提更高的要求首先通过实物对长方体有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知道长方体有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继而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然后教师通过变换长方体的摆放方向,从直观上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最后教师再出出示长方体图,让学生抽象的认识长方体体现了对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培养通过选图形、数一数、摆一摆三个层次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已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概括、迁移,在比较中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辨认长方形和长方体、正方形和正方体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度的发散状态,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板书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