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68.38KB ,
资源ID:69293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9293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叠加定理和戴维南.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叠加定理和戴维南.docx

1、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实验三 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验证实验三 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验证 2学时(一)叠加原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二、原理说明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源或电压的代数和。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少 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少K倍。三、实验设备表(一)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直流稳压电源0 30V可调二路2可调直流恒流

2、源0 500mA可调13直流数字电压表14直流数字毫安表15迭加原理实验电路板1HE-12四、实验内容实验线路如图(一)所示,用 HE-12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1、将电压源的输出调节为12V,电流源的输出调节为7mA,接入 U S 和 I S 处。2、令 U S 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 K1投向 U S 侧,开关 K2投向开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二)。表(二)单独作用单独作用、共同作用单独作用3、令 I S 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 K1投向短路侧,开关K2投向 I S 侧),重复实验步骤 2的测量和记录,数

3、据记入表(二)。4、令 U S 和 I S 共同作用(开关 K1和K2分别投向 U S 和 I S ),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二)。5、任意按下某个故障设备按键,重复实验内容4的测量和记录,再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出故障的性质。五、实验注意事项1、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或者用电压表测量电压降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并应正确判断测得值的+、-号。2、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六、预习思考题1、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 U S 、 I S 分别单独作用,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 U S 、 I S 短接置零?2、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的迭加性与齐次性还成

4、立吗?为什么?3、当 K1 拨向短路侧时,如何测 U FA (或 U AB )?七、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数据表格,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即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与齐次性。2、各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试用上述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作结论。3、心得体会及其他。(二)戴维南定理验证一、实验目的1、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2、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二、原理说明1、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将电路的其佘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称为含源一端口网络)。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

5、个等效电压源来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 U S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U OC ,其等效内阻 R 0 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U OC ( U S )和 R 0 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2、有源二端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 U OC ,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 I SC ,则等效内阻为如果二端网络的内阻很小,若将其输出端口短路则易损坏其内部元件,因此不宜测其短路电流。( 2)伏安法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

6、外特性曲线,如图(一)所示。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则内阻也可以先测量开路电压 U OC ,再测量电流为额定值 I N 时的输出端电压值,则内阻为。( 3)半电压法如图(二)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一半时,负载电阻(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值。( 4)零示法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如图(三)所示。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内阻的稳压电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较,当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将为“ 0”。然后将电路断开,测量此

7、时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3、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在图(二)中调节负载电阻 R L ,测量其电压、电流,当 R L = R 0 时,测得的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即 R L 的功率为最大, R L = R 0 即是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三、实验设备表(一)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可调直流稳压电源0 30V12可调直流恒流源0 500mA13直流数字电压表0 300V14直流数字毫安表0 500mA15万用表1自备6可调电阻箱0 99999.91HE-197电位器1K/2W1HE-118戴维南定理实验电路板1HE-12四、实验内容被测有源二端网络如图(四) (a),即

8、DG05挂箱中“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线路。1、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得戴维南等效电路的 U OC 和 R 0 。在图(四) (a)中,接入稳压电源 U S =12V和恒流源 I S =10mA, 不接入 R L 。分别测定 U OC 和,并计算出 R 0 。(测 U OC 时,不接入 mA 表 )。表(三)U OC ( V )I SC ( mA )R 0 =U OC / I SC ( )2、负载实验按图(四) (a)接入 R L 。改变 R L 阻值,测量不同端电压下的电流值,记于下表,并据此画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表(四)R LU ( V )I ( mA )3、验证戴维南定理:从电

9、阻箱上取得按步骤“1”所得的等效电阻 R 0 之值,然后令其与直流稳压电源(调到步骤“ 1”时所测得的开路电压 U OC 之值)相串联,如图(四) (b)所示,依照步骤“2”测其外特性,对戴维南定理进行验证,并计算各功率 P L ,记入下表。表(五)U ( V )I ( mA )P L ( W )4、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阻(又称入端电阻)的直接测量法。见图(四)(a)。将被测有源网络内的所有独立源置零(去掉电流源和电压源,并在原电压源所接的两点用一根短路导线相连),然后用伏安法或者直接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去测定负载 R L 开路时 A、B两点间的电阻,此即为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 R 0 或称网络的入端

10、电阻 R i 。5、用半电压法和零示法测量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 R 0 及其开路电压 U OC 线路及数据表格自拟。五、实验注意事项1、测量时应注意电流表量程的更换。2、步骤“4”中,电压源置零时不可将稳压源短接。3、用万用表直接测 R 0 时,网络内的独立源必须先置零,以免损坏万用表。其次,欧姆档必须经调零后再进行测量。4、用零示法测量 U OC 时,应先将稳压电源的输出调至接近于 U OC ,再按图(三)测量。5、改接线路时,要关掉电源。六、预习思考题1、在求戴维南等效电路时,作短路试验,测 I SC 的条件是什么?在本实验中可否直接作负载短路实验?请实验前对线路(四) (a)预先作好计算,以便调整实验线路及测量时可准确地选取电表的量程。2、说明测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及等效内阻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七、实验报告1、根据步骤2和3,分别绘出曲线,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2、根据步骤3计算功率 P L ,作出 P L R L 曲线验证负载 R L 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3、根据步骤1、4、5各种方法测得的 U OC R 0 与预习时电路计算的结果作比较,你能得出结论。4、归纳、总结实验结果。5、心得体会及其他。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