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8.49KB ,
资源ID:69289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9289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docx

1、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毕 业 论 文2011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学生姓名 学 号 院 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5年5月20日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摘 要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影响的逐步凸显,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企业内部控制在经济生活和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同时,资本市场全球化日益深入,内部控制也存在国际趋同问题。我国在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完善方面虽已进入起步阶段,但有关内部控制的评价体系较为薄弱,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已势在必行。本文首先

2、介绍内部控制评价的概述,包括内部控制概念、内部控制评价概念、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概念。其次介绍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及内控评价的作用.最后是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的探讨。关键词 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理论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SYSTEM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highligh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s impact on enterprises,the enterprises understanding of int

3、ernal control continues to deepen, internal control also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life and corporate management。At the same time, the globalizations deepening of capital markets,there are also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The internal control asp

4、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ion have entered into the initial stage, but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is week, limiting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realistic, workable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is

5、imperative。First of all,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overview of the eval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including the concepts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the theories of internal control,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system。Second, this paper discusses

6、 the theories of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and the functions of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Finally, my paper introduces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system。 KEYWORDS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theories;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system 前 言国内外相继爆

7、出一系列财务丑闻后,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引起了全社会空前的关注。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源于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不断进步。评价环节作为保障内部控制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借鉴国际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实情,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构建一套较适合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以此希望能够使我国企业将内控评价引入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定期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使企业管理层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的真实情况,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高自身的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水平,改善经营管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1 内部控制评价概述1.1内部控制概念及理论管理和审计的需

8、要是内部控制产生的原因,其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是:首先,保证资产安全;其次,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最后,确定审计范围。内部控制理论已有较长的发展历程,内部控制的界定也经历了几次变迁,由此大致形成了以下几种说法:职责分工理论、管理监督理论、程序方法理论、组织协调理论、制度理论、系统理论和过程理论。职责分工理论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事业、机关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质上是一种职责分工制度,在处理业务过程中能对企事业和机关的行政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起相互牵制、相互联系作用。管理监督理论将内部控制定义为:首先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种管理体系,该体系在处理经济业务等有关活动时在领导和

9、各个职能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之间有相互沟通和监督并相互促进的作用。程度方法理论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于经营管理上相关业务的需要,按照需要由相关控制点构成的系统即为内部控制制度。组织协调理论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一种行为机制,是一个组织的管理者根据本组织的目标,在组织内部各环节建立的具有相互协调和制约关系的机制。过程论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即:内部控制是为达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设计的过程。具体来说,是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人员为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遵循法律法规和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等目标。1.2内部控制评价概念内部控制是一个由设计、执行、评价、改进等环节

10、组成的动态循环的系统过程,其中,对制度的设计和执行进行评价所得到的信息有助于企业改善内控系统,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活动,是评价主体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和运行结果开展的调查、测试、分析和评定等。根据评价结果,企业便可对内部控制的缺陷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从而使企业内控系统的建设得到进一步的优化。1。3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概念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范畴的有关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内涵与外延相互统一的整体。应由评价目标与原则、评价主体与客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指标等内容组成。而评价指标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也

11、是内部控制评价的关键因素。 2 内部控制评价理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理论框架分为二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和核心理论两个部分。基础理论是学术上概念性的理论,不专门服务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实践,是其他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其内容有: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控制理论、权变理论等.而核心理论是具体的实践性的操作内容,包括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内部控制评价客体、内部控制评价目标、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理论。2.1 制度变迁理论制度是用于约束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系列社会规则。虽然制度相对稳定,但从总体上讲,制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会出现修订和

12、调整,或干脆被一种新的制度所取代,这就是制度的变迁.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来看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我们就可解释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为什么由单一指标发展到综合评价指标,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为什么会出现改革等。2。2 控制理论控制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一切控制系统所共有的基本特性是信息的交换和反馈过程,因此,利用这些特征评价主体可以达到对系统的认识、分析和控制的目的。控制理论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影响在于:其一,内部控制评价是管理控制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二,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设计以清晰的战略目标为前提,且必须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相联系;第三,评价必须采用适合不同评价对象的信息。此外,评价标准必须客观合理;最后,确定

13、关键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发现偏差以后及时予以纠正.2.3 权变理论权变理论是一种环境变数同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的管理理论,该理论使管理者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能有效地达到企业目标。权变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权变关系。一般而言,环境是自变量,管理的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适用于任何企业的最优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所以内控评价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以企业内外环境为基础,并随着环境变化进行调整。3内部控制评价作用3.1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发现并克服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评价是评价主体调查、测试、分析、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实施及运行结构的活动.当评价主体实施

14、内控评价时,就可以根据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与有效性的评价结果,确定内部控制可依赖的程度。如:根据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确定企业能否完成任务与实现目标;通过评价内部控制所设定的标准和程序的贯彻执行程度,判断该制度是否有助于企业节约和有效使用资源,是否能保证提供真实有用的信息,是否能预防和发现错误和弊端等.通过上述评价企业就能根据内部控制缺陷有针对性的、不断的完善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内控制度,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 3.2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管理层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开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活动,管理层可以及时地收集大量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时监控企业内部控制状况,检查内控制度是否

15、合理,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此外,内控评价也可以促进员工相互合作、加强员工对风险和控制的意识、明确各自责任、促进管理政策、控制措施的落实、促进管理层对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3.3 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是完善企业管理的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适时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内部控制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不断优化内部控制,完善内部管理,减少错误和舞弊,从而提升企业自身价值。内部控制评价通过增强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重视,从而改善企业内控环境。另外,由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前提是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记录,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从而

16、改善企业内部管理。 4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作用。因此,构建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4.1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定位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根本所在,也是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以及进行内部控制评价设计、测试评价和考核的原则指导与参照。内部控制评价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促使内部控制评价产生的不同方面的需求:可以是满足审计的需要,其评价目标就是那些可能对财务报表可靠性有重要影响的内部控制,评价人员通过判断其可依赖程度

17、,从而合理确定审计的程序,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出于管理方面的要求,其评价目标就应是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通过评价可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的实施及目标的实现.总之,在具体界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时,促使内控评价产生的不同的需求对内部控制评价目标的侧重有所不同。本文在界定评价目标时将主要侧重于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4.2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原则。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保证企业内控有效性、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不断完善的重要手段,是内部控制设计合理性和执行有效性的最后一道关卡。因此,企业通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发现内部控制缺陷,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执

18、行的有效性,提出改进建议并付诸实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时也需同时注意成本效益原则,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根据内部控制环境和评价目标的不同有所侧重,按照重要程度,选取适当数量的评价指标,有效利用资源。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在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时,应包括所有能反映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重要内容的指标。在选取指标时应尽量使各指标之间相互补充又不重复,构成完整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4。3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客体及评价内容 4.3.1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也逐渐认识到了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性.中国注册会计师

19、协会陆续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条例。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依赖注册会计师的审核实施的,呈现只重视外部评价主体,忽视了内部评价主体的局面。比较英美两国的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发现,在评价主体方面,两国都不再局限于外部评价主体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影响,从单一外部评价主体发展为内外部多元评价主体共存.在美国体系下,评价主体不仅强调外部评价主体,同时也重视如企业管理层此类的内部评价主体,并呈现日趋重视内部评价主体的倾向。而英国的评价主体强调的是董事会或企业最高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责任。这一国外经验对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转变有一定的推

20、动作用。本文认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主要应为企业的管理层。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整个企业,势必熟悉企业的整个发展情况,可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执行和完善等环节提供宝贵的意见,使内部控制评审更有效率和效果.这样就避免了外部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时因不熟悉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而无法实施有效风险控制的缺陷。4。3。2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客体内部控制评价的客体是指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对象,即内部控制的构成,包括企业整个内部控制体系及其执行过程。根据内控评价指引规定,“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的评价”。由此可知,内控评价指引中界定的内部控制评价客体是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

21、运行的有效性。本文认为,内部控制评价客体的界定应当打破传统内部控制的局限性,拓宽内部控制的范围,由局部的会计、财务控制扩展到整个企业的资源管理控制,从而可以更系统、更全面的理解内部控制和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使内部控制更有效的发挥作用,避免过于狭隘和片面,影响其效果。4。3.3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认为,公司内部控制不但包括会计相关控制,还包括会计相关控制以外的其他控制,如管理哲学及管理风格的控制、管理者素质控制等。而财务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则将评价的内容定为“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同时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其重点是关注于内部会计控制,并不包括控制环境的

22、内容。而界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应是从评价主体和评价目标出发,本文构建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为企业对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出评价服务的,则应考虑其构建内控制度的经营和战略目标,评价内容则还应考虑公司治理、业务和流程控制等方面的内容,而不仅仅包括会计控制. 4.4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已经逐渐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要对内部控制进行科学的评价,就必须有一套合理的评价标准,通常将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分为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4.4.1一般标准内部控制评价的一般标准,是指应用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各个方面的标准,即内部控制制度整体运行应遵循和达到的目标。包括被评价企

23、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具有两层涵义,第一,企业应根据经营业务的需要,制定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二,企业应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全面进行控制。完整性控制是一般标准的基础,若企业连内部控制的完整性都达不到,更别提达到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同样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适用性,二是指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经济性。合理性是对内部控制更深层次的要求,在完整性这一基础标准之后。如果企业片面追求各种内部控制措施、方法等的完善,而忽略了其适用性和经济性,势必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同样,如果内部控制不具有完整性,则合理性与有效性就无从谈起,这样就完全

24、违背了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的初衷,更加谈不上其有效性了。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要求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防止错误与弊端的发生,产生效率和效益。制定的制定既不能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又不会引起内部控制运行的机制失调,达不到控制的目的。总之,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应以其完整性与合理性为基础,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则以其有效性为目的。4。4。2具体标准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标准是指应用于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方面的标准,是具体内部控制制度运行应遵循和达到的目标。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标准是一般标准的细分指标,一般标准是具体标准的升华。又因为具体标准操作性较强,企业只有先从具体标准入手,对具体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有了认识后,才能通过总

25、结、升华,从整体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出判断。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标准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标准;第二层级是内部控制要素类别评价标准;第三层级是内部控制具体细节评价标准。第一层级评价标准是参照COSO内部框架的五要素划分法,将企业内部控制划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系统与沟通以及监督。而每一个要素又可以细分为更多的项目,例如控制环境要素可细分为管理者素质、管理哲学及管理风格、权责分体系、执行能力等.这几个层级是互相交融而并非相互独立的,因此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内部环境将标准结合来进行评价。4.5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是内部控制评价的

26、载体,也是内部控制评价客体的外在表现。最佳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能综合反映内部控制诸要素,将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评价指标的选择要依据客体的特性和系统目标并按照系统设计的原则进行.评价客体本身具有多方面的特性,我们不可能更没有必要了解它的全部信息。现有研究人员将评价指标分为两类,首先是根据评价的一般标准形成的综合评价目标指标体系;其次是以COSO五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系统与沟通、监督作为内部控制综合评价体系的基本评价内容形成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4.5.1综合评价目标指标体系内部控制评价是从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和

27、执行两方面进行评价,并且从每一个要素的设计和执行两方面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与目标的符合程度。 因此,根据重要性以及成本效益原则,可以选取完整性和有效性作为综合评价目标指标。如下图所示综合评价目标指标具体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指标的细分指标完整性完整所有业务领域均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完整重要业务领域均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不够完整部分重要业务领域或操作环节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或存在缺陷不完整相关的业务领域没有任何防范措施,存在重大缺陷有效性有效各项内控制度都得到认真贯彻执行,所有业务领域均能有效地发现、管理、控制各种风险基本有效各项内控制度基本得到贯彻执行,重要业务领域所承受的风险也能得到控

28、制,但有局部违规操作现象不够有效没有按照制度认真执行,完全凭习惯或主管领导指示办事无效办事随意,各行其是,根本没有风险控制意识4。5.2综合评价具体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目标指标是实现内部控制综合评价出发点,但是要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更重要、更具体的是构建综合评价的具体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基于COSO五要素,通过将五个控制要素划分为具体的评价指标并进一步细分为各项子指标。如下图所示控制要素具体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指标的细分指标控制环境管理者素质1管理者是否具备与企业发展相合的素质以及素质结构2管理层是否订有行为守则或规范,且能够落实3与各利益关系者交往时,管理者的行为显是否示出

29、操守和价值观管理哲学及经营风格 1管理层理念和经营风格是否对整个机构具有指导和积极的影响2管理层是否接受适当的风险,不一味地规避风险权责分配体系1权责划分与企业规模、作用的复杂性是否适当2授予员工的权利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是否对等3是否明确地建立和沟通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企业文化1企业是否建立企业文化相关制度,如员工行为准则、企业文化评估制度2企业高层是否重视企业文化,其主要负责人是否能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影响整体团队,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3形成的企业文化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4为实现预算、利润和其他财务及经营目标,企业对管理的重视程度风险评估目

30、标设定1所设定的目标各层级是否协调一致2目标是否先进和合理,且具有具体的衡量标准3全体成员是否对设定的目标非常了解4是否有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风险识别1公司是否建立某种机制,识别和应对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且普遍影响的变化2是否善于分析和识别各有关因素3是否能够根据各因素的复杂程度将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排序风险分析及应对1公司是否根据影响目标实现的内外因素,判断风险的严重度2公司是否通过分析相互联系的作业过程,辨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3公司是否有明确的防范和降低风险的举措,以及较好的风险抵御能力 控制活动货币资金1是否有适当的职责分离2是否有适当的授权批准程序3票据及有关印章的管理4是否定期与不定期盘

31、点现金销售与收款循环1是否建立岗位责任制,不相容职务分离2是否明确销售与收款业务的授权批准;是否建立合同审批制度3是否建立预算管理、定价、信用控制、发货制度4收款是否及时入账 5对销售与收款环节是否进行独立稽查采购与付款循环1是否明确一般和特殊请购的授权审批2是否制定采购与付款控制的规范和制度3采购商品的实物控制、供应商控制、预算控制和采购业务中不相容职务分离4对合同和订单是否进行重点控制 5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职务分离信息系统与沟通 信息系统1信息系统是否能够向管理层提供有关企业的业绩的报告2向适当人员提供的信息是否充分、具体和及时,信息信息传送是否按照既定的路径进行3对于主要的数据中心,是否建立了重大灾难数据恢复计划 信息质量1信息是否适当,且确实为企业所需2资讯提供是否是及时的、可靠的3所取得的信息是否是最新的4各信息需求者是否能够很容易取得资讯,能理解其意义并迅速做出反应沟通与沟通方式1所有人员是否清楚自己所负的管理或工作责任以及控制责任2对于可疑的不适当实现和行为是否建立了沟通渠道3是否有开放的向上沟通渠道和虚心聆听的态度4公司是否受到某些监管机构发布的监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