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中区生态市建设工作自查报告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环保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保优先方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紧紧围绕苏州大市的创建主题,全面扎实地推进全区的生态市建设工作。根据苏州市政府关于转发2007年苏州国家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苏府办200727号)精神,我区对全年生态市创建进行了全面的自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区委、区政府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今年全区的中心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的日程,年初召开专题动员大会,区长亲自到会作动员讲话。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以发改、环保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
2、成员的区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下发了苏州市吴中区生态市建设工作计划,将生态市建设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单位),并把生态市建设相关内容纳入各镇(街道、区)、部门“二OO七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各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做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全面落实生态市建设责任。全区各有关部门都把生态市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生态市建设计划,明确工作进度,落实具体措施,使生态市建设落到了实处、收到了实效。二、广泛宣传,绿色理念深入人心我区邀请有关媒体记者和宣教工作人员共同组成了生态市创建宣传小组,根据生态市的创建进度,跟踪宣传报道,及时向人大代表、政协
3、委员以及社会公众反映工作进展情况,深入宣传生态市创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出强调宣传本年度的创建重点和难点。在创建工程,通过橱窗、宣传海报、简讯文刊等方形,向全社会公布,进一步赢得了社会公众的支持。在创建环境友好企业、省级生态村、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宾馆过程中,以进村镇、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的“四进”方式普及到社会多个层面。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传播生态环境科普知识,加强基层环境管理能力,提高广大基层人员生态环境意识。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环境宣传工作,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环保参与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绿色理念深入人心。三、开展“细胞工程”建设,突出“亮点工程”全面完成生态市细胞工程建设任务。
4、光福、胥口两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通过省级调研,材料已上报国家环保总局,等待审核命名。全区已经有6个镇通过了全国环境优美镇的考核验收,占全区的85%,达到生态市的考核指标要求。临湖镇完成了环境规划的编制,并通过了专家评审,经镇人大主席团审批,报区政府批准实施。全区28个行政村开展了江苏省生态村创建工作,全部通过省级生态村考核,材料已上报省环委会,等待颁牌命名。到目前为止共有29个村完成了省级生态村的创建,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30.5%,达到生态市的考核指标要求。全年完成了12所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和5个社区创建“绿色社区”的工作任务,到目前共有42所学校和10个社区分别完成了“绿色学校”和“绿色
5、社区”的创建,分别占全区总数的84%和50%,达到生态市考核指标要求。创建绿色宾馆(三星级以上)8个,创建比例100%。目前,细胞工程建设已全部达到生态市建设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生态市亮点工程建设,帮助吴中区旺山村等15个亮点工程总结生态创建工作成效,完成亮点工程简介初稿的编写,指导亮点单位下一步生态创建工作,督促亮点单位提高创建工作水平。做到因地制宜,突出亮点,强化“生态品牌”意识,着力“生态亮点”建设,打造真山真水“生态吴中”品牌。四、保护生态资源,恢复生态环境1.恢复山体自然风貌。为保护环太湖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我区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和苏州市禁止开山采石条例的有关规定,
6、分期、分批关闭了60多家开山采石企业。同时,旺山宕口采用“生物防护”技术进行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整治复绿面积8万多平方米;开发区尧南宕口投资400万元,复绿面积6.8万平方米;张桥宕口总投资300万元,复绿6万多平方米。另外,我区还对废弃的关闭宕口进行复垦整治和综合利用,实施了木渎万禄山、横泾尧峰山、胥口清明山等关闭宕口的宕底复垦整治。2.保护珍稀自然物种。加大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先后建立了光福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东山湖羊资源保护区。通过制订自然保护区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和研究工作,全面落实了各项保护措施,有效保护了珍稀自然物种,维护了生物的多样性,保障了环太湖地区生物
7、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3.加大湿地保护力度。为了保护太湖水质和发挥太湖滨水地带重要的生态防护功能,我区进行了以生态效益为主兼具景观效应的环太湖湿地建设工程,总投资额4600万元,总计绿化面积2200亩。本工程以太湖大道为轴心向东西两侧展开,南起东山国宾馆北接胥口旅游度假区,全长20公里;由西向东,横向构成了原生芦苇景点绿化道路绿化顺堤河防护林带,工程起到防护林和植被恢复、生态景观、增加森林总量、涵养水源等多方面的作用,充分展示苏州太湖所特有的自然生态情趣和地方人文特性。五、加强污染防治,提高环境质量我区以提高污染物处理水平、治理设施运转率、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为重点,围绕生态市建设指
8、标要求,不断加强污染防治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从源头上严格把关。凡是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建设项目,一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照环评要求,督促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竣工、同时投入运行。今年全区共否决劝阻拒批重污染项目58个,减少COD排放1000吨左右、SO2排放量560吨左右。二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积极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改善监管手段,加快推进治理设施运行社会化、管理规范化、监控自动化进程。截至11月底,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3525人次,现场监察2870次,立案处罚48宗,组织开展了23次环保专项行动,有效地规范了排污单位的环境行为,震慑了企业的环境违法
9、行为。三是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区环保与经贸部门联合举办了二期清洁生产培训,引导并帮助年耗5000吨标煤的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目前,已有25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95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三洋能源(苏州)有限公司获得了省级环境友好企业称号。六、开展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打造“碧水”工程1.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到“十五”期末,我区已完成8个城镇污水厂项目,污水处理厂总规模已达13.5万吨/日,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十一五”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加快生活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配套建设进度,不断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切实削减生活污染。今年,甪直
10、新区污水厂(2万吨/日)建成投入运行;城南污水处理一期工程(7.5万吨/日)建设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明年初投入运行;木渎污水处理三期工程也已开工建设,到2008年底前,我区的日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25万吨。城区各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铺设不断扩大,全年新建污水管网173.56公里,投资总额13226万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中心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5。2.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群众用水安全。我区共有饮用水源保护区8个,其中集中式饮用水源地2个,乡镇饮用水源地6个。为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合理利用供水资源,改善和提高城镇供水水质,保障群众用水安全,我区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了专项整治
11、行动,查清了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分布、水源构成、水质状况及保护区划定情况。排查了集中式水源保护区内周围3000米范围内工业污染源(点源)分布及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情况,农业面源、生活污染源的分布以及污染程度。对保护区内184家企业、1家畜禽养殖业、围网养殖等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清理搬迁了一家垃圾堆场,依法关闭一级保护区内的2家化工企业,并制订了吴中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3.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打造“碧水”工程。紧密结合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对各类工业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多频次监督检查,确保其废水达标排放。对废水排放多次不达标或者排放超标严
12、重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今年共对7个企业实施了废水限期治理,关闭了金庭镇4个通过限期治理仍无法达标排放的蜜饯厂。另外,通过建设生态公益林,治理水土流失,截污引水、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全面改善地表水环境,全力打造“碧水”工程。七、实施蓝天工程,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改善一是积极落实苏州市政府关于加强控制燃煤大气污染的通告精神,结合苏州市吴中区环境保护蓝天工程方案(20072010年)暨2007年行动计划和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对吴中区控煤区范围内的高污染燃料燃烧设施进一步摸底统计,今年完成了15家企业高污染燃料燃烧设施淘汰任务。甪直热电厂完成了脱硫工程的设计并通过了专家论证。二是进一步明确全区各部门和
13、镇(区)在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责任,落实各项措施,认真完成蓝天工程计划任务;认真执行落实关于转发苏州市建设工程扬尘污染控制暂行规定的通知,加强对各类建筑工程和道路建设工程的规范化管理,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严格控制工程的运土车辆,保障控制运土车辆造成的二次扬尘污染,落实道路洒水保洁工作,将各类扬尘污染控制到最小程度。三是对照苏州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加强服务行业的油烟整治,积极开展城区餐饮业油烟的专项检查,投入36万元,对吴中商城餐饮一条街24家饭店进行了集中整治,保障了群众的环境权益。八、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区认真对照江苏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标准,进一
14、步加强领导,组织落实,扎实推进全区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是加强河道清淤与河塘清理。全年共完成疏浚整治河道185条129.345公里,土方196.72万方。积极实施河道畅流工程,拆除坝埂113处,拆坝建桥11处,打通断头河(浜)8处,打捞河道沉船165条,还结合河道疏浚清理垃圾1551吨。二是建立垃圾收集处理机制。按照户收集、村清运(填埋)、县处理要求,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全区完成新建镇(区、街道)垃圾压缩中转站9座,新建村级垃圾中转站90座,新增垃圾箱1253只、垃圾桶4060只,新建水冲式公厕97座,取缔露天粪坑7275只。三是大力开展绿化造林活动。围绕推进“绿色
15、家园、绿色河道、绿色村庄”建设,大力开展绿化造林活动,扎实推进领导绿化工程;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搞好庭园绿化美化;搞好农田林网建设和道路绿化,争取做到有路就有树木,有圩就有绿化。四是加强农村保洁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三位一体”长效管理体制。全年共新增农村村级保洁员873名,实行农村村庄、河道、公路主干道“三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模式,定期进行考核。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环境监管能力明显加强,基本遏制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改变部分行政村环境“脏、乱、差”状况,农村生活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为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力条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