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2.68KB ,
资源ID:69121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9121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国各省市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论语》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国各省市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论语》人教版.docx

1、全国各省市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论语人教版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论语 一、2002年四川眉山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 愠:恼恨,怨恨 B不耻下问 耻:耻辱,羞耻。C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

2、,愉快。 D默而识之 识: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可以为师矣 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B.学而不思则罔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思而不学则殆 有卖炭翁释担而立D.择其善者而从之 天将降大会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断地学习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当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当中最优秀的去学习,其中不优秀的注意改正他们的缺点。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断地学习知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D.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不应当感到厌烦,教导别人不应当感到厌倦。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课文中所选六则,有谈学习态度的,有谈学习方法的,语言精练,含义丰富,耐人寻味。B第(1)则共三句话,分别从学习是愉快的事,与人探讨是一种乐趣,不怨恨别人三个方面既谈到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也讲到个人修养问题。C第(3)则讲的是学习方法。D第(5)则既讲了学习方法也讲了学习态度。参考答案:1.B2.C3.A4.B二、2020年河南省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

4、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不堪:无法忍受。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1)有仙则名 名:_(2)惟吾德馨 德馨:_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_ _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

5、“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参考答案:16(1)出名(或:著名)(1分)(2)品德高尚(1分)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18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1分)19刘禹锡:陋室不陋 颜回:不改其乐(1分) 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三、2020年安徽省课程改革试验区论语四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

6、佞,损矣。”(季氏)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注释】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便辟(pin p)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便佞(pin nng)善于花言巧语,丽言不符实。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_(2)学而不思则罔 罔:_(3)可谓好学也已矣 好:_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译文:_

7、 _(2)思而不学则殆。译文:_ _16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内容主张第则择师之道第则交益友,拒损友17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则内容的理解。(4分)参考答案:14(3分) (每小题1分)(1)从:听从 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2)罔:迷惑 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3)好:喜爱 或:喜好、喜欢15(4分) (每小题2分)(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16(4分) (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第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

8、第则:择友之道17(4分)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四、2020年武汉市新课程(一)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题。(15分)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敧(q):倾斜。宥(yu)

9、座:座位右边。“宥”通“右”。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恶(w):哪里,怎么。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1)知之为知之( ) (2)是知也( )(3)思而不学则殆( ) (4)满则覆( )8.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1)诲女知之乎?译文:_ _(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译文:_ _9.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答:_ _10.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与_应该相结合。(2分)11.(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1分)答:_ _(2

10、)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2分)答:_ _参考答案:7.(1)为:是。(2)是:这。(3)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4)覆:翻倒。8.(1)诲女知之乎:教导你的东西懂得了吗?(2)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9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10.态度 学 思11(1)孔子要(想)验证宥座器 (敧器)的特点。(2)有心要。因为孔子虽然听说过,但并没有亲眼见过。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答:“没有必要”,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例如:没有必要。因为孔子原本就听说过,而且当场又得到守庙者的证实,没有必要去麻烦。)五、2020年盐城市(二)、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

11、文,完成1014题。(15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节选)【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记)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

12、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 年事蹉跎(光阴消逝),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李生论善学)10.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实词的含义:不亦说乎?( ) 李生说之曰( )学而不厌( ) 王生益愠( )11.下列句中黑体的“之”与“前人之述备矣”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学而时习之 B.学者之大忌C. 择善而从之 D.是以谓之文也1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学而/不思则罔 B. 可以为师/矣C. 盖/学贵善思 D. 请铭之坐/右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13、不学则殆。译文:_ _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译文:_ _1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参考答案:10、(1)高兴 (2)劝说 (3)满足 (4)恼怒11、B12、C13、(1)(2)善于学习的人不认为向知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的事情,选择别人的长处来学习,希望懂得好的真理。14、善学者学贵善思 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六.2020年济宁市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谈笑有鸿儒 鸿儒:_人不堪其忧 不堪:_9翻译下列句子。(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_ _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译文:_ _10.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 ,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

15、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参考答案:8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无法忍受。9答案: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10.答案:托物言志 倾听、思考、记忆 11答案: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七.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78题。(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子?传不习乎?”(节选自论语十则)(乙)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

16、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节选自墨子公输)7论语虽是语录体,但每则都有一个中心,各句联系紧密。请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注意其中前两句与第三句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8甲文体现了儒家重视“修身”,乙文反映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请你先简要解释“兼爱”或“非攻”的意思,然后简答:重视“修身”和主张“兼爱”“非攻”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1)(2)参考答案:7、(3分)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忠“与“信”

17、是老师谆谆教诲、反复传授的修身之道,我是不是经常对照它来做呢?8、(4分)解释兼爱:却“兼相爱”。也就是“爱他人”,博爱之意。非攻:不发动战争,不攻伐侵略。简答:示例:既要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又要关爱他人(或不侵害他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提高全民道德水准,才能消除对立,和睦共处。这两者对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积极意义。八、2020山东临沂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69题。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18、,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两章)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_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_足兵 兵::_民信之矣 信:_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_ _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译文:_ _8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9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参考答案:6兵器 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军备(军队) 信任,信用7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9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