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31.03KB ,
资源ID:69089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9089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转doc.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转doc.docx

1、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转doc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转作者:铁皮鼓 授课时间:八月三日中午十点至十点四十分 班级:高三十三班 上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冯先生的人生的境界,这是一篇哲学论文,或者说哲学随笔。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 生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师:呵呵,这位同学说得对极了!我想说的是,哲学的定义很多,不同哲学家表述的方式不一样,不一样的表述又反映出不同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理解。比如冯友兰先生就认为,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地反思的思想。大家注意,哲学是最高的学问,无处不在。建筑有建筑的哲学,艺术有艺术的哲学,每个人活在世上,也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可能只是

2、你没有意识到而已。如果我们有意识地用哲学眼光去看书,去看待外部世界,可能会比一般人看得更清楚,更透彻。比如大家喜欢看金大侠的小说,那里面有哲学没有? 生:有! 师:对,大家还记不记得欧阳峰? 生:(笑)记得。 师:欧阳老前辈一辈子想当武林盟主,在华山论剑是出出风头,可最终疯了。他在华山问了几个问题:“我是谁?”“欧阳峰是谁?”“我在哪里?”“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大家注意,欧阳老前辈问的这些问题,都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欧阳峰终于成了哲学家。 (众大笑) 师:大家不要笑,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此处,这些都是关于人的基本思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关于人的思考,我们称之为价值观。当然,说欧阳峰是哲学家是

3、开玩笑,但人们常称哲学家为疯子却是常情。 师:大家再看,我眼前有张桌子对不对? 生:对! 师:我要问大家一句:我眼前有一张桌子吗?(众惊讶)你凭什么说我眼前有一张桌子? 生:看到了。 师:我打你一拳,你眼冒金花,你的眼前真的有金星在闪吗?(众笑)我再问,你整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仿佛是太阳绕着地球转,果真如此吗?(众又笑)可见我们的眼睛常常会欺骗我们。那我再问大家一句:我的眼前真的有桌子吗?你凭什么保证你们看到的都是真实的,你们的感官没有被蒙蔽? 师:如果我们连一张桌子的存在都不能肯定,那么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是存在的吗?是真实存在的呢还是只是我们的错觉?如果是错觉,那么什么是真实的?如果是真实的,

4、那么这个真实的世界从何而来?大家看,我们生存的世界就是这么经不起追问,而哲学就是要进行这种追问,关于世界的这种思考,我们称之为世界观。(又举了两个例子:飞矢不动,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师:现在让我们小结一下。 “哲学”一词,源自古腊,是爱智慧的意思。尚书中曾经记载大禹说过的一句话:“知人则哲”,“知”是通假字,这个字从矢。矢是什么意思? 生:箭。 师:对像射箭一样又快又准确地了解和判断事物,就是知,有智慧的人比一般人知道得快,多,准。而哲学是求根本的学问,大多数人只注意花和果,枝和叶,实际上,一棵树长成什么样子,是它的树根和树干决定的。我们了解了世界的本质,人是怎么一回事情,才能够主动地去

5、安排自己的人生。 师:我们要学习人生的境界,看到题目疑问就来了:什么叫境界?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 师:境界一词原指疆界、景象,但从晋唐以后,译佛经者却给它赋予了一种特定的含义。这里首先要说明几个概念。我们经常说六根清静,大家说是哪六根? 生:眼耳鼻舌身。 师:还有一个意。大家可以看到,这都是我们的感官,我们通过这些感官来感知外部世界。另外,什么是六尘? 生:(摇头)不知道。 师:色、声、香、味、触、法被称为六尘。六尘基本上概括了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同学们,这就是所说的花花世界啊,在勾引着我们。(众笑)当六尘作用于六根,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产生种种感受,并作出不同的反应,佛学上把这种意识活动之中

6、的主观感受称为境界。 大家从武侠小说中可以看到众多的流派,什么禅宗啊,秘宗啊之类。中国的禅宗认为成佛需要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是寻找禅的本体而不得的阶段。寻禅不得,举目所见无非客观对象。第二种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这是似已悟道而实未悟道的阶段。水正流、花正开,只有静下心来谛听凝视才可以感觉到,观者正可以藉此境以悟心。第三种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是描写悟到了瞬间即是永恒,刹那成终古的心态。喻示时空被勘破,禅者于刹那间顿悟。 境界这个词后来不断地与各个学科,各个领域联姻。比如清代王国维也曾经说过,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

7、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类似的这种境界在佛教里面表述得很多,再比如禅宗开创者慧能一则著名公案:“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大家经常见到武侠小说里和尚双手合什,(师作双手合什状,生笑)嘴里嘟嚷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笑)不知道。 师:我讲一个笑话给大家听。从前有两个和尚要过一条河,有一个女子也想过河,水大,过不去。老和尚就背起这

8、个女子过河。到了河对岸放下这个女子,两个和尚继续赶路。走了好一阵,小和尚终于忍不住问老和尚:“师父,你不是说出家人不近女色吗?你为什么要背女子过河?”老和尚回答:“我把她背下河就放下了,可你到现在还放不下。”(众大笑) 师:明白了吗? 生:有些明白了。 师:老和尚虽然背女子过河,但心中无色,色即是空。而小和尚虽然没有背,但背上是空,心中有色。这两个人的境界是不一样的。(众笑)我想起了以前演过的一个电影少林寺,里面有一个和尚爱喝酒,经常念叨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他的境界可能比那里谨遵戒令的和尚要高,因为戒令毕竟是有形的东西。 师:好了,明白了境界是怎么一回事情,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最多用五分

9、钟时间看完课文。 (学生看书) 师:(五分钟后)现在都把书合上,我有几个问题要请教大家。第一个问题: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生二: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境界。 师:境界?艺术境界还是其他境界? 生:精神境界。 师:对,这位同学把握得很准确。再请问这位同学,你能更具体地说一说哲学的任务吗? 生二:(说得很长,从略)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基本上表达出了冯先生的意思。我再问同学们,课文中提到哲学任务的共有几处?(有同学想翻书)请不要打开课本。 生:(纷纷摇头) 师:一共有四处。那么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应该把这四处答案综合一下,才是哲学的基本任务?(生点头)这一课劈头第一句就问,哲学的任

10、务是什么,按照我们一般的阅读习惯,这是罩着全文的。但大家要注意,平时读书,要找全相关的信息。如果是高考,问你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如果只答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认为是不完整的,没有筛选出所有相关信息。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好,我再请一个同学回答另一个问题:冯友兰所说的四个境界分别是什么? 生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师:非常好!这个同学记忆得非常准确。我要再刁难你一下,能不能说一说这四种境界的含义? 生三:(逐一解说,说得非常好) 师:请问这位同学叫什么名字? 生三: 师:我记住这位同学了!她说得太棒了!基本上把这篇课文的四种境界已经理解得差不多了!下面我再叫一个同学:这

11、四种境界是怎么来划分的? 生四:按觉解程度来划分的。 师:说得很好。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什么叫觉解? 生四:(表达不太流畅,但说出了大意) 师:这位同学说得棒极了!那我问大家一句,一个人境界的高低与所做的事情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生:没有。 师:那由什么来决定? 生:觉解程度。 师:对,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举一个例子,喝水大家都会吧?(众笑)喝水也能喝出境界来,信不信?(又笑)你渴了就喝水,冷了就穿衣,这是什么境界? 生:自然境界。 师:现在我不但要喝水,还要喝纯净水,矿泉水,因为能治病,起码保健,这是什么境界? 生:(笑)功利境界。 师:现在我要喝水,保重身体,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保护好自己的身

12、体就能为国家多做贡献。这是什么境界? 生:(大笑)道德境界。 师:我现在接着喝水。我已经意识到了人是自然,宇宙的一部分,和其光,同其尘,我喝水是因为渴,因为我必须顺应自然,与自然宇宙一体。这是什么境界? 生:(笑)天地境界。 师:可见,喝水也能喝出境界来呀。大家以后要多喝水,有益健康。(生大笑)我再讲一个事情。有一个文字学家批评一个粗识文字的人写了错别字,旁边有人就说了,这个字是通假字。文字学家说,我写出来就是通假字,他写出来就是错别字。大家听有没有道理? 生:(笑)有道理! 师:有什么道理,不明摆着强词夺理嘛? 生:他们觉解的程度不同。 师:对,我们现在做一个小结。人生的境界主要是讲哲学的任

13、务,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途径是靠觉解,因觉解不同,人生的境界各不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境界。 这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来讲人生的境界,下课! 第二课时 师:我这个人好琢磨,十天前买了一部手机,结果信号有问题,经常接不进来。我就跟一个朋友去找那卖手机的,但是没说过人家,人我说你看啊,信号一会儿有一会儿无。他说你看到有问题难道就真的是有问题?不但你看到了不算,我看到了也不算,手机有没有问题不由你我说了算!(众笑)当时我就想,这人境界挺高,昨天我才跟你们讲到桌子的事情,他早就领悟了啊。(众笑)我们当然不能因为他说出了这么几句很有哲学意味的话就断定他有哲学

14、修养,为什么呀? 生:因为他没有意识到。 师:对,用我们的话来说,他没有觉解到,所以境界不高。(众笑)欧阳峰虽然提出了哲学问题,但仍然不是哲学家,因为他是疯了以后才说出来的,理智上没有这个觉解。(众笑) 师:可见,我们判定一个人境界高低主要是依据什么? 生:觉解。 师:对,其实就是一个人做事情的动机,他对所做事情的了解和觉悟程度。现在大家打开书,读一读课本上关于自然境界的论述。 师:(稍停片刻)自然境界的人依据什么来做事情? 生:顺着本能或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 师:对,人都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自然境界的人更多的表现出自然属性。这种觉解,说难听一点叫“稀里糊涂”,说好听一点叫“天真烂漫”。

15、(众笑)现在我问一个问题: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算不算自然境界?为什么呀? 生:(有说自然境界的,有说天地境界的,说自然境界的居多) 师:我叫一个同学来说。 生一:我认为是自然境界,因为他在自然环境中生存。 师:在自然境界中生存,就能说是自然境界吗? 生:(纷纷摇头)不是。 生二:我认为是天地境界,如果是自然境界当中的人,他应采野果而不是采菊花。(众笑) 师:自然境界中的人就不能采菊花吗?爱美是人的天性啊。大家想一想,我们判断一个人处于什么境界应当以什么为标准? 生:觉解程度。 师:对,这与生活在什么环境当中没有关系,与他做什么事情也没有关系。大家注意课本上的表述:他做他所做的事,

16、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就是对事物了解很少,觉悟不够,大家觉得陶潜是这样的人吗? 生:不是。 师:我们再来看这首诗,里面哪个词用得最好? 生:见。 师:许多俗本用的是“望”,哪一个更好? 生:见。 师:哪一位同学能够说一下好在什么地方? 生三:“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因为“望”是主动的有意识地看,而“见”是无意之中看到的,说明陶潜与自然融为一体,更体现出了陶潜属于天地境界中的人。 师:这个同学说得很好!“望”是有意识的,这样子。(举手做远眺状,众笑)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

17、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是那些真正的无觉解或者很少觉解的乡民所无法达到的。而这个樊笼,可能指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陶潜已经越过了这个境界。道家讲究法天法地法自然,以自然为法,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老子说:“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

18、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勘破功利以后达到的境界。而自然境界中的人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以近乎本能的状态行动着,他们“少知寡欲,不著不察”“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人而息”。他们都顺应自然,但自然境界的人是被动地顺应,而天地境界的人是认识到了宇宙的规律,主动地顺应。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自然境界,有这么一段对话:有一记者前往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问:“你放羊为的是什么?”放羊娃答:“卖钱。”记者问:“卖了钱干什么?”放羊娃答:“娶媳妇。”记者问:“娶了媳妇呢? 放羊娃答:“生孩子。”记者问:“

19、有了孩子呢?”放羊娃答:“放羊。”(生大笑)这个放羊娃的境界就是自然境界。这个放羊娃的悲剧在什么地方?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缺乏觉解,对自己的人生境界缺乏领悟。我们都是农村孩子,我们的祖辈可能都是放过羊的,我们坐在这里读书,就是从自然境界上升到了更高的境界。 师:现在大家看功利境界这一段。(稍等片刻)功利境界的人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做事情是为自己。 师:为自己就是自私了,自私就是不道德,但我搞不清楚,课本里为什么要说“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生四:利已同时可能有利于别人。 师:对,实际情况有两种可能,可能是有害于他人,也可能是有利于他人。有害,不道德;有利,说明他并非不道德。这里所说的

20、利己的动机,跟损人利己还是有区别的。境界说只考虑动机,不考虑结果。比如我办一个公司,为自己赚钱,但是同时也可能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所以利已与损人没有必然联系。 师:请大家判断一下,刘邦与项羽,哪一个境界高? 生:(议论纷纷,有说刘邦的,有说项羽的) 师:我请一个同学起来说。 生五:刘邦的境界高。刘邦内心自私,但他统治中国,可以保证国家安定,而项羽则不同,他统治中国,结果会造成更大的混乱。由火烧阿房宫可见一斑。 师:我想问一个问题,刘邦与项羽在争什么,都想干什么? 生:争天下,想做皇帝。 师:对,天下是他们共同的目标,那他们争天下的动机是什么?为了谁?是苍生吗? 生:不是,是他自己。

21、 师:那他们在什么境界? 生:功利境界。 师:对,我们考虑问题要从根本入手,我让大家判断境界高低,大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判断境界高低的标准是什么。然后考虑他们的动机,这个动机有时候不能光看他们说了些什么,要追究他们的真实动机。我再问:成吉斯汗与曹操,哪一个境界高? 生:一样高。 师:对,英雄与奸雄,如果都是为自己,那么境界就一样,都处在功利境界。现在大家继续看道德境界。(稍待片刻)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生:一个为已,一个为社会。 师:大家注意这一段话:“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处在道德境界的人怎么看待个人与社会之

22、间关系的?认为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 生:统一的。 师:功利境界的人呢? 生:对立的。 师:对,功利境界的人认为人与社会是对立的,“他人即地狱”,所以才只顾自己。而道德境界的人认为人与社会是统一的,自然会为社会做贡献。能不能举一些例子? 生五:(未经提问,小声地)很少有人能做到。 师:对,我也认为很少有人能做到,但相对而言,处在道德境界的人还是有的。 生六:雷锋。 师:对,算一个。雷锋坐车几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众笑) 生:焦裕禄。 师:对,真正的共产党员!还有没有?我举几个,武侠小说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比如萧风,郭靖。(众笑)可不能把段誉也算进去,他对王语嫣好可是有目的的。(众大笑)我再问一

23、句:好心办坏事,算什么境界? 生:道德境界。 师:(作疑问状)真的吗? 生:真的! 师:好,大家已经知道关键不在结果,而在动机,在觉解程度了!大家注意这一段有这么一句话:“正其义不谋其利”,哪一个同学解释一下? 生六: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师:完全正确!要更切合本意,就要看一看注释了。“正”在这里是什么用法? 生:使动用法。 师:对,许多使动用法翻译的时候被直接翻译成了动词而不是使动词,但依然是使动用法。这句话非常重要,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是怎么样看待义与利之间的关系的? 生七:舍利趋义。 师:对极了,表达也很简洁。儒家认为义与利是统一的还是对立的? 生:

24、对立的。 师:对!孔子就说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是什么意思?有些同学一想,小人就是卑鄙无耻下流跟韦小宝一样的人。(众笑)其实孔子所说的小人包括大家在内的,也包括我,谁也别想逃!(众笑)这里的小人是与君子相对的,不是君子就是小人了,而能达到道德境界的才是君子,所以大部分凡人都是小人,与现代汉语中小人的意思有所不同,大家要注意一下。大家再考虑一下,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合适吗?有没有什么问题? 生:不合适。 师:为什么不合适? 生:(无人答) 师:我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捡到一些钱物,交到了警察局,并按要求做了登记。结果过了几天,失主登门造访,表示谢意之后,拿出一些

25、钱给这个留学生。留学生一想,拾金不昧,怎么能收呢。坚决不肯。最后,失主告诉他,如果你不收这钱,自己就无法从警察局里领出失物,因为按规定,失主必须拿出丢失财物一定比例的金额给捡到东西的人作为报酬。大家想一想,日本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日本人是怎么来看待义利之间的关系的?日本人这么做有没有道理? 生:有道理! 师:拾到财物是行义,收取一定的报酬是谋利,日本人认为义与利并不矛盾,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一个行义之人,理应得到一定的利,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争着去行义。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一个社会,过分地要求成员摒弃私欲,一味地宣扬做好事不求报酬,那结果会如何? 生:很少有人做好事。 师:对,因为大部

26、分人处在功利境界,做事情是从自己出发的。如果一味地弘扬义,没有给利留足空间,必须会导致好事无人做,行义之人很少,社会反而会缺乏道德。儒家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强调“正其义而不谋其利”,这种观点的根源在于儒家对于人性的认识上。虽然古代既有性善论,也有性恶论,还有一些其他的提法,但长期以来,性善论居主流地位,几千年来,中国的读书人是哼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长大的。在这种情况下,私就是一种罪恶。所以我们的文化是极力摒弃私的。这种摒弃有着多种表达,在不同的时代,“存天理,灭人欲”“大公无私”“毫不利已,专门利人”。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这个时代,整天提倡为人民服务,学雷锋,讲奉献,人们实

27、际上如何做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我们的人性观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的,不肯给私留一席之地,肯定它的存在。而私实际上又是人性中非常根本的东西,并不因为你的忽视打击就不存在了。所以就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说的一套,做的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大贪官成克杰说:我一想到广西还有多少多少人没有脱贫,晚上就睡不着觉。大家现在有没有看到哲学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生:有。 师:如果承认私是人性中不可忽视的存在,肯定其合理性,既看到义与利对立的一面,也看到一致的一面,那么我们就制定出来的制度,就可能既弘扬义,又照顾到利。既给利以适当的位置,又用一定的规范来加以约束

28、。我们下一节举几个例子大家分析一下。下课! 第三课时 师:同学们好!我们上节课最后跟大家谈了谈儒家哲学里的义利观。我们都知道哲学是最高的学问,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所以这些哲学问题对我们分析社会现象非常有好处。大家记叙文都写得不错,但一写议论文就是一张面孔,普遍不够深刻,原因与缺乏哲学修养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这些哲学问题大家都应该多想想。我想知道我上节讲了以后,大家对义利观现在有什么认识。 师:(点名)请你说一说你怎么理解义利观?儒家的义利观是什么样子的? 生一:我觉得大多数人属于功利境界,都是求利的,义与利不能分开,儒家的义利观使人们欲舍利取义。 师:那么你认为这种义利观会产生什么后果? 生:由于

29、人性的问题,使人们有了一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行为。 师:这个同学的理解是很准确的。那么我们上节课还说过,这种义利观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生:人性论。 师:对,儒家认为人性是善的。既然人性是善的,恶与私就不是人性中固有的,当然要彻底地清除出去。所以自然就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了。但真正能达到功利境界的人其实是很少的,自然就导致一种虚伪化传统,真正的义倒难以施行。 师:我们现在找点例来讨论一下。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叫王海的人? 生:(一部分)听过。 生二:打假的。 师:对,王海是一个有名的打假英雄,但是王海的打假与其他人不同。王海打假是从打假中谋取利益,方式是发现假货大量购买,然后利用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有关

30、规定索取几倍的赔偿。是一个专职打假并从打假中获利的民间人士。王海打假必须要吃很多官司,但并不顺利,有一些法庭判了王海败诉,以下是一个案例。王海在一家叫隆福大厦的地方买了两副耳机,上面注明是索尼耳机,实际上这个标志是一个假标志。王海索取了赔偿。后来王海又去这个地方,发现类似的假货还在卖,于是一次买了十副耳机,又一次与商家对簿公堂,引起轩然大波。以下是两个人对此事的看法: (读一则材料)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民法室主任梁慧星认为: 隆福大厦第一次售给消费者两副耳机有欺诈,“隆福”对这批“索尼”耳机的产地作 了不真实的标志是否出于故意,不能以经营者的说法为准。即使“隆福”没有主观上的故 意,但不真实标示

31、的事实依然存在。至于消费者第二次在“隆福”购买10副耳机,“隆 福”不构成欺诈,理由是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已知道此型号的耳机是假货,没有陷入错误的 判断。对此,也让“隆福”加倍赔偿,就会使消费者获得不当利益。 师:事情大家已经听清楚了。这位专家的态度是什么? 生:认为王海应该败诉。 师:理由是什么? 生三:王海第二次明知是假货还要购买,商场的欺诈不成立,他知假买假。 师:现在再听一个人的说法。(读另一则材料) 隆福大厦电讯商品部安经理说: 王海第一次购买两副耳机是纯消费行为,经鉴定是假货,隆福大厦认打认罚。但消费 者在知悉这种型号的索尼耳机是假货之后又买了10副,其动机就值得考虑。既然已知是假 货

32、,为何还要购买呢?隆福两次卖耳机给王海本身不构成欺诈,欺诈必须有主观 上的故意,我们是无意识的。作为隆福,不可能有意识地组织假货,卖给消费者。但 无论怎样,王海在隆福大厦买到了假耳机,并受到了一定的损失,说明我们进货把关不严, 对消费者帮助我们发现假货的做法表示感谢。 师:这是商家的说法。第一次买耳机商家赔偿没有争议,争议在第二次,大家刚才听了一遍,现代文阅读不是经常要筛选提要信息吗?商家讲了几点理由说明王海这样做不对? 生:(有说两点的,也有说三点的,说两点的居多) 师:哪个同学起来说一说? 生四:商场的看法是王海故意买假货,动机不纯,还有就是自己虽然卖了假货,但不是有意的。 师:好极了!我

33、们现在开庭,我是审判长,大家都是陪审团。(众笑)咱们来个投票表决,你认为王海应该胜诉还是败诉? (有说胜诉的,也有说败诉的,这个班认为应该胜诉的人占了主流。) 师:我找个同学说说。(有人举手) 生五:我认为应该败诉。商场虽然卖假货,但不是故意的,而王海却是故意买假货,他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欺诈。 生六:(迫不及待)我认为应该胜诉!王海第二次之所以能买假耳机,目的是让商场贩买假货的人意识到,消费者在注意着你们!如果他不这样,不涉及到商场的利益,那商场还会继续卖假货。 生七:(举手)我觉得要一分为二地看。(众哄笑,有些同学现出不屑的表情) 师:注意,这是法庭辩论,一定要分出个胜负,你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众又笑) 生七:(有些激动)请大家尊重我!让我把话说完! 师:大家不要笑,先请这位同学把话说完。 生七:我认为,双方都有过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