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8KB ,
资源ID:690377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9037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明代八股文研究教案综述.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明代八股文研究教案综述.docx

1、明代八股文研究教案综述古代文学课程明代八股文研究主讲人:吴承学教授教学大纲序 言第一讲、从八股文起源诸说看其文体特点第二讲、八股文之形成及基本结构第三讲、八股文形态举例第四讲、关于代人立言第五讲、关于守经遵注第六讲关于八股文的语体第七讲八股文及其理论与文学创作第八讲八股文对明人心态之影响第九讲关于对八股文的评价序 言 一、何谓八股文:明清“八股文”的名称最为繁多,如八比、时文、时艺、时义、制艺、经义、制义、四书文等。其中经义、制义、四书文的名称比较正式,但八股文却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称呼。 二、八股文研究的意义:1、八股文是中国古代文体中“臭名”最为昭著的一种文体,甚至“八股”的含义已经远远超越

2、文章学领域,而成为僵化、教条、死板、保守、顽固、无用、无聊的同义词。因此,八股文也就往往被悬置在学术研究的范围之外。2、八股本身是否有价值与对其研究的价值不可混为一谈。八股文毕竟是风行数百年、关系到知识分子前途命运的文体。八股是对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生存状态影响最大的文体之一。不弄清八股文,也就难以深刻地研究明清文学,也难以真切地认识明清文人的生活状况与心态。基于这种原因,我们拟对明代八股文文体及其影响进行粗浅的探讨。第一讲、从八股文起源诸说看其文体特点一、八股文起源诸说举要:1源于唐代墨义说。梁杰四书文源流考:“其源盖出于唐之帖经墨义”周以清四书文源流考:“制艺亦称帖括,即唐帖经,亦称经义,即

3、唐墨义。”唐代的明经考试分为“帖经”与“墨义”, “墨义”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问答。墨义之式是非常简单的记忆题目,完全没有考生自我发挥的余地,可以看出唐代的帖经墨义与明代八股文差别相当大。(参马端临文献通考选举三所举“墨义之式”)2源于宋代经义说。郑灏若四书文源流考:“四书之文原于经义,创自荆公。”侯康四书文源流考:“神宗熙宁四年用王安石议,更定科举法,罢诗赋、帖经、墨义,经义之兴始此。”杨懋建四书文源流考:“自宋熙宁四年始用王安石之议,罢词赋,专用经义取士,而四书文以昉。”刘熙载艺概经义概:“经义试士,自宋神宗始行之,今之四书文,学者或并称经义。”八股文在文体上最直接的渊源是宋代的经义,这是

4、学术界比较普遍接受的看法。 宋代的经义在体制上为八股之先导,但两者也有明显的差别。宋代经义依题作文,但仍可以自发己意,与八股文要代圣贤立言、守经遵注不同,在形式上也比较自由,并不严格要求对仗,虽有一定范文,却未形成固定的程式,所以宋代的经义尚未与古文文体分离。 3源于儒家注疏说。茅坤:“举业一脉,即说经也,学者即其言而疏之为文。”刘熙载艺概经义概:“制艺推明经意,近于传体。传莫先于易之十翼。至大学以所谓字释经,已隐然欲代圣言,如文之入语气矣。” 八股与传统的注疏体相同之处,都是为了准确地阐释经典,不同之处是注疏只要将原意阐述清楚就达到目的了,而八股不仅阐释,而且还要发挥,只是这种发挥又不能离开

5、经典原意,要从心所欲不逾矩。4源于骈文说。 阮元书梁昭明太子后(揅经堂三集卷二)。钱锺书谈艺录第四则附说四“八股条”。八股文外在形态是句式相对的骈偶,所以从形式上看,说八股源于骈文是有道理的。但八股与一般的骈体不同,它本身是一种特殊的语体。5源于曲剧说。焦循易馀籥录卷十七)。 刘师培论文杂记。卢前八股文小史第二章八股文之结构)。 以上说法只是不同文体之间结构相似性的比较,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渊源研究。 以戏曲为八股之源者,主要是因为两者皆为代言体。但代人立言渊源甚早,绝不创于元曲,以元曲之代古人语气为八股入口气之源,并不准确。6源于平话说。黄侃中国文学概谈九唐宋间作平话者。说八股文源于曲剧或

6、小说,则主要因为它代圣贤立言,关于代人立言,其实并不仅是小说戏曲的专利。说小说戏曲与八股文创作手法方面有相通处则可,说八股文源于此则不免过分。7源于律赋说。 清汪之昌(青学斋集卷二五四书文缘起) 周以清四书文源流考 瞿兑之骈文概论之十六“律赋与八股”8源于试帖诗。毛奇龄唐人试帖序臧岳应试唐诗备考9源于唐宋古文说。王闓运论文法答陈完夫问陈德芸八股文学第一章之二“缘起”(台湾梅家玲)论八股文的渊源 以上是关于八股渊源的几种主要说法。此外,还有其他说法,如尚镕认为韩非子的内储说外储说是八股之源,日本学者铃木虎雄在赋史大要中提出八股文与宋代文赋的句式有关等。二、从起源诸说看八股文的文体特点:1、关于八

7、股文渊源说法之纷纭,有助于我们了解八股文是一种综合性强、渊源复杂的文体。从科举文体的渊源来看,说八股文源于宋代经义是比较近于事实也比较近于文体本质的说法,也是学术界普遍比较认可的看法。2、八股文这一文体综合和融化了古代许多文体的特点。(例见江国霖序、金克木先生说八股、张中行闲说八股文)就传统文体内部而言,八股近于传统文体中“论”、“说”、“解”、“原”等一类论说文体。而就考试文体而言,八股之近源是宋代的经义,远源则可追溯到汉代的策问与对策。第二讲、八股文之形成及基本结构一、八股文的形成: 1、学术界普遍认为,八股文正式形成于明代成化年间。 2、传统上一般把明代八股文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方苞钦

8、定四书文凡例、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集部总集类五方苞的钦定四书文提要):第一阶段为洪武、永乐至成化、弘治年间,第二阶段为正德、嘉靖年间,第三阶段为隆庆、万历年间,第四阶段为天启、崇祯年间。 3、“八股文”的内涵:()明清官方颁布的文献,对此都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明史选举志对“制义”的概括:一是“代古人语气为之”,即为古圣贤立言,这是内容方面的特点;一是“体用排偶”,这是形式上的特点,并未解释何以“谓之八股”。 ()八股文的体制格式,非常复杂,既有时代差异,也有各人差异,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格式。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六试文格式对八股文形成的过程及其具体形式作了比较具体的论述。顾炎武认

9、为八股是成化以后才真正形成的,在此之前,经义之文,并无固定的格式。而嘉靖以后,经义文的格式又逐渐产生变化,再后来,甚至连儒生也不知八股的具体情况了。顾还提到“破题”、“承题”、“原起”和“大结”,对八股也没有进一步解释。顾还说“嘉靖以后,文体日变,而问之儒生,皆不知八股之何谓矣。”说明当时科举考试根本就没有要求写成“八股”。()“八股文”其实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八股文其实也是结构形式多种多样,绝不是“八股”所能概括的,历来八股文的选本与评点对于八股文很少进行明确的分段,并标明段落之名,这正说明八股文的结构并无明确的规定。 二、八股文的主要构成部分: 1、题目:题目是主考者所出的,对八股文写作

10、起了主导和制约作用。八股文的题目出于四书,或一句,或数句,或一节,或数节,或一章不等,题目通常是不完整公布的。例见钦定四书文中“管仲器小哉 一章” 、“由尧舜至于汤 三节”、“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一匡天下” 等。 (1)题目的分类法:长题、小题、单句题(从其长度而言)就其题意而言:大题、小题(2)“截搭题”(或称“搭截题”、“割截题”等):八股题目中最为人所批评的是截搭题,与元、明两代的“春秋合题”之法关系密切,是由此衍变而来的,这种合题的制作,完全是为了科举考试,而合题的特点,就是“通活法以求义”,“推其正变无常,纵横各出”。(例见梅之熉春秋因是)合题的本义与流弊(例见梁章钜制义丛话卷二

11、十四、制义丛话卷二十二)。 (3)“简缩题”:只写出题目的头尾部分。例见王鏊武王缵大王及士庶人、吴宽的不幸而有疾景丑氏宿焉、汤显祖的故君子可其道等。 2、八股文的基本结构: (1)破题 起首通常以二句或三句散体文先说破和点明题目要义,称为破题,这是一种固定的程式。 (2)承题 一般是用三到四句散体文,承接破题的意义而加以说明、补充、承接而下,引申而言,使之更晓畅。承题与破题关系密切,可以看成是文章的同一部分。 (3)起讲 也称小讲、原起。起讲也是用散体文来写的,起讲较深入说明题目的用意,概说全文,笼罩全局,是正式开始议论的部分。 (4)入题 又叫入手、提笔、领上,领题,是从上文引到本题,以便开

12、始议论。 (5)起股 又叫起比、题比、提股、前股。开始发议论,其形式则用对称的句式进行,形成排偶之势。 (5)出题 用一句或几句散句提出论述的分题,让议论内容得以深入。 (6)中股 又叫中比,排偶句式,往往是全文重点。 (7)后股 又叫后比,排偶句式,是对中股的补充,写其未尽之意。 (8)束股 又叫束比,排偶句式,用以回应,提醒全篇而加以收束。 (9)大结 全文的结束语,对论述加以总结,口气又一次回到作者本人,也叫“出口气”。 除此之外,在各股之间,有时还有一些散句,叫“过接”,起一种粘连或连接作用。3、八股文结构技巧的有关论述: ()、八股文体制有一个形成与演化的过程,不同时期的八股文体制可

13、能不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另外,八股文体制也不绝对,股数或多或少是个变数,入题、出题也不一定非有不可,但破题、承题、起讲和大结等基本格局却是不变的。参明/徐常吉的论述(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百八十“经义部”)()破题的重要性:八股的作法,首在破题。参刘熙载艺概经义概、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二破题。八股的破题是对传统技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古人关于破题有一套专门的技巧和术语,参唐彪读书作文谱卷之九“破题”。 第三讲、八股文形态举例一、典型的八股文结构形式: 分析王鏊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附原文)。 此文是对孔子原话和朱熹集注的进一步阐释,其语言风格与文章结构都非常规范,可以说是典型的八股文体制。二、题

14、目对结构的制约作用:就八股文题目本身意思的层次而言,可分为单题式、两扇题、三扇题、四扇题等。1、两扇题:陈献章“古之为关也”一章(附原文)这是全文的重点便是将古人今人之关作为对比。以“古之为关”和“今之为关”各为一扇。两扇之间,语气相对,但不重语词的严格对仗。唐顺之“君子喻于义”一节(附原文),全篇为圣人立言,中间两大扇,分别就君子喻于义与小人喻于利进行对比分析。而两扇之间的对仗比较讲究,两大扇就如一对长联。、三扇题:李东阳“由尧舜至于汤”三节(附原文)三扇之间,语气相对,暗含对仗关系,只是语词对仗不求工整罢了。、四扇题:岳正“今夫天”一节文中分别写“天”、“地”、“山”、“水”四扇,并以天对

15、地,山对水,两两相形。、五扇题:略。第四讲、关于代人立言一、“代言体”源流: “代人作语”是中国古代诗文创作中常见的情况:1、曹丕、曹植的代刘勋妻王氏杂诗2、从考试文体来看,代人立言在宋代经义已经出现(例见梁章钜制义丛话卷一)。 3、宋人经义确有代古人语气者(陈子直的夫子与点如何、蔡德润的君子之教如时雨,见宋/魏天应论学绳尺卷三“以心会道格”)只不过这在宋人经义中仅是众多表达方式之一,而不像明代八股文那样是必要的格式。可见因为小说戏曲之代言体而判定为八股之源是不妥的。4、明人也以“代言”体为普遍的文章作法。(例见董其昌论文 “代”字法,见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一百八十卷经义部)二、八股文的代言体:

16、1、代人立言是八股文的基本体制但不是绝对的定制。(例见钦定四书文所选诸文)它应该是在长期八股考试中逐渐形成并普遍应用的范式。2、八股文中的“代言”,首先是代圣贤立言,但后来题目出多了,就不限于此,代言的范围就越来越宽,代言的难度也就越来越高。(例见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七章八股文、试帖诗概纪及举例释义,三联书店,1958年第1版第227页。) 3、八股文的代言体,与叙事文学创作之构思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八股文体与小说戏曲是相通的。(例见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2页“附说四”所论) 4、八股文的代言体,在心理分析方面的特点。(例见毛际可的骄其妻妾,吕留良

17、天盖楼偶评小题观略“下孟”;蒲松龄早起,盛伟编蒲松龄全集第二册,聊斋文集卷十聊斋制艺,学林出版社总1403页。)5、杰出的八股文作家,也可突破代圣贤立言的樊篱,需注意八股文写作的这种复杂性。例见明/赵南星“胁肩谄笑”二句。第五讲、关于守经遵注 一、何谓守经遵注:守经遵注是八股文体制的另一个特点。经与注就是八股文考试的标准。经义的文体,要求平实典雅,不许出现浮华险怪之体。离经叛道者,不但永远失去考试资格,而且录取的考官也将承担责任,受到严惩。例见明会典卷七十七科举科举通例嘉靖十七年及十八年条。二、有关守经遵注的各种情形: 八股取士是以四书集注为标准的,但实际考试的情况也十分复杂。例:1、梁章钜制

18、义丛话例言及十三至十五卷所录诸文2、唐顺之的“尽信书”一章(钦定正嘉四书文卷六)。我们要注意对于朱子集注体例和守经遵注的复杂性的研究,不能因为八股文考试守经遵注,就以束缚思想一句话概而论之而不愿深入再作分析。 第六讲关于八股文的语体一、八股文的语言风格:1朝廷对八股文的语言风格有特别的要求。例见明会典弘治七年令等(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第一百八十卷“经义部”。有人认为八股文受到唐宋古文的影响,假如从语言风格来看,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是宋代古文的确就是“纯雅通畅”,而反对“浮华险怪艰涩之辞”的。2、八股文从文体来看,近于传统文体中的论体,是对儒家经典的体会、阐释和发挥。从语体来看,八股文综合了中

19、国古代骈散两种语体 二、八股文的对偶: 1、八股文的对偶是相当灵活的,可以比较严整,也可以非常随意,例见艾南英心之官则思(钦定启祯四书文卷九)、周思兼“邦君之妻”一节(钦定正嘉四书文卷三) 2、八股文的对偶句还有故意用相同字眼的,例见汤显祖故太王事獯鬻勾践事吴(汤显祖全集诗文卷五十一,徐朔方笺校,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9页。)3、八股文的对偶与四六文的差异是非常明确。它不尚藻采,也不重用典,而且也绝对不是严格的对仗,也不避重复的字句,可以说是非常特殊的“八股风味”。三、八股文的语体:1、八股文体是中国古代特殊的文体,它的语体兼有骈散。它是似骈非骈,似散非散的文体,是骈散两种语体的

20、杂交。2、八股文体“罗嗦”重复的表达方式,源自四书。分析大学、中庸、论语述而、论语颜渊)孟子梁惠王下等片断。四书中的许多对偶句,仅是以意思相对而不是追求语言形式的整齐,八股文的语言风格是渊源四书的,因此风格古朴。 3、追求古朴对偶的风气,在宋代已经开始了。八股文语体之源,从远处看,可追溯到儒家经典;从近处讲,则是受到宋人风气的影响。第七讲八股文及其理论与文学创作一、八股文形成巨大影响的原因:在明代所有科举考试文体之中,八股文的影响最大。这是因为在明代众多的考试文体之中,经义考试最受重视的。参王鏊有关论述(见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四十礼部二贡举引)凌义渠有关论述(见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四十礼部贡举引凌

21、义渠正文体疏)二、八股文在明代影响的主要方面:1、对于明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1)对于作家来说,八股对于古文的影响可能是一种不自觉的影响。(黄宗羲南雷文约明文案序上、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六“程文”认为严重影响和束缚了士人的创造)唐宋派诸家都是八股的好手,善于将古文笔法融合到八股文写作之中,以提高八股文的文体品位。但是由于他们日夕揣摩八股文,八股文的技法与思维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古文写作。例见黄宗羲明文案序上、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文学略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评归有光古文(2)八股文对于明代诗歌也产生影响。袁枚随园诗话卷八论明诗、吴乔围炉诗话卷六论明诗(清诗话续编) (3)八股不

22、但影响诗文,对于明代的戏曲也有所影响。王骥德曲律“论曲禁第二十三”、徐渭南词叙录、元代倪士毅的作义要诀、沈德符的顾曲杂言 “大头脑”说、李渔“立主脑”说等。 2、八股文理论与古代文学批评的关系。 可以说,八股文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基本上是消极的,但八股文理论却比较复杂,它对于古代文章学、技法理论产生的影响却难以断然否定。(1)八股理论与古文理论是双向影响的。八股理论是基于传统文章学理论的,许多八股大家也正是以古文理论来阐释八股技法的。例如茅坤文诀五条训缙儿辈。 八股文理论带有强烈的实用色彩,但有些观念与术语和其他文体批评也是相通的。如沈位论八股文技法(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第一百八十卷“经义部”之

23、“经义部总论”)、钱锺书先生谈艺录七十二则“诗与时文” “诗学亦须取资于修辞学”论等。 (2)八股文的写作,虽然无论已经规定好了内容形式,但在具体写作中,不同的人结果差异非常大。如何既别出心裁而又不离经叛道,确是非常微妙的技法。讲究这种技法也就导致八股理论的兴盛。八股文及其理论的兴盛,使明清文学批评出现新的风气,这就是对于艺术作品的结构乃至字句篇章之技法理论空前重视,技法理论也日趋细密和完整。 (3)八股文理论对于明代的文学批评也产生深远影响。与八股文理论同步,明代文学批评也相当重视结构技法,对于文章之抑扬、开阖、奇正和起伏等甚为重视。同时,众多八股文选本及评点,也促进评点学之盛,如茅坤评点唐

24、宋八大家文钞。第八讲八股文对明人心态之影响一、八股文对明人心态的影响:1、八股文给文人带来荣华富贵的同时,还予文人强烈的精神苦闷和焦灼。艾南英前历试卷自序(明文海卷三一二。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第3215页)中讲述了参加科举考试时的种种非人遭遇。2、八股文对于文人心灵的冲击要比其他的科举文体明显而且强烈得多。一方面,明代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时代,个性解放的思潮冲击着作为晚期封建社会精神支柱的程朱理学;而另一方面,他们走向仕途的唯一出路却完全赖于以程朱理学为基调的、严重束缚个性的八股文体。这种强烈的反差是其他时代的文人所未曾经历过的。例见晚明文人曾异撰诸文,如卓珂月蕊渊蟾台二集序(明文海二百五

25、十五)、答陈石丈(尺牍新钞卷一)、与丘小鲁(尺牍新钞卷一)、傅占衡的吴、陈二子选文糊壁记(明文海卷三百五十二) 、明代文人对于八股文大抵反映出非常矛盾的心态,明人并非不知道八股之无用,但既然它是通往功名的唯一道路,只好知其为不可而为之了。如归有光(参震川先生集卷五跋小学古事、震川先生集卷七山舍示学者、震川先生集卷二会文序,群居课试录序等文;谢肇淛在五杂俎卷之十三之语;袁中道与梅长公书(珂雪斋集卷之二十五) 5、明清两代,八股文选本非常盛行。这类选本为士子熟悉八股文体和基本技巧,提供了范本。于是许多人为了走捷径,只读这些与应试有关的时文选本,出现考经义而不读经书的怪现象。八股文取士也影响着当时士

26、人的读书生活和知识结构。一些人尽管获得科举成功,但在现实生活中却缺乏应有的知识。例见周顺昌第后柬德升诸兄弟(冰雪携)文。 二、八股文与明代政治关系。 1、明代许多文人集团的创立与科举和八股文有关系(陆世仪复社纪略中有关论述)不少文社带有强烈的实用色彩,也就是说,它们其实是研究时艺的文人集团,可称为八股文写作研习小组或研究会。如袁宏道组织的南社其实就是研究时艺的文社。复社的建社初衷也主要是揣摩八股,切磋学问,后来逐渐壮大并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2、有些考官,利用八股文的题目暗喻时事,或讽或谀。例见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五“出题有他意”、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六题切时事。考官们偷偷趁出八股文题之机,

27、或以之讽世,或以之媚上,以八股文来干预时政,给八股文这种沉闷的形式,增添一丝政治色彩。第九讲关于对八股文的评价一、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1、明清时代,有些学者对八股文评价甚高。比较正宗的文学家通常是鄙视八股的,而富有创新精神如性灵派等人却是高度评价八股文的,如李贽焚书卷三童心说语、袁宏道诸大家时文序(袁宏道集笺校卷之四)、王思任唐诗纪事序(王季重十种杂序)清代也有学者是把八股看成明代文章的代表文体的,如焦循易余籥录卷十五(丛书集成续编第91册子部)焦循认为一代有一代的代表性文体,明代是以八股文作为代表的。2、八股文受到更多的是批评和鄙视。明代人对于此已有非常激烈的批判。例见成化年间进士吴宽送周仲

28、瞻应举诗序(四部丛刊本匏翁家藏集卷三十九)、明庄昶(送戴侍御提学陕西序)等。清代不少文人鉴于明王朝之倾覆,对于八股文尤其深恶痛绝。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六拟题、廖燕(明太祖论)等。二、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的原因:、出现对于八股文评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不但是因为批评者考察问题角度、立场的差异,实在也是因为八股文本身固有的复杂性所致。、明清时代选用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这是带有必然性的选择。八股文正是一种标准化的论说文体,这种标准化正是为了选拔人才的某种“客观性”。而这种“标准化”与“客观性”往往正是戕害作者的创造性与个性化的杀手。、从中国古代科举史来看,几乎每种考试文体都可能出现流弊,同时不

29、管什么文体考试,也都选拔过一些优秀的人才,八股文也不例外。、由于八股文所处的明清时代,面临着封建社会的最后崩溃,封建社会的弊端至此反映得最为明显,八股文的一切弊端与罪过也就显得特别严重。八股文的一切弊端,都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八股文对于人材造成了影响和戕害,但其情况与程度也是因人而异。(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对于八股文影响的研究,须持知人论世的方法。主要参考文献明张朝瑞辑:皇明贡举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69册。张弘道、张凝道皇明三元考,北京图书馆影印古籍珍本丛刊本。明俞汝楫:礼部志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明徐学聚辑:国朝典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66册。成化十一年会试录,北京图书馆影印

30、古籍珍本丛刊本。宋魏天应编:论学绳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谢枋得编:文章轨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经义模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元倪士毅:作义要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元王充耘:书义矜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俞长城:一百二十名家全稿方苞:钦定四书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孙维祺辑评:明文得,康熙四十七年金陵两衡刻本。顾炎武:日知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排印本,2000。吕留良:吕子评语余编,四库毁禁丛书经部第8册。吕留良:吕晚村先生论文汇抄,清康熙五十三年吕氏家塾刻本。梁章钜:制艺丛话,上海:上海书店排印本,2001。周作人:论八股文,中国新文学的源流附,北平:人文书店,1932。卢前:八股文小史,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小丛书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民国丛书本。郭绍虞:语文通论,民国丛书本。商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