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272.29KB ,
资源ID:68985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8985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

1、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目录前言一、发展背景(一)发展基础(二)发展机遇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战略定位(三)发展目标三、空间布局(一)总体开发策略(二)国土开发格局(三)产业空间布局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一)大力发展临海重化工业(二)做强地方特色工业(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五、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一)推进城镇体系建设(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三)推进新农村建设(四)引导人口城镇化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二)建设能源保障体系(三)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七、保障和改善民生(一)优先发展教育科技(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三)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四)健全就业、社保和住房保障体系(五)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六)保障公共安全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一)加强环境保护(二)推进生态建设(三)加强能源资源节约九、深化改革开放合作(一)推进体制改革(三)加强区域合作十、建立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加强统筹协调(四)加强监督检查附表1:粤西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附表2:粤西地区“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表前言粤西地区包括湛江、茂名、阳江三个地级市。2010年,该区域总面积3.17万平方公里

3、,占全省的17.7%;常住人口1526万人,占全省的14.6%。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粤发200915号)的部署,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粤西地区实际,编制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从2011至2015年,属我省“十二五”区域规划,是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在粤西地区的细化,是指导粤西地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各类规划的依据。粤西地区地理位置分布图 一、发展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粤西三市不断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十二五”加快振兴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4、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062010年,粤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达353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0%,2010年达23239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9%,2010年达145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23.840.037.2调整为2010年的19.940.739.4.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2010年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966.1.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业逐步向产业化、专业化、协作化迈进,2010年粤西地区农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达30.5%.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以重点项目为抓

5、手,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公路通车里程达4.4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13公里。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阳江港续建工程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集装箱吞吐能力25万标箱,湛江港已迈进全国15个亿吨大港行列。电源装机达531万千瓦,其中清洁电源101万千瓦,阳江核电是全国在建规模最大的核电项目。宜居城乡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卫生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水平。2010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5%.湛江市获得首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等称号,茂名市获得全国首个减灾安居工程模范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阳江市获得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

6、市、最佳休闲城市等称号。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2006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2010年达147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5%,2010年达6307元。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免,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85.2%.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0年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3.4%.但是,粤西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区域竞争力较弱,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主要有:一是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农业大而不强,农海产品精深加工面窄量少,附加值较低;工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链条短且抗风险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少;第三产业

7、发展滞后,生产性服务业未能适应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仅处于起步阶段。二是民营经济发展较缓慢,县域经济实力较弱,以工促农能力不强。企业“小、弱、散”的特征还比较明显。三是开放度不高,招商引资规模小,与处于沿海开放地区的位置不相称。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四是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教育、卫生、社保、文化等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二)发展机遇。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崛起,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是我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粤西地区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重大使命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随着CEPA(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加快建设,以及中国

8、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提速,处于珠三角与北部湾、大西南联结点以及粤港澳合作次前沿的粤西地区,由于发展空间和资源条件的优势,将成为各方投资者青睐的“热点地区”。二是全球性产业调整升级步伐加快,尤其是重化工业、先进制造业加快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珠三角地区不少企业也纷纷向外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粤西地区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成为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有利于引进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重大项目。三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湛江市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北部湾地区的范围内,这为粤西地区新一轮的发展带来新的良机。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9、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后发优势,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东融珠三角、西接北部湾、北联大西南、南拓东南亚,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努力打造一个增长速度快、经济总量大、发展质量高的新增长极,为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二)战略定位。全国重化工业基地。依托粤西沿海岸线和深水良港等资源,大力发展石化、钢铁、电力、造船等重化工业,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构建现代重化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重化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国际影

10、响力的重化产业基地。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依托滨海城市和陆域经济,加快建设粤西沿海港口群,深度开发和集约利用海洋资源,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积极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粤桂琼海洋经济合作圈建设,成为全省海洋经济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充分发挥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特做优热带、南亚热带农业,做大做强远洋捕捞、水产养殖和加工等海洋渔业,全力打造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海洋渔业基地,建设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依托有利的区位和资源环境条件,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地区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成为重要产业承接

11、地,努力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沿海经济带和特色城镇群,形成我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我省参与东盟等区域合作的重要门户和桥头堡。充分发挥地处我省与北部湾、大西南和东盟地区联结点的地缘优势,加强与环北部湾经济区和大西南的对接和合作,打造成为大西南的出海主通道;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建设成为我省参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粤西地区振兴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在2012年实现“三年大变化”的基础上,大阔步迈向“十年大跨越”的目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平稳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粤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40亿元,年均增长1

12、2.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9160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34740,轻重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169,以钢铁石化为龙头的临港重化工业形成规模。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城镇化水平达50%以上。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支撑经济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基本消除区域内省道以上公路“断头路”,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30公里,新增铁路通车里程482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超过3亿吨。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电源、电网、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初步建立现代化水利支撑保障体系,地级市市区防洪防潮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县城防洪防潮能力达到50

13、年一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年均增长达到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达到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有较大的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87%.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8.4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完成省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等约束性指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内,城镇生活垃圾无害

14、化处理率达到7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7.2%.营商环境、政务环境和治安环境进一步改善,地区形象显著提升。三、空间布局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以“东融西联、南拓北优”的开发策略,科学规划发展布局,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空间,构建“三核、四轴、两屏”的国土开发格局和“三区、四带”的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一)总体开发策略。“东融西联”充分发挥东接珠三角、西临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与环北部湾经济区和大西南地区的对接和合作,主动融入珠三角。“南拓北优”依托沿海岸线港口和海洋资源等优势,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进一步向南拓展发展空间,打

15、造“海上粤西”,促进陆海协调发展;优化北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推进适宜开发地区的建设。(二)国土开发格局。统筹考虑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以三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高速公路、铁路等通道为区域开发主轴,以各类自然保护区为生态屏障,加快“湛茂阳”经济圈发展,全力构建“三核、四轴、两屏”的国土开发战略格局。(图:粤西三市国土开发战略格局示意图)“三核”以湛江、茂名、阳江市的中心城区为核心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引领周边地区加快发展。湛江市发展为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现代化港口城市、生态型海湾城市、粤西地区的中心城市和环北部湾重要城市;茂名

16、市发展为世界级石化基地、全省重要能源物流基地和特色现代农业基地;阳江市发展为全省新能源产业基地、重要产业承接地和现代滨海旅游目的地。“四轴”即以“徐闻遂溪湛江市城区吴川茂南茂港水东新城阳西阳江城南新区阳东”为国土开发横轴,“东海岛廉江”、“信宜高州茂南茂港”、“阳春阳江高新区海陵岛”等为国土开发纵轴,沿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要道,以县(市)城区为核心节点,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发展,形成“一横三纵”的国土开发格局。“两屏”即以大雾岭自然保护区、云雾山系、云开大山及鹤地水库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的北部森林生态屏障和南部海洋生态屏障,以保护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为重点,利用生态优势适度发展符合生态功能的适宜产业

17、,实现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示意图 (三)产业空间布局。以国土开发战略格局为依据,以各类开发区和重点产业园区为依托,“点、块、带”有机结合,构建“三区、四带”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产业合理布局,推进产业协调发展。“三区”即湛江临港重化工业基地、茂名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阳江能源产业基地。以湛江东海岛为核心,以湛江湾、雷州湾沿岸地区的产业园区为重要的产业配套基地,加快发展钢铁石化产业,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化产业基地;以茂名石化工业区、博贺临港工业区和河西工业城为载体,以水东港区、博贺新港区等为支撑,促进石化产业集聚发展,把茂名打造为世界级的石化生产基地;以阳江核

18、电等重大能源项目为依托,以阳江港等港口建设和岸线资源为支撑,积极稳妥发展核电产业链及其配套设备,把阳江建设成为新能源产业基地。“四带”即现代港口物流产业带、热带及南亚热带农产品产业带、沿海海洋水产养殖加工产业带和滨海休闲旅游产业带。以湛江港为中心枢纽,以茂名港和阳江港为支线港,充分利用深水良港优势,积极发展港口物流项目,构建现代港口物流产业带;沿“徐闻遂溪电白”、“化州高州信宜”、“阳西阳春阳东”等地区,建设粮食、甘蔗、水果、蔬菜、花卉、南药等生产基地,构建热带及南亚热带农产品产业带;沿粤西沿海岸线,打造国家级海洋渔业基地,构建沿海海洋水产养殖加工产业带;沿海陵岛至湛江徐闻的海岸线,打造国家级

19、滨海休闲旅游基地,构建滨海休闲旅游产业带。专栏1粤西三市重点发展地区湛江市:(1)经国家或省批准设立的各类园区。(2)三大物流基地:以湛江港区和东海岛为中心的化肥、煤炭、油品、矿石物流基地,以湛江云广物流区为中心的糖料物流基地,以湛江港区和新港粮油物流区为中心的粮食物流基地。(3)东海岛新城及其南岸新港区。(4)遂溪、吴川、廉江、雷州和徐闻城区及近郊城镇。茂名市:(1)经国家或省批准设立的各类园区。(2)建设水东湾新城,打造茂名新城区。(3)逐步东拓,建设电城、博贺,打造临港工业区;以博贺新港区为中心,建设华南油气产品、化工产品、煤炭为主的交易、储备、物流中心。(4)电白、高州、化州、信宜城区

20、及近郊城镇。(5)以高州、电白、化州、茂南为主打造世界级的荔枝、龙眼、罗非鱼生产、加工基地。阳江市:(1)经国家或省批准设立的各类园区。(2)南部沿海的阳西、阳东和高新区。(3)海陵岛大力发展海洋旅游、生态旅游休闲业。(4)阳春重点发展春城区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必须满足环保要求,保证漠阳江水体不受污染。专栏2粤西三市重点保护地区湛江市:(1)鉴江、九洲江、南渡河、袂花江、青年运河等生态廊道。(2)三岭山森林公园、徐闻珊瑚礁省级自然保护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湖光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3)鹤地水库、长青水库、白水沟水库、龙门水库、大水桥水库及其水源涵养区。(

21、4)连片分布的农田。(5)重要山体:东海岛龙水岭、雷州半岛石卯岭。茂名市:(1)大雾岭、云开大山、云雾山、浮山岭等重要的区域绿地。(2)茂名森林公园、大雾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等。(3)鉴江、高州水库、共青河、罗坑水库及其水源涵养区。(4)连片分布的农田。(5)近岸海域红树林湿地。阳江市:(1)漠阳江及其沿江区域,织篢河、洋边河、大隆洞河、西山河、潭水河、那龙河等生态廊道。(2)天露山、云雾山等区域绿地以及阳春国家地质公园、凌霄岩风景名胜区、花滩森林公园、阳春百涌省级自然保护区、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海陵岛风景名胜区等,阳西程村镇大面积天然红树林群落。(3)北河水库、东湖水库、江河水库及其水源涵

22、养区。(4)连片分布的农田。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依托优良的海岸线、深水港和区位及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临海产业,培育、建设一批现代产业重大项目引领产业发展,建设粤西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构建以海洋产业为主体,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现代产业体系。(一)大力发展临海重化工业。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加快推进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廉江国家石油储备库、茂名石化油品质量升级改扩建等工程建设。以大项目为龙头,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石化中下游产品链,建设茂湛世界级石化基地。围绕大型炼化项目建设,深化分工协作,吸引更多的企业集聚生产石化配套装备,形成石化装

23、备产业链,建设以茂名为核心的广东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基地。到2015年,湛江东海岛石化基地(含湛江东兴)形成23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乙烯规模生产能力;茂名石化基地形成255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乙烯规模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化钢铁基地。以宝钢重组韶钢、广钢组建的广东钢铁集团为龙头,在加快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广钢环保迁建项目建设,将其建设成为技术先进、节能环保、装备一流、效益良好的现代化钢铁基地。重点发展炼钢及辅助原料、钢铁产品深加工等钢铁生产供应链。抓紧完善钢铁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与钢铁基地相适应和配套的港口、公路、水电气等设施。到2015年,广钢环保迁建湛江项目形成年

24、产钢超过500万吨规模。合理布局船舶产业。支持中小型船舶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做专做精,与珠三角地区大型船舶企业错位发展,重点发展修船以及灵便型散货船、油船等10万吨以下船舶。合理规划布局粤西地区建设12个大型修造船项目,积极引导有实力的船舶企业往粤西发展,择机依托主要和重要港口建设大型船舶修造基地。积极延伸产业链,发展大型铸锻件、机加工、螺旋桨等产品,建设船舶配套基地。(二)做强地方特色工业。发展提升优势传统工业。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主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优化产业、产品结构,进一步做大传统优势产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增加产品

25、附加值,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向品牌效益型转变,打造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湛江要积极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和家电产业,建设全省造纸产业基地和家电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纺织服装、农海产品加工、制糖、饲料、食品、果蔬加工、建材、中药等优势传统产业。茂名要优化发展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深加工、水海产品加工、饲料加工、竹器加工、劳保手套、家电、食品、香精香料、中药、轻纺和建材等传统产业,适度发展水泥等资源性产业。阳江要整合刀剪产业资源,延伸产业链,打造全国刀剪产业基地,优化发展纺织服装、食品、机电、建材和家具等传统产业。(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国家和省的总体布局,结合粤西发展优

26、势,集中资源,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等新兴产业。依托核电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支持发展核电配套设备制造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核电综合技术服务产业,适度发展生物能源产业。依托钢铁、石化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特种钢材、新型化工等新材料产业。以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为目标,培育发展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发展环保设备制造业和环保服务业等产业。依托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积极培育海洋生物产业,大力发展海水综合利用,鼓励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海洋服务业。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海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鼓励发展海上油田开发设备制造和船用配套基地等海洋工程产业。实施深海工程,积极参与

27、南海油气、渔业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我国南海战略资源保护开发的重要保障基地。(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全省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充分利用深水良港优势,构建以港口和临港工业园区为中心的现代物流平台,建设铁矿石配送中心、配煤中心、大型油品及天然气储备中心,打造石油、化工品、矿石、煤炭、粮食、食糖、化肥等大宗货物物流基地和全省重要能源物流基地。抓住湛江机场迁建的机遇,探索发展空港物流业。支持湛江港、茂名港开辟东南亚近洋班轮航线和更多国内外集装箱联运快线,扩大集装箱运输和中转业务。加快发展水产品、粮食、农资、建筑装饰材料、五金刀剪产品、小家电、花卉等区域专业市场,推动市、区(县)、镇(街)三级商

28、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及城乡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和连锁经营。建设国家级滨海旅游休闲目的地。围绕滨海旅游,突出休闲旅游、生态旅游,打造“黄金海岸、生态海岛、休闲胜地”三大品牌,努力建成集休闲、度假、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滨海旅游休闲目的地。积极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力度,高起点发展海岛游、湿地生态游和历史文化游,共同打造粤西旅游黄金路线。加强与省大型旅游集团的合作,加快旅游精品景区建设,积极开发旅游商品,挖掘旅游文化资源。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谋划发展邮轮经济,规划在枢纽港建设国际海洋游轮停靠泊位,拓展高端游客资源。湛江市要重点建设东海岛、湖光

29、岩、徐闻珊瑚自然保护区和开发滨海旅游等旅游产品。茂名市要重点加快环水东湾、放鸡岛、浮山荔枝沟等重点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打造滨海度假、生态旅游、温泉养生、文化旅游等品牌。阳江市要通过“南海号”的带动作用,整合提升海陵岛旅游发展优势。到2015年,粤西地区旅游接待人数超过4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00亿元。培育发展金融业、文化产业及商务会展业等服务业。围绕钢铁、石化、家电、农海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培育发展金融业、文化产业、商务会展业、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本地新型金融机构,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

30、行企业债券,积极推进证券、保险业的发展。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传媒、工业设计、咨询策划等文化产业。培育和引进国际化、专业化的会展机构,提升会展档次和水平,突出抓好湛江工业博览会、海博会、广东(茂名)现代农业博览会、中国(阳江)国际刀剪博览会等知名品牌会展。(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优做特现代农业。发挥热带、南亚热带农业资源优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现代标准农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优化粮食、水果、糖蔗、蔬菜、南药、桑蚕、花生、花卉等特色农业,打造国内外一流的荔枝、龙眼、香蕉等生产基

31、地。鼓励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养殖瘦肉型猪、蛋鸡、黄鬃鹅、优质山地鸡、肉牛和沿海优质蛋鸭,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进农产品产地登记制度,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谋划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打造国内一流的南亚热带作物良种繁育中心。构建外向型农业合作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湛江南国花卉科技园为中心的湛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和中泰合资正大南亚农业产业化合作项目。着力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公司+中介组织+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到2015年,粤西地区拥有国家产业化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0家以上。建立南亚热带农产品省内外营销体系,提高南菜、南果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海洋渔业。发挥海洋渔业资源优势,建设粤西国家级海洋渔业基地。做大水产养殖业,推广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大力发展对虾、牡蛎、珍珠、罗非鱼等主导品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