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8.30KB ,
资源ID:685208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8520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docx

1、自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2014年自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暨初2015届生物、地理结业考试说明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二O一四年三月前 言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推动课改深入开展,逐步建立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命题的稳定性,把控试题的难度,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师生复习备考,特制定本考试说明。2014年自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性质为水平性考试兼选拔性考试,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初2015届生物、地理学科的结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以水平性考试为主,兼有一定的选拔性功能。201

2、4年自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初2015届生物、地理结业考试的指导思想:一是要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达到的水平。要求初中学生掌握自身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运用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是要有利于普通高中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提高普通高中的教育水平。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命题,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设置开放性、发展性试题,以保证不

3、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地、真实地展示自己的水平。本考试说明是结合我市初中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制定的,是2014年我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各学科命题和初2015届生物、地理结业考试命题的依据。语 文一、命题依据和命题原则1. 按照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所学语文版(79年级)教材的要求命题。2. 着重考查考生的语言基础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进入高中后的可持续学习。3. 以毕业年级所学内容为主。二、命题范围和考试内容考试主要包括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内容。1. 知识积累与运用:包括文字、词语、句子和古今优

4、秀诗文的积累,以及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汉语拼音:能辨识给常用汉字注音的正误。(2)文字:能正确、熟练地书写汉字,辨别错别字。(3)词语:能正确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正确使用词语,体会词语在上下文中的表达效果。(4)句子:能按要求写出正确的句子,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句子,有判断句子是否正确、正确调整句子顺序的能力。(5)修辞手法:体会常用的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6)提取信息:能从语言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7)文言词语:能正确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8)古诗文背诵:能正确写出要求背诵默写的古代诗文。(9)文学和文化常识:了解课文(包括文中注释)涉及的重要的

5、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10)掌握知识短文名著引读中讲述的内容。2. 阅读: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两部分。(1)现代文阅读:主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观点、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检测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语言材料不从教材的文本中选取。现代文阅读实用文主要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文学作品主要为散文、小说等。(2)古诗文阅读:重在考查学生对古诗文文意及情感的理解和主要写作特点的把握,不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古诗文阅读能力的语言材料以课内古诗文为限。3.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包

6、括口语交际和写作两部分。(1)口语交际:主要在特设的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考查学生口头表达、应对的能力,文明得体,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2)写作:重在考查学生规范、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表达能力。4. 综合性学习: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考查时融入“积累与运用”或“阅读”、“语言表达”等部分。三、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1. 考试方式:书面笔试。2. 试卷结构: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各类题型。第卷(共51分)(1)知识积累与运用:辨识注音正误、辨别错

7、别字、理解词义、选择词语或句子、排列句序、辨析病句、口语交际能力、提炼信息、修辞手法的运用、文学文化常识、文学名著等。(27分,9小题,每题3分)(2)现代文阅读: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实用文。(12分,4小题,每题3分)(3)文言文阅读:为课本中的文言课文。(12分,4小题,每题3分)第卷(共99分)(1)古诗文默写与赏析。(14分)(2)文学作品阅读。(22分)(3)写作:按要求作文。(63分)数 学一、命题依据和命题原则1. 以教育部200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现行教材为命题依据,试题求解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均以“课标” 实验稿要求为准。 2. 关注对学生基

8、本数学素养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重点知识、重要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查数学活动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试题素材、求解方式、尽量体现公平性,尽量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才能够理解的试题素材。4. 题目的形式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形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是重点。5. 整套试题重在考察通性、通法,不出偏题、怪题,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现实性。6. 已在2011版课标中删去的内容不再作为考试内容。(见附录)二、命题范围和考试内容1. 现行教材(人教版79年级)中出现的内容均为考试范围,其中的数学活动、课题学习作为了解内容。2. 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如下:

9、数与代数占50% 左右,空间与图形占40% 左右,统计与概率占10% 左右。三、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1. 考试方式考试为书面笔试考试方式,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参加考试的学生可带三角板、圆规、量角器、铅笔等进入考场。是否可带计算器,以招办通知为准。2. 试卷结构及题型安排试题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中的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写出结果,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阅读题、画图题以及探索题),要求写出解题的主要过程,关键步骤不能省略。题型安排:第卷:选择题10个(每题4分,共40分 )。第卷:(1)填空题5个(每题4分,共20分)(2)解答题2个(每题8

10、分,共16分)(3)解答题2个(每题8分,共16分)(4)解答题2个(每题10分,共20分)(5)解答题1个(12分)(6)解答题1个(12分)(7)解答题1个(14分)附录:删去的内容:删去:有效数字的概念。删去:“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删去: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删去:“简单的整式、分式”删去: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删去: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删去:梯形的概念和性质,平面图形的镶嵌。 删去: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删去:了解镜面对称。删去: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

11、图形,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删去:视点、视角、盲区;了解并欣赏一些有趣的图形;知道物体的阴影是怎么形成的,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事物的阴影。 删去: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删去:“会计算极差。”删去: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英 语一、命题依据和命题原则1. 命题依据命题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自贡市教育局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相关文件等为依据。2. 命题原则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初中英语教学,有利于高一级学校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评价。(

12、1)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初中英语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2)突出学科意识、学科思维、学科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考查,并在试卷结构、试题设计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适度创新。(3)试题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合理配置题型,杜绝繁、难、偏、旧。保证必要的区分度、效度和适当的难度。二、命题范围和考试内容1. 以人教社新目标英语Go for it!79年级教材修订本为命题范围。2. 考试内容主要考察词汇和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在听力、阅读、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迁移能力。三、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1. 考试方式考试以书面笔试考试方式,时间为12

13、0分钟,满分150分。2.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 (选择题,包括四个部分,五种题型,共95分)第一部分:听力测试本题将给出情景反应(包括听音选图)、对话理解、语篇理解等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听力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本题要求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第二部分:基础知识运用(该部分包括两节即两种题型)第一节:单项填空本题主要考查英语语法,语言词汇,以及功能意念等方面的内容。本题要求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第二节:完形填空本题将给出两篇短文。从中空出15个空格

14、,要求从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使补足后的短文语句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语言的综合表达能力。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第三部分:阅读理解本题将给出四篇文章,每篇文章设置五个小题,共20个小题。要求考生从文章中获取信息,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第四部分:补全对话补全对话是在一篇对话中留出5个空格,要求根据对话内容从A、B、C、D、E、F、G七个选项中选出五个正确答案填入对话空白处,使对话结构完整,前后一致、语句通顺。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口头表达在书面上

15、的反应能力。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第卷(非选择题,包括两个部分,五种题型,共55分)第五部分:句型转换 句型转换是给出一句子,句后括号内有做题要求(用汉语表达),然后根据要求完成句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和掌握语句的各种变化形式。每小题留有两个空格,每个空格只能填写一个单词(包括缩写形式)。本题共5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第六部分:写(该部分包括四节即四种题型)第一节:汉译英本题将给出五个汉语句子,根据汉语意思完成英语句子,每个小题留有两个空,补充完整的句子必须语句通顺、表达正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和词汇的正确表达能力。本题共5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

16、分。第二节:短文改错本题将给出一篇英语短文,在10排英语句子中任意在可能出现错误的单词表达下划一横线,横线部分可能有错误表达,把错误的表达改成正确的表达并填写在答题处。如果没有错误就在答题处画,本题主要考察学生正确判断和使用语言的能力。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第三节:阅读表达 本题将给出一篇短文,要求考生从文章中获取信息,根据短文后所给题目要求进行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第四节:书面表达本题将给考生提供情景和语言描述,要求用英语写一篇8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情景包括目的、时间、对象、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示、表格、中英文提纲和说明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

17、本写作能力。本题共15分。综合素质一(思想品德)一、命题依据和原则1. 命题依据以教育部201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有关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为命题依据,同时以本届初中毕业生所学思想品德教科版教材七、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科版教材九年级全一册所规定的有关教学内容为命题依据。2. 命题原则(1)“四个相结合”的原则,即:同课改教改相结合,同自贡教育实际相结合,同高中教育和高考相结合,同自贡市高中发展和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相结合;(2)立足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重视对人文精神和正确价值取向的考查;(4)保持难易度、题型的相对稳定。二、命题范围和考试内容1. 命题范围本届初

18、中毕业生所学思想品德教科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七、十、十一课,本届初中毕业生所学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十、十一、十二课,本届初中毕业生所学思想品德教科版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第六、十、十一、十二、十四、十五、十六、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课,年度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2013年9月1日2014年5月31日)。2. 考试内容(1)心中有法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

19、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2)权利与义务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3)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和独特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劳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

20、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4)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

21、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5)法律与秩序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三、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1. 考试方式(1)采用书面闭卷的考试方式。(2)综合素质(一)为思想品德、历史同堂分卷,考试时间:90分钟。(3)综合素质(一)试卷满分80分,其中思想品德40分。2. 题型分布思想品德试题有两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第卷

22、为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8个,每小题1.5分,共27分;第卷非选择题(含填空、简答、分析说明等题型),有4个小题,共13分。需注意的是,试题及答案的个别观点可以不出自教材;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年度间我国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需适当关注,它既可以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也可作为个别答案的依据。综合素质一(历 史)一、命题依据和命题原则1. 命题依据命题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自贡市教育局2014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的文件和通知、国家、四川省对课改考试内容和命题要求的说明以及自贡市的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等为依据。2. 命题原则(1)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23、年版)的培养目标,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促使学生活泼、主动的学习,实施素质教育。(2)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考查的要求,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在新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试题测试目标明确、难易适当,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历史试题的功能,试题安排上注意层次性和区分度。(4)注重试题素材的选择,体现十八大理念,加强联系生活,体现考试的基础性和时代性。(5)注意试题积极的价值取向,注重中考对课堂教学改革

24、的引导意义,进而充分挖掘考试的教育价值。(6)试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基础,体现发展性。二、命题范围和考试内容1. 命题范围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世界历史上、下册、和八年级中国历史上、下册(川教版)中规定内容的范围,但命题素材不拘泥于教材。2. 考试内容八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第1课第3课);第二学习主题(第5课第8课);第三学习主题(第9课、第11课、第12课);第四学习主题(第13课、第14课、第16课)。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第3课、第5课);第三学习主题(第7课、第8课、第9课、第12课);第四学习主题(第14课);第五学习主题(第

25、15课第16课)。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二学习主题(第2课、第3课);第三学习主题(第4课);世界近代史(上):第一学习主题(第12课第15课);第二学习主题(第17课、第18课);第三学习主题(第19课第21课)。九年级下册:世界近代史(下):第六学习主题(第3课、第4课);世界现代史第一学习主题(第5课、第6课);第二学习主题(第7课第8课);第三学习主题(第10课第12课);第四学习主题(第13课第15课);第六学习主题(第18课、第19课)。 试题分值分布如下:1. 世界古代史 3分 7%左右 2. 中国近现代史 17分 43%左右3. 世界近现代史 20分 50%左右注:其中教材

26、标有*号不作考试要求。 三、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1. 考试方式(1)采用书面闭卷的考试方式。(2)综合素质(一)为思想品德、历史同堂分卷,考试时间:90分钟。(3)综合素质(一)试卷满分80分,其中历史40分。2. 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试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2)分值和难易度:第卷为单项选择题,25个小题,每题1分,共25分;第卷为非选择题,一个大题共15分。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上,低、中、高三档试题分值的比例为7:2:1。综合素质二(物 理)一、命题依据和命题原则1. 命题依据 严格遵循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正式稿),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20

27、12年5月第1版)、八年级下册(2012年10月第1版)、物理九年级(2013年6月第1版)内容进行考试。2. 命题原则遵循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要求的程度。命题将遵循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学,有利于高级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课程改革实施的原则。二、命题范围和考试内容1. 命题范围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理解”、“认识”、“了解”、“独立操作”的知识点均在考试范围内。教材中“科学世界”、“STS”等栏目不在考试范围之列。2. 考试内容试题将着重考查物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过程和方法;考查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

28、探究与物理实验的能力;考查关于物理、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以及科学精神体现。考试内容将突出学科主干和核心知识的考查。试题涉及光学约10%、热学约10%、电学约35%、力学(声学)约45%。三、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1. 考试方式(1)采用书面闭卷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2)综合素质(二)为物理、化学同堂分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3)综合素质(二)试卷总分为160分,其中物理85分。(4)理化实验操作考核物理部分13分,有关实验操作考核的具体要求不在本说明之中。2.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8个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第卷:包括填空题、简

29、述题、作图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共49分,其中:填空题12分,简述题4分,作图题5分,实验题13分,计算题15分。综合素质二(化 学)一、命题依据和命题原则1. 命题依据命题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自贡市教育局2014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的文件和通知、国家、四川省对课改实验区考试内容和命题要求的说明以及自贡市的教学实际等为依据。2. 命题原则(1)关注双基考核,体现能力立意全面考查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的学业水平,重点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

30、本过程与方法,不过分追求知识的覆盖面;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关注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新课程涉及健康、材料、环境、能源等热点问题,体现了化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命题时应关注这方面的内容。注意从科技发展的前沿、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中选择试题素材,增加联系生产实际的试题,体现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3)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出发,关注其生存意识、生活方式和学习能力,应注重从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运用能力的命题,同时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31、观察能力、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在试题素材和内涵中还应体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不局限于教材。(4)突出创新开放,确保试题的科学性题型保持相对稳定,力求稳中有新,适量设置情境性开放性试题。试题的考试目的要清楚,起点要适当,难易要有层次,具有适宜的区分度;试题要有新意,背景要真实,不能拼凑生造;语言要准确,表达的题意要清晰,适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题量要适中,试卷结构要简约、合理,指导语言要规范。二、命题范围和考试内容1. 命题范围(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内容的范围。(2)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下册(人教版)中规定内容的范围,但素材不拘泥于教材。(3)教材中“课外实验”、“化学技术社会”、“资料卡片”、“调查与研究”等内容本次考试不直接涉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