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31.35KB ,
资源ID:684199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8419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docx

1、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防范领域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要求、性能测试要求以及供电、防雷、接地、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等要求,是设计、验收安全防范用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的基本依据。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的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工程实施、项目验收、运行维护以及与之相关的系统设备开发、生产和质量控制。其他领域的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可参考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2、,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A/T 893-2010 安防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术语GA/T 922.2-2011 安防人脸识别应用系统 第2部分:人脸图像数据3术语和定义GA/T 893-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文件。3.1视频监控 video monitoring利用视频手段对目标进行监视和信息记录。GB 50395-20073.2监控现场图像 monitoring scene image利用视频手段采集的监控区域的图像。3.3监视名单 watch list一个被监视的已知身份的目标人列表。GA/T 89

3、3-20103.5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 video monitoring face recognition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判别监控现场人脸图像是否在监视名单中,如果在监视名单中则确定其身份的过程。3.6人脸特征 face feature从人脸图像样本中提取的,用于代表该样本的特定物理量。3.7人脸注册 face enrolment采集特定已知人的人脸生物特征,抽取其特征并存储的过程。3.8测试对象 test object作为样本参与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性能测试的人。若测试对象已列入监视名单中,则称为已注册测试对象,否则称为未注册测试对象。3.9 监控区域 monitoring area视频监控

4、人脸识别系统划定的实体边界之间的区域,进入该区域的人能够被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有效识别。3.10通行测试 passage test测试对象从进入监控区域至离开监控区域的过程称为通行测试,计量单位为次。若N个测试对象依次或者同时进入并离开监控区域,则记为N次通行测试。3.11报警 alarm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判定监控区域中存在已列入监视名单中的人,并向系统操作员或者管理员发出的告警信息。3.12首次报警时间 first alarm time能够产生报警的通行测试中,从测试对象进入监控区域至系统首次报警之间的时间间隔。3.13 人脸图像质量 face image quality 描述视频监控人脸

5、识别系统中人脸数字图像的一种综合属性,通常用人脸图像的姿态、分辨率、光照影响程度、面部是否遮挡等参数表示。4系统基本结构安全防范领域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由视频采集单元、人脸比对单元、报警输出单元三部分构成,其基本构成框图如图1所示。图1 安全防范领域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基本构成框图视频采集单元负责从摄像机或者其他系统中获取图像,并将获取到的图像提供给人脸比对单元;人脸比对单元是系统的核心,用于从视频采集单元提供的图像中提取人脸特征信息,并与监视名单进行比对,向报警输出单元提供比对结果;报警输出单元根据人脸比对单元提供的比对结果,判断现场图像中的人是否已列入监视名单中,如果是则执

6、行预先设定的报警步骤。5系统功能要求5.1人脸注册功能5.1.1 系统应提供静态图像人脸注册功能,能够利用符合GA/T 922.2-2011中4.1规定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人脸注册。5.1.2系统宜具有监控现场人脸注册功能,能够采集监控现场人脸图像数据进行人脸注册。5.1.3系统宜具有批量人脸注册功能,能够连接数据库导入人脸图像数据进行人脸注册。5.2监视名单管理5.2.1 系统应提供监视名单查询功能。5.2.2 系统应提供监视名单中目标人信息修改和删除功能。5.3人脸图像采集系统应能够采集监控现场图像,图像采集帧率不低于5帧/秒。5.4人脸识别5.4.1 系统应具备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功能。5.4

7、.2 系统应能同时识别场景中出现的多张人脸。5.5报警输出系统应提供报警输出功能,可输出报警现场图像和对应的监视名单中目标人信息。5.6报警记录管理5.6.1 系统应能够实时记录报警现场图像、报警现场图像中人脸位置、对应监视名单中目标人身份信息、相似度。5.6.2 系统应提供报警记录查询功能。5.6.3 系统应提供报警确认功能,可由操作人员人工判断报警是否正确。5.6.4 系统应提供报警记录统计和导出功能。5.7系统参数设置系统应提供比对阈值等参数设置功能。5.8用户管理5.8.1 系统应具有权限管理功能,可以设置不同的角色,为每个角色分配一组操作权限。5.8.2 系统用户应分为管理员用户和普

8、通用户两类。管理员用户具有最高的操作权限,可以添加或删除普通用户,可以为普通用户分配角色。 5.9系统日志5.9.1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应能够自动生成运行日志,记录系统内各模块启动、异常、恢复、关闭等状态及发生时间。5.9.2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应能够自动生成操作日志,记录操作人员进入、退出系统的时间和主要操作情况。5.9.3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应提供操作日志查询和导出功能。6系统性能测试要求6.1性能测试指标6.1.1 漏报率已注册测试对象进行一次通行测试中,若系统未能报警或者报警结果中不包含该人员在监视名单中的正确身份,则记为一次漏报通行测试。漏报通行测试总次数与已注册测试对象通行测

9、试总次数之比即为漏报率。6.1.2 误报率未注册测试对象进行一次通行测试中,若系统将其识别为监视名单中的任何身份,则记为一次误报通行测试。误报通行测试总次数与未注册测试对象通行测试总次数之比即为误报率。6.1.3 重报率有报警记录的通行测试中,系统总报警次数减总通行测试次数即为重报次数。重报次数与总报警次数之比即为重报率。6.1.4 平均响应时间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首次报警时间的平均值即为平均响应时间。6.1.5 注册失败率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中人脸注册失败的比率。6.2性能测试方法6.2.1 测试设计原则6.2.1.1 测试前应制定详细测试方案,测试方案从测试环境设计、测试对象的招募、测试对

10、象的通行方式、测试流程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定,指导测试的进行。6.2.1.2 测试宜在系统应用现场进行,若不具备条件,则应模拟与系统应用场景类似的测试环境。测试应用的软硬件平台宜由厂商推荐。6.2.1.3测试对象群体的年龄和性别,应与实际使用该系统的人群分布接近。测试对象用于注册的人脸图像质量分布应与实际应用情况相符。6.2.1.4 测试对象的通行方式应模拟应用场景下使用该系统人群的典型通行方式。6.2.1.4 在执行多系统测试时,应保证不同系统输入的一致性,可采用视频录像的方式进行测试。在无法采用视频方式测试时,宜在同一现场环境下搭建测试平台,测试对象的通行方式应尽可能一致。6.2.1.5 在利

11、用视频录像进行测试的情况下,应保证视频录像的播放速度与录制速度相同。6.2.2 测试方法6.2.2.1 系统性能测试可根据系统支持的监视名单长度分为=1,000、=10,000、=100,000三个级别。测试前,系统提供商应提出参与测试的级别,可参加多个级别的测试。6.2.2.2 系统测试时,应首先进行人员注册。对于监视名单长度=1,000级别的测试,成功注册人员数目应达到1,000人,其中测试对象人数不低于10人;对于监视名单长度=10,000级别的测试,成功注册人员数目应达到10,000人,其中测试对象人数不低于50人;对于监视名单长度=100,000级别的测试,成功注册人员数目应达到10

12、0,000人,其中测试对象人数不低于100人。6.2.2.3 人脸注册过程中,应记录注册失败的数目,然后计算注册失败率。测试过程中注册成功数目记为N1,注册失败数目记为N2,注册失败率(P)的计算方法如式(1)所示。 (1)6.2.2.4 在预设的测试场景中,已注册测试对象与未注册测试对象打乱顺序,然后模拟应用场景通过监控区域,总的通行测试次数不低于200人次,已注册测试对象通行测试次数不低于100人次。6.2.2.5 测试过程中需要记录以下信息:总的通行测试次数N;已注册测试对象通行测试次数R;系统总的报警次数A1;产生报警的总通行测试次数A2;产生误报的未注册测试对象通行测试次数T;产生漏

13、报的已注册测试对象通行测试次数L;。然后分别按式(2)、式(3)和式(4)计算系统漏报率(LP)、误报率(FP)和重报率(RP)。 (2) (3) (4)6.2.2.6 通行测试过程中随机记录10次首次报警时间,去除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取剩余首次报警时间的均值作为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6.2.3 测试报告6.2.3.1 测试报告中应报告6.1提到的所有系统性能指标。6.2.3.2 测试报告应描述系统应用环境和场景评价测试环境。6.2.3.3 测试报告应描述测试执行的系统平台,并应报告系统的测试顺序。6.2.3.4 测试报告应描述测试对象的性别、年龄分布,以及是否经过培训。若经过培训,则应说

14、明培训内容。6.2.3.5 测试报告应描述监视名单的组成情况,以及测试对象注册时应用的人脸图像质量情况。6.2.3.6 测试报告模板参见附录A。7供电、防雷与接地系统供电、防雷与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的相关规定。8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的相关规定。附录A(资料性附录)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性能测试报告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性能测试报告如表A.1所示。表A.1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性能测试报告共 4 页 第 1 页系统名称送测单位单位名称联

15、 系 人邮政编码单位属性独立科研机构通讯地址大 专 院 校工 矿 企 业E-Mail集 体 个 体电话/传真其 他 性 质测试单位名称测试单位地址测试地点测试日期测试标准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测试场景测试人员日期审核人员日期批准人员日期表 A.1(续) 共 4 页 第 2 页监视名单长度=1000时,系统性能报告测试过程描述监视名单描述监视名单人群分布情况注册用人脸图像质量情况测试对象描述注册测试对象情况非注册测试对象情况(数量、人群分布、注册用图像质量情况等)(数量、人群分布情况等)数据记录监视名单长度人脸注册失败数量总通行测试次数注册测试对象通行测试次数有报警记录的通行测试次数报警总次数误报通行

16、测试次数漏报通行测试次数序号性能指标测试结果序号性能指标测试结果1漏报率4平均响应时间2误报率5注册失败率3重报率漏报率/误报率 曲线表 A.1(续) 共 4 页 第 3 页 监视名单长度=10,000时,系统性能报告测试过程描述监视名单描述监视名单人群分布情况注册用人脸图像质量情况测试对象描述注册测试对象情况非注册测试对象情况(数量、人群分布、注册用图像质量情况等)(数量、人群分布情况等)数据记录监视名单长度人脸注册失败数量总通行测试次数注册测试对象通行测试次数有报警记录的通行测试次数报警总次数误报通行测试次数漏报通行测试次数序号性能指标测试结果序号性能指标测试结果1漏报率4平均响应时间2误报率5注册失败率3重报率漏报率/误报率 曲线表 A.1(续) 共 4 页 第 4 页监视名单长度=100,000时,系统性能报告测试过程描述监视名单描述监视名单人群分布情况注册用人脸图像质量情况测试对象描述注册测试对象情况非注册测试对象情况(数量、人群分布、注册用图像质量情况等)(数量、人群分布情况等)数据记录监视名单长度人脸注册失败数量总通行测试次数注册测试对象通行测试次数有报警记录的通行测试次数报警总次数误报通行测试次数漏报通行测试次数序号性能指标测试结果序号性能指标测试结果1漏报率4平均响应时间2误报率5注册失败率3重报率漏报率/误报率 曲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