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760.87KB ,
资源ID:6833544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8335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品遗传课后题补充答案完整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品遗传课后题补充答案完整版.docx

1、精品遗传课后题补充答案完整版刘庆昌版遗传学答案补充生科1301荣誉出品主编侯帅兵李泽光参编李泽光岳巍刘新露徐泽千宋新宇侯帅兵(排名不分先后)主审刘洋第二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1。怎样证明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证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可设计两种实验进行直接证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1)肺炎双球菌定向转化试验:有毒S型(65杀死)小鼠成活无细菌无毒R型小鼠成活重现R型有毒S型小鼠死亡重现S型R型有毒S型(65)小鼠死亡重现S型将IIIS型细菌的DNA提取物与IIR型细菌混合在一起,在离体培养的条件下,也成功地使少数IIR型细菌定向转化为IIIS型细菌。该提取物不受蛋白酶、多

2、糖酶和核糖核酸酶的影响,而只能为DNA酶所破坏。所以可确认导致转化的物质是DNA。(2)噬菌体的侵染与繁殖试验T2噬菌体的DNA在大肠杆菌内,不仅能够利用大肠杆菌合成DNA的材料来复制自己的DNA,而且能够利用大肠肝菌合成蛋白质的材料,来合成其蛋白质外壳和尾部,因而形成完整的新生的噬菌体。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因为P是DNA的组分,但不见于蛋白质;而S是蛋白质的组分,但不见于DNA。然后用标记的T2噬菌体(32P或35S)分别感染大肠杆菌,经10分钟后,用搅拌器甩掉附着于细胞外面的噬菌体外壳.发现在第一种情况下,基本上全部放射活性见于细菌内而不被甩掉并可传递给子代。

3、在第二种情况下,放射性活性大部分见于被甩掉的外壳中,细菌内只有较低的放射性活性,且不能传递给子代。2.简述DNA双螺旋结构及其特点.(1)两条多核苷酸链以右手螺旋的形式,彼此以一定的空间距离,平行地环绕于同一轴上,象一个扭曲起来的梯子。(2)两条多核苷酸链走向为反向平行(antiparallel)。即一条链磷酸二脂键为53方向,而另一条为35方向,二者刚好相反。亦即一条链对另一条链是颠倒过来的,这称为反向平行.(3)每条长链的内侧是扁平的盘状碱基,碱基一方面与脱氧核糖相联系,另一方面通过氢键(hydrogenbond)与它互补的碱基相联系,相互层叠宛如一级一级的梯子横档。互补碱基对A与T之间形

4、成两对氢键,而C与G之间形成三对氢键。上下碱基对之间的距离为3。4。(4)每个螺旋为34(3.4nm)长,刚好含有10个碱基对,其直径约为20(5)在双螺旋分子的表面大沟(majorgroove)和小沟(minorgroove)交替出现.3。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只有53聚合酶的功能,而没有35聚合酶功能,DNA链的延伸只能从5向3端进行。它们都没有直接起始合成DNA的能力,只能在引物存在下进行链的延伸,因此,DNA的合成必须有引物引导才能进行。都有核酸外切酶的功能,可对合成过程中发生的错识进行校正,从而保证DNA复制的高度准确性。4.

5、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DNA合成过程有哪些不同?(1)原核生物DNA的复制是单起点的,而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则为多起点的,无终止位点。(2)真核生物DNA复制中合成的“冈崎片段”的长度比原核生物要短。在原核生物中冈崎片段的长度为10002000个核苷酸;而在真核生物中有100150核苷酸。(3)在原核生物中有DNA聚合酶I、II和III等三种聚合酶,并由聚合酶III同时控制二条链的合成。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多.有、和。其中聚合酶和的作用是复制染色体。聚合酶控制后随链的合成,聚合酶则控制前导链的合成。(4)染色体端体的复制: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大多数为环状,而真核生染色体为线状。(5)真核生物DNA复

6、制只是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期。只在细胞周期的S期进行,二原核生物在整个细胞生长过程中都可以进行.(6)核小体的复制。亲本的组蛋白八聚体以全保留的方式分布在一条子链上,新组蛋白八聚体是重新合成的,分布在另一条子链上。(7)真核生物染色体端粒的复制,在端粒酶的作用下完成。5.简述原核生物RNA的转录过程,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相比,其转录有何不同。(一)、RNA聚合酶组装与启动子的识别结合催化转录的RNA聚合酶是一种由多个蛋白亚基组成的复合酶.因子识别转录的起始位置,并使RNA聚合酶结合在启动子部位。(二)、链的起始RNA链转录的起始首先是RNA聚合酶在因子的作用下结合于DNA的启动子部位,启动子位

7、于RNA转录起始点的上游,因子对启动子的识别是转录的第一步.并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使DNA双链解开,形成转录泡,为RNA合成提供单链模板,并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结合核苷酸,然后,在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脂键,使其相连,形成RNA新链.(三)、链的延伸RNA链的延伸是在因子释放以后,在RNA聚合酶四聚体核心酶的催化下进行。(四)、链的终止当RNA链延伸遇到终止信号(terminationsignal)时,RNA转录复合体就发生解体,而使新合成的RNA链释放出来.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RNA的转录过程总体上基本相同,但是,其过程则要复杂得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首先,真核生物RNA的转录是在细胞核内

8、进行,而蛋白质的合成则是在细胞质内,所以,RNA转录后首先必须从核内运输到细胞质内,才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其次,原核生物的一个mRNA分子通常含有多个基因,而少数较低等真核生物外,在真核生物中,一个mRNA分子一般只编码一个基因。第三、在原核生物中只有一种RNA聚合酶催化所有RNA的合成,而在真核生物中则有RNA聚合酶、II、III等三种不同酶,分别催化不同种类型RNA的合成。第四、不象在原核生物中,RNA聚合酶可以直接起始转录合成RNA。在真核生物中,三种RNA聚合酶都必须在蛋白质转录因子的协助下才能进行RNA的转录。另外,RNA聚合酶对转录启动子的识别,也比原核生物更加复杂。6.试述mRN

9、A、tRNA、rRNA和核糖体各有什么作用?(1)mRNA的功能就是把DNA上的遗传信息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通过其上的碱基顺序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完成基因表达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2)tRNA的功能就是把游离的氨基酸运到核糖体上,tRNA能根据mRNA的遗传信息依次准确地将它携带的氨基酸连接成多肽链。(3)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一般与核糖体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核糖体,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中心。7.简述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肽链的起始、延伸、终止。8.如果DNA的一条链上(A+G)/(T+C)=0。6,那么互补链上的同一个比率是多少?答案:其互补链上的(A+

10、G)/(T+C)为1/0。6=1.7.10。有几种不同的mRNA可以编码氨基酸序列metleu-hisgly?答案:根据遗传密码字典,有1种密码子编码met、6种密码子编码leu、2种密码子编组氨酸、4种密码子编码gly;因此有162448不同的mRNA可以编码该氨基酸序列。metleuhisglyAUGUUAUUGCUUCUCCUACUGCAGCACGGUGGCGGAGGG分别为:第五章基因突变1.举例说明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正突变和反突变、显性突变和隐形突变。在自然条件自然发生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人为利用物理、化学因素处理诱发基因突变称为诱发突变;野生型基因突变为突变型为正突变,突变型突变

11、为野生型为反突变;由显性基因产生隐形基因称为隐形突变;反之由隐形基因产生显性基因称为显性突变。4。为什么基因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大多数基因的突变,对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往往是有害的.因为现存的生物都是经历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它们的遗传物质及其控制下的代谢过程。都已经达到相对平衡和协调状态.如果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原有的协调关系不可避免地要遭到破坏或削弱.。生物赖于正常生活的代谢关系就会被打乱,从而引起程度不同的有害后果.一般表现为生育反常,极端的会导致死亡。5.基因突变的性状变异类型有哪些?(1)形态突变、(2)生化突变、(3)致死突变、(4)条件致死突变、(5)抗性突变6.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12、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与突变性状表现有什么关系?有性繁殖植物:细胞发生显性突变则在后代中立即表现;如果是隐性突变后代自交也可以得到纯合的突变体。体细胞发生显性突变则以嵌合体形式存在,体细胞发生隐性突变不能立即表现,如要使它表现则需要把隐性突变体进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植物体细胞显性突变后形成嵌合体,用嵌合体进行无性繁殖可以得到表现各种变异的嵌合体,也可能得到同质突变体,发生隐性突变则无法通过无性繁殖使之得到表现。自花授粉植物:一般自花授粉植物突变频率低,遗传上较稳定,但是突变后容易表现,容易被检出.异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突变频率相对较高,但是突变后不容易被检出.因为显性突变成杂合状态存在,隐性突

13、变大多被显性基因遮盖而不表现,只要在自交时基因型纯合,才能表现。7.试用红色面包霉的生化突变试验,说明性状与基因表现的关系.射线照射后的分生孢子可诱发突变,让诱变过的分生孢子与野生型交配,产生分离的子囊孢子,放入完全培养基里培养生长,基本培养基上只有野生型能够生长突变型均不能生长,鉴定是否突变。取出完全培养基中各组分生孢子,分别于基本培养基上,如果能够生长,说明仍与野生型一样,没有突变。如不能够生长,说明发生了变异.。把确定为突变型的各组材料,分别培养于加入各种物质的基本培养基中,如某一培养基上能生长,就说明控制合成加入物质的这种基因发生了突变。.如在上步2中确定为缺乏维生素合成能力的突变型,

14、再进一步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各种维生素分别培养这种突变型,如果其中一个能生长,则说明是控制该个维生素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上述生化突变的研究,清楚地说明基因控制性状,并非基因直接作用于性状,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化过程来实现的。8.在高秆小麦田里突然出现一株矮化植株,怎样验证它是由于基因突变,还是由于环境影响产生的?如果是在苗期发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环境条件如土壤肥力、光照等因素引起,在当代可加强矮化植株与正常植株的栽培管理,使其处于相同环境条件下,观察它们在生长上的差异。如果到完全成熟时,两者高度表现相似,说明它是不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影响引起的,反之,如果变异体与原始亲本明显不同,仍然表现为矮秆,说

15、明它可能是遗传的变异。然后进行子代比较加以验证,可将矮化植株所收种子与高秆小麦的种子播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比较它的后代与对照在株高上的差异。如矮化植株的种子所长成的植株仍然矮化,则证明在高秆小麦田里出现的一株矮化植株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9。何为芽变?在生产实践上有什么价值?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突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细胞中.当芽萌发长成枝条,并在性状上表现出与原类型不同,即为芽变。芽变是植物产生新变异的丰富源泉,它既可为杂交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又可从中选出优良新品种,是选育品种的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方法.全世界有一半苹果产量来自于芽变,如品种元帅、红星、新红星、首红、超首红。10。利用花粉

16、直感现象测定突变频率在亲本状态配置上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一般应该用隐性纯合体作母本,用显性纯合体经诱变处理的花粉作父本进行杂交。12.碱基缺失,插入突变与碱基替换的后果有何不同?13.如果缺失与插入的碱基不是三或三的倍数时,突变效应将不仅限于缺失与插入碱基本身,还会导致下游阅读框改变,即移码,这样产生的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较大,而单纯的碱基替换不会造成移码突变,存在转换和颠换两种,不改变基因序列长度及转录产物mRNA分子的阅读框,所以产生的效应不明显甚至可能不改变生物体表现型。14.DNA损伤修复途径有哪些?其中哪些途径能避免差错?哪些允许修复差错并产生突变?DNA损伤修复途径包括:错配修复、直接

17、修复、切除修复、双链断裂修复、复制后修复和倾向差错修复。DNA损伤修复主要有结构完整性修复与序列正确性修复两方面的作用。结构完整性修复是所有修复途径最根本功能,是保证细胞、生物体生存的最首要前提。错配修复、直接修复和切除修复途径在修复结构的同时通常也能够修复序列正确性,从而避免DNA损伤导致基因突变产生,因此也称为避免差错修复。在DNA损伤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修复途径为了最大限度地修复DNA分子结构的完整性,可能容忍、甚至倾向产生序列差错,从而导致基因突变的产生.其中双链断裂修复、复制后修复属于容忍差错修复,SOS修复为倾向差错修复。15.生物突变的防护机制主要有哪些,他们是针对前突变损伤还是基

18、因突变形成后?密码的简并性、回复突变、抑制突变、二倍体和多倍体、选择和致死基因突变形成后15.试述物理因素诱变的机理电离辐射包括射线、射线和中子等粒子辐射,还包括射线和X射线等电磁辐射。电离辐射能使构成基因的化学物质直接发生电离作用。轻者造成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产生突变了的新基因,重者造成染色体的断裂,引起染色体结构的畸变.紫外线造成基因分子链的离析。分子链已经离析的基因在重新组合的时候,有可能发生差错而出现基因突变.紫外线特别作用于嘧啶,使得同链上邻近的嘧啶核苷酸之间形成多价的联合.最通常的结果是促使胸腺嘧啶联合成二聚体;或是将胞嘧啶脱氨成尿嘧啶,或是将水加到嘧啶的C4、C5位置上成为光产物

19、。它可以削弱C与G之间的氢键,使DNA链发生局部分离或变性.16。化学诱变剂有哪些类型,它们的诱变机理各是什么?碱基类似物:在复制过程中代替正常碱基掺入到DNA分子中,在下一次复制前发生互变异构移位产生复制错误。碱基修饰物:直接修饰碱基化学结构,改变其配对特性,引起DNA损伤和复制错误。DNA插入剂:导致DAN复制过程中产生插入或缺失突变。第六章染色体结构变异1.缺失可分为哪两种类型?两者的细胞学特征各是什么?(1)顶端缺失:染色体某臂的外端缺失。(2)中间缺失:染色体某臂的内段缺失。补:顶端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整条臂的丢失。4.如何利用染色体缺失进行基因定位?利用假显性现象,杂合体表现隐性性

20、状,进行基因定位,其关键为:(1)使载有显性基因的染色体发生缺失 隐性等位基因有可能表现“假显性”;(2)对表现假显性现象的个体进行细胞学鉴定 鉴定发生缺失某一区段的染色体。另:利用染色体缺失产生的假显现象进行基因定位.如果染色体某一显性基因因染色体片段的缺失而丢失,失去作用,其隐形的等位基因就得以表现。进行细胞学检查缺失发生在哪条染色体的哪一部位,就可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5。顺接重复和反接重复的形成有何不同?哪种重复类型更常见?(1)。顺接重复:指某区段按照自己在染色体上的正常顺序重复。反接重复:指某区段在重复时颠倒了自己在染色体上的正常直线顺序。(2)。顺接重复最常见。 6.染色体区段重复

21、会产生哪些遗传效应?举例说明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1)扰乱基因的固有平衡体系:影响比缺失轻,主要是改变原有的进化适应关系。如果蝇的眼色遗传:红色(V+)对朱红色(V)为显性,但V+V 红色,V+VV 朱红色说明2个隐性基因的作用大于1个显性等位基因,改变了原来一个显性基因与一个隐性基因的关系。(2)重复引起表现型变异(如果蝇的棒眼遗传):(1)基因的剂量效应:细胞内某基因出现次数越多,表现型效应越显著。(2)基因的位置效应:基因的表现型效应因其所在的染色体不同位置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应用:重复区段基因拷贝数增加可能导致性状变异,诱导特定基因所在染色体区段重复可能提高其性状表现水平。如:植物抗

22、逆相关基因、营养成分或特定次生代谢产物相关基因。诱导大麦的-淀粉酶基因所在染色体区段重复,可大大提高其淀粉酶表达量从而显著改良大麦品质。7。如何通过细胞学观察区别臂内倒立和臂间倒位?(1)臂内倒位:倒位区段发生在染色体的某一臂上。臂内倒位杂合体产生双着丝点染色单体,随着出现后期桥。(2)臂间倒位:倒位区段涉及染色体的两个臂,倒位区段内有着丝点。臂间倒位杂合体产生大量缺失和重复染色单体。10。臂内倒立和臂间倒立为什么被称为“交换抑制因子”那么交换是否真的被抑制而没有发生呢?(1)因为发生染色体倒位之后,因为含有重复和缺失的配子是没有功能的,这样的重组类型不能成活好像交换被抑制了,所以被称为交换抑

23、制因子。(2)交换其实发生了,只是交换的染色单体会发生缺失重复引起死亡,所以才叫交换抑制因子。11.倒位杂合体和易位杂合体都会产生不育的配子,这两种不育现象表现有何差异?(1)倒位杂合体的部分的不育:含交换染色单体的孢子大多数是不育的.无着丝点断片(臂内倒位杂合体),在后期丢失;双着丝点的缺失染色体单体(臂内倒位杂合体),在成为后期桥折断后形成缺失染色体,得到这种缺失染色体的孢子不育;单着丝点的重复缺失染色体(臂间倒位杂合体)和缺失染色体(臂内倒位杂合体),得到它们的孢子也是不育;正常或倒位染色单体,孢子可育。倒位杂合体的大多数含交换染色单体的孢子不育,是倒位杂合体的连锁基因重组率显著下降的原

24、因。(2)半不育是易位杂合体的突出特点:相邻式分离:产生重复、缺失染色体,配子不育;交替式分离:染色体具有全部基因,配子可育.交替式和两种相邻式分离的机会大致相等,即花粉和胚囊均有50是败育的,结实率50。另:倒位杂合体表现为部分不育,而易位杂合体表现为半不育。12.玉米中a、b两基因正常情况下是连锁的,曾发现它们在一个品种中表现为独立遗传,试解释这种现象。13.某植物染色体1区段正常顺序为ABCDEF,染色体2区段正常顺序为MNOPQR.两条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两条易位染色体区段顺序分别为:ABCPQR和MNODEF.图示易位杂合体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体联会形态,并分析花粉育性情况。(1)易位

25、杂合体减数分裂的粗线期会形成“十”字形图像(2)如果减数分裂后期联会在一起的4条染色体呈相邻式分离可产生4种配子,即ABCDEFFEDOMN、ABCPQRMNOPQR、ABCDEFABCPQR和FEDOMNMNOPQR。4种配子中都含有缺失染色体,因此都是不育的。如果这4条染色体呈交替式分离,可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即ABCDEFMNOPQR和ABCPQRMNODEF。这两种配子都不缺少正常染色体的任何片段,因而都能发育成正常可育的配子.14.易位杂合体植株自交可以产生哪几种染色体组成的子代?比例如何?相互完全可育的易位杂合体、易位纯合体、完全可育正常体、半不育型比例:17.采用电离辐射诱导染色

26、体结构变异与诱导基因突变在处理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电离辐射作用轻则造成基因分子结构紊乱,重则造成染色体断裂.就基因突变而言,突变率通常与辐射剂量成正比,但不受辐射强度的影响。倘若照射总剂量不变,不管单位时间内所照射的剂量多少,基因突变率保持不变。就染色体结构变异而言,不同结构变异的产生频率与染色体折断次数有关.只需1次染色体折断的结构变异类型产生频率在一定范围内与辐射剂量成正比,而不受辐射强度影响。需要2次折断才能产生结构变异类型的频率与辐射剂量平方成正比。所以染色体结构变异发生频率不仅与辐射剂量有关还与辐射强度有关。用慢照射来获得更高频率需要1次断裂的结构变异类型与基因突变,而提高剂量

27、率能获得更高频率的需要2次或2次以上断裂的变异类型。第八章数量性状的遗传1.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在哪里?这两类性状的分析方法有何异同?答: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主要有:。质量性状的变异是呈间断性,杂交后代可明确分组;数量性状的变异则呈连续性,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质量性状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数量性状一般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而这种变异一般是不能遗传的。.质量性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较为稳定;而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则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表达,不同环境条件下基因表达的程度可能不同,因此数量性状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于质量性状一般采用系谱和概率分析的方法,并进行卡方检验

28、;而数量性状的研究则需要遗传学方法和生物统计方法的结合,一般要采用适当的遗传交配设计、合理的环境设计、适当的度量手段和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估算出遗传群体的均值、方差、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等加以研究。2.如何对数量性状的表型值进行剖分?数量性状表型值(P)线性剖分为基因型值(G)和环境效应值(E)两个部分,即:P=G+E+IGE(9-1)其中:IGE是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偏差效应值。假设影响数量性状表型值的环境效应,又可分为系统性环境效应(或称固定环境效应)和随机环境效应两类。随机环境效应又可分为持久性环境效应和暂时性环境效应。3.叙述表现型方差和基因型方差的关系。表现型方差由基因型方差(V

29、G)、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Ve)和环境机误方差(VE)构成,即,其中基因型方差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是可以遗传的,而纯粹的环境方差是不能遗传的。4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什么?为什么绝大部分数量性状表现为正态分布?数量性状是指在一个群体内的各个体间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如动植物的高度或长度等。数量性状较易受环境的影响,在一个群体内各个个体的差异一般呈连续的正态分布,难以在个体间明确地分组.数量性状遗传来自于1909年由瑞典学者H尼尔松埃勒提出多基因学说,他认为根据质量性状研究的结果得来的孟德尔定律同样可以用来解释数量性状的遗传。多基因学说的要点是:同一数量性状由若干对基因所控制;各个基因对于性状的效

30、应都很微小,而且大致相等;1941年英国数量遗传学家K马瑟把这类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称为相应地把效应显著而数量较少的控制质量性状的基因称为主效基因;控制同一数量性状的微效基因的作用一般是累加性的;控制数量性状的等位基因间一般没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按照多基因学说,如果控制某一数量性状的基因对数是N,则杂交子二代中该性状表型的分布可以用二项式分布(1/2+1/2)2N展开的各项系数表示.例如小麦的种皮颜色由三对基因所控制,每一对基因的表型效应大致上相等而且是累加的,因此杂交子二代中出现的种皮颜色有七种,相当于二项式(1/2+1/2)23展开的各项.如果基因的对数更多,那么各组间的表型的差别将更小,分

31、布也将更接近于正态分布。5.叙述主效基因、微效基因、修饰基因对数量性状遗传作用的异同之处.答:主效基因、微效基因、修饰基因在数量性状遗传中均可起一定的作用,其基因表达均可控制数量性状的表现。但是它们对数量性状所起的作用又有所不同,主效基因的遗传效应较大,对某一数量性状的表现起着主要作用,一般由若干个基因共同控制该性状的遗传;修饰基因的遗传效应微小,主要是对主效基因起修饰作用,起增强或减弱主基因对表现型的作用;而微效基因是指控制数量性状表现的基因较多,而这些基因的遗传效应较小,它们的效应是累加的,无显隐性关系,对环境条件的变化较敏感,且具有一定的多效性,对其它性状有时也可能产生一定的修饰作用。6.什么是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它们对数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有何作用?基因的加性效应(A):是指基因位点内等位基因的累加效应,是上下代遗传可以固定的分量,又称为”育种值”。显性效应(D):是指基因位点内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效应,是可以遗传但不能固定的遗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