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6.42KB ,
资源ID:682446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8244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新理念》复习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新理念》复习要点.docx

1、教育新理念复习要点教育新理念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戚怀云第一章 课堂教学的革命第一节 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一、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天赋秉性:1、“创新”释义: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就个体而言的,而不是与别人比是否有所创新从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看:一名小学生发现了他个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与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未曾发现的东西,是等价的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2、“创造力”释义:求异思维的冲动和能力二、创造始于问题:1、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陶行知曾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2、善于发现问题:善

2、于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发现机会,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拓道路三、问题意识是天生本能:现象:所有孩子第一天走进学校的时候,面对老师的提问:第一次:50个学生举起了100只手 ,这时,老师说:“同学们,要学会举手的正确方法,只举一只手,另一只手请放下来”第二次:50个学生举起了50只手,不仅高,而且左右摇晃,这时,老师说:“举手要有正确的姿势,手臂不要离开桌面”第三次:50个学生举起了50只手,但手臂放低了很多反思:我国当前的教育究竟存在着什么问题?为什么使学生探究的兴趣越来越小,问题越来越少,性格也越来越循规蹈矩?四、我们到底追求什么现象:我国教育的特点: “去问题”教育学生带

3、着问题走进教室,老师通过讲解、提问、作业等方式消除学生的一个个问题,最后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美国的教育特点:“问题”教育学生总是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教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反思:在我国,学生虽然学懂了知识,但却失去了思维,为什么?在美国,学生的知识量比同年龄的中国学生少很多,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却比中国学生强很多,为什么?第二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一、世界是综合的人们为了认识世界,非常聪明地将世界分割开来,进行抽象分析但是,不能只有分析没有综合,世界本身并不会因为人类的分类而发生任何变化,自然现象也好,社会现象

4、也好,总是浑然一体的,任何事物总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相存的二、高分低能的本质1、高分低能的本质:知识的割裂,表现在:学科割裂知识与实践割裂2、学习与运用的完美境界:在运用时,能够调动他所具有的有限知识,当他觉得知识不够时,能够及时补充三、知识的综合与知识的综合教育1、当代科学发展的特点:在学科交叉、重叠的地方产生重大突破2、当前社会最活跃的人才:3、当前大学课程发展的特点:专业概念越来越淡化,基础教育上移4、综合教学的关键: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节 研究性教学一、研究释义:1、研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内容思想、态度、方法2、研究与学习相互依存:earning study r

5、esearch接受性学习 学术性研究从学习的角度,带有研究性的学习从研究的角度,带有学习性的研究3、研究性教学的心理基础:好奇心4、研究过程:发现问题 形成假设 验证假设 撰写论文二、研究性教学的特点:1、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2、需要综合运用知识传统教学采用分科教学法,时间越长,越是背离真实世界;研究性教学是从问题出发,是调动、综合各科知识的活动,而且常常要求学生去寻找、添加没有学过的知识传统教学中的作业是根据已有知识编制的;研究性教学中的作业是根据问题需要展开的,这也决定了需要运用综合知识3、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助学习是有计划的,但不是唯计划的问题常常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中间,是社会生活化

6、的三、确立课程意识:教学论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课程论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第四节 追逐前沿知识的教学一、循序渐进与跳跃式发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有利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形成严谨的思维,但对于创新思维、对于接触科学前沿却成为障碍跳跃式学习: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有选择地学习,构建个性化的知识因此,循序渐进必须与跳跃式学习相结合。二、直线教学与散点教学直线教学:教学内容是完全安排好的,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既不能跳过也不能旁骛。散点教学:不是把所有重要的东西选择好了给学生,而是选择部分重要的东西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7、若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补充自己认为需要补充的知识三、不直接回答问题不把灌输现成的知识作为重点,而是启发学生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找资料、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第二章 学科教学的新视野第一节 反思科学教育一、科学教育对科学的对立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同时也是研究自然规律的方法。分为相互关联的四个层次的内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1、科学知识传统知识观的特征:第一,知识是预设的第二,知识被认为都是正确的第三,知识是人格化的传统知识教育的特征:第一、被动接受的第二、知识的学习过程主要是记忆过程第三、知识的学习带有社会强制性传统知识教育的影响:第一、重结果甚于重过程第二、

8、重标准答案甚于重智慧开发第三、重教育者对知识必要性的看法甚于重社会、市场对知识的需要第四、重稳定的知识甚于重新兴的知识2、科学方法在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两种思想:第一、把知识本身作为目的第二、把知识作为工具和手段,以掌握科学方法为目的当前教育的弊端:使学生掌握了某一学科的许多知识,却不懂得该门学科的科学方法。每位教师不妨自问:自己所教学科的独特的思维方法是什么?3、科学态度科学态度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形成的科学信念与科学习惯。科学的特征:第一、拒绝权威,更是拒绝权力第二、拒绝意识形态第三、是发展的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在对科学真理的探索过程中,在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过程中

9、,孕育起来的推动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心理取向。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区别:第一、科学知识强调的是确定性第二、科学精神强调的却是不确定性科学精神的内涵:第一、强调怀疑的、批判的和创新的精神,就是要善于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没有现成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第二、合作意识第三、超功利的精神、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不为任何非科学的压力所屈服二、 科学对科学教育的呼唤1、传统教育观: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心理“统觉观”:人类经验中一切新东西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是对过去经验的挖掘或补充。观念和经验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统觉团”,其作用是利用已有的观念吸收新的观念教学观:传统教学“三中心”四步教学法:明了:给学生讲授新知

10、识联想: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联系系统:知识归类方法: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2、现代教育观:代表人物:杜威“思维观”观: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性质和特性设想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方法通过推理确定哪一个假设能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或实验,证实推理是否可信教学观:“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在做中学”现代教学三中心五步教学法a设计问题情景b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c查找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d有条不紊地展开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e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现象: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

11、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的,所以美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反思:中美两国关于教育成功的不同衡量标准,造就了不同质量的学生,这说明我国当前的教育存在着哪些问题?应该进行哪些改进?第二节 开放的数学教育一、“开放”释义:1、在思维上求异2、在空间上拓展二、数学学习的目的:面对不同的数据或条件,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构思,建立起不同的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第三节 理解文科教育一、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别:1、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人文学科探求的是人生生活意义2、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追求的是精确性和简约性,人文学科追求的是生

12、动性和丰富性3、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标准是规范的和统一的,人文学科的标准是多变的和多样的4、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强调客观事实,人文学科强调主观感受5、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工具性价值超过目的性价值,人文学科的目的性价值超过工具性价值二、文科教育的价值:1、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文科课程应该是欣赏课程,在欣赏中感受,在欣赏中陶冶,在欣赏中美化情怀,例如:哲学在于欣赏哲人的思想智慧语文在于欣赏人性的多姿多彩、语言表达的精美艺术诉诸人们感官形式的欣赏文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工具价值压倒了目的价值,例如:文采飞扬的语文课变成了生词抄写课真情实感流淌的作文课变成了八股格式的模仿课灵智生辉的哲学课变成了1、2、3的背

13、诵课音乐课变成了乐谱记忆课美术课变成了横平竖直的训练课2、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文科课程应该表达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跳动,感受到生命价值的升华,具体体现在:尊重生命的存在尊重人的感受、情怀、思想和创造性文科教学的实际情况:文章被分解为生词、段意、大意、中心,“魂”没有了,字词句章成了目的3、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人类只属于能够不断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类能够不断超越自己体能的、智慧的、精神的极限。这种超越精神就是获得更大自由的精神,这种追求超越极限的过程就是自由精神的追求过程。学生在接受文科教育的过程中,就应该感受这种自由精神。但如果一篇文

14、章被切割成了字、词、句、章,而丢弃了它们的灵魂,那么学生从哪里去感受这种自由精神呢?三、以人文精神进行文科教育1、文科教育是标准的、统一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材是体现教育思想的工具,是体现某种教学内容的例子,它不是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更不是对教学内容的限定它是学习的向导,是开阔视野的镜子文科教育的过程:a感悟: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作品的风格和情调b理解:理解作者观察问题、描述现象的角度,理解作者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态度和方法c表达: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感受和观点d获得精神自由2、文科教育是多样性、个性化的教育文科本身具有多样性、个性化的特点,这就要求文科教育承认多样性、认同个性化3、文科教

15、育是技能的传授,更是生命的对话文科教育基本任务:字词句章、谋篇布局整体感悟、理解、表达、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不得以词害义第四节 提升美育一、美育不是德育1、道德与美的区别:道德具有强烈的客观性、确定性;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不确定性道德是理性的;美是非理性的2、德育与美育的区别:德育重在说理和模仿;美育重在感受和领悟德育的内容和要求是明确而标准化的;美育则要告诉人们:美的本质是多元化的,美的生命力来自于审美对象的与众不同德育具有强制性;美育鼓励人们自由放纵、驰骋想象,随心所欲德育具有功利性;美育不带任何功利性二、美育的本质在于培育美的精神美育的目的:获得一种美的感受,体验一种美的情怀、进入一种美

16、的境界、孕育一种美的精神1、感受:所有对自然的感受,都是对生命存在、生命价值的感受,如何帮助学生获得这种感受,是美育的基础2、情怀:是以感受为基础的,但又是对感受的提升3、境界:审美的最高境界是超功利的境界,人生而具有追求美的天性,具有摆脱功利、超凡脱俗的意向,美育的人物就在于引导、升华这种天性进入美的境界4、精神:崇尚美、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第五节 把握信息技术教育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个性化2、信息技术的人机互动模式,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程度等给予及时反

17、馈,以便学习者掌握情况、进行调整3、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知识观念,是面对面的教学活动退居次要地位,知识与长者或德者分离,智慧与人格分离,师生尊卑差异消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二、网络时代的教师1、使知识转化为智慧以前,教师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样的,应该怎么做;今天,教师启发学生,世界可能是什么样,应该怎样想,可以从什么地方获得知识2、使文明积淀为人格人格不是教导出来的,更不是信息技术传递出来的,人格需要人格的濡化,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文明能否积淀为人格,需要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召第六节 走进体育一、体育释义1、体育精神:是一种强力的冶炼,是一种冒险精神的培养,是一

18、种运动习惯的养成2、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体育不同于达标训练,如果体育围绕达标展开,就把体育引入了应试教育运动不同于体育,没有运动就没有体育,但并不是有了运动就一定有体育体育不能仅以安全为前提,也不能延年益寿体育不是惩罚的手段二、体育是人类原始动力的文明表现1、人类原始动力希腊文明认为:人的本性:一半是野兽(自发性、攻击性、情绪性),一半是天使(预定性、理性、克制性)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保持动物原始动力的冲动,而又纳入文明的轨道2、原始动力的特点自发性,在潜意识深处经常决定或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打破我们自己建立的规范,而体育活动可以使自发性得到释放又不产生破坏性攻击性情绪性第七节 感悟艺术教育一、

19、艺术教育的任务1、使受教育者理解、感悟到某一艺术所蕴涵的基本意义2、从艺术语言中获得共鸣、间接抒发自我情感、运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二、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的方法听懂或看懂:就是能够理解、感受音乐、绘画、舞蹈、雕塑、建筑等艺术语言所表达的感情和意境三、用艺术语言进行艺术教育艺术的核心:情艺术语言的本质:抒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艺术教育的本质:传情检验传情的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准:有没有打动学生第三章、教学方式的变革第一节 知识增长方式的变革一、知识加速度增长1、知识总量迅速增加,呈现出一种加速度的态势2、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二、知识综合化知识综合化逐步成为知识增长的主要形式,成为科学创

20、新的主要形式知识综合化的主要方式;学科交叉知识综合化对教学的影响:不强调分科性,强调跨学科性、综合性三、理论迅速向技术转化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的必然道路: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技术转化市场开发四、知识传播方式发生重大变化1、文字出现前:口传耳授2、文字出现后:间接的、历史的交流文字记载在贝壳、钟鼎、竹片、丝帛上时,读书很贵,是少数贵族的享用品活字印刷及纸张发明后,阅读成本降低,文化走向老百姓电子通讯的发展,文字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历史的、间接的传授信息技术、网络化给人提供了无所不包的信息,可以载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知识第二节 教学方式的变革一、传统教学中的几个观念:1、循序渐进2、书读百

21、遍,其义自现3、专业对口4、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二、现代教学方式的变革:1、从循序渐进向构建个性化知识结构转变追逐学科前沿a、必要性:不追求学科前沿知识,就难有创新b、可能性:知识的前沿性与知识的难度不成正比,并不是“打好了基础才能建高楼”,并不是要把历史知识学完了才能掌握前沿知识建立个性化知识结构a、必要性:知识是无限的,个人能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要使自己有限的知识具有比较优势、具有发展特点,必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b、构建:知识是具有内在结构的,同时,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并不是等值的,具体到每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等特点,形成有利于自己的知识结构2、从接受性学习向探索性学习转变

22、学习成败评价标准的转变:分数高低是否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方式的转变:接受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从线性学习向T型学习转变1、线性学习:学习是一条通向未知的射线,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线性过程。2、T型学习:“T”的含义:“T”的“横”代表横向思维,常用在组织、协调、沟通、管理等方面,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从生理学上来讲主要使用右脑来实现“T”的“竖”代表纵向思维,常用在某一专业学科、某一专业领域朝纵深发展方面,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从生理学来讲主要使用左脑来实现。“T”型学习: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理论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实践技能”,引导学生向“一专多能”的

23、方向发展四、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1、学会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知量总量的膨胀,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我们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到知识的重复上。现在是网络时代,知识无处不在,任何世界、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需要的任何知识,因此,也没有必要花太多世界去死记硬背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五、组织和参与社会活动1、社会品质与学习品质是一致的,社会活动只要不过度,不仅不影响学习,而且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2、在社会活动中可以提高自信心和责任心第四章 素质教育第一节 素质教育概述一、定义:素质教育:是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需要、兴趣、爱好和专长,使他们的需要、兴趣、爱好得到最

24、大限度的满足,专长得到充分展现和发展的教育。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及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根本宗旨:提高国民素质立足点: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和专长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目标: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及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二、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1、当前教育的缺点:学生升学压力太大、学得太苦太累,普遍有厌学情绪学生学习被动,自主性、创造性低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实际社会生活能力差2、素质教育的理想:涵盖各级各类教育。不仅是教育理想,而且是社会理想倡导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这不仅是学生的基本权利,而且是民主的基本理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全面发展。人的生

25、命蕴涵了多方面的发展潜能,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也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较好结合,即要有统一的标准重视基础性,又有不同的评价方案,重视多样性三、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1、强调以人自身发展为目的应试教育把分数和看着是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素质教育把学生看做能动的主体,主张立足于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并不是要取消分数与升学,分数与升学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只不过它不是目的而是结果 2、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主张根据学生千差万别的自然本性,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个性的发展3、强调可发展性注重学习过程,关注学

26、习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4、强调大众教育四、素质教育是一种境界1、学生好学、乐学;教师喜教、乐教2、学生学习压力主要是学习内部压力,而不是分数压力、升学压力;教师的压力主要是学生挑战的压力,而不是学生分数的压力3、师生关系不是“警察与小偷”式的紧张对立关系,而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五、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性与操作性现实性:指素质教育的内容来自于现实生活操作性:指素质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动手操作的过程六、对素质教育的几种误解1、把素质教育误解为非知识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或忽视知识教育,而是主张对“教”与“学”进行深层改革2、把素质教育误解为非考试教育考试具有的诊断功能、选拔功能,是任何教育

27、都离不开的,不过,素质教育主张对现有考试制度、考试内容、考试目的、考试形式进行深层改革3、把素质教育误解为非升学教育基础教育的两大任务为升入高一级学校做准备为就业做准备升学对素质教育而言,不是目的而是必然结果4、把素质教育误解为课外活动教学改革成功的标志:课堂教学是否充满活力、充满生机,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课堂同样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5、素质教育有统一的模式素质教育应该根据具体的教育对象、环境、内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第二节 培养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一、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1、知识的加速增长、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要求:要求我们把接受性、积累性学习转变为

28、探索性、发展性学习,学会学习比掌握知识更重要2、知识综合化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要求我们注重学科交叉、注重学科思维方法的培养3、知识传播方式的数字化对人才掌握信息技术的要求:要求我们掌握信息技术,具备处理信息的能力4、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国际性的要求:要有现代国际观念,要有国际沟通的基本技能二、知识经济呼唤教育创新体系1、知识经济的本质将知识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呼唤教育创新体系更新人才观念更新办学评价标准打破单一教育体制改革落后的课堂与教学系统培养新型教师三、以创新能力为本位的社会人才观树立新型人才观:以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标准四、以创造性应变能力为本位的个体人才

29、观1、人才成长相关性最高的因素:创造性的社会适应能力2、创造性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核心要素:灵活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团体协作精神创新意识五、重新审视教育目标1、传统教育注重:对知识的摄入2、现代教育注重:对知识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创造性的运用3、重新定位教育目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节 教育制度的创新一、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开辟道路1、实现多元化的高考制度多种形式、多种时间、多种标准的高考制度从高考主体说,有教育部、具备相应资格的高校从考生说,可以从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出发,报考能够发挥自己所长的学校和专业;可以有更多的报考机会从考试的准备说,不必再去猜题、押题,而是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2、建

30、立弹性教育制度让各种特别才能的人有充分的发展机会,如:跳级学制、“三明治”学制、学分学制、加权学分折算学制、校际协作交流学制3、不拘一格的人才标准4、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目标管理制度建立后,管理者就会要求事情服从管理规章,而把超出常规的需要拒之门外,这其中,最受伤害的就是人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因此,应该建立管理目标,而不是管理制度,制度应该服从于目标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气氛1、为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校园文化“平庸蕴涵于标准之中,创造蕴涵于个性之中”,因此,应该营造一个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有利于人们自由表现的文化环境2、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行为方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充分表现自己第四节 知识教学的革命一、知识的特性1、功用性2、思维性二、知识教学的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